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1)
中国文化概论 第9章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其作品有《离骚》赋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汉赋
汉代大赋代表作家 首推司马相如,其 代表作为《天子游 猎赋》(《子虚赋》 《上林赋》)
汉代大赋另一代表 作家为扬雄,其代 表作为《甘泉赋》 《羽猎赋》《长杨 赋》)
二、漫长的发展历程 诗歌
先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诗经》 (四言诗) 《楚辞》 (杂言体)
五言诗 七言诗
声律和丽 辞长足发 展
五言、七 言律诗格 律成熟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
散文 尚书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骈文(魏晋六朝主导文坛) 古文(中唐古文运动后占据 统治地位)
散文的三大功能:叙事、论说、抒情
明清小说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 说、唐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 三个发展阶段后,到明清臻于极 盛,涌现出了《三国演义》《水 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著 名长篇小说。前四部被称为明代 “四大奇书”,后两部则是清代 长篇小说的的双壁。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诗经》305篇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宴饮乐歌 《颂》:宗庙祭祀乐歌
《诗经》内容丰富,主要描写了五方面内容:
1、周部族的历史,如《大雅〃公刘》 2、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如《豳风· 七月》 3、古代战争和徭役,如《小雅· 何草不黄》 4、控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如《魏风· 伐檀》 《硕鼠》 5、叙述爱情和婚姻,如《周南· 关雎》
•
二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 文学创造的许多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文化 价值。从文化价值和现实主义来看,有人生 豪杰,如《水浒传》中塑造的108将。有不 屈精神和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 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窦娥冤》中的 窦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有许多带 有人性觉醒性质的张生和莺莺、杜十娘、贾 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形象。诸葛亮则是古 代理想中的贤良知识分子(贤士)形象(智 绝);曹操是奸诈的典型(奸绝);刘备讲 义气(义绝)。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 000多年的没有中断的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比重最大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由于中华民族先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具有特别鲜明的审美观照的意味,所以当他们创造自己的灿烂文化时,文学就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早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了富有诗意的词句:“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375)至于在《易经》的卦爻辞中,那种描写古代生活的优美歌谣更是屡见不鲜。
如:“屯如,遭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
,’(《屯》六二)在春秋时期,诸侯贵族在会盟、聘问等外交活动及祭祀宴飨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更把“诗教”看成最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
这些史实都说明即使在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的上古时期,它在先民们的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
到了魏晋时代,在文学已经觉醒目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以后,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了。
魏晋以后的士大夫几乎无人不写文学作品。
在某些文学特别发达的时代(例如唐代),作家人数之多、身份之杂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的。
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是首届一指的。
古代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的确是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即使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3 000多年的历程。
在如此漫长的不中断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瑰丽璀璨,堪称人类文化史上仅有之奇观。
正如前人所说,中国古代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焦循《易余龠录》卷15)。
中国古代文学1 (1)

唐五代诗歌初唐隋代:大体承袭以前的绮靡之风,除了薛道衡《人日思归》独特。
初唐: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台阁宫体四杰意义:诗风刚健清新,四人不满六朝以来的浮夸诗风,表现人生的种种真情实感,算是唐诗始音。
陈子昂(对诗风转变巨大贡献)和王绩贡献:1趋于写实,表达人的真实情感2拓宽诗歌境界,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3风格上突破齐梁浮艳诗风,六朝诗风与汉魏风骨。
盛唐产生原因:1社会经济繁荣2人们思想活跃,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3唐代取士较重视声名,一部分人由隐而士,走”终南捷径”4唐初佛道盛行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产生背景:1战争频繁2文人投笔从戎俩大诗人李白,杜甫李白诗歌艺术特征1豪放飘逸2语言清新他抨击黑暗现实蔑视权贵杜甫诗歌思想内容1揭露了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与好大喜功的政治讽喻诗《丽人行》《兵车行》2偏重于描述劳动人民的苦难3深沉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的咏怀诗《北征》《自京赴奉,,,,》4描绘自然景物,歌咏祖国山川。
风格:沉郁顿挫中唐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1诗歌的抒情性2诗歌的现实性3强调诗歌的表现作用,通俗易懂新乐府运动产生的背景1社会危机日益加深2矛盾日益尖锐3革新成为新潮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目的:批判现实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讽喻诗《观刈麦》《轻肥》;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杂律诗《》韦李;韩孟(奇险,艰涩难懂);元白(通俗易懂);刘禹锡,柳宗元晚唐杜牧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抒写自己的壮志与理想,表现出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另一个内容是讽刺统治者荒淫奢侈,这一内容的诗歌往往采取咏史形式以借古讽今。
李商隐诗歌三大类:政治诗;感怀诗;爱情诗唐五代词唐五代词词的产生和民间词(敦煌曲子词):词是一种和乐歌唱的新体诗。
因与音乐宴功相符,在唐五代被称为曲子词。
因为它和乐府一样配乐歌唱,又称乐府。
因词句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产生在唐代初期,它开始是民间传唱的一种曲子词,后经文人模仿创作,逐渐变成一种新诗体,词的产生与发展与唐代的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一)下--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下(高起专)题库及答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文学到正始之音一、单选题(每题1分)1.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①孟德②孟起③子桓④子建2.《咏怀诗》的作者是:①阮籍②嵇康③何晏④山涛3.建安诗风的特点是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4.《洛神赋》的作者是①曹操②曹丕③曹植④曹彰5.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③《咏怀诗》④《游仙诗》6.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①曹操的《短歌行》②曹操的《蒿里行》③曹丕的《燕歌行》④曹植的《升天行》二、多选题(每题2分)1.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
