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说明书样本

合集下载

作业指导书-3847-2018

作业指导书-3847-2018

3
全国机动车检测站
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文件编制小组
质量管理体系辅助文件 编号:JNJG ZD03-19(00)
公布通知
批准:技术负责人
第 B 版 第 0 次修改
共1页
关于公布检测作业指导书的通知
全国机动车检测站全体员工: 公司根据检测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出厂说明书和车辆检测的要求,
制订检测仪器设备的作业指导书(即操作规程),规范车辆检测的检测目 的、判定标准、精度、安装调试、检测范围、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注 意事项、检定与校准、维护与保养等内容。检测车间全体检测员、引车 员、营业厅人员等在车辆检测中必须严格按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的要求进行作业。作业中如存在问题,请向公司检测车间提出。
分 发 号: JNJG ZD03(
)
受 控 号: JNJG SK (
)
编 制:
文件编制小组
审 核:
批 准:
持 有 人:
2


第一章 安检人工检验………………………………………………………………5 第二章 车速表检测…………………………………………………………………21 第三章 侧滑量测量…………………………………………………………………25 第四章 汽车轴荷及质量参数核定检测……………………………………………27 第五章 汽车制动性检测……………………………………………………………32 第六章 前照灯检测…………………………………………………………………36 第七章 喇叭声级检测………………………………………………………………39 第八章 联网系统操作规程…………………………………………………………42 第九章 引车员操作规程……………………………………………………………44 第十章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47 第十一章 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操作规程…………………………………………50 第十二章 转向力∕角检测……………………………………………………………54 第十三章 制动踏板力检测……………………………………………………………57 第十四章 玻璃透光率计作业指导书…………………………………………………61 第十五章 外廓尺寸测量………………………………………………………………63 第十六章 汽油车污染物检测…………………………………………………………65 第十七章 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检测……………………………………………………88 第十八章 管理制度…………………………………………………………………110 第十九章 客车乘客通道、引道测量规程 …………………………………………122 第二十章 反光标识检测规程 ………………………………………………………125 第二十一章 行车记录仪检测规程……………………………………………………127 第二十二章 底盘间隙仪检测规程……………………………………………………129 第二十三章 电子汽车衡操作规程……………………………………………………132 第二十四章 道路运输车辆人工检验…………………………………………………134 第二十五章 动力性检测/车速表检测 ………………………………………………140 第二十六章 燃料经济性检测…………………………………………………………144 第二十七章 客车级型复核……………………………………………………………150 第二十八章 悬架特性检测……………………………………………………………153 第二十九章 道路运输车辆等级评定…………………………………………………156 第 三十 章 综检制动性能检测………………………………………………………190 第 三十一 章 外出检验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检测………………………194

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作业指
导书
1
2020年4月19日
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作业指导书
( .8)
0 2020年4月19日
说明
1、检查记录表中序号3、4、6、8应随机检查3个不同月份出具的检测报告(含检验记录)各10份进行检查,检测车型范围应含盖该机构资质认定和授权的汽车(包括大中小型客车和载货汽车);
2、检查记录表中序号1的联网建设与监控、序号3应现场跟车进行检查;
3、检查记录表中序号4,若发现不符合,应复印一套典型不符合的记录、报告;
4、此次监督检查,除检查表中的检查项目和内容外,现场还应关注机构的公正性(如车检机构与修理、中介代理联手)、工作流程规范性、检测设施设备配置等情况,若发现问题,应采集相关证据并记录。

1 2020年4月19日
2 2020年4月19日
2020年4月19日
4 2020年4月19日
5 2020年4月19日
6 2020年4月19日
7 2020年4月19日。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XXXX-C作业指导书业务管理编制:审核:批准人:邮编:副本控制:√受控□不受控电话:发放编号:传真:持有人(或部门):地址:XXX市XXX镇发布日期:2020年4月15日实施日期:2020年4月15日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总目录文件修改页检测员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指导、规范操作员操作行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机动车检测工作。

