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戏剧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及其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文化为例_李文明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艺术与文化的盛会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艺术与文化的盛会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戏剧盛会之一,每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表演者。
这个盛会不仅仅是一次戏剧演出的集会,更是一个艺术与文化的交流平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的由来、重要性以及对艺术和文化的影响。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起源于1947年,由英国文化学者彼得·布鲁克创办。
它的目的是纪念威廉·莎士比亚这位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为他的作品提供一个全球展示的平台。
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认为是戏剧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主义思想。
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以多样化的演出形式和创新的表演方式,呈现了莎士比亚剧作的独特魅力。
这个艺术盛会每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表演者。
观众们从世界各地赶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一同欣赏和展示他们的才华。
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舞台不仅限于英国,也有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剧院和团体参与。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这个盛会成为了国际级的艺术盛典。
莎士比亚戏剧节为观众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戏剧体验。
无论是经典的莎士比亚剧目还是当代的改编演出,观众们都能够在这里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由于莎士比亚作品的普适性和时代性,它们的主题和情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能够引起共鸣。
这使得莎士比亚戏剧节成为了一个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
艺术和文化在莎士比亚戏剧节中融合得淋漓尽致。
除了舞台上的演出,这个盛会还设有各种展览、讲座和研讨会,探讨莎士比亚作品的含义和影响。
参与者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深入了解莎士比亚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增强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莎士比亚戏剧节对当地社区和经济也有积极的影响。
每年来参加戏剧节的观众和工作人员为当地旅游业和商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戏剧节期间,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文艺氛围,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井然有序地展开。
这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
总的来说,英国莎士比亚戏剧节是一个汇聚了艺术和文化的盛会,不仅仅为观众和表演者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更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通过戏剧的力量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对话。
名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以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为例

名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以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
为例
叶小青;朱跃波;谢芝兰
【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31)6
【摘要】名人文化旅游是旅游资源中的一大金字招牌,创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名人文化旅游品牌,能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浙江省遂昌县汤显祖文化旅游品牌的创建过程,分析了创建名人文化旅游品牌的优势,论述了创建名人文化旅游品牌的途径.
【总页数】5页(P23-26,41)
【作者】叶小青;朱跃波;谢芝兰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丽水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丽水,323000;遂昌职业高中,浙江,遂昌,32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3
【相关文献】
1.英国戏剧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及其对国内的借鉴——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文化为例 [J], 李文明;徐沅林
2.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旅游翻译文本分析——以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为例 [J], 蓝宁悦; 张妍瑜
3.汤显祖在浙江遂昌 [J], 苏振元
4.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机制——以浙江省遂昌县的GEP核算为例 [J], 张丙宣;杨婷;倪玮苗
5.悠悠昆曲韵浓浓“十番”情——浙江省遂昌县实验小学汤显祖文化传承之路 [J], 鲍宗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lizabethan drama名词解释

Elizabethan drama是指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戏剧作品和戏剧表演形式。
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和表演活动在英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英国戏剧和世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是英国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也是伟大的文学和戏剧作品层出不穷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戏剧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主要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了贵族和平民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许多杰出的戏剧作家如莎士比亚、克里斯托弗·马洛、本·琼森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
