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析

合集下载

广西物流需求预测

广西物流需求预测

管部门制定未来物流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切实
可行 的市场开拓策略 提供依 据 , 近而 为宏观产 业经 济政
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政府可以通过区域物流需 求预 测来 评估物流行业对 当地 经济发 展 的总体贡 献 , 而制 定物 从
析, 以寻找出影响广西区域物流需求的最重要内生变量,
从而为广西 区 域 物流 规 划 , 别 是空 间布 局 提 供 决 策 特


y J 1 ;r I
, , 。
u1 十 牙7 JJ u
皿 ,' 厶J t 二J 垫,,
r 0 I: n ( ) 关联序 : 6排
.n ) r
(— ) 1 4
值>G P D >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资本形成,、 营额。 广西货运周转量的优先经济指标顺序依次为 : 居民消费水平 >第一产业产值 >公路里程 >交通运输
I I ,
物流 需求 是 指 在 一 定 时 期 和 ~ 定 区 域 空 间 范 围 内 ,
2 … , , m
由于生产或消费而 引起 的实物 ( 如原材料 、 半成 品 、 品、 成
商品、 废弃物 或退 货 ) 时间 和空 间 上对运 输 、 装 、 在 包 库 存、 装卸 、 配送 、 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活动 需求 的总和 。 度量物流 需求评价 区域物流量 的主要指标有货 运量和货 运周转量 , 而反映物 流生 成 的内生变 量主要 有地 区国民 生产 总值 , 第一 、 第二 、 第三产 业的产值 , 交通 运输产 值 ,
, ,
居民消费水平 , 社会 零售 总额 , 区域 人 口总数 , 交通从 业 人数 , 里程 , 公路 资本形成总额 , 固定资 本形成总额 , 存货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互联网+”时代物流业的创新发展2、“一带一路”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分析3、5R管理在钢铁物流中的实践4、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质量研究5、B2C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顾客体验评价研究6、DH公司应急物流系统的优化研究7、SC公司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8、北京市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优化分析9、北京市物流需求预测研究10、菜鸟物流模式对现代物流发展启示11、超高频射识别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12、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13、当当网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14、德邦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15、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16、第三方物流的利与弊17、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18、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单质押风险评价研究19、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单质押服务现状问题的探讨20、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21、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22、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研究述评23、第三方物流企业盈利模式与成本管理分析24、第三方物流实施VMI配送优化的研究25、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探讨26、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的融合研究27、第三方物流运输云计算应用28、对比分析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模式29、对我国物流成本的再认识30、多车场物流协同运输调度的方法研究31、改革中小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策略32、高职物流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探讨33、公路低碳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34、公路煤炭物流网络优化研究35、关联物流运输调度问题研究36、关于铁路物流能力提升路径的探讨37、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网点布局方案研究38、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析39、杭州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40、合肥农产品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41、河北烟草物流增值服务研究42、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物流管理系统改进研究43、基于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快递末端网点优化整合44、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业新型发展模式分析45、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46、基于供应链下上海通用汽车整车分销物流的方案实施4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甩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探讨4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物流运作模式研究49、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研究50、计算机之大数据对智慧物流的影响51、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52、精益思想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探讨--供应链环境下53、军地物流深度融合发展研究54、考虑供应不足的应急物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及算法55、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研究56、兰州铁路局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方案的探讨57、零售商主导下物流外包的三级供应链决策58、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方法初探59、宁波电商与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对策探讨60、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61、企业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研究62、企业物流周转与存货管理的关系研究63、浅析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实践64、如何加强钢铁行业物流企业综合事务管理65、试论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管理66、数据挖掘技术在物流企业信息共享中的应用67、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平面设计研究68、网络购物背景下的物流服务质量测评69、网络视角下的物流集群研究进展70、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研究71、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探究72、我国零担物流时效性问题探究73、我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系统模型研究74、我国物流金融业务运作及盈利模式构建75、我国物流运输现状及其发展路径76、我国现代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77、我国医药第三方物流发展探讨78、我国制造业企业物流模式研究79、物联网环境下金属物流电子商务的优化供应链设计80、物流包装箱改进及信息技术研究81、物流车辆调度平台的设计与优化82、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83、物流金融下的融资与生产运作研究84、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85、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系统设计与实现86、物流企业“用工荒”的困惑和突破87、物流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互动的交互作用88、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89、物流企业营销环境分析90、西安市物流企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SWOT视角下91、西北边境地区军事物流特点分析92、现代农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探讨93、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企业带来的影响94、新常态下中国物流业发展浅析95、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分析96、邮轮产业物流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的博弈分析97、在途物流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98、郑州空港物流发展策略分析99、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中国物流业发展研究101、中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探索102、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研究103、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探析104、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105、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探究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物流供应链、农产品物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等,物流毕业论文题目研究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大,以上列举的题目只是物流论文题目的凤毛菱角,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浅谈广西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广西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广西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广西作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大通道”地区,首府南宁是“大通道”的枢纽;是“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新格局”中的重要城市,其特殊的地位决定其物流在地区中、在国际上的意义。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指出要提高流通业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以南宁市为龙头、沿海沿边大中城市为支撑,高效、便捷的现代流通网络,努力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和商贸中心。

