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运动学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第二节 肘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 第二节 肘关节运动学
35
(5)治疗
新鲜肘关节后脱位手法复 位,多用牵引复位法。 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 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 屈曲90°位,固定3-4周。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 髁骨折或桡骨小头骨折, 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 术复位。
36
陈旧性脱位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复位时,切不 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 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 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三)肘关节生物力学
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2.肘关节的稳定性 3.肘部的闭链运动 4.肘关节的屈和伸及限制因素
43
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三个单关节构成了一个复合关节。无 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功能上讲,肱尺 关节都是肘关节的主导关节。肘关节 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次 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 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 。肘关节的屈、伸幅度,平均为135° ~ 140°。肘关节平均屈145° (120°~160°)。在整个屈曲运动 弧中,肘关节屈曲60°~140°,这 80°是人们用上肢完成一般日常生活 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可称为肘 关节的功能运动弧。肘关节平均伸为 0°,其伸的运动在尺骨鹰嘴进入肱骨 的鹰嘴窝而中止,其运动范围正常仅 有很小差异。
45
46
47
• 1)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作用。肘关节 尺侧副韧带复合体是由前束、后束组成。
• 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之前,止于尺骨冠状突内缘。 • 后束起始于内侧髁之下,止于鹰嘴内侧缘。 • 斜束并不参与构成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 • 肘关节屈曲6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紧张,屈曲到90°时其长 度和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时基本相同;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的生物力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XX/XX
汇报人姓名
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动力学
肘关节的稳定系统
(一)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
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所构成。
1.肘关节的组成
(1)肱尺关节
*
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
当前臂旋前时,肱二头肌肌腱包绕桡骨近端,在完全旋前位下,肱二头肌主动收缩,使桡骨急剧旋转至旋后位。
肱二头肌是前臂非常有力的旋后肌。
肱二头肌在旋后过程中的重要性
屈肘达90˚时,肱二头肌作为旋后肌的效率最高,因此,在很多大功率的旋后运动中,肘部总保持自然90˚。 肘部仅屈曲30度时,肱二头肌肌腱与旋转轴之间的交叉角度不存在了。这种角度的改变将肱二头肌机械旋后力矩的产生能力降低了50%。
04
定性,尺侧副韧带复合体抵抗肘关节外翻应力,维
05
持其外翻稳定性。伸肌腱和屈肌腱位于尺、桡侧副
06
韧带的浅层,并不处于最有利的机械位置,是副韧
07
带稳定系统的协同部分,桡骨头的作用是传导应力
08
和维持肘关节的稳定,但在桡侧副韧带完整时,其
09
维持肘关节外侧稳定的作用较小,是桡侧副韧带的
10
协同部分。
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对维持关节外侧的稳定约起50%的作用。另外,伸肌及伸肌腱膜起协同作用。尺侧伸腕肌腱膜起于肱骨外侧髁下方,止于
(3)肘关节副韧带稳定系统
*
01
综合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肘关节的副韧带构
02
成了维持肘关节稳定的独立系统。桡侧副韧带复合

运动系统解剖3(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运动系统解剖3(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桡侧腕屈肌

起于:肱骨内上髁屈 肌总腱;前臂深筋膜。 止于:第2掌骨底掌 面。 由C5-T1正中神经分 支支配。 作用:屈肘、屈腕、 使桡腕关节外展。
掌长肌


起于:肱骨内上髁屈 肌总腱;前臂深筋膜。 止于:掌腱膜。 由C5-T1正中神经分 支支配。 作用:屈腕、紧张掌 腱膜。

起于:尺骨下端的 掌面。 止于:桡骨下端的 掌面。 由C5-T1正中神经分 支支配。 作用:前臂旋前。
旋后肌



起于:肱骨外上髁 和尺骨外侧缘的上 部。 止于:桡骨前面的 上部。 由C5-T1桡神经分支 支配。 作用:前臂旋后。
运动系统解剖
( 3) (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开封市中医药学校 杜志鹏
运动肘关节及桡尺远侧关节的肌肉
屈: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及起自肱骨内 上髁前面的肌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 伸:肱三头肌、肘肌 旋前:旋前园肌、旋前方肌、(肱桡肌) 旋后:旋后肌、肱二头肌、(肱桡肌)
肱肌
指浅屈肌