论文》的作者是——————。
2.《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3.“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
4.建安“三曹”是指———、————、——。
5.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
6.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建安风骨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建安辞赋繁荣的原因2、“建安风骨”是指什么样的文学风貌?五、论述题(每题25分)1、“三曹”是指何人?他们有何文学成就?2、阮籍的《咏怀诗》内容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3.论述正始政治时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两晋诗坛一、单选题(每题1分)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2.左思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3 .郭璞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4.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①左思②刘琨③陆机④潘岳二、填空题(每空1分)1.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游仙诗2.玄言诗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晋代诗歌风貌2、左思的诗歌有什么特点?第三章陶渊明一、多选题(每题2分)1.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①《五柳先生传》②《桃花源记》③《归园田居》④《饮酒》二、填空题(每题1分)1.采菊东篱下,——————。
中国古代文学1 课程考核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1 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修读完本课程规定内容的秘书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考核目的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阶段的文学现象、古典作家及其作品的实际能力。
属于水平考试。
三、考核形式与方法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学生在100分钟时间内完成考试任务。
四、课程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五、考核内容与要求第一编先秦文学了解先秦社会和文学概况第一章上古文学神话的起源、性质、类型。
认识《山海经》、《淮南子》中古代神话的名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黄帝擒蚩尤》等。
原始劳动歌谣及其与乐舞的关系。
原始劳动歌谣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第二章《诗经》理解风、雅、颂、赋、比、兴的内涵,概括《诗经》的内容,认识《诗经》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第三章先秦散文了解《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了解《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第五章伟大诗人屈原和楚辞了解屈原生平,概括《楚辞》的内容,理解《离骚》的内容和艺术,认识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理解“风骚”的内涵。
第二编秦汉文学了解秦汉社会和文学概况第一章汉代乐府民歌认识乐府的概念,概括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概括《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的内容和艺术。
第二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与《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起源、班固与《咏史》,归纳《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
第三章汉代的辞赋骚体赋、新体赋、抒情小赋。
理解司马相如与《子虚赋》、《上林赋》。
第四章汉代的政论文认识贾谊的政论,了解李斯及其《谏逐客书》。
了解班固与《汉书》、王充等人的政论文、张衡的诗赋创作。
第五章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了解司马迁与《史记》的写作,认识《史记》的文学成就,理解《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了解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和文学概况第一章建安文学了解曹操、曹丕、曹植及其创作、建安七子,理解“建安风骨”的概念。
中国文化概论 第9章 中国古代文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6
盛唐诗歌
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 山水田园诗派
以高适、岑参为首的 边塞诗派
ppt课件
17
盛唐气象最杰出的代表首推李白与杜甫, 在艺术风格上,李白诗飘逸奔放,杜甫诗 沉郁顿挫。
ppt课件
18
中唐诗歌
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个以白 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等为羽翼,主要 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 强化了诗歌的讽谏美刺功能。另一个以 韩愈为首,孟郊、贾岛、李贺等为羽翼, 主要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勇 于创造的精神,特别致力于在杜诗中稍 露端倪、尚未开拓的艺术境界。
ppt课件
36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知识抒 情。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 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也正是抒 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 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ppt课件
37
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生动的 图卷,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 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 理的最好窗口。
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25元杂剧的主要体裁
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 公案剧:《窦娥冤》 水浒剧:《李逵负荆》 世情剧:《救风尘》 历史剧:《赵氏孤儿》
ppt课件
26
明清小说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 说、唐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 三个发展阶段后,到明清臻于极 盛,涌现出了《三国演义》《水 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著 名长篇小说。前四部被称为明代 “四大奇书”,后两部则是清代 长篇小说的的双壁。
ppt课件
8
《楚辞》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其作品有《离骚》《九歌》 《九章》《天问》。
中国古代文学1复习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1(文学史部分)绪论先秦文学概说一先秦文学的范围(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分期: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两汉文学。
文学自发的时期,突出特点: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
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近古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
文学转型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近代文学: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二)先秦文学的时间范围所谓先秦,一般而言就是指秦统一以前。