标签:广西物流;发展形势;流通效率;资本周转;营销观念;经营管理现代物流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管理。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要素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

在美国,其物流发展自1915年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

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应十分发达。

这些年来,我国物流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但是,总体来看,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国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比较低。

物流产业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广西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因素(一)受到市场需求基础限制。

广西不少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

但由于市场发育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完善,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有效的剥离。

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继续沿用以往的物流方式。

(二)物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

尽管广西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

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析

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析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广 西物流产业开始转型升级,向智能化、绿色 化、高端化发展。
广西物流产业现状特点
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 遍较小
广西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大 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大型 龙头企业的引领。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企业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差 异,广西物流服务水平参差不 齐,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简单的 运输、仓储服务上。
02
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加强在物流领域的对接和协作 ,促进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
03
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合作和竞争 ,拓展国际物流市场,提升广 西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 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广西物流产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XXXX-XXXX 年)
广西物流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起步,主 要以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为主,缺乏专业 化、规模化的物流服务。
发展阶段(XXXX-XXXX年 )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逐渐壮大,出 现了一批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 得到提高。
转型升级阶段(XXXX年 至今)
政府政策与规划引导
政府政策支持
广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 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 为物流产业集聚提供了政策保障。
VS
规划引导明确
广西政府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 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目标、布局和重点任务 ,为物流产业集聚提供了方向指引。
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持
技术创新推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 断发展,广西物流产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 应用,提高了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为物流 产业集聚提供了技术支撑。
提升物流效率
空间集聚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 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南宁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南宁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南宁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报告班别:10物流(5)班学号:1003060514姓名:黄奕儒指导老师:覃逢时间: 2011.01.07一、前言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和流通行业结合在了一起。

随着社会分工的升级和细化,流通中的商流和物流进一步分离,独立的物流活动得以形成。

物流及物流学科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其发展过程概括为:“物流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物流起源于上世纪初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建成了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物流体系,对经济发展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将更快地应用于物流领域,物流产业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产业,而且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决定竞争成败的先导产业。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具有特殊区位优势的广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同时作为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部分,经济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其正在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和商贸中心,区域间的物流自然被提到极为重要的位置。

并且有着大批高校,每年培养出不少的人才,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保税物流中心的进驻,以及成为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南宁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每年在400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而广西与越南的贸易额年均在35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些数字也同时表明了南宁物流的基本增量,刻画出投资与发展南宁物流业的良好前景,南宁物流业的发展日益迅速。

说到物流人人无不称赞“有前途”!到底南宁的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拿着调查问卷去到南宁的各个物流公司进行实地调查,有效问卷36份,分别对南宁市的36个物流公司进行了调查,对于这些问卷做了以下分析。

二、报告分析(一)南宁物流企业基本信息的分析(1)各个成立年限期间分析成立年限企业数比重(%)1年以下 6 17%1-3年 5 14%3-6年9 25%6年以上16 44%合计36图 1.0图1.1通过对图1.0、图1.1的观察,得知部分被调查的企业大部分物流企业成立于6年以上,占被调查企业的44%,成立3~6年以上的所占比重有25%,成立1~3年所占比重有14%,在这6年以来截至一年以前南宁市的物流企业呈下坡型,企业成立数量随着时间的过去成立的个数越少。

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类区域,要求通过实施“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物流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

广西“两区一带”物流走廊的建设应基于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同时增强资源富集的桂西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三大因素,以实现板块间物流的协调统筹发展。

[关键词]广西“两区一带”;物流;对策2009年国家出台全面支持广西发展的战略决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广西划分为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区域。

