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杠杆(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12.1《杠杆》(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12.1《杠杆》(共33张PPT)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F1 A
B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F2
F1
B
O
(1)找出支点的位置
A
F2 L1
(2)沿动力、阻力的作用 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 作用线的垂线
O L2
想一想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O
L2 F2
O
F2
L1
L2
F1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 (3)等臂杠杆:l1=l2,则F1=F2,使用这类 杠杆,既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 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 适( )
①剪铁皮的剪子、②钓鱼杆、③动
滑轮、④定滑轮、⑤天平、⑥电工钳,其 中省力的杠杆是_________________省 距离的杠杆________________,等臂的 杠杆是_______________.
O L2
F1=G1=600N F2=G2=200N
钢丝钳
杆秤
瓶盖起子
道钉撬
火钳
独轮车
这些用具是杠杆吗?
古代的杠杆
汲 水 的 桔 槔
古代的杠杆
提问:什么是力臂? 想 一 想?
回答: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垂直距离。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F1+L1=F2+L2 假设二:F1–L1=F2–L2 假设三: F1/L1=F2/L2 假设四:F1 ·L1=F2 ·L2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课时授课课件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课时授课课件
·
谢谢
杠杆
杠杆的 分类与运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随堂堂练练习习
随堂练习
1、两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
)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D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
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随堂堂练练习习
随堂练习
2、假期中,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 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体重分别为 400 N和800 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 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 水平平衡?
课前导入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学习目标 (1)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2)理解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一、杠杆的平衡条件 什么情况下才说明杠杆平衡了?
跷跷板此时静止
使用筷子夹取食物停留的片刻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现代版曹冲称象
L2 O
F1
L1
F2
二、生活中的杠杆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新知知探探究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P6 例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2)杠杆作图专题 配套练习题及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杠杆(2)杠杆作图专题 配套练习题及答案.doc

l 1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20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作图专题)1.淮安)如图所示,画出杠杆所受动力F 的力臂。

答:或2.常州)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图钉,O 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保留作图痕迹) 答:3.盐城)如图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 1 的力臂.答:4.泰州)如图是用开瓶扳手打开瓶盖的示意图,O 为支点,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和阻力(F 2)的示意图. 答:l 1 O F 1 l 1O F 1 F lF lFFOFOl 0F 2F 1OL 15.广东)如图,杠杆OB 可绕O 点转动,在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 的力臂L 。

答:如图6.来宾)如图所示,请画出力F 的力臂l 0答:7.成都)在图中:①标出支点O 的位置;②画出作用在撬棍上的力F 1的力臂。

答:8.娄底)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时的示意图,O 为支点,F 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力臂L 2;答:F 2F 19.荆州)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

O 为支点,A 为手握鱼竿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 2的力臂,最小的动力F 1及其力臂。

答:10.梅州、河源)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 连接。

试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的力臂L 和棒所受重力G 的示意图。

答:11.菏泽)如图所示,用裁纸刀裁纸。

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 ,支点在O 点,请在图中画出其对应的动力臂L 。

答:12.兰州)如图所示的裁纸刀,O 为支点,画出动力F 的力臂L 。

答:如图13.绥化)如图所示,请画出F 的力臂L答:FL F l LF 1 0 14.哈尔滨)如图,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 为支点。

(1)画出阻力F 2的力臂L 2。

(2)画出工人在A 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

答:15.三明)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3)在图中画出力F 1的力臂l 1。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件 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 第2课时 杠杆的应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件 第十二章 第1节杠杆 第2课时 杠杆的应用

A.推石磨转动
B.按压杠榨油
C.踩踏板舂米
D.拉木棒搬石
5.(鄂州中考)如图所示,甲图是正在使用的核桃夹,上、下两部 分都是杠杆,乙图是上半部分杠杆的示意图。请在A点画出最 小动力F1的示意图,在B点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2 动态杠杆分析 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 重力为100 N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作用在杠杆中点,且始终与 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 个过程中F的力臂将 不变 ,F的大小将 变大 (均选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11.如图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筷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 传统文化。下列关于使用筷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正常使用的筷子是一对杠杆 B.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杆 C.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和食物间有摩擦力 D.正常使用筷子夹起食物的过程能省距离
12.如图所示的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 图中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C )
1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 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杠杆仍能平衡 B.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D.无法判断
14.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 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 D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杆保持平衡且用力最小,在B点施加一个力,这个力应该是图中
的 F2 ;此时该杠杆为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
(选填“省力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物理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的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定滑轮
三类杠杆的对比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概 动力臂大于阻 动力臂小于 动力臂等于阻 念 力臂的杠杆 阻力臂的杠 力臂的杠杆