起于:肱骨内上髁, 尺骨和桡骨前面。 以四腱止于第2-5指中 节 指骨体两侧。 由C5-T1正中神经分支 支配。 作用:屈第2-5指的近 节指间关节;屈掌指 关节;屈腕和屈肘。
肱三头肌


起于:肱骨后面的桡神 经沟外上及内下方的骨 面。 止于:尺骨鹰嘴。 由C6-8桡神经支配。 作用:伸肘;使肩关节 外展;前部屈和内旋肩 关节;后部伸和外旋肩 关节。



起于:肱骨下半的 前面。 止于:尺骨粗隆。 由C6-7肌皮神经支 配。 作用:屈肘关节。
肱二头肌




起于:长头起于肩胛骨盂 上结节; 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于:桡骨粗隆后份。 由C5-7肌皮神经支配。 作用:屈肘关节;也可屈 肩关节;前臂旋前时有旋 后作用。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运动学

▪ 后柱由尺骨鹰嘴、后关节囊和肱三头肌组
成。
15
▪ 动力性稳定系统由跨越肘关节的肌群组成,包括前臂屈 肌群、伸肌群、旋前圆肌、旋后肌和肱二头肌、肱三头 肌、肱肌、肱桡肌、肘肌等。
16
(1)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的解剖及生物力学作用
▪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 是由前束、后束组成。 ➢ 前束起始于肱骨内侧髁 之前,止于尺骨冠状突 内缘。 ➢ 后束起始于内侧髁之下, 止于鹰嘴内侧缘。 ➢ 斜束并不参与构成肘关 节尺侧副韧带复合体。
4
(2)肱桡关节
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
凹构成,是球窝关节, 可作屈、伸运动。因受 肱尺关节的制约,其外 展、内收运动不能进行。
5
(3)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为圆柱 形关节,只能作旋内、旋外运动。
6
2.肘关节的运动方向
围绕两个轴的运动
➢ 冠状轴:屈伸运动 ➢ 垂直轴:旋前、旋后
21
3.肘部的闭链运动
肘部的闭链运动发生在手固定,肩部作引体向上或俯卧撑动 作时。在引体向上时,屈肘肌以向心和离心收缩使躯干下降。这 两个例子中,肩、肘关节结合来保持多关节肌有较理想的长度张力关系。
虽然胸大肌并不跨越肘关节,在闭链运动中它以内收肩部来 伸肘。在做俯卧撑时很容易看到或触及胸大肌的作用。这种作用 对脊髓损伤造成肱三头肌(C7~C8)麻痹而胸大肌(C5~C7)完 好的病人十分有用,如推轻的物体,关抽屉、关门,这些动作都 是将手放在物体上屈肘,随后胸大肌收缩达到伸肘的目的。
▪ 肱二头肌是前臂非常有力的旋后肌。
▪ 肱二头肌的生理横截面约是旋后肌的三倍。
▪ 在一系列快速有力的从旋前至旋后的活动中, 可扪及肱二头肌的收缩,据此表明其在旋后过 程中的主导作用。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运动学
31
(2)病因病机
跌倒时用手撑地,关节在半伸直位,作用力沿 尺、桡骨长轴向上传导,使尺、桡骨上端向上 后方移位。当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时, 尺骨鹰嘴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有力的 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 前壁撕裂。肱骨下端继续前移,尺骨鹰嘴向后 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
32
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时骨 折片嵌在关节内阻碍复位,可有尺神经损伤。
(12)前臂后群肌(10块)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30
4、肘关节脱位及治疗
(1)概述 正常肘关节由肱尺、
肱桡和桡尺近侧关节组 成,主要是肱尺关节进 行屈伸活动(伸0°, 屈120~160°)
肘关节后部关节囊 及韧带较薄弱,易发生 后脱位。肘关节后脱位 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 青壮年。
42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史较长,囊壁已 增厚者,可手术切除。手术应完全切除滑 囊,将皮下组织与骨膜缝合,消灭死腔, 放置引流条。肘关节置于极度屈曲位固定。 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1周后去除固 定,可活动肘关节。 无论非手术疗法期间或手术疗法后都可适 当口服或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中药, 或配合理疗方法。
6
▪ 2.肘关节的运动方向
运动形式
表 肘关节运动与肌肉 参与运动的肌肉
屈肘
伸肘 旋后
旋前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补)、旋前圆 肌、腕关节屈肌群(除外指深屈肌) 肱三头肌(补)、肘肌、腕伸肌群
旋后肌、肱二头肌(补)、桡腕长伸肌、 拇长展肌、肱桡肌(除外桡腕短伸肌)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补)、腕屈肌(桡 侧腕屈肌)、肱桡肌、肘肌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运动学
• 1. 肘关节运动范围。 • 2. 肘关节稳定性。
35
• 1.肘关节的运动范围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 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被 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形成 一个关节腔,因而构成了 一个复合关节。无论从结 构上,还是从功能上讲, 肱尺关节都是肘关节的主 导关节。
36
•桡尺联结的运动范围, 在前臂处于中间位时, 一般认为旋前和旋后各 90°,但旋前多数人仅 为80°。
17
3. 肱桡肌
• 肱桡肌位于前臂外侧,为长而扁的梭 形肌。起自肱骨外上髁嵴,肌腹往下 移行为腱,止于桡骨茎突。 • 作用:近侧支撑时, • 肱桡肌收缩使 • 肘关节屈。
18
• 旋前圆肌位于前臂前面,起自肱骨内 上髁,尺骨冠突,肌束斜向下外,止 于桡骨外侧面中部。 • 作用:近侧支撑时,旋前圆肌收缩使 前臂屈、旋前,如兵乓球运动中的前 臂提拉动作。
42
• 瘦弱者由于尺骨的冠突进入 肱骨的冠突窝,而中止肘关 节的进一步屈曲。在整个屈 曲运动弧中,肘关节屈曲 60°~140°,这80°是 人们用上肢完成一般日常生 活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 可称为肘关节的功能运动弧。
43
–肘关节平均伸为0°,其 伸的运动在尺骨鹰嘴进入 肱骨的鹰嘴窝而中止,其 运动范围正常仅有很小的 差异。肌肉强健者一般不 能过伸,而瘦弱者可能有 5°或5°以上的过伸。
7
8
• 桡骨环状韧带:肘关节囊的两侧由纤 维层增厚形成的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 韧带加固。关节囊纤维层的环形纤维, 在桡骨头处较发达,形成坚强的桡骨 环状韧带,包绕桡骨的环状关节面, 两端分别连于尺骨的桡切迹前后缘, (或说尺骨冠突的下方)。
9
3. 肘关节包含的关节(属复合关节)
•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 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绕额状 轴做屈伸运动。 •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 节凹构成,是球窝关节,可作屈、伸 和回旋运动(旋前旋后)。 •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 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为圆柱形关 节,只能做旋内、旋外运动。

