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假期作业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

期末复习四:曲线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C.匀速圆周运动虽然不是匀变速运动,但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仍相同D.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仍然可以做曲线运动2.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直线运动B.一定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以上都不对3.在由西向东行驶的坦克上发射一枚炮弹,射击南方的目标。
要击中目标,射击方向应该是()A.直接对准目标B.向西偏一些C.向东偏一些D.无法确定4.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向下B.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一定相同C.速度变化均匀D.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5.如图1所示,P、Q两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P点比Q点高,从P、Q两点同时相向水平抛出两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A.一定会在空中某点相遇B.根本不可能在空中相遇C.有可能在空中相遇D.无法确定能否在空中相遇6.质量为m的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A为传送带的终端皮带轮.如图2所示,皮带轮半径为r,要使物体通过终端时能水平抛出,皮带轮的转速至少为()A BC D7.摆式列车是集电脑、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速列车,当它转弯时,在电脑控制下,车厢会自动倾斜,产生转弯需要的向心力;行走在直线上时,车厢又恢复原状。
靠摆式车体的先进性无需对线路等设施进行较大的改造,就可以实现高速行车.如图所示,假设有一摆式超高速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360 km/h的速度拐弯,拐弯半径为1.5 km,则质量为75 kg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外力为()A.500N B.1000NC.5002N D.08.如图3所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的弯道处行驶,关于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方向的示意图(图中F为地面对其的静摩擦力,F1为它行驶时所受阻力),可能正确的是()9.质量m=4 kg 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先用沿+x轴方向的力F1=8N 作用了2s,然后撤去F1 ;再用沿+y方向的力F2=24N 作用了1s.则质点在这3s内的轨迹为10.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一端,随杆一起绕另一端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球对杆的作用力()A.一定是拉力B.一定是压力C.可能有时为拉力,有时为压力D.不可能在某一时刻为零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下面是一些高一物理的寒假作业题目供你参考:
1. 一个质点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x=t^2+2t,其中 x的单位为米,t的单位为秒。
求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2. 一个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质点的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求在 t=2s 时,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移。
3. 一个石子从高度H自由下落,已知在下落过程中垂直向下的加速度为g(重力加速度),求石子在其自由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4. 一个人站在火车顶上,火车向前匀速运动,人用手持一固定方向且长度不变的弹弓射出一箭。
问箭的运动轨迹在人看来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5. 一个物体以25m/s的速度水平投掷,同时以10m/s^2
的加速度垂直向下运动,求该物体的运动方程、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
希望以上题目能帮助到你,祝你寒假愉快!。
高一年级物理暑假作业及参考答案

【导语】⼼⽆旁骛,全⼒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频道为⼤家推荐《⾼⼀年级物理暑假作业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 ⼀、选择题(本题共6道⼩题) 1.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驶,在t1时刻突然使汽车的功率减⼩⼀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驶,到t2时刻汽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不变),则在t1~t2时间内()A.汽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B.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C.汽车的速度先减⼩后增⼤D.汽车的速度先增⼤后减⼩2.如图,在外⼒作⽤下某质点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为正弦曲线,由图可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在增⼤B.在t1~t2时间内,外⼒的功率先增⼤后减⼩C.在t2~t3时刻,外⼒在做负功D.在t1~t3时间内,外⼒做的总功为零3.物体在⽔平恒⼒F的作⽤下,在光滑的⽔平⾯上由静⽌前进了路程S,再进⼊⼀个粗糙⽔平⾯,⼜继续前进了路程S。
设⼒F在第⼀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1,在第⼆段路程中对物体做功为W2,则()A、W1>W2B、W1 4.将质量为m的⼩球置于半径为l的固定光滑圆槽与圆⼼等⾼的⼀端⽆初速度释放,⼩球在竖直平⾯内做圆周运动,若⼩球在最低点的势能取做零,则⼩球运动过程中第⼀次动能和重⼒势能相等时重⼒的瞬时功率为()A.mgB.mgC.mgD.mg5.如图所⽰,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为θ的斜⾯上,物体与斜⾯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在外⼒作⽤下,斜⾯以加速度a沿⽔平⽅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与斜⾯体相对静⽌.则关于斜⾯对m的⽀持⼒和摩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持⼒⼀定做正功B.摩擦⼒⼀定做正功C.摩擦⼒可能不做功D.摩擦⼒可能做负功 6..如图所⽰为汽车在⽔平路⾯上启动过程中的v-t图象,Oa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以额定功率⾏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直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汽车以恒定功率做匀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C.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做功等于mv-mv D.在全过程中t1时刻的牵引⼒及其功率都是值,t2~t3时间内牵引⼒最⼩ ⼆、实验题(本题共2道⼩题)7.某同学在实验室⽤如图所⽰的装置来研究有关做功的问题。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一)试题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一高物理假期作业〔一〕试题一、不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根据速度义式t x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tx∆∆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义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 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用了控制变量法C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做假设法2、如下图,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假设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0,那么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D .6个3、如下图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t s -图象中1t 时刻21v v >的平均速度C .t v -图象中0至3t 时间内3和4大小相D .两图象中,2t 、4t 时刻分别表示反向运动4、如图,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B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1和B 、C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有可能是〔 〕A .