特 省了力, 费了力, 不省力也不
点 但费了距离 但省了距 费力
也称作___杠__杆__原__理_______.
(三)生活中的杠杆
1、省力杠杆
F1
O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F2
由 F1l1=F2l2 ∵l1>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的特点
F1 B’
A’
O
Ah
S=4h hB F1
由 F1l1=F2l2 ∵l1>l2 ∴F1< F2
这是省力杠杆
F2 F2
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 (转动效果)相反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 的距离
L2阻力臂 O支点
杠杆绕着转 动的固定点
F1动力
使杠杆转 动的力
F2阻力 阻碍杠杆 转动的力
L1动力臂 支点到动 力作用线 的距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力作用线
画力臂
l1
O
l2
F2
F1
请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力臂的作图要点:
(1)找到力的作用
提问:总结上面图中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1 . 硬棒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
归 纳
2 . 绕固定点转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 结
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 论
3. 有力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RJ)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课时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作业课件(RJ)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课时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物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课时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1. (3分)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D
)
A. 开瓶器 B. 核桃夹 C. 钳子 D. 食品夹 2. (3分)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 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 D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 增大动力臂,省力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13. (2021·承德模拟)如图所示,甲、乙是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 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___乙_不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 开关的动力臂较___大_(选填“大”或“小”,下同),按动它需要的力较___小_。
14. 如图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的煤受到的总重力G为900 N,此重力作用于 A点,车轴O为支点。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上的力F至少为_2_2_5_N。独轮车属于 _省__力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运送同样多的煤,要想使力F更小些,你的建议 是_____手__向__车__把__末__端__移__动___________。
5. (3分)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 分别用力沿a、b、c、d方向都可以关闭水龙头,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B ) A. a B. b C. c D. d
6. (3分)(2021·温州)停放自行车时,若要从如图四点中选择一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 将后轮略微提起。其中最省力的点是( D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7. (3分)如图所示,O为轻质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小球的重力
为50 N。AO=OB=BC,在杠杆上施加最小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 力F和力臂l1的示意图,此时F=2_5___N。

第1节 杠杆(第2课时)

第1节  杠杆(第2课时)
课题
12.1 杠杆(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知识与技能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水平及应 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 理知识对提升人民生活、促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 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画出各杠杆的力臂,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并判断哪些是省力杠
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1)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2)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3)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_______阻力。
能根据三种杠图,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时安排
分析归纳法。 剪刀、钳子、瓶起子、镊子、指甲剪、天平、杠称、杠杆和支架、钩码、弹簧 测力计、线,多媒体课件等。 1 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前导学
1.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
转动的硬棒(能够是弯曲的)叫做杠杆,这
个固定点叫

的力叫动力,
的力叫
阻力,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
,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
的垂直距离叫做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可表
示为 3.三种杠杆
。动力臂 L1 是阻力臂 L2 的几倍,动力 F1,就是阻力 F2 的

《杠杆》听课

《杠杆》听课

特点 省了力,但费 费了力,但省了 不省力也不费 了距离 距离 力
实例 撬棒、铡刀、 镊子、理发剪刀 瓶起子、 天平
小练习
1、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 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 最合适( B )
2、如图所示是脚踩式垃圾箱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ABC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的特点
F1
O
B’ S=h/4
F2 h B F2
F1 A’ A 费力,省距离
举例?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的特点
由 F1L1=F2L2
O
动力臂L1
∵L1
= L2
∴F1
= F2
F1
F2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这是等臂杠杆
三类杠杆的对比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概念 动力臂大于阻 动力臂小于阻力 动力臂小于阻 力臂的杠杆 臂的杠杆 力臂的杠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第二课时)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 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地 球。” ——阿基米徳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 2、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 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杠杆平衡: 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 下静止时的状态。
L1
·
L2
1:2 ⑴左右力臂L1:L2=______? ⑵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 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不能 杠杆____ (填“能或 不能”)平衡? 右 边下降? _____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 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 等),杠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力作用线
一点 三垂直
二线 四符号
动力(F1)
阻力臂(L2)
动力臂(L1)
O支点 阻力(F2) 动力作用线
3、你能画出使用剪刀时的支点、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
二、导入新课:
从小朋友玩跷跷板 思考:什么是杠杆 的平衡呢?
杠杆平衡: 静止或缓慢的匀速圆周转动。 【思考】
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
便于从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可靠的一般规律
即时反馈: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调节杠 杆两端的 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 平衡。实验要记录 的数据有 动力 、 阻力 、 动力臂 、 阻力臂 。 实验的结论是 F1 l1=F2 l2 。
四、实验题训练:
1、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未挂钩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码时,平衡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 移动(左、右) 此时平衡螺母应向_____
三、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方案
A.实验中如何解决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
平衡螺母<向高的一端移> 多个钩码 水平位置平衡 弹簧测力计
B.实验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动力和阻力?
C.实验中如何快速测得动(阻)力臂?
在杠杆上标记刻度 在水平位置平衡
步骤
1、利用平衡螺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挂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 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 3、在杠杆一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在同侧或异侧 用弹簧测力竖直向上或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记录数据。 4、多次重复2、3两个操作。
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钩码 和 (1)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支架,线,_______ 带刻度的杠杆 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________.使杠杆在 水平平衡 强调这一平衡位置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便于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左端所挂重物的 大于 重力是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2N, 因为弹簧测力 小于 计拉力的力臂______OA 的长度(均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如果要在杠杆上直接可以读出力臂值来计 竖直向上 方向拉着杠杆. 算,那么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_ (4)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杠杆平衡时: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
次数
F1 /N L1 /Cm F1 L1
F2 /N
L2/Cm
F 2 L 2
1 2 3
结论
评估
0.5 2.0 1.5
10 8 8
5 16 12
0.5 1.0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 16 6
5 16 12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1. 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便于测量相应的力臂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第一节杠 杆
一、认识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及作杠杆示意图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第一节杠 杆(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1、什么叫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什么是杠杆五要素?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移动钩码的位置 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不平衡,则应________________
(或改变钩码的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 以下操作: (1)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平衡。 (2)在杠杆支点的两边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 动悬挂钩码的细绳位置,并调节杠杆两边的螺母,使 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有关数据。 请指出该同学在上述两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才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挂钩码后就不能再去调节螺母,只能通过移动钩 . (2)码的位置或加减钩码来达到新的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