肘关节运动学

肘关节运动学
– 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 次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 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肘关 节的屈、伸幅度,平均为135° ~ 140°。
专业医疗课件
27
– 肘关节平均屈145°(120°~160°)。当臂 和前臂的肌和软组织互相接触时,阻止了肘关节 进一步的屈曲,所以肌肉发达者和肥胖者其屈曲 程度会有所减少这可能使自身的手不能放到自己 的肩上,这种运动限止秒为肌性限制。瘦弱者由 于尺骨的冠突进入肱骨的冠突窝,而中止肘关节 的进一步屈曲。在整个屈曲运动弧中,肘关节屈 曲60°~140°,这80°是人们用上肢完成一 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运动范围,可称为肘 关节的功能运动弧。
专业医疗课件
21
– (2)病因病机
• 常因局部撞伤或反复摩擦等机械刺激过度而引 起创伤性炎症,多表现于皮下滑囊无菌性炎症, 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本病多发于矿工 及用肘部支撑用力的工种,所以有矿工肘之称。
专业医疗课件
22
– (3)临床表现
• 尺骨鹰嘴部位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肿胀,大小不 等,直径约1cm~2.5cm,肿块可以活动, 位于皮下,质软,有轻度波动感,伴压痛,皮 色大都不红。肘部活动无明显影响。如伴继发 感染,则局部红肿疼痛,患肢无力,屈肘轻度 受限。
– 桡侧副韧带(radial collateral ligament):起于肱 骨外侧髁的外下方,其纤维部分止于桡骨环状韧带, 部分止于尺骨冠突的外下方。
– 桡骨环状韧带(annular liganment of radius): 起止点均在尺骨冠突的下方。
专业医疗课件
8
3. 肘 关 节 肌 肉
前 臂 肌 前 群
– (3)桡骨(radius):当伸肘时,桡骨头恰好位于 外上髁的近侧,前臂作旋前和旋后运动时可摸到正 在运动的桡骨头。