二、戏剧主题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主题多样,既有历史剧,如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又有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还有诸如《奥赛罗》、《哈姆雷特》等悲剧。
这些戏剧作品涉及到政治、爱情、婚姻、家庭、名利等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三、戏剧表演形式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表演形式以剧场表演和宫廷表演为主。
剧场表演一般是在伦敦的剧院进行,如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罗斯剧院等,这些剧院成为了当时戏剧表演的主要场所。
而宫廷表演则是在王宫内举行,是贵族和王室成员们的专场演出。
这两种表演形式共同构成了当时戏剧表演的主流。
四、戏剧艺术特点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1. 语言丰富多彩,表现力强。
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著称,其中尤以莎士比亚的作品最为著名。
2. 剧情复杂,人物丰满。
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作品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方面非常讲究,角色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离奇。
3. 舞台布景精美,服装华丽。
当时的戏剧表演注重舞台效果和视觉效果,舞台布景和服装都非常精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戏剧影响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英国戏剧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世界戏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作品和表演形式在后世的戏剧创作和表演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后世戏剧艺术的宝贵遗产。
莎士比亚戏剧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对英国文化的影响莎士比亚戏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其影响力不仅限于文学领域,也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莎士比亚戏剧对英国文化的影响,并探索其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首先,莎士比亚戏剧为英国文化注入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音乐、舞蹈、戏剧和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得英国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莎士比亚的舞台剧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表演,而是通过舞台效果、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的深度和情感。
这种综合艺术形式的影响可追溯到今天的英国戏剧和表演艺术,例如百老汇音乐剧等。
其次,莎士比亚戏剧对英国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语言和文学风格方面。
莎士比亚创造了许多新词汇和短语,这些词汇和短语至今仍在英语中广泛使用。
例如,"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和"fair play"(公平竞争)等成为了英语中的常用表达。
此外,莎士比亚的文学风格也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修辞手法和对话技巧,这些元素成为了英国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莎士比亚戏剧还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涉及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展现了社会的不同面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使得莎士比亚的作品能够触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内心世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也经常探讨权力、爱情、欲望和道德等深刻的主题,这些主题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备受关注,也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莎士比亚戏剧还对英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了英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通过阅读和演绎莎士比亚的戏剧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莎士比亚的作品也被广泛研究和解读,成为了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他的戏剧作品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为英国的文化传承和教育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总结起来,莎士比亚戏剧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戏剧之王”。
他的作品不仅仅在英国和英语世界中广为流传,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旨在揭示这一过程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以及当代戏剧翻译传播的启示。
一、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莎士比亚戏剧最早产生于16世纪英国,包括许多经典作品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这些作品在当时备受观众喜爱,但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是在18世纪的英国殖民扩张时期。
随着英国的殖民地的扩大,莎士比亚戏剧开始进入各个角落,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
在翻译方面,莎士比亚戏剧最早通过文学翻译进入其他语言的文化圈,最著名的例子是近代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从《李尔王》到《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译者在处理词汇和句式时必须权衡保留原著的美感和意境与传达作品内涵的需求。
这一过程涉及到语言、文化和戏剧形式等多个方面的考量,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与戏剧素养。
二、莎士比亚戏剧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与传播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通过翻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之美。
