华电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各所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研究方向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现代电磁测量技术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3、光纤传感技术4、特高压输变电技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3、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1、超导电力技术及应用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功率电子学及应用2、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2、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 1、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 电机与电器 1、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2、分布式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 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2、电机控制及节能技术3、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市场 电力经济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3、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2、电力经济分析3、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电力经济分析 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2、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3、可再生能源发 多媒体信号处理与网络组播 1、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1、现代电子系统2、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1、语音与图像处理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一、院系简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之初的电力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专业1961年整体并入后,奠定了学院办学基础。
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2006年7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院在北京设立本部,在保定分设电力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稳步提高;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更加显著;服务电力行业,面向社会发展,随着科研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成效卓著,为我校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院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技术、电力经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与管理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电气与信息相融合的学科体系。
拥有《电机学》和《电磁场》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实力较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学院现有教师29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百万千人才计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27人、教授69人、副教授8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职工,导师基本信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职工基本信息一览表学院领导序号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办公室地点办公电话办公电话崔翔男教授博导院长教孙凤杰男教授党总支书记教肖湘宁男教授博导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教艾欣男教授博导副院长教许刚男教授副院长教丁立健男教授副院长教鹿伟男讲师副书记兼副院长教院办公室刘春磊男工程师院办主任教赵宪平女工程师教孙颖女高工教陈国旗男高工调研员教王志斌女高工组织员教徐臻华女教授反聘教科研与学科建设科付行军男助教科长教孟怿女工程师教教学管理科宋金鹏男讲师科长教王玲玲女工程师教郝晓飞女助工教学生工作科李辉男助教团总支书记教王倩女讲师科长教耿晔女助教教张顺涛男助教教马冬男助教教通信技术研究所通信教研室唐良瑞男副教授研究所所长教孙毅男副教授科研副所长教刘文霞女副教授教学副所长教孙凤杰男教授党总支书记教祁兵男副教授支部书记教梁明男副教授教卢文冰男副教授教翟明岳男副教授教仇英辉男讲师教吴启宏女讲师教吴润泽女讲师教朱红云女讲师教杨春萍女讲师教杨秋霞女讲师教徐征女助教工会小组长教崔维新男工程师教冯小安男工程师教薛礼妮女工程师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方研究所杨奇逊男教授博导主任(工程院院士)教五-肖湘宁男教授博导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教李庚银男教授博导副主任教毕天姝女教授副主任(研究所所长)教黄少锋男教授博导科研副所长教-肖仕武男讲师教学副所长(支部书记)教王增平教授博导研究生院(筹)副院长刘万顺男教授博导教-刘建飞男教授转张振华男教授秦立军男教授陈钢杰女副教授郑涛男讲师教王炳革男高工教胥国毅男高工教龙云波男助工教张鹏男助工教许兵男助工工会小组长教-输配电系统研究所城市供用电教研室张建华男教授博导研究所所长教黄伟男副教授科研副所长教徐明荣男讲师教学副所长(工会小组长)教刘宗歧男教授成教学院院长教杨京燕女教授支部书记教刘连光男教授教刘自发男讲师教刘其辉男讲师教于晗讲师教柔性电力技术研究所电力电子教研室韩民晓男教授研究所所长教谭伟璞男副教授科研副所长(支部书记)教文俊女副教授教学副所长教徐永海男教授教夏瑞华男副教授教李焕明男副教授教刘晋男讲师工会小组长教朱永强男讲师教姚蜀军男讲师教。
华北电力大学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一、院系简介1、学院历史华北电力大学于1958年建校之初(北京电力学院)便开设国内第一个热工测量及自动化专业,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工业自动化”学科建设。
1978年开始在“发电厂工程”专业下招收“热工测量及控制”方向硕士研究生。
1990年开始在“热能工程”专业下招收“热工过程控制”方向博士研究生。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工业自动化”学科已经发展成具有很强整体实力和鲜明电力行业特色的学科,并从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1996年原电力工业部批准“工业自动化”学科为立项建设的部级重点学科,2001年通过了评估验收,被确立为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学科。
同时学科所属的“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实验室。
为了适应大学“多科性、研究性、国际化”的建设目标,北京校区于2000年以“工业自动化”学科为基础成立自动化系。