简述肘关节的特点。

简述肘关节的特点。

简述肘关节的特点一、肘关节的解剖结构肘关节是由肱骨、桡骨、尺骨和周围软组织组成的一种复合关节。

它包括三个关节,分别是: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的肱尺关节、肱骨小头与桡骨环状关节面构成的肱桡关节,以及桡骨的尺桡切迹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的桡尺近侧关节。

二、肘关节的运动功能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包括屈曲、伸展、旋前和旋后。

在屈曲时,前臂可以贴近上臂,达到约140°的活动范围;在伸展时,前臂可以与上臂形成一条直线,伸展约50°。

旋前是指前臂向内旋转,范围约为90°;旋后是指前臂向外旋转,范围约为90°。

这些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肘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肘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周围软组织的支持和骨性结构的匹配。

周围软组织包括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等,它们为肘关节提供了一定的约束力,以保持其稳定。

同时,骨性结构的匹配也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例如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的匹配,以及桡骨和尺骨之间的匹配等。

四、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包括运动效率、能量转换和减震等。

运动效率是指肘关节在进行运动时的能量利用效率,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能量转换是指肘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例如将肌肉收缩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减震是指肘关节在承受外力时能够减轻震动对内部结构的影响,从而保护关节不受损伤。

五、肘关节的疾病与损伤肘关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之一,常见的疾病和损伤包括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肘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和损伤可以引起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肘关节炎是最为常见的肘部疾病之一,它通常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磨损或创伤引起的,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从而引起疼痛和僵硬等症状。