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打破壁垒,增进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其次,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和传播也对当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融入了丰富的人性和情感描写,以及深刻的思想哲学,这些元素在世界各国的戏剧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戏剧创作者受到莎士比亚的启发,将其作品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为当代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三、当代戏剧翻译传播的启示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和传播给当代戏剧翻译传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翻译者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意象比较研究

三、结论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中英文化宝库中的两位杰出戏剧家,他们的戏剧作品具有 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通过对两位大师的戏剧意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 现,他们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然而, 无论是汤显祖还是莎士比亚,他们都表达了对人性的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两 位大师的戏剧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 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一、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生平背 景
汤显祖(1550-1616)是中国明朝末年的著名戏剧家,他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 汤显祖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诗词、古文、书法等多种学问,在戏剧创作 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他的代表作品是《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和《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
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戏剧家,他出生于英国中 部斯特拉福镇。莎士比亚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从小就热爱文学和戏剧,经常 参加当地剧团的演出。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 王》、《麦克白》等。
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意 象比较
1、人物塑造
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他以丰富的细节描绘人 物性格和情感,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牡丹亭》中,杜丽娘 的形象柔美温婉,情感丰富,她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得到了细腻的刻画。
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形象则更加多样化,他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来展现 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复杂的 人物,他既有忧郁的一面,又有果敢的一面,他的性格变化和情感经历更加丰 富多样。
相似之处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的作品都展现 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精髓。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作品弘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和 价值观念,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则呈现了 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其次,两位戏剧家的作品都人性、情感和命运等主题, 通过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来打动观众。
从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生平及其剧作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从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生平及其剧作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作者:郭瑶函鄢明亮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11期一、简介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作家,著名作品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因其为临川(今属江西)人,该四部戏曲合称为“临川四梦”。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著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以及其他一些诗歌等作品,其中以《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和《哈姆雷特》等剧为其经典之作。
这两位分别代表东西方文化中戏剧作品顶峰的戏剧大师,生长于同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经济基础动摇上层建筑,整个社会结构的政治、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分裂和重组。
通过对两位大师作品的平行分析,我们可从中追踪溯源,挖掘出引发现代社会东西方文化产生分歧的更深远的因由。
二、汤显祖“临川四梦”与莎士比亚剧集相似之处两者均以批判封建统治阶级为剧作基点,以对社会的思考、人性的挖掘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为核心内容。
例如《邯郸记》借卢生的一双眼,生动描绘出封建官僚制度的一副完整画卷,其中有政治上的相互倾轧,也有生活上的荒淫无道,更有人格上的集体堕落,从而对明代朝廷的黑暗腐朽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哈姆雷特》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当时社会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种种不正常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到社会存在的恶势力是根深蒂固的。
两部巨作惊人的相似性源于其统一的时代背景。
在这一社会变革的特殊转折期中,逐渐引发了一批有识之士的思想觉醒,他们重新审视和评价现有制度及传统观念,经过深刻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确立起各种新的文化主张和思想流派。
阅历造就人。