3. 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标准。

4. 职责:1) 负责检测有关的原始记录的填制、整理,经车间审核后按规定交综合部存档;2) 负责所用仪器设备、工具的保管、维护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和日常维护记录的如实填写;3) 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检测过程中受检车辆、人员、设备安全运行实施监控;4) 负责环境条件的监控,并做好记录;保持检测场地整齐清洁,做到文明检测,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检测流程和标准要求规范操作并完成检测任务。

5. 工作流程:1) 操作员清理工作现场,清洁设施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及气源开关,开机,进行日常检测的检查。

2) 自检中有某项未通过自检,可查找原因,解除故障,无法解除的通知设备管理部检修,待解除故障后,继续进行设备自检。

设备完成自检,操作员选择受检车辆;3) 车辆驶入检测线,操作员点击开始检测。

4) 系统根据录入的检测方法和车辆信息,自动进行检测;如检测过程中遇到标准规定的检测失败情形,应重新检测。

5) 系统将测量值自动与限值比较,判断机动车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点击“下一辆”,被检车辆驶出检测线。

6) 进行下一辆车的检测。

6. 注意事项:1) 设备准备及检测过程中电脑操作员发现设备异常,或受检车辆异常,应立即通知引车员,停止设备运行或检测,排除异常,未能查找到设备不正常原因或无法立即排除的,向车间反映,必要时上报设备部检修。

2) 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在监控设备、车辆安全的同时,应密切监控检测场所人员安全,杜绝非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出入。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公司作业指导书

JAQJ XX市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JAQJ/ZY —2016作业指导书(第二版)2016-01—01发布 2016—01—01实施作业指导书目录1.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JAJC/ZY01-2016)2.检测原始记录填写要求(JAJC/ZY02-2016)3.检测报告填写要求(JAJC/ZY03-2016)4.质量审核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4—2016)5.评审报告编写规范(JAJC/ZY05—2016)6.存档文件编写方法及具体要求(JAJC/ZY06—2016)7.运行检查实施办法(JAJC/ZY07—2016)8.检测工作实施细则(JAJC/ZY01—2016)附件A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流程图附件B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流程图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编写规范1.目的正确的使用、操作仪器设备,防止使用不当和违章操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对在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质量负责人对检测工作的有效控制。

3.依据本公司《质量手册》4.工作职责4.1检测车间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检测车间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并贯彻实施。

4.2检测人员负责编写本工作岗位在用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具体执行。

4.3检测车间主任负责操作方法的审核,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实施。

5。

工作程序5.1为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车间主任应对检测车间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编写操作方法,并保证其现行有效性和准确执行。

5.2操作方法有检测车间根据项目和工作岗位组织检测人员编写,检测车间审查定稿。

5。

3操作方法应主要根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测规程和规范、标准等有关规定编写。

要求步骤明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关键性操作不能遗漏,具有可操作性。

5.4操作方法编写的基本要求5.4。

1操作方法的名称名称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a.直接采用仪器设备名称(必要时可在仪器或设备名称前冠以准确度登记或规格型号等)b.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配合使用的,可采用组合命名方式。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2020年机动车检测管理作业指导书(3)

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XXXX-C作业指导书业务管理编制:审核:批准人:邮编:副本控制:√受控□不受控电话:发放编号:传真:持有人(或部门):地址:XXX市XXX镇发布日期:2020年4月15日实施日期:2020年4月15日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总目录文件修改页检测员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指导、规范操作员操作行为。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机动车检测工作。

3. 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关标准。

4. 职责:1) 负责检测有关的原始记录的填制、整理,经车间审核后按规定交综合部存档;2) 负责所用仪器设备、工具的保管、维护及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和日常维护记录的如实填写;3) 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检测过程中受检车辆、人员、设备安全运行实施监控;4) 负责环境条件的监控,并做好记录;保持检测场地整齐清洁,做到文明检测,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检测流程和标准要求规范操作并完成检测任务。

5. 工作流程:1) 操作员清理工作现场,清洁设施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及气源开关,开机,进行日常检测的检查。