μ1=0,μ2=0B .μ1=0,μ2≠0C .μ1≠0,μ2=0D .μ1≠0,μ2≠05、如下图为粮袋的传送装置,AB 间长度为L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 ,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到运行中的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 点将粮袋放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 到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设最大静摩擦力于滑动摩擦力〕〔 〕A .粮袋到达B 点的速度与v 比拟,可能大,也可能相或小B .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cos (sin θθ-g ,假设L 足够大,那么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 .假设θμtan <,那么粮袋从A 到B 一一直是做加速运动D .不管μ大小如何,粮袋从A 到B 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且ϑsin g a >6、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共10套,含标准答案)整理人:王留峰2021年1月30日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一)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的三个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加速度、路程、平均速度b.时间、瞬时速度、加速度c.瞬时速度、加速度、加速度d.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路程2.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
而实际的物理现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
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叫构建物理模型。
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时间b.参考系c.质点d.坐标系3.(不定项选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s末的速度为10m/s,则()a.前10s内位移一定是100mb.前10s内位移不一定是100mc.加速度一定是2m/sd.加速度不一定是2m/s4.(多挑选)如图所示,在恒力f促进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坚硬直角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观点恰当的就是()a.a一定受到4个力b.a可能受到6个力c.b一定受到3个力d.b可能受到2个力225.如图所示,一切摩擦不计,各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有()第1页共1页6.如图所示,oa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
当绳处在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
b为紧靠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
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之向右做直线运动。
在a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a的摩擦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条件严重不足,无法推论二、实验题7.在“研究坯变速箱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赢得的一条纸带如下图右图。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e、f、g就是纸带上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连计数点间存有四个点没图画出来,从图中念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m;(3)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
高一物理高考假期作业(一)

高一物理高考假期作业(一)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有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B 两球带电情况相同,C 球不带电.将A 、B 两球相隔一定距离固定起来,两球间的库仑力是F ,若使C 球先和A 接触,再与B 接触,移去C ,则A 、B 间的库仑力变为( )A .2/FB .4/FC .8/3FD .10/F2.如图所示,点电荷Q 固定,虚线是带电量为q 的微粒的运动轨迹,微粒的重力不计,a 、b 是轨迹上的两个点,b 离Q 较近,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Q 与q 的带电一定是一正一负B .不管Q 带什么性质的电荷,a 点的场强一定比b 点的小C .微粒通过a 、b 两点时,加速度方向都是指向QD .微粒通过a 时的速率比通过b 时的速率大3.在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的连线上,有与连线中点O 等距的两点a 、b ,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场强矢量相同B .a 、b 两点的电势相同C .a 、O 两点间与b 、O 两点间的电势差相同D .同一电荷放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同4.一个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变化为零,则( )A .a 、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B .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C .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D .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移动方向总是保持垂直5、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固定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 .图中的虚线表示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有两个一价离子M 、N (不计重力,也不计它们之间的电场力)先后从a 点以相同的速率v 0射入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为曲线apb 和aqc ,其中p 、q 分别是它们离固定点电荷最近的位置.①M 一定是正离子,N 一定是负离子.②M 在p 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 在q 点的速率.③M 在b 点的速率一定大于N 在c 点的速率.④M 从p →b 过程电势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 从a →q 电势能的增量.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 6.如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b 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在离b 高H 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与b 发生碰撞后回跳高度为h 。
高一物理必修1寒假作业(1-12套)

图1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主要内容:运动的描述及直线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 .2m ,10mB .38m ,10mC .14m ,6mD .38m ,6m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3.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 )A .12122v v v v + B .112vv v v - C .1122vv v v - D .112vv v v- 4.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以v =6m/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乙以a =3m/s 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A .在2s 内甲、乙位移一定相等B .在2s 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C .在2s 时甲、乙速度一定相等D .在2s 内甲、乙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 内通过的位移为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32sB .23s C .25s D . 52s 7.某质点以大小为a =0.8m/s 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D .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8.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 ,在2L 处速度为v 1,在2t处速度为v 2,则( )A .匀加速运动,v 1>v 2B .匀减速运动,v 1<v 2C .匀加速运动,v 1<v 2D .匀减速运动,v 1>v 29.自由下落的质点,第n 秒内位移与前n -1秒内位移之比为( )A .1-n nB .211n n -- C .212n n - D .()2112--n n10.在拍球时,球的离手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 可以判断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为( )ABC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三套题)

