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美术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课加一加变一变教授教化课件
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剪刀添画》课件PPT模板

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 01 录 02
新课导入 作业要求
第一部分
新课导入
裁缝剪刀 理发剪刀
家用剪刀
手工剪刀
医用剪刀
花木剪刀 创意剪刀
不同功能的剪刀外形也各不相同
画形
摆弄摆弄自己的剪刀,看看它能变出多少种样式。
想象
想象 同一形态、同一角度的剪刀大胆想象可以添画变成不同的形象。
动物类
交通工具类
房子
植物类 礼品类
第二部分
作业要求
作 业:
你能把剪刀摆摆看,加一 加,变成新的事物吗?
谢谢收看
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二年级 2加一加变一变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描画,想象添画,让学生掌握物体基本形状的画法,培养了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
西都学校
姓名 重难点 课前 王皎 课题
美术 学科备课表
2.加一加 变一变 年级 二年级
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图片,卡片 准备 学习过程 导入 欣赏课件,揭示课题 课题 揭示 目标 明确 1.相似形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任务 导 1.课件展示物品 a 教师试着引导学生去联想 b 变成新的物品,学生欣赏感知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 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变 化。
学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及方法
教
步骤:1.了解物品的外形特征,渗透轮廓意识 2 描画外形 3 旋转纸张发挥想象 4 加一 加变一变,添画完成 5 上色
练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任选日常生活中一件物品来加一加变一变。
评 当堂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学生评说自己喜欢的作品 3 教师小结同练 检测Fra bibliotek教学 反思
湘教版美术二下《加一加 变一变》教案

2、设计提问: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解决问题。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活动准备:学生自备的日常生活用品)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中的杯子,说说这个2419558_205528074730_2.jpg
3、学生尝试练习:将自己的生活用品的外形用线条表现出来。(教师示范:注意线条流畅、肯定)
三、想象添画(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1、教师示范
在刚才板画的形象上,快速地添加几笔,变成另一形象。
(1)、设计提问:老师是怎样将一个生活用品的形象变化成另一个形象的?
(2)、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教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指导用线描画基本形。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强调用线流畅,让学生明确“怎么做”。
3、*想像添画,创造新形象。强调以基本形为主体,充分发挥联想,添画宜少又恰到好处,再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使变出的形象生动有趣又漂亮。
4、*欣赏评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下位交流等多种形式创设开放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感受“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各异的创造表现”带来的愉悦,从而知道“为什么做”。
四、教学方法及思路
【教学方法】:探究法、游戏法、示范法。
1、*欣赏激趣,明确目标。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材呈现的实物图片和学生作业,让学生获得感悟和认识,充分感受和领略创造的愉悦,同时明确本课“做什么”。
2、*观察、触摸实物,感知基本形。第一步,师生互动:选择有典型性的物品为范例,引导观察其基本形状,表述其外形特征。第二步,学生活动:自我尝试,小组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图形。
2、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组的同学谈一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2019-2020年二年级美术下册 加一加 变一变 1教案 湘美版

2019-2020年二年级美术下册加一加变一变 1教案湘美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教学重难点:1.重点:想象添画2.难点: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教学准备: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体验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说出物体的形状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位可知道物体的形状?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触摸物体的边缘可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形状二、感知,描绘基本形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学讨论:它的的外形有什么特点?2.学生试着画一画3.讨论并总结绘画表现应注意的几个地方4.老师示范,学生评价第二课时一、想象添画1.观察课件《神笔小画家》2.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办法将洗手液的瓶子变成小老鼠的?3.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4.老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二、戏活动:超级变变变1.分组讨论:小组的物品可添画成什么?2.比赛。
学生四人一组,大胆给物体的基本形进行添画、添色,老师巡视指导,留意进度。
三、欣赏评价1.评出每组优秀作品,展示作业2.老师点评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2019-2020年二年级美术下册印人像 1教案浙美版编写思路:撕纸组合拼贴人像,用油画棒磨印,用油彩拓印等,都是新的学习内容。
初次学习磨印、拓印,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法,如怎样制作印模,怎样去磨印、拓印,怎样涂油画棒才涂得匀等等,这些得靠学生自己去探索与尝试,同时借助教师的直观演示。
为了方便学生掌握技法,教材提供了磨印和拓印的具体步骤图示。
学生已经掌握的对印技法有助于拓印技法的学习,因为两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对折印制的。
用油画棒磨印,则要用力均匀,忽轻忽重容易把纸磨破。
二年级美术《加一加变一变》教案