先秦文学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秦统一以前所有的文学。
秦统一以前的历史,因为有文献记载的,根据目前所能掌握的情况,最早只能从殷商后期开始。
所以先秦文学主要包括商代文学,周代文学。
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各段中跨度最长的一段。
先秦文学的上源,实际上涉及到了文学的起源问题。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一)诗歌:原始歌谣、《诗经》、《楚辞》上古诗歌:(1)内容上,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吴越春秋》)《易经·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2)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巫术色彩:《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牲》)(3)诗乐舞三位一体。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 (二)上古神话1,神话的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是远古人民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
3 神话的内容(1)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神话:创世神话、始祖神话(2)反映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的神话:洪水神话(3)反映人类社会之间的斗争神话:战争神话《山海经》简介山海经,十八卷,其中山经5卷,海外经4卷,海内经5卷,大荒经4卷。
《中国古代文学》电子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介绍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背景、目的和意义。
掌握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1.2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家。
第二章:先秦文学2.1 《诗经》了解《诗经》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分析《诗经》中的经典诗篇和意义。
2.2 楚辞了解楚辞的起源和特点。
分析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和主题。
第三章:汉代文学3.1 汉赋了解汉赋的背景和特点。
分析汉赋中的代表作品和风格。
3.2 汉乐府了解汉乐府的背景和特点。
分析汉乐府中的代表作品和主题。
第四章:唐代文学4.1 唐诗概述了解唐诗的背景和特点。
掌握唐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4.2 李白与杜甫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第五章:宋代文学5.1 宋词概述了解宋词的背景和特点。
掌握宋词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5.2 苏轼与辛弃疾分析苏轼的词风和主题。
分析辛弃疾的词风和主题。
第六章:宋代文学(下)6.1 柳永与李清照分析柳永的词风和主题。
分析李清照的词风和主题。
6.2 宋代散文了解宋代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分析宋代散文的主题和风格。
第七章:元代文学7.1 元曲概述了解元曲的背景和特点。
掌握元曲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
7.2 马致远与关汉卿分析马致远的词风和主题。
分析关汉卿的词风和主题。
第八章:明代文学8.1 明代小说了解明代小说的背景和特点。
掌握明代小说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8.2 明代散文与诗歌了解明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分析明代散文与诗歌的主题和风格。
第九章:清代文学(上)9.1 清代小说了解清代小说的背景和特点。
掌握清代小说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9.2 纳兰性德与曹雪芹分析纳兰性德的词风和主题。
分析曹雪芹的词风和主题。
第十章:清代文学(下)10.1 清代散文与诗歌了解清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及代表作家。
分析清代散文与诗歌的主题和风格。
10.2 清代文学流派及影响掌握清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和之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中 庸之道”在文学界的反映。中庸之道反对片 面化和极端,在文学中表现为主张有节制地 宣泄情感,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例如“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其中的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故事人物其实就 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夸父追日” “精 卫填海”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愿 望,因此都是关注现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 的投影。 《离骚》 《西游记》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 现代意义及永久魅力 • 永久魅力: •1、爱国忧民的情怀 • 2、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形象 •3、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具有强烈的 表现力
• 现代意义: • 1、是传统文化中最易接受的形态 ; • 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 桥梁 ; • 3、是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国文 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 一、诗经与楚辞 • 1、诗经:305篇,风雅颂;赋比兴 现实主义
• 2、楚辞: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 浪漫主 义
上 邪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汉乐府 1、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2、汉赋:短赋,大赋 3、汉乐府:民歌,文人诗歌
,
田田
三、唐诗和宋词 1、唐诗: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李白(浪漫)、 杜甫(现实)、 白居易、 韩愈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文以载道”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儒家 首先提出的。意思是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载 道,即道德的提高和完善,宣扬政治,提升 道德。
贞 刚 有 质
•三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写意手法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在中国 文学中也有大量的注重写意的作品。所谓写意, 就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 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王之涣
2、宋词:婉约派、 豪放派
四、元曲与明清小说 •(一)元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曲 杂剧类型: •1、爱情剧;2、公案剧; •3、历史剧。 •文化意蕴: •1、反抗精神; •2、泾渭分明; •3、浪漫方式处理现实题材
(二)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 《红楼梦》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 第一节 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比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乐府 民歌、建安七子、(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诗、宋词、元曲。
2、散文的发展历程:尚书、历史散文、诸子 散文、史记、汉赋、骈文、古文运动,功能: 叙事论说,抒情 3、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小说:上古传说,史 传作品,魏晋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传奇, 宋话本,明清章回小说;戏曲:汉百戏,唐参 军戏,宋金诸宫调,元杂剧,明清传奇,京 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