此后,《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等指导性规划陆续出台,广西“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成型。

加快“两区一带”协调发展,是广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通过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三大板块的互补、叠加效应,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前沿的构建与内陆腹地纵深拓展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广西各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两区一带”物流走廊建设对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一)物流对现代经济的作用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认为是继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产业,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对物流企业和其所在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理论的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新思路,必将在经济社会领域引起全面、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全文共有21处提及“物流”二字,并在第四篇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柳州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柳州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柳州物流行业分析报告1.引言柳州物流行业是作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其发展情况对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柳州物流行业的概况、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柳州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柳州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将对柳州物流行业进行概述,包括行业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将深入分析柳州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最后一部分将重点关注柳州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将得出关于柳州物流行业发展前景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期望为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柳州物流行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柳州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其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促进柳州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柳州地区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柳州物流行业概况柳州作为广西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其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柳州地处西南地区,交通便利,是连接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

柳州物流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上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

同时,柳州还拥有多家大型物流企业和市场,为整个区域的货物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货运量和交通枢纽的角度来看,柳州物流行业发展较为活跃。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柳州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柳州物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交通拥堵、物流成本上涨、环境污染等。

现代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现代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21【作者简介】石金霞(2000—),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通讯作者】汪木金(1997—),男,硕士研究生,贵州省平塘县发展和改革局,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现代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石金霞1 汪木金*2(1.贵州大学 2.贵州省平塘县发展和改革局)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物流在乡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物流发展能进一步加强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从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乡村人才培养与引进、农村电商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现代物流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再对广西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产品物流通道,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支持农村电商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引进物流科技和智能化应用,发展智慧农业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物流;乡村振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水平逐渐稳定,并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商行业渗透到农村地区,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物流网络的日益完善,现代物流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拓展农村市场空间的重要手段,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2022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基础。

然而,由于其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广西的乡村地区面临物流配送困难、农产品流通低效等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农产品销售范围和附加值的提升,同时限制了广西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对其发展产生了制约。

因此,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物流手段推动广西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析作者:卓凌玮罗瑶来源:《对外经贸》2016年第04期摘要:选取区位熵系数测算广西14个城市物流产业的集聚程度。

实证结果表明,广西14个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程度虽然在近几年有所提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地区集聚现象,但其空间分布并不均衡,集聚水平仍不高,仍属于物流产业新兴产业集聚地区。

关键词:产业集聚;物流;区位熵值法;广西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73-03物流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系统化和高效化。

加快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商品快速集聚和分散,物流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

广西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等机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综合供给能力日益增强,形成了横联东西、纵贯南北、通达江海、连接周边的大交通格局。

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系数选取广西14市的物流产业来测算其集聚程度,以期对物流产业集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等问题。

大多数国外学者关于物流产业集聚的研究都结合产业集聚理论来分析,如Gjesing Hansen(2001)和Olli Pekkarinen(2005)分别研究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及其产业供应链的战略竞争力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物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1]。

Wood 从多个方面评价了12国的物流状况[2]。

Todd Goldman和Roger Gorham[3]以及Yasanur Kayikci[4]都论证了物流集群对经济与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而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则聚焦在大区域层面上,如郭曦和郝蕾(2005)[5]、陈建军和胡晨光(2008)[6]分别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竞争力影响因素和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也有少数学者将产业集聚的研究放在小范围内,例如陈瑾(2012)[7]、刘炜等(2013)[8]分别研究了产业集群对绍兴纺织业和顺德家电的重要影响。

还有学者着重于物流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和竞争力分析,刘艳梅(2013)[9]、王瑞荣(2014)[10]探讨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李素平(2013)[11]、周晓晔等(2014)[12]则通过评价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

王刚和孟令杰(2013)[13]则运用基于熵理论的熵权TOPSIS方法探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从而为港口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还有学者在研究物流产业集聚中涉及到了空间相关性,如贾兴洪与海峰(2015)[14]通过逐步回归发现物流业空间集聚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密切。

少数学者研究了广西物流产业集聚,如周志超(2010)[15]、隋博文(2013)[16]等针对广西物流产业集聚水平不高的现状,提出主要以加快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推动物流产业集聚要素来提升广西物流产业集聚度,以及提出广西北部湾区域物流与产业集群协作模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值法对广西14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进行测算分析。