二年级美术《加一加变一变》教案
二年级美术《加一加变一变》教案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的:能辩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对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
教学难点:想象添画。
课前准备: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具特色的物品带来、画纸、颜色笔。
作业要求: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将它们的基本形描画下来,再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第一节构思画面和画草稿,第二节上色完成。
教学过程:第一节欣赏激趣,明确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书中实物图片和学生作业,让学生获得感悟和认识,充分感受和领略创造的愉悦,明确本课“做什么”。
2.观察、触摸实物,感知基本形状第一步:教师选择有典型性的'物品为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其基本形状,表述其外形特征。
第二步:学生活动,自我尝试,小组交流。
3.指导用线描画基本形教师先示范,学生后练习,强调用线流畅。
4.想象添画,创造新形象以基本形为主体,发挥联想,添画出新的形象,再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使变出的形象即生动有趣又漂亮。
5.学生作业(本节完成画面构思和起稿),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节一、检查上节课的画稿,看看上次画到那里,继续完善画面。
二、根据设想上色,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帮助学生一起解决。
三、作业评价:欣赏评析,交流感受,以小
组为单位,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探究学习带来的愉悦。
二年级美术教案:加一加变一变的美术素材整合与创作

二年级美术教案:加一加变一变的美术素材整合与创作一、前言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二年级美术教育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启发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美术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二年级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新颖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加一加变一变的美术素材整合与创作法,通过拓展学生思维领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美术创作水平。
二、教学思路二年级学生通常处于美术初步发展阶段,正处于美术素材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初步阶段,整合美术素材,探究素材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基于此思路,通过“加一加变一变”的方法,将不同的艺术素材进行排列组合,进而创作出不同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步骤一、创设趣味性和启发性环节,调动学生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素材。
教师可以准备各种美术素材,如漫画图片、水彩画、版画、拼贴画等,将其放置幻灯片或海报上,随机选取素材,让学生说出对应的美术术语,并分别对素材进行讨论和描述。
让学生通过对美术素材的观察和描述,逐渐培养出自己的美术素材认知。
二、整合美术素材,训练学生思辨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个不同素材进行组合,形成新的美术作品。
例如,“把一个漫画图片和一个水彩画进行组合,创作出你所想象的美术作品”。
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进行表现。
此过程可以逐渐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创造有新意的作品的能力。
三、加一加变一变,训练学生运用美术素材的能力。
继续上述创作过程,教师再给学生发出新的创作任务,利用先前创作的美术作品,增加或减少美术素材,创造出新的作品。
例如,“在你刚刚创作的作品中,增加两个漫画图片,形成新的美术作品”。
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构思画面和搭配美术素材,提高学生策略性思维能力和美术素材表现应用的能力。
四、创作新作品,体验美术创意和表现的乐趣。
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取美术素材,进行组合和变化,最终呈现出符合自己想象,新颖而有美感的作品,让他们感受美术创意和表现的乐趣。
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加一加,变一变》教案设计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建立,创造活泼的学习氛围,借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他们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其大胆想象、乐于表现的学习热情。通过观察、触摸、想象等交互形式的学习活动,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用绘画或者是手工的方式制作一幅美丽画作。
三、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青州市学校:青州市益都师范附小姓名:尚颖颖
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上册《加一加,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美术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绘画工具不限,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工具都可以。
2、准备一些自己喜欢并常见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如茶杯、茶壶、饮料罐、皮鞋、手套、拖鞋、外形奇异的水果等。
职称:一级教师电话:3889653电子邮件:wfqzsyy123@
通讯地址:青州市益都师范附小
尚颖颖,女,一级教师,任教于青州市益都师范附小学校,2006年参加工作,2002---2006年在鲁东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学习。2006—2009年在青州一中担任美术教师(代课),2009—今在益都师范附小担任美术教师,有着丰富的美术教学经验,任教学科成绩优秀,多次参加各种美术活动和比赛。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发表和获奖。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湘美版美术二下教案)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
(播放音乐) 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
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
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
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