2) 自检中有某项未通过自检,可查找原因,解除故障,无法解除的通知设备管理部检修,待解除故障后,继续进行设备自检。

设备完成自检,操作员选择受检车辆;3) 车辆驶入检测线,操作员点击开始检测。

4) 系统根据录入的检测方法和车辆信息,自动进行检测;如检测过程中遇到标准规定的检测失败情形,应重新检测。

5) 系统将测量值自动与限值比较,判断机动车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点击“下一辆”,被检车辆驶出检测线。

6) 进行下一辆车的检测。

6. 注意事项:1) 设备准备及检测过程中电脑操作员发现设备异常,或受检车辆异常,应立即通知引车员,停止设备运行或检测,排除异常,未能查找到设备不正常原因或无法立即排除的,向车间反映,必要时上报设备部检修。

2) 操作员在检测过程中在监控设备、车辆安全的同时,应密切监控检测场所人员安全,杜绝非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出入。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编号:PXTYAJ/C-2013 发放号: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编委会主编:副主编:编委:目录编号内容PXTYAJ/C-2013-01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PXTYAJ/C-2013-02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1. 管理体系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类别、文件顺序、年代号顺序排列:PXTYAJ—×—××××—××文件顺序号年代号文件类别号文件代号文件类别号: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技术文件D——记录文件代号:以“XXXX安检”的汉语拼音缩写——“PXTYAJ”。

2. 外来文件沿用原编号。

如有多本,可按照顺序编号3. 样品记录、原始记录编号规定:记录顺序号年代号(四位数)样品或原始记录类别(两位数)注:样品编号与样品记录单的编号相同。

4.检测报告编号规定:××××—××—×××检测报告顺序(三位数)月份(两位数)年代号(四位数)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批准:审核:起草:目录第一章车辆外观检视实施细则第二章车速表检测实施细则第三章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第四章前照灯检测实施细则第五章喇叭声级检测实施细则第六章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测实施细则第七章转向力与方向盘自由行程检测实施细则第八章机动车道路制动性能检测工作实施细则第九章检测线电脑使用管理条例第十章综合业务厅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车辆外观检视实施细则一、外检目的为保证在用车辆、维修竣工车辆以及其它待检车辆的行驶安全与车容,除对汽车各系统性能有专项检测外,必须对整车各主要零、部件的清洁、完好程度、紧固、变形、渗漏以及各操纵机构动作情况作全面检视,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技术状况。

此外,为配合后续检测工位的需要还要进一步验明车辆特征。

机动车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验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机动车检验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对车辆的合法性、安全性、环保性进行检测和评估,为驾驶员和其他道路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动车检验的作业指导,包括检验前准备、检验过程、检验标准等内容。

二、检验前准备1. 车辆信息核对在进行机动车检验前,首先需要核对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辆型号、车辆识别代号(VIN码)等,确保车辆信息准确无误。

2. 车辆准备车辆在检验前需要进行清洁,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等部位,以便检验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检测车辆的各项部件。

3. 检验设备准备检验员需要检查和准备各项检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检验仪器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检验标准要求。

三、检验过程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包括车身外观、车窗、灯光、反光镜等部位的检测,以确保车辆外观整洁、灯光正常、反光镜位置正确等。

2. 动态性能检验动态性能检验包括制动性能、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磨耗等项目的检测,以评估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3. 排放性能检验排放性能检验主要针对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包括CO、CO2、HC、NOx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以评估车辆的环保性能。

4. 安全装备检验安全装备检验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系统等部件的检测,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装备符合标准要求。

四、检验标准机动车检验的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的,包括车辆技术条件、排放标准、安全要求等。

检验员在进行检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五、检验结果处理1. 合格如果车辆在检验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检验员将出具合格证明,并在车辆上粘贴检验合格标志,车主可继续使用该车辆行驶。

2. 不合格如果车辆在检验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检验员将出具不合格证明,并告知车主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改装,直至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重新进行检验。

六、检验记录保存检验员在完成机动车检验后,需要将检验记录进行保存,并交相关部门备案。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检测 环保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OBD检验(环检)(一)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1.1注册登记(1)检查车辆的OBD 接口是否满足规定要求,OBD 通讯是否正常,有无故障代码。