正是他们共有的复杂艰难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他们作品的这一共通性,但同时我们也应从中看到,在历史的大大方向上,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中西方都有着极大的相似度和极高的融合度。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异同

20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与莎氏同年而卒。
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
”1这是首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也就是说,他们同时活跃在东西方的剧坛上,各自创造出辉煌的艺术成就,又都在同一年逝世,正如青木氏所说“亦一奇也”。
随着探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汤公和莎翁更有一种人性灵魂的呼应和戏剧内涵本质的相似,无论是戏剧理念、创作技巧还是语言特征及舞台转换等,甚至所发生的重大戏剧历史事件,都具有一种高度的巧合,不能不令人拍案和惊讶。
这恐怕是世界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特例。
剧本创作多寡的原因分析莎士比亚除去与别人合作的几部剧作之外,一生中属于自己“真作”的一共有三十六部,而汤显祖一生所创作的著作只有“临川四梦”,加上最初没有完成的《紫箫记》,也只有半部。
那么,同样是东西方同时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为什么著作数量却如此悬殊呢?这是我们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汤显祖出身于江西临川文昌里的书香门第和耕读世家,与历史上千万学子一样,走的是一条科举入仕的道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的远大抱负。
早在少年时期,汤显祖便显现出非凡的天赋与绝妙的才华。
十二岁阅读经史,作《乱后》诗云:“十三岁补入弟子员,已然为古文词,读诸史百家诸书。
”明隆庆四年(1570)二十一岁的汤显祖参加了乡试,题目《答策第三问》,对《易经》中的“八卦九畴”进行解析,大胆推翻传统世儒定论,独辟蹊径发表个人新的见解。
同考试官教谕陈批:“世儒类以图书说经,此作推原圣人本意,反复辩论,足解千古之疑。
”2两次进京会试,因拒首辅张居正笼络而落第,直至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即万历十一年(1583),汤显祖三十四岁时才考中进士。
入仕之后,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而贬谪海南徐闻,又转调浙江遂昌,在这条官途上一路坎坷,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四十九岁时最终弃官归隐,在故乡构建玉茗堂,全身心地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l. 7 No.1 Feb. 2013第7卷 第1期2013年2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28[收稿日期]2012-10-21[作者简介]李文明(1968-),江西临川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态学博士,英国考文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剧作家,也是世界闻名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戏剧文化已成为英国旅游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已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之一。
据估计,在英国每年有大约100万的入境旅游者和约200万的国内旅游者参与了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及相关的旅游活动,年均创造了约12亿英镑的旅游收入。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的成功开发主要利益于戏剧文化旅游的整合营销传播。
在我国的戏剧文化历史上,汤显祖是一位在国内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但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尽管个中原因多种多样,但在旅游文化营销传播上的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即国内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的营销传播处于非常弱的态势,特别是在整合营销传播方面更是弱差交加。
坦而言之,虽然汤显祖戏剧文化的影响力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比性,但同属戏剧文化的旅游开发,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整合营销传播做法对国内的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的整合营销传播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全面具体地探讨这一借鉴意义以促进国内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开展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探讨为便于论述,本研究需对如下概念进行界定:(一)戏剧文化旅游朱江勇(2010)首次提出了戏曲文化旅游的概念:“戏曲旅游是戏曲文化旅游的简称,是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旅游凭借物,通过营造戏曲氛围和创建戏曲人文景观来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
[1]”本研究认为,上述概念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本研究将戏剧文化旅游界定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即戏剧文化旅游是戏剧观赏为核心吸引物,以与戏剧创作的作者和表演的演员、戏剧创作人员的创作地、出生地、居住地等的参观以及相关的媒体、纪念物的购买等为一般吸引物的文化旅游形式。
(二)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简称IMC) 是全美广告业协会1980年提出的概念。
IMC 理论的创始人舒尔兹教授(Schultz)等1991年指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管理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所接触产品或服务所有信息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顾客忠诚度[2]。
”数年后他又给整合营销传播下一个新的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 [3]。