2002年大学进行统一的院系规划调整,以“工业自动化”所涉及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名称成立学院,北京和保定校区分设自动化系。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教师74人,实验人员19人;国家百万千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31人。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部级重点实验室。
近几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火电厂仿真技术被国家科委等六单位联合评选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2、学科简介“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和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性为。
华电考博辅导班:2019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电考博辅导班:2019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是国家电网公司等十二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学院拥有教育部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5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气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与管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电气与信息相融合的学科体系,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专业,2008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的专业认证,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电机学》、《电磁场》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高电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二、招生信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080800电气工程研究方向:1、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2、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防御3、新能源电力系统特性与多源互补4、先进输变电技术5、电力变换与主动配电网6、电气绝缘与电磁环境7、能源电力经济8、电机控制与节能9、电气设备智能监测诊断与大数据分析10、能源互联网通信与信息安全考试科目:①英语②电网络理论③矩阵论④数值计算方法⑤电力系统分析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⑦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⑧电力电子技术⑨电磁兼容基础⑩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专业备注:②③④任选一、⑤⑥⑦⑧⑨⑩任选一三、招生方式1.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华北电力导师介绍 电力系

电力工程系一、简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工程系是我校的骨干院系,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初。
四十多年来无数电力人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累累硕果。
电力工程系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5个学科均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工理论新技术是部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实验室是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高电压技术与电磁兼容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电磁场分析、测试实验室是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
今天的电力工程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着一支学术造诣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杨以涵教授是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杨奇逊教授是我国微机继电保护方向的奠基人。
目前本系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9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6人。
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5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专利6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7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
电力工程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已与美国、英国、瑞士、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研究生培养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
硕士论文选题90%以上是来自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的攻关项目,学位论文水平较高,得到了校内外同行的好评。
一大批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多项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大都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
二、专业介绍(一)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使用、控制、管理等有关的专业。
19考研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院校解析 参考书 真题 大纲 分数线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参考书推荐: 黄皮书系列,因为比较多就不一一列举了,黄皮书的质量还是很高的,错误 比较少。 单词书推荐《恋恋有词》等,市面上很多,我比较推荐乱序版,千万不要老 是卡在 abandon 卡在这你还是放弃吧。如果喜欢用软件背也是可以的,像金山词霸,扇贝, 墨墨等(我个人特别喜欢墨墨,适合我的思维习惯,这里不是广告,墨墨是要钱 的大家自行考虑) 15 年左右的真题,新东方,黄皮书,星火,总有一款适合你。 至于模拟题,其实不买也可以,没有太大价值。 语法书,如果基础比较差的可以买本《初高中英语语法》,简单易上手,而 且完全够用,星火的就不错,例句很棒。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忽略了,语法的作用是看懂句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找本 长难句解析,拿来翻译下,你每天做 5 句,很磨人,但还是很有效的,坚持几个 月一定可以在做题速度上提升很多。不仅提高阅读,还提高翻译。 最后还是强调,单词很重要,背不下来单词一切白搭,技巧只是锦上添花, 单词才能拯救你于水深火热呀。 作文书我比较推荐新东方,没有太多模板套路,但总结的很好