1.2在用汽车(1)对配置有OBD系统的在用汽车,在完成外观检验后,应连接OBD诊断仪进行OBD检查。

在随后的污染物排放检验过程中,不可断开OBD诊断仪。

(2)OBD 检查项目包括:故障指示器状态,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故障代码、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和诊断就绪状态值,具体检验流程应按照附录F进行。

(3)若车辆存在故障指示器故障(含电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激活、车辆与OBD诊断仪之间的通讯故障、仪表板故障指示器状态与ECU中记载的故障指示器状态不一致时,均判定OBD检查不合格。

如果诊断就绪状态项未完成项超过2项,应要求车主在对车辆充分行驶后进行复检。

(4)检验机构应使用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所有被检车辆OBD数据,不得人为篡改数据。

(5)OBD诊断仪应能实现对OBD检查数据的实时自动传输。

作为排放检验一部分,OBD获得的信息应自动保存到计算机系统中。

(6)对要求配置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的在用汽车,应查验其装置的通讯是否正常。

(7)如车辆污染控制装置被移除,而OBD故障指示灯未点亮报警的,视为该车辆OBD不合格。

(二)OBD诊断仪技术要求2.1 至少应支持ISO 9141-2、SAE J1850、ISO 14230 - 4、ISO 15765- 4 四种通讯协议。

2.2 能够与车辆OBD 系统建立通讯,提供OBD 系统诊断服务用的通讯连接接口,与车辆通讯的接口应满足ISO 15ZD1-3 和SAE J1962 的规定。

2.3 OBD 诊断仪的信息结构应符合ISO 15ZD1-5 中的信息结构和ISO 15ZD1-6 诊断故障码要求。

2.4 能连续获得、转换和显示与车辆排放相关的OBD 故障代码,应按照ISO 15ZD1-6中的描述显示故障代码及故障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作业指导说明书编号:PXTYAJ/C-2013发放号: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编委会主编:副主编:编委:目录编号内容PXTYAJ/C-2013-01 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PXTYAJ/C-2013-02 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定1. 管理体系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类别、文件顺序、年代号顺序排列:PXTYAJ—×—××××—××文件顺序号年代号文件类别号文件代号文件类别号: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技术文件D——记录文件代号:以“XXXX安检”的汉语拼音缩写——“PXTYAJ”。

2. 外来文件沿用原编号。

如有多本,可按照顺序编号3. 样品记录、原始记录编号规定:记录顺序号(三位数)项目参数类别号(两位数)年代号(四位数)样品或原始记录类别(两位数)注:样品编号与样品记录单的编号相同。

4.检测报告编号规定:××××—××—×××检测报告顺序(三位数)月份(两位数)年代号(四位数)大型、贵重、精密仪器操作细则汇集批准:审核:起草:目录第一章车辆外观检视实施细则第二章车速表检测实施细则第三章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第四章前照灯检测实施细则第五章喇叭声级检测实施细则第六章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测实施细则第七章转向力与方向盘自由行程检测实施细则第八章机动车道路制动性能检测工作实施细则第九章检测线电脑使用管理条例第十章综合业务厅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车辆外观检视实施细则一、外检目的为保证在用车辆、维修竣工车辆以及其它待检车辆的行驶安全与车容,除对汽车各系统性能有专项检测外,必须对整车各主要零、部件的清洁、完好程度、紧固、变形、渗漏以及各操纵机构动作情况作全面检视,以确保车辆具有良好技术状况。

此外,为配合后续检测工位的需要还要进一步验明车辆特征。

为此特制订本细则。

二、外检主要项目及要求1 、检查车辆特征(1)检查证照、标记、登记表内容是否相符。

(2)检查后续检测工位需要的车辆特征,如:驱动型式、车辆类别、燃油种类、大灯数、大灯灯高等。

2 、检查车身与驾驶室(1)车身(车厢)、驾驶室的变形,损坏是否超标,漆面是否完好,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应符合相应标准。