二、物流产业空间集聚度的测算及数据处理(一)测算方法本文通过计算物流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以判断物流产业全省分布的均衡状况及年际变化趋势,计算公式为:G=ni=1(si-xi)2其中,G为行业空间基尼系数,si为i市物流业从业人数占全省该行业从业人数的比重,xi为该市从业人数占全省总从业人数的比重,空间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G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G值越接近0,那么该地区的产业分布越均衡。

本文运用区位熵值法来测算广西物流产业的集聚程度,即通过计算各市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与全省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的比值来判断各市的物流集聚水平。

计算公式如下:LQi=ei/eEi/E其中,LQ为区位熵值,ei为i市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e为i市的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Ei为全省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E为全省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

LQ越大说明该区域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专业化水平具有优势。

(二)数据说明本文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2009—2013年《广西统计年鉴》。

由于完整数据较难取得,因此以近年的广西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电业相关统计数据大致反映物流业发展水平。

所以,本文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计算公式中的物流业从业人员数选取广西14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从业人数作为测算对象,最终得出数据指标来反映各地市物流业集聚水平。

三、广西14城市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一)广西物流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分析选用2009—2013年《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根据空间基尼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表1和图1。

表12008—2012年广西物流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空间基尼系数00510064003900820062图12008—2012年广西物流产业空间基尼系数G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集聚程度越高,从图1可知,广西物流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均低于01,因此广西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较低。

并且广西物流产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呈波动变化态势,2010年降到了低点0039,2011年回升到0082,2012年又下降到0062,但是从总体趋势上看,广西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还是有所提高并且其分布趋于平衡。

(二)广西物流产业区位熵分析选用2009—2013年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根据区位熵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广西14个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见表2和图2)。

广西14市物流产业的区位熵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14市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不均衡,集聚水平差异较大。

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四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较高,拥有明显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尤其是防城港市和南宁市,区位熵的平均值达到1以上,2008年防城港市集聚系数达到4291,是当年最小值来宾市(0080)的53倍,而贵港、玉林、贺州、河池、来宾、崇左六市的区位熵的5年平均值始终在02以下,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形成另一个极端。

其次,除了桂林、防城港、贵港和玉林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市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波动性,专业化差距缩小趋稳。

区位熵中位数一直波动变化,上升下降后又上升,而离散系数在2010年达到高点后持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波动性变化中,防城港市的物流专业化优势虽然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但是它却一直维持在极端高位。

其原因在于防城港市具有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港口条件,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发,防城港抓住机遇,将重点放在集装箱码头、大型专业专用化码头工程上,加快建设“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口,建成为全国唯一的硫磷专业码头。

四、结论本文以广西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值法,对2008—2012年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全区物流产业空间分布趋向平衡,呈现波浪型变化态势,地区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二是14市物流产业集聚程度不均衡,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等城市物流专业化程度较高,而河池、贺州、玉林、来宾、崇左等城市因基础比较薄弱物流专业化程度较低。

[参考文献][1]Pekkarinen ONorthwest Russian Transport Logistics Cluster: Finnish Perspective[J]Lappeenrant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orthern Dimension Research Center, 2005(14):76-78[2]Wood D FInternational Logistics[M]New York:America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2:264-273[3]Todd Goldman,Roger Gorham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Four Innovative Directions [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6(28):261-273[4]Yasanur Kayikci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rmodal Freight Logistics Center Location Decision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3):6297—6311[5]郭曦,郝蕾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基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统计回归[J]南开经济研究,2005(4)[6]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6)[7]陈瑾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探索式案例分析——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为例[J]企业经济,2012(12)[8]刘炜,李郇,欧俏珊产业集群的非正式联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3(3)[9]刘艳梅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2)[10]王瑞荣,李志彬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6):246-248[11]李素平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J]物流技术,2013,32(1):191-193[12]周晓晔,孙欢,王喆基于云模型的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绩效评价[J]工业工程,2014,17(5):124-129[13]王刚,孟令杰江苏省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兰州学刊,2013(11):111-114[14]贾兴洪,海峰物流空间集聚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以河南省18地市为例[J]兰州学刊,2015(2):178-183[15]周志超南宁市物流产业集聚实证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35-38[16]隋博文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物流技术,2013(19):12-14[17]葛金田,沈鹏飞,陈宁宁基于区位熵法的济南市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8]杨阳基于SWOT分析的防城港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0(2)(责任编辑:郭丽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