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范围及获取途径

合集下载

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3篇)

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3篇)

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一、目的确定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进行获取、识别、更新、传达等管理与控制。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获取、识别、更新、传达、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活动。

三、职责1.董事长(总经理)负责批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

2.安环部负责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收集、汇总、登记、存放、查询、更新工作,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3.各部门获取、识别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整理后传达到适用部门,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报办公室汇总、登记。

4.各部门负责获取、识别、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达到员工。

四、程序1、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获取的途径(1)各级政府、安监、环保等政府和职能部门。

(2)图书馆、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3)相关方2、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获取收集的范围(1)国际公约和条约: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

(2)法律:全国人大颁布的相关法律。

(3)法规:____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条例和实施细则。

(4)规章:____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

(5)标准:国家、地方政府、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

(6)其他要求:执法(相关)部门____、公告等其他要求。

3、收集、传递、识别及频次(1)以国家、地方政府、源丰达公司下发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办公室收集传递。

(2)有关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类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分别由安全环保部从政府有关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收集传递。

(3)有关特种设备等类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由设备部收集传递。

(4)有关产品质量、产品检验、产品技术标准等类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由技术部收集传递。

(5)各部门随时追踪获取新的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对适应性进行识别,报安环部登记,安环部每半年识别一次获取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文件,形成新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识別、获取、评审、更新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使本公司所有经营行为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确保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符合最新、有效的法律、法规等规定,做到各项经营活动有法可依,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识别、获取、评官、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职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负责实全法律法规、标准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3、负责向站内人员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4、负责制定本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程序一、获取途径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收集整理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

3、员工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安产管理人员处进行更新并备案。

二、登记与识别1、根据加油站经营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汰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长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4、安全生产管埋人员应及时将最新版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

三、更新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月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及更新工作。

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识别。

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人员。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方式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方式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方式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识别和更新适用于本公司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及时传达。

一、职责1、公司总经理或标准化管理负责人负责审批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获取、识别有关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追踪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其他部门负责获取、识别和传达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图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图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要涉及到所有层面的员工。

2、对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时,主要考虑各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它规定等的认识情况。

3、对员工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时,主要考虑员工对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安全规程的获取情况。

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方法:采用知识竞赛、问卷调查、事故事件分析及其它方法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调查。

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1、安全领导小组确定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途径和频次。

2、其他各部门获取到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报安全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进行汇总并报公司总经理或标准化管理负责人批示,并按批示办理和发放;当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3、各单位收到安全领导小组分发的法规和其他要求,应及时传达实施。

4、当生产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再获取和确认。

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评审安全办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意识过程、提升计划、实施过程进行评审,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ISO1400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ISO1400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 目的准确识别、获取和更新与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进行有效评价,确保公司遵守和符合这些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 职责·安全环保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适用组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和更新结果的汇总;负责组织评价公司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负责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和更新和遵守情况的评价;监督检查本程序的执行情况。

·各部门负责识别、获取、更新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负责评价本部门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守情况;并及时将识别、获取、更新和合规性评价结果传递给安全环保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宣传教育并贯彻执行。

4.工作程序4.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范围及其识别、获取途径4.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及更新。

·各部门应按上表中的获取途径或其他途径。

及时识别获取及更新本部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各部门在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后,依据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特性,对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范围来判定这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将识别及获取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汇编成册,并将其中的适用条款号摘录出来,填写《部门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一式两份,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存档一份,另一份连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电子文档报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按照各部门报来的《部门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汇总形成《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并以受控文件形式下发至各相关部门,连同其中的适用条款内容以局域网形式发布。

·当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各部门应重新识别和获取最新版本,并及时更新本部门《部门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相关条款,并报安全环保部对《公司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及相关条款内容进行更新。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标准和制度不仅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准则,也是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分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又称强制性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和管理的标准,包括GB、GB/T、GBZ、GB/Z等标准系列。

国家标准是全国各行各业都必须遵守的标准,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GB 50736-20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程》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标准。

1.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按照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由相关行业单位组织制定的适用于本行业的标准。

行业标准以行业名称或代号作为标准编码,如建筑行业标准的代号为JG,化工行业标准的代号为HG。

行业标准具有强制性和指导性两种属性,对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通常是强制遵守的,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则可以作为参考。