高中物理试题(一)一、选择题(此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II 卷的指定位置上,每题5分,共50分)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 .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C .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D .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2.奥运会中,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 m 跳台比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下落的运动视为质点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D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3.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面4个v -t 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是4.汽车从10 m/s 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前2 s 汽车的位移是24 m B .前2 s 汽车的位移是16 m C .前6 s 汽车的位移是25 m D .前6 s 汽车的位移是24 m5.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3.0 s 速度减为零,若测出它在最后1.0 s 内的位移是1.0 m .那么该物体在这3.0 s 内的平均速度是A .1.0 m/sB .3.0 m/sC .5.0 m/sD .9.0 m/s6.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 s 末在途中相遇,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可以确定A.t=0时甲在乙的前方27 m处B.t=0时乙在甲的前方27 m处C.6 s之后两物体不会再相遇D.6 s之后两物体还会再相遇7.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8.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为A.x1>x2B.x1<x2C.Δv1>Δv2D.Δv1<Δv29.一竖直的墙壁上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v E=1∶∶∶2B.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D-v C=v E-v D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 BD.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 C10.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则A.物体A的上抛初速率是两物体相遇时速率的2倍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C.物体A和物体B落地时间相等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同(II卷)一、选择题(请将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二、填空题(此题共12空,请将正确的内容填写在相应的空白处,每空1分,作图3分,共14分)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5-31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省略4个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假期作业1如图所示,将质量m=2kg 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 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 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2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 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m /s.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 ,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多少(g 取10m /s 2).3质量m=10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在水平推力F 1=40N 的作用下移动距离s 1=5m ,然后再给物体加上与F 1反向、大小为F 2=10N 的水平阻力,物体继续向前移动s 2=4m ,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多大?4质量M =1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 时,拉力F 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 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 k-S 的图线如图所示。
求:(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2)物体和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多大? (3) 拉力F 的大小?5一辆汽车质量为m ,从静止开始起动,沿水平面前进了距离s 后,就达到了最大行驶速度max v .设汽车的牵引力功率保持不变,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 倍,求:(1)汽车的牵引功率.(2)汽车从静止到开始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6一辆汽车的质量为5×103㎏,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经过40S ,前进400m 速度达到最大值,如果汽车受的阻力始终为车重的0.05倍,问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取g=10m/s ²)7一质量M =0.5kg 的物体,以v m s 04=/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上滑过S =0.7m 的路程后落到地面,已知桌面高h =0.8m ,着地点距桌沿的水平距离S m 112=.,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8如图所示,半径R =1m 的1/4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轨顶端A ,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20g 的小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 时速度V B =3m /s ,以后沿水平导轨滑行BC =3m 而停止. 求:(1)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BC 段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9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 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与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 ,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认为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10如图所示,物体自倾角为θ、长为L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到斜面底端时与固定挡板发生碰撞,设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碰后物体又沿斜面上升,若到最后停止时,物体总共滑过的路程为s ,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11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滑块质量为m ,滑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从距挡板为s 0的位置以v 0的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设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且每次与P 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斜面足够长.求滑块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滑行的总路程s.12一个单摆小球的质量为M ,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由于摆球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f 作用而最终静止。