(2)车身(车厢)、驾驶室与车架的联接情况。

(3)车身(车厢)、驾驶室主要零、部件(如门窗及其附件,座椅及坐、靠垫,车厢板,蒙皮,脚踏板,翼子板,发动机罩,百叶窗等)的完好、坚固及工作情况。

(4)油箱的坚固与渗漏,电瓶架、电瓶的完好与坚固情况。

3 、检查灯光、仪表及电器线路(1)检查灯光、仪表是否按标准配齐。

(2)各灯光、仪表的安装坚固状况。

(3)各灯光、仪表是否完好。

(4)检查导线束是否完好,固定、布置、绝缘等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发动机与离合器(1)检查清洁、紧固联接状况。

(2)检查机油,冷却液品种、容量、渗漏情况。

(3)检查发动机起动、怠速、加速、停机、异响等情况(正常工作温度下,5秒钟内起动)。

(4)检查发动机转速、机油压力、水温、电流表显示是否正常。

(5)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渗漏与各部件(水泵、风扇皮带、散热器等)工作情况。

(6)检查离合器有无抖动、异响、打滑与渗漏等情况,踏板自由行程大小。

(7)检查排气管、消声器有无破损、凹瘪、接头是否严密,消音效果是否良好,载运易燃易爆物品车辆是否装有灭火防护罩。

5、检查变速器及传动轴(包括液力传动)。

(1)检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工作情况。

(2)检查变速器有无异响、乱挡、跳挡等现象。

(3)检查液力传动有无渗漏现象。

(4)检查传动轴、万向节的安装是否符合规定以及联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5)检查中间支承的轴承、万向节、花键轴套有无松旷。

(6)检查前桥和转向机构。

6 、检查前桥和转向机构(1)检查前桥(包括独立悬架、下臂)有无弯曲、断裂现象。

(2)检查轮毂螺母,上、下球头节螺母,轮胎、上、下臂及制动底板固定螺栓等的坚固情况。

(3)检查转向器渗漏及其支架紧固的情况。

(4)检查方向盘和转向轴管的固定情况以及方向盘自由转动量是否符合规定。

(5)检查转向助力器的工作与渗漏情况。

(6)检查转向节主销、横直拉杆有无损伤、变形、松旷。

(7)检查所有轮胎胎面及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同一轴轮胎型号、花纹一致,转向轮不得装翻新轮胎,帘布层不外露,气压符合生产厂规定。

7 、检查后桥及减速器、差速器(1)检查后桥壳有无弯扭、断裂现象。

(2)减速器、差速器有无异常响及渗漏现象。

(3)半轴螺栓是否齐全及其紧固情况。

(4)。

8 、检查制动系(1)检查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总泵、分泵元件有无损伤以及紧固与工作情况。

(3)检查调节臂轴工况是否良好。

(4)检查操纵系统完好程度及工作情况。

(5)检查联接管路有无渗漏,堵塞现象。

(6)检查储气筒是否松动,有无漏气。

(7)检查驻车制动是否有效。

9 、检查车架及悬架(1)检查车架纵、横梁、保险杠有无弯曲、裂纹等异常现象。

(2)检查纵、横梁、保险杠联接是否可靠。

(3)检查左、右侧轴距差是否超标。

(4)检查牵引钩联接及紧固情况。

(5)检查悬架弹簧有无裂纹、断片、缺片等现象,中心螺栓、V型螺栓等联接及固定情况。

左、右弹簧的弹性是否一致,且符合要求。

(6)检查减振器的联接与工作是否可靠,有无渗漏现象。

(7)检查备胎架与备胎安装是否可靠,备胎架运作是否自如,备胎的型号,胎面质量以及气压应符合要求。

10 、检查后安全防护装置(1)检查后视镜、上视镜是否按要求设置。

(2)检查喇叭的安装以及声响效果。

(3)检查刮水器、清洗器、防冻除霜器是否有效(4)检查灭火器的完好与安装情况。

(5)检查安全门、安全带、接地链、防护栏等其它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11、对自卸车、挂车、特种车的附加检视(1)对挂车除必须附加检查防护栏的设置与安装情况,其它项目与主车车相同,并参照JT3101-81有关规定。