例如,化工行业的HG/T 3249-2013《固体废物储存处理现场安全评价规程》就是一种典型的行业标准。

1.3 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地方标准化机构审批发布的地方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需求而制定的。

地方标准具有指导性和推荐性两种属性,一般适用于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企业,对于其他地区或行业的企业则可以作为参考。

例如,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就是一种区域性的地方标准。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获取途径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2.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国家标准的获取方面,最权威的途径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获取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与获取

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制度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本篇文档旨在介绍如何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保障,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责任主体、监管机构、事故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在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规定了不同地区的安全生产要求和标准。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识别和获取。

2.关注监管机构:监管机构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力量,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组织。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监管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联系和沟通。

3.关注事故责任:事故责任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事故责任主体、事故责任范围、事故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责任方面的内容,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判断和处理。

4.除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安全生产标准和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标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安全生产的最低要求和技术要求,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5.关注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安全生产标准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标准和适用范围,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识别和获取。

6.关注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安全生产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企业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参考和借鉴。

7.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8.关注适用的范围: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识别和获取。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得以推进。

因此,本文将从如何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要求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事项。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获取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领域和性质,以此来识别和获取所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常见的识别渠道有:1.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官方网站: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

2.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例如《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等。

3.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例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等。

除了以上途径,企业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和司法机关等机构,以获得更加准确和权威的信息。

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评审与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评审和更新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工作领域和性质,确定哪些法律法规适用于自己的业务。

2.法律法规的修改和更新:必须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修改和更新,确保企业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企业需要评估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发现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和不足。

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之一,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企业在工作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制定的适用范围:要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即哪些业务和部门需要使用该制度。

2.制度中需包含的内容:需要明确制度中所包含的内容,例如安全责任、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安全培训等。

3.制度的定期维护:需要成立专门的负责人或团队,定期检查、修改并更新制度,保证制度持久有效。

加油站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

加油站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

加油站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加油站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抚松沿江加油站,2018年1月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序号。

法律法规。

颁布部门。

法规编号。

适用部门。

适用条款。

生效日。

获取途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13号。

加油加气站。

第2、3章第5章的70、71条第6章80到91条。

2014-12-1.网络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6号。

加油加气站。

19、21、22、23、28、39、44、61、62、72.2009-5-1.网络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60号。

加油加气站。

5、6、12、13、16、17、19、20、21、22、23、24、25到42条、第六章整章。

全部。

网络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人大常委会。

主席令第28号。

加油加气站。

1-7条、9条、13-27条、第四章。

1995-1-1.网络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

令第591号。

加油加气站。

第二、三、四章、21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2007-6-1.网络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

令第493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网络7.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

国务院。

令第549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网络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

令第586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网络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国务院。

令第9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网络1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国家安监局。

令第8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应急(2009)73号1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监局。

2003年第一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网络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局。

令第3号。

加油加气站。

全部。

网络13.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国家安监局。

令第一号。

加油加气站。

6、7、8、9、14、16以及第五章法律责任。

全部。

网络1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等
1公共出版物,如规范、标准汇编等;
2专业网站、政府公共信息网站等;
3上级部门,如:环境保护局等。
每年
不定期
质安部
4
其他要求
1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
2公司的规章制度
《安全用火标准》、《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1上级部门;
2专业报刊;
3公共出版物,如法律法规汇编等;
4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
不定期
各二级单位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范围及获取途径
序号
类别
范围
举例
主要途径
频率
责任单位
1
国家法律
1宪法
②法律
《宪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产品质量法》等
①新闻媒体,如新闻报刊、电台、网站等;
2公共出版物,
3法律法规汇编等;
③上级质安部门,如技术监督局等
每年
不定期
质安部
2
行政法规
①国务院及各部委颁发的法规
②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的规章
《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福建省《水污染排放限值》等
①新闻媒体,新闻报刊、网站等;
②公共出版物,如法律法规汇编等;
③专业报刊,如:《安全、环境和健康》、《中国环境报》、《中国ISO14001》、等;
④上级部门,如:环保局等。
每年
不定期
质安部
3
标准
①国家标准②行业标准③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