六、肘关节的康复与治疗对于肘关节的疾病和损伤,康复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8)旋后肌
•起于肱骨外上髁 背面,止于桡骨 背面上1/3处。 •有使前臂旋后的 功能
23
24
25
(9)上臂前群肌
喙肱肌 肱二头肌 肱肌
26
(10)上臂后群肌
肱三头肌 肘肌
27
(11)前臂前群肌(9块)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28
15
(5)肱桡肌
位于前臂外侧皮下。起自肱骨 外上髁上方,止于桡骨茎突。 机能:肱桡肌除了屈肘功能外, 还有前臂旋转的作用。由于它 位于前臂外侧正中,当前臂处 于旋前位时,它具有使前臂旋 后的作用;当前臂处于旋后位 时,它具有使前臂旋前的作用。
16
(3)肱三头肌
分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
长头起于盂下结节,外侧
(12)前臂后群肌(10块)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29
4、肘关节脱位及治疗
(1)概述 正常肘关节由肱尺、
肱桡和桡尺近侧关节组 成,主要是肱尺关节进 行屈伸活动(伸0°, 屈120~160°)
肘关节后部关节囊 及韧带较薄弱,易发生 后脱位。肘关节后脱位 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 青壮年。
19
20
(6)旋前圆肌
•位于前臂前面上部皮下。起 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体 中部外侧。 •除屈肘作用外,当近固定时, 能使前臂旋前。采用负重弯 举、引体向上练习可发展屈 肘肌的力量;采用后压臂等 练习可发展其伸展性。
21
(7)旋前方肌
•起于尺骨前 下1/4处,止 于桡骨前下 1/4处。 •其功能是使 前臂旋前。
30
(2)病因病机
跌倒时用手撑地,关节在半伸直位,作用力沿 尺、桡骨长轴向上传导,使尺、桡骨上端向上 后方移位。当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时, 尺骨鹰嘴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有力的 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 前壁撕裂。肱骨下端继续前移,尺骨鹰嘴向后 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
31
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时骨 折片嵌在关节内阻碍复位,可有尺神经损伤。
35
Hale Waihona Puke 陈旧性脱位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 复位时,切不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 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 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 关节置换术。
36
肘关节前脱位
头起于肱骨体外上部,内
侧头起于肱骨体内下部。
三头合一止于尺骨粗隆。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使
前臂于肘关节处伸,长头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远
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
关节处伸。
17
(4)肘肌
位于肘关节后 外下方皮下。 起于肱骨外上 髁,止于尺骨 鹰嘴外侧面。 机能:协助肱 三头肌伸肘, 使肘关节完全 伸直。
18
32
(3)临床表现
脱位的特殊表现 肘部明显畸形,肘窝部饱满,前臂外观变短,尺骨鹰嘴后突,
肘后部空虚和凹陷。关节弹性固定于120°-140°,只有微小的被动 活动度。
肘后骨性标志关系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肘伸直位时, 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 三点呈一直线;屈肘时则呈 等腰三角形。脱位时上述关 系被破坏,肱骨髁上骨折时 三角关系保持正常,此征是 鉴别二者的要点。
6
(2)尺骨
尺骨的鹰嘴为前臂的近侧 端,若屈肘并将肘部置于 桌面,则鹰嘴搁于桌面上。 沿鹰嘴向远侧可触及尺骨 后缘的全长直到尺骨茎突。 在鹰嘴和内上髁之间有一 沟,沟内可触及条索状的 尺神经。
7
(3)桡骨
当伸肘时,桡 骨头恰好位于 外上髁的近侧, 前臂作旋前和 旋后运动时可 摸到正在运动 的桡骨头。
33
(4)诊断 X线检查
肘关节正 侧位片可 显示脱位 类型、合 并骨折情 况, 并 与髁上骨 折相区别。
34
(5)治疗
新鲜肘关节后脱位手法 复位,多用牵引复位法。 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 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 于屈曲90°位,固定3-4 周。肘关节脱位合并肱 骨内上髁骨折或桡骨小 头骨折,手法复位失败 者,可行手术复位。
肘关节运动学
(一)肘关节的组成 (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 (三)肘关节生物力学
(一)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肘关节的组成
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 关节三个单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所构成。
2
(1)肱尺关节
由肱骨滑车与 尺骨滑车切 迹构成,属 滑车关节, 可绕额状轴 作屈、伸运 动。
11
桡骨环状韧带
12
▪ 2.肘关节的运动与肌肉
运动形式
表 肘关节运动与肌肉 参与运动的肌肉
屈肘
伸肘 旋后
旋前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腕关节屈肌群(除外指深屈肌) 肱三头肌、肘肌、腕伸肌群
旋后肌、肱二头肌、桡腕长伸肌、拇长 展肌、肱桡肌(除外桡腕短伸肌)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腕屈肌(桡侧腕 屈肌)、肱桡肌、肘肌
8
2.肘关节韧带
尺侧副韧带 桡侧副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等
9
尺侧副韧带
前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方,止于尺骨冠突内侧的小结 节,略呈扇形;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方,止于尺骨 鹰嘴内侧的骨面,其纤维呈扇形排列;斜束为一紧贴骨面 的纤维束,连接前束和后束在尺骨上的止点。
10
桡侧副韧带
起于肱骨外侧 髁的外下方, 其纤维部分止 于桡骨环状韧 带,部分止于 尺骨冠突的外 下方。
3
(2)肱桡关节
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
凹构成,是球窝关节, 可作屈、伸运动。因受 肱尺关节的制约,其外 展、内收运动不能进行。
4
(3)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为圆柱 形关节,只能作旋内、旋外运动。
5
(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1)肱骨: 肱骨的内、外上髁 分别为前臂的屈肌 和伸肌的附着处, 故又称屈肌上髁和 伸肌上髁。在上臂 远端的两侧,极易 触及。
13
3.肘关节的肌肉
(1)肱二头肌
分长、短二头。长头起
于盂上结节,短头起于
喙突,两者都止于桡骨
粗隆和前臂筋膜。
机能:近固定收缩时,
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
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并旋
后;远固定收缩时,使
上臂向前臂靠拢。
14
(2)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深 面。起自肱骨前 面下半部,止于 尺骨粗隆。 机能:争议最少 的屈肘肌。其屈 肘作用不受前臂 在旋前或旋后的 位置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