则摆球通过的最大路程是多少?13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在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为7mg ,此后小球继续作圆周运动,转过半个圆周恰好通过最高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14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 小球沿其内侧作圆周运动,经过最低点时速度Rg V 71 ,求:(1)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2)小球经过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V 2?15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一端与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看成质点)相连,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转轴在竖直面内无摩擦地转动。
在最低点a 处给一个初速度,使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求:(1)小球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初速度v 0的大小;(3)最低点处绳中的拉力大小。
16如下图所示,ABC 为一细圆管构成的43园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 (比细圆管的半径大得多),OA 水平,OC 竖直,最低点为B ,最高点为C ,细圆管内壁光滑。
在A 点正上方某位置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刚好进入细圆管内运动。
已知细圆管的内径稍大于小球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
(1) 若小球刚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 ,求小球经过最低点B 时的速度大小和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2) 若小球从C 点水平飞出后恰好能落到A 点,求小球刚开始下落时离A 点的高度为多大。
1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 ,A 端与圆心O 等高,AD 为水平面,B 点在O 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 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 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 点.求:(1)释放点距A 点的竖直高度; (2)落点C 与A 点的水平距离18如图,一个质量为0.6kg 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 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 的A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
已知圆弧的半径R=0.3m ,θ=60 0,小球到达A 点时的速度 v=4 m/s 。
(取g =10 m/s 2)求:(1)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2) P 点与A 点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 (3) 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
1.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阻力做正功B.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D.空气阻力做负功2.质量为m=2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v 1=6 m/s 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F =8N 、方向向北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t =2 s 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28 JB.64 JC.32 JD.36 J3.质量为m 的物体,由高h 处无初速滑下,至平面上A 点静止,不考虑B 点处能量转化,若施加平行于路径的外力使物体由A 点沿原路径返回C 点,则外力至少做功为A.mghB.2mghC.3mgh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4.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g /3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31mghB.物体的动能增加31mgh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31mgh D.重力做功31mgh 1、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B 、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动能不同.因为它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受的合力不同、运动性质也不同C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其动能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不变,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增大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其动能就越大2、一质量为2kg 的滑块,以4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 )A 、0B 、8JC 、16JD 、32JB3、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小B 、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C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短D 、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保持恒定,所受的阻力不变,行驶2min 速度达到10m/s.那么该列车在这段时间内行的距离( )A 、一定大于600mB 、一定小于600mC 、一定等于600mD 、可能等于1200m5、质量为1.0kg 的物体,以某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10m/s 2)( )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C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是2.0sD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是4.0s6、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 ,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υ,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为E/2.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 ,则有( )A 、返回斜面底端的动能为EB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3E/2C 、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2υD 、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2υ7、以初速度v 0急速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f 大小不变,上升最大高度为h ,则抛出过程中,人手对小球做的功( ) A. 1202mv B. mgh C. 1202mv mgh + D. mgh fh +8、如图所示,AB 为1/4圆弧轨道,BC 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 ,BC 的长度也是R ,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 从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运动到C 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 12μmgRB. 12mgR C. mgR D. ()1-μmgR ⒈ 820N 2答案:6×103 3答案:8 4 2m/S 0.254.5N5 (1)max kmgv (2)2kgv v s max max + 6 20m/S 7 0.5 8 0.11 0.15 9答案:h/s 10 s Ltan θ 11答案:θμμθgcos 2v tan s 200+ 12 MV 2/2f 132mgR 14 8mg ,Rg V 32= 15⑴ v b =gL ⑵v 0=gL 5 ⑶F =6mg16(1)V B =R g 2 N=5mg (2)h=R 45 17(1)h=R 23 (2)S=R )12(- 18(1)2m/s (2)m m x 69.034.0≈=(3)N N C 8=1\CD 2、B 3、B 4、B1、A2、A3、ACD4、A5、BD6、AD7、AD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