(2)对特种车的检查项目与要求可按GB18869有关规定以及原厂规定执行。

(3)对自卸车附加检视的项目主要有:a 液压系统的泵、阀、油缸、油箱及管路有无渗漏,工作是否灵活、可靠。

b 联接、紧固的否可靠。

c 举升力是否符合要求,举升至极限位置后能否靠自重下降。

三、外检方法1、直观定性检视和借助底盘间隙检测仪对损伤、渗漏、紧固、漏装、清洁等情况作出定性判断。

2、仪表、量具定量检视,如对轮胎气压、胎冠花纹、左右轴距差、制动跑偏量、踏板自由行程、车身的高度差等的测定。

第二章车速表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目的与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车速表允许误差范围为+20%~5%。

即:当车速表为40km/h时,~40km/h。

根据这一规定制订本细则。

二、检测用设备DCG-10G底盘测功机三、主要技术参数1、测速范围:0-120km/h。

2、最大允许车辆载重量:10t。

3、适用轮距:800~2600 mm4、滚筒直径: mm5、分辨率: km/h6、示值允许误差:±1%7、环境温度:-10~40℃8、相对湿度:≤ 85%四、检测操作规程由第一工位工控机连接服务器等待命令自动控制进行检测。

1、将仪器通电预热15分钟。

2、驾车以3—5km/h速度前进,将被测车辆驱动轮停在试验台举升器上。

3、举升器下降后按灯屏指示将车速稳定在40km/h处,按遥控器取样。

4、举升器上升后,将车辆平衡开出试验台。

五、检测时的注意事项1、被测车辆轮胎气压要调整到规定压力。

2、被测车轴重不得超过检测台允许负荷。

3、轮胎应干燥,无油污及夹带小石子等异物。

4、停在检测台正中央位置,汽车加速时尽可能平稳。

5、实测时从动车轮要用档块契牢。

6、测试进,车辆前方严禁站人。

7、发现故障及时报告,排除。

六、检测设备的保养与检定1、轴重大于试验台允许标准的汽车,请勿开上试验台。

2、不要在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维修作业。

3、不应让油水、泥砂等进入试验台内。

4、要对滚筒支撑轴承进行定期润滑。

5、定期对水过滤器进行放水,并对油雾器加油。

6、。

7、对台架表面不应用腐蚀性液体擦试,擦试时不要有划迹,经常保持清洁。

8、定期对速度脉冲传感器处进行清洁处理。

第三章轴重与制动性能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目的与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汽车用制动力检验制动性能:1、汽车在制动试验台上检测制动力应符合下表现定的要求。

对空载检验制动力有质疑的,可用下表满载检验制动力要求进行检验:(1)行车制动率标准机动车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轴制动力与轴荷a的百分比空载满载前轴后轴乘用车、总质量不大于3500kg的货车≥60 ≥50 ≥60b ≥20b 其他汽车、汽车列车≥60 ≥50 ≥60b≥50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动态轴荷计算b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应满足此要求(2)制动不平衡率合格标准内容要求新车在用车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20% ≤24% 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左右轮最大制动力中的大值)≤24% ≤30% 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该轴轴荷)≤8% ≤10% (3)制动协调时间合格标准机动车制动形式协调合格时间液压制动0.35s气压制动0.60s汽车列车、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0.80s注:综检站GB18565规定协调时间:对采用液压制动系的车辆不得大于0.35 s;对采用气压制动系的车辆不得大于0.56s。

(4)车轮阻滞力合格标准各车轮的阻滞力占该轮轮荷百分比≤10%(5)驻车制动力合格标准机动车类型合格标准总质量/整备质量≥1.2 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20%总质量/整备质量<1.2 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15% (6)制动完全释放时间要求(仅对汽车要求):汽车制动完全释放时间(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

(7)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以下要求:(a) 满载检验时①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②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500N其它机动车≤700N(b) 空载检验时①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②液压制动系:踏板力,乘用车≤400N其它机动车≤450N两轮、边三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检验时,踏板力不应大于400 N,手握力不应大于 250 N。

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和拖拉机运输机组检验时,踏板力不应大于600 N根据以上规定制定本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