”本研究在参考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修正的定义,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是对营销传播活动中各组成要素的整合,包括传播主体的整合、传播客体的整合、传播对象的整英国戏剧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及其对国内的借鉴——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文化为例李文明,徐沅林(江西财经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旅游业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是旅游学研究界的一个近来备受关注的议题,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文化旅游开发特别是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整合营销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国在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较为成功地进行了营销传播主体的整合及营销传播媒体的整合,其经验对国内的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相关部门可借鉴英国的经验,结合汤显祖戏剧文化开发的特点加大营销传播主体的整合及营销传播媒体的整合的力度,并尝试与英国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跨国营销传播主体间的整合,以推动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整合营销传播的开展并提高其绩效。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主体整合;媒体整合;戏剧文化旅游;莎士比亚;汤显祖[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13)01-0028-05DOI:10.14067/ki.1673-9272.2013.01.026合和传播媒体的整合等。
(三)旅游业整合营销传播基于上述“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本研究对“旅游业整合营销传播”作如下界定:旅游业整合营销传播是指旅游业营销传播活动中各组成要素的整合,包括旅游业营销传播主体的整合、旅游业营销传播客体的整合、旅游业营销传播对象的整合和旅游业营销传播媒体的整合等。
二、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经现场调查及网络调查,发现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整合营销传播中主要存在如下二个方面的整合:(一)传播主体的整合在至少有6种主体参与了传播活动,分别为:1.皇家莎士比亚公司就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消费而言,皇家莎士比亚公司不仅是现实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最为积极的营销者,其麾下有三家影响力巨大的专门从事莎士比亚剧作演出的剧院,分别为位于斯特拉特福德的“埃文河韵斯特拉特福德剧院”、位于伦敦的“伦敦圆屋剧院”和位于纽卡斯尔的“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剧院”。
自2009年1月以来,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44人超强组合一直在埃文河韵斯特拉特福德剧院进行演出。
皇家莎士比亚公司在继2008年成功摘取奥利维尔历史性大奖后,又于2010年11月回到伦敦圆屋剧院上演了长达10周的剧目,包括莎士比亚的8部剧作,分别为《错中错》、《哈姆雷特》、《冬天的故事》、《罗密欧与朱利叶》、《安东尼与克里欧佩特拉》、《李尔王》、《皆大欢喜》和《凯撒大帝》。
而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剧院则进行定期的演出。
比较而言,皇家莎士比亚公司以互联网营销,尤其是以电子商务营销中稳定、安全和有效的在线预订和交易为特色。
据调查,大多数观众坦承他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尤其是网址为https://. uk/.的门户网站来获取相关信息的。
2.莎士比亚故居信托公司该公司位于华威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镇亨利街莎士比亚中心,它是一家旨在保护和宣传世界级莎士比亚遗产的独立慈善机构,它依靠人们的支持来使莎士比亚留给世界的遗产保持活力。
如在该公司购得一张莎士比亚老屋及花园的门票就可在一年内获得五个地方的参观权,包括莎士比亚出生地、纳氏大院及新居、霍尔斯农场、安妮哈萨维斯村舍和玛丽亚登农场。
3.英国广播公司作为在全球拥有广泛收视范围和较高收视率的电视媒体,英国广播公司在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化进行营销以促使潜在的旅游者去欣赏相关的戏剧作品及参观莎士比亚故乡的诸多景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该公司的电视节目里有二种形式的宣传营销,一是在英国广播公司门户网站的六个栏目中设有专门的旅游栏目(位列第四,其他栏目分别为新闻、体育、天气预报、电视、广播等)。
旅游栏目中的新闻往往与莎士比亚有关,如“2011年4月14日莎士比亚喜安新家”和“2010年11月2日的埃文河韵斯特拉特福德剧院微型指南”。
二是本公司设有莎士比亚戏剧专题。
专题内有莎士比亚主页、电视戏剧、互动探寻莎士比亚、7NK杀手神秘游戏、60秒莎士比亚体验、莎士比亚之一夜、比赛和测试专栏。
其中电视戏剧则是英国广播公司的四出莎士比亚名剧的现代翻新版,“60秒莎士比亚体验”是用来吸引未出道的年经制片人,“7NK游戏”是以莎士比亚的剧作《神秘谋杀》为题材的游戏,“互动探寻莎士比亚”是来发现宽带网络中的吟游诗人。
据上可判断,英国广播公司在莎士比亚戏剧文化的营销推广传播方面确实是不遗余力。
4.食宿提供商包括从大的酒店到小的家庭旅馆等一系列食宿提供商。
如后者,位于埃文河韵斯特拉特福德西普斯顿123号的埃文公园之家的家庭旅馆的简易接待室里放置了大量的宣传手册和盖有本旅馆印章的广告传单,其目的是用于对一系列的诸如娱乐、饮食、观光(景区(点)门票销售)等服务进行促销,住客在办理入住登记时会被告知它们的存在和使用的方式。
这种营销是一种“多赢”的“企业—客户—企业”模式,其中住客获得了折扣优惠,相关的服务提供商获得了商机(尽管售价略为低廉),而营销者也因此获得了介绍佣金。
5.民间活动家这些民间活动家不光来自英国本土,也来自更遥远的美国等国家。
例如,“莎士比亚在线”的创立者和作者文学学士阿曼达·马比拉德,一个专注于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政治理论、剧院历史、比较文学史和文艺复兴文献语言学方面研究的自由撰稿人。
阿曼达在About有限公司(《纽约时报》主办一家的公司)担任了长达8年的旨在介绍莎士比亚的导游。
1999年,阿曼达成立了“莎士比亚在线”,其宗旨在于为学生、教师以及莎士比亚迷免费提供有关莎士比亚的原始的和精准的信息。
“莎士比亚在线”在一项设在美国的网站Excite@home所新推出的互联网业务的专题广告片播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此网站已经计划未来进军加拿大广播公司中的加拿大广播电台并打造自己的特色。
事实上,刊登在美29国近100家报纸上的《美国网络导览》杂志简介对“莎士比亚在线”给予了近乎最高的评价,将其描述成“莎士比亚及其剧作资讯方面的地下宝藏”。
6.其他主体如上所述,其他直接或间接参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营销传播的主体尚有:第一,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中学和小学等。
如考文垂大学的研究生中心和本科生中心每个学期均将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特福德列为固定的学生免费或付费参观游览的旅游目的地。
其次,游客中心。
这些游客中心均有市政府的背景并且在地理上靠近斯特拉特福德。
例如,位于埃文河畔的华威城堡里的游客中心就放置有与莎士比亚有关的宣传册、宣传单和明信片。
第三,公共汽车站或火车站。
这些车站均开设有前往斯特拉特福德的运行线路并从往来于目的地剧院的观众的旅行消费中获取商业利益。
例如,考文垂的普尔·麦道汽车站就开设有行程包含斯特拉特福德游客中心站点的日常固定线路(该游客中心里也放置有大量的宣传埃文河景观和与莎士比亚相关的人文景观的海报和宣传册等宣传品)。
(二)传播媒体的整合这些媒体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技术性媒体如上所述,几乎所有的媒体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均被运用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的整合营销传播,不过,比较而言最富有成效的媒体当属互联网。
其中,最受欢迎的网站主要有http://www.rsc. /、/home.html和/drama/shakespeare/screensaver. shtml,它们分别由皇家莎士比亚公司、莎士比亚故居信托公司和英国广播公司所有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