招生专业目录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1 电力系统通信及信息处理 2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 3 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 4 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 5 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 6 光通信与光传感技术 7 物联网与现代传感技术
招生2选1
① 通信原理及现代
交换技术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华电各专业简介

1、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是根据电力工业市场化发展而带来的人才需求所设置的新专业,其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技能,又具备从事电力技术经济与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经济管理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电力行业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电力工程与管理的主要课程有:电力市场概论、电力市场运营理论与技术、电力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原理、财务会计、金融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分析、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机学等。
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
毕业去向:1.电力及相关企业从事电力市场运营和管理、电力交易谈判或报价、交易策略制定、电价管理、电力规划和投资规划等工作;2.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电力市场规划、建设、运营和监管等工作;3.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电力系统和电力经济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开发。
主要就业单位有电网公司、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以及电气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公司、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力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与发展,获得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和门类齐全的选修课外,主要的必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所(系统一所):博导:艾欣,导师:鲍海、董雷、孙英云等。
艾欣老师早期以系统建模为研究项目,董雷老师主讲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生课程。
系统一所主要偏向仿真、软件,老师研究的课题项目不是那么统一,比较杂,涉及到的软件也比较多:BPA、PSASP、MATLAB、VC++等等
系统所(系统二所):博导:贺仁睦(早已退休),导师:马进等
马进老师是清华中科院院士卢强的学生,在华电是挺受器重的青年教师,他的研究项目不详,但是也是侧重软件层面的。
负荷建模、辨识等吧。
PS:已退休的贺仁睦老师是华电早期泰斗之一,是国际上被高度认可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专家之一,她领导攻关的负荷建模、识别技术是中国首创的。
电网调度所(系统三所):博导:刘文颖、周明、李庚银,导师:张东英、刘从儒、张海波、林俐等。
这个所是在智能所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导师整容强大。
刘文颖老师早期是甘肃省调(一说西北网调)出身,所以研究的项目比较实际,主要有电网SCADA应用。
周明老师:风电,李庚银:不详,但其好像也从事过FACTS的研究。
张东英老师在调度培训软件方面建树颇多,是华电学风严谨的老师之一;刘从儒,目前米国访问;张海波,严格治学,据说中期答辩对所内学生审核严格;林俐,态度和蔼,也是研究风电的老师之一。
智能电网所:博导:肖湘宁、赵成勇,导师:郭春林等。
肖湘宁导师,中国电能质量领域专家,主攻电力电子、电能质量。
肖老师基本是学校863项目大户,刚刚拿下”十二五“863中的电动汽车接近2000万的大项目。
所以现在研究方向应该还加上电动汽车。
赵成勇:研究高压直流输电、轻型直流输电等直流输电技术。
郭春林:清华博士,研究次同步振荡、电动汽车等。
这个所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改编的,是今年新改建的所
四方所:博导:王增平、黄少锋、毕天姝,导师:忘了
很多人纠结于四方公司,认为四方所和四方公司有关系,也对也不对,四方公司早期由四个出资方成立,四方所代表学校应运而生。
可是这跟学生没有半点关系。
四方公司在中国保护领域或者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也并不是NO.1,南瑞继保、南瑞科技都是更强、市场份额更大的,还有现在被国网收编的许继集团。
四方所,并不是专门研究保护的。
有研究次同步震荡的,有研究直流潮流的。
这都是跟老师的项目走,很多四方所的学生,我感觉好像没有事情做。
但是,个边单位来找,只要四方的学生,是奔着四方名气去的,但是,孰不知,四方所和四方还是有区别的,很多四方的学生,三年都是自己学过来的。
如果想在三年间有点事情做,最好报四方所毕天姝老师之类的。
其他的学生,论文开了题后,自己和自己做吧
输配电所:博导:张建华、刘连光,导师:杨京燕、刘宗岐、黄伟、刘自发、刘其辉、刘文霞。
因为这是我所在的所,我了解的比较清楚,所以直接说出了很多名字。
张建华:城市电网规划、电网电压稳定与安全、微电网
刘连光:磁暴、电磁感应电流(自己做)
杨京燕:今年即将退休,都不知招不招了。
(自己做,也有和张老师合作)
刘宗岐:我导师,大家可能用过他以前编过的书,呵呵,不过现在改行政了,成教院常务副院长,但还是输配电的编制老师,人和善,老清华毕业的。
(学生给刘文霞老师管,基本作的是张老师的项目)
黄伟:配电自动化、微电网(自己的学生自己用)
刘自发:发哥人豪爽,写文章比较牛逼——转自一师兄语,自发老师,不清楚他的研究方向,不过几位老师都差不多吧,微网应该是没有。
刘其辉:风电,一直是学校里面风电牛人。
刘文霞:配电自动化、城市电网规划。
文霞老师基本管理着我们所大部分学生,因为很多项目是张老师接的,所以刘宗岐、杨京燕、刘文霞、张建华这些老师的学生都是分着做的。
文霞老师负责分配,文霞老师人不错,待人和气。
(和张老师合作)
我们所的项目接近工程,也比较多,院里算是出了名忙碌的所(实事求是,没有夸大,进来后可以求证),但是,我提的忙碌是指,项目比较累,很多时候,还需要出差去地方供电局。
主要是城市电网规划、电网安全、全寿命周期管理等
如果想在研究生期间做些“科研项目”,试试深浅,新能源电网所、输配电所、电网调度所是值得考虑报的所,其他的所,可能只是个别大牛导师有项目,所以也只是一部分学生有项目可做,比较忙。
其他的,自己每天上上校内、打打牌、看看论文,写写论文三年也就过去了。
看自己追求吧,自己静静地,认真学习几部专著,看看论文,研究论文,学习一些软件,发一篇比较好的论文,拥有一些积淀,在我看来,相当不错,比做一些扯淡的项目要强得多,自己收获了多少自己知道。
柔性电力所:博导韩民晓老师;其他导师:张一工老师(教授),副教授文俊老师,谭伟璞老师,朱永强老师,姚淑军老师。
韩老师主要研究HVDC,风电,太阳能,变频器等;张老师主要研究无功补偿(SVC,statcom,mcr),风电直驱和双馈式发电并网,太阳能并网发电,FCL,变流器;谭老师研究中性点接地,故障选线等;文老师主要研究HVDC等,朱永强老师也是主要研究新能源等。
知道更详细的,大家可以补充一下。
研究生一般在D612,D614,B203.
电力市场所:博导:张粒子老师,导师:不详,距离比较远,都没咋去过这个所。
电力市场所以张粒子老师为主导,主要研究电力定价等项目,有些也是挺接近工程的。
张粒子老师项目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