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望洞庭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古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一首关于洞庭湖山水的七言绝句,望洞庭全诗描写洞庭洞的风景细致而且生动,把人与自然描写的生动,是一首富有浪漫色彩的山水小诗。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彩的望洞庭古诗相关文章,欢迎欣赏。
望洞庭古诗1【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阅读训练】:一、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品味“蒸”与“撼”。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
(2分)6.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
(2分)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3分)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分)10、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
(3分)11、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2分)二、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1分),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的诗句是:_________(2分)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

三年级古诗三首望洞庭一、望洞庭
(一)
洞庭湖心月淡蒼,滿江秋色滿天紅。
万山浮藍一片碧,一輪紅日不落東。
(二)
閃閃湖光蔚未央,拂面寒岸紅晴風。
蒲梁翠蓋秋影隱,數里之外雁陣冷。
(三)
昼夜顛顛太廻舟,洞庭山拱似會流。
清暑映雨晴夕漸,邀客遊山何時休?
二、湖中夜游
(一)
湖水漁火夜放歌,湖畔風生清虹膜。
摩天碧船輕煙起,滿城霞光一汪紅。
(二)
倒波渺渺暮雨襟,嬌色景物在此深。
雙橇花影紅帳裏,床邊微波輝似金。
(三)
月照湖上五湖灣,沙上青芷滿天蓬。
鳳凰島珠碧華燭,川流夜游紅紗冢。
三、滔滔江潮
(一)
滔滔江潮下放沙,月畫山和水伴霞。
遠峰高低迢迢曲,星斗紅雲夜添花。
(二)
泛浮碧簾重婪婪,芙蓉空中接劍青。
鹽桨吹又復激激,舟子煙消島逝情。
(三)
漁笙清歌心自輕,夜深雲氣滿海湛。
漁火點點滿天明,一曲紅塵歸空顛。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
1、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2、出自《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
刘禹锡被贬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3、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
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望洞庭古诗全解意思

望洞庭古诗全解意思中国古代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望洞庭》一诗,被公认为是唐代文学之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望洞庭这诗描写了长江上洞庭湖的宏伟景象,在湖的南岸描述了春日野游的乐趣,并以此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丰富的内涵让不少研究者在考证研究上动力十足。
《望洞庭》诗的前八句叙述了湖的景象:“浩浩湖水混天际,长空一色无人知。
客行无力飞相连,到处渔歌声相继”,描写了湖水宽广无边,浩渺无垠,绵延穿山,湖上两岸渔歌声相继。
正是这无穷尽头,犹如迷宫一般,让诗人有种如临“洞庭”,一个宇宙般大气势的感受。
接着,《望洞庭》诗继续描写了湖边美景:“山重叠子规啼夜,江潭空满月华明。
岸柳风摇秋来急,舟楫晚风去莫迎”。
湖岸山重云深,夜晚天空满月,湖边的柳树被风吹动发出抚摸的声音。
夜晚的江湖一片静谧,船只一路往南驶去,一阵晚风,给它带去了暗示,仿佛有个什么东西要被挡住,要向四方招手。
之后才是诗中最重要的内容:“若有人问洞庭否,举头望望只自迷。
夜夜湖光照水色,人间传说谁相信?”洞庭湖有着那么壮阔的景色,而诗人看到的只有他自己的迷惘,在夜夜湖光照水色之时,眼前不是湖水,而是他的视野被人间传说所限制,不满及彼岸的幸福。
通过这首诗,读者不难体会到王维对洞庭湖的情感,他高洁的心灵把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洞庭湖,情感当之无愧,感觉若有所失。
此诗正是王维情思澎湃,对洞庭湖情感深切的抒发。
此外,这首诗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望”这个词来表达一种期许,描绘出王维与洞庭湖之间的精神联系;“洞庭”这个词,有画中深潭之意,暗指人间令人迷失的地方;“空满月华明”,形容湖上的明月;“风摇”可见湖边的柳树,同时也歌唱“人间传说”这个主题;“舟楫晚风去莫迎”,与“望”的意思相呼应,暗示着爱好旅行的王维将要离去,不再等待,表现出他对大千世界的向往之心。
从上述内容看,王维的《望洞庭》诗可以说是一首多重意义的诗,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学内涵有着极高的要求,也把王维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一首深具意义的诗篇,在古典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望洞庭

美丽的洞庭湖
庭
潭 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
像白色银盘。 像湖中的一颗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月亮的月色融和在 一起,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美丽。
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指湖面。
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 居易称作“诗豪”。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国 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鄂两省, 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 “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 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 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 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约 3900平方公里。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
青螺: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远远望去,明月朗照下的洞庭湖和君山, 真像是白银盘里点缀着一颗美丽的青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镜子 。
月亮
像白色银盘。 像湖中的一颗青螺。
君山
唐诗《洞庭湖》原文赏析

唐诗《洞庭湖》原文赏析唐诗《洞庭湖》原文赏析《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诗《洞庭湖》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洞庭湖》原文:(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注释: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8、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洞庭湖》赏析: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望洞庭整个诗的意思

望洞庭整个诗的意思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这一句呀,说的是洞庭湖的水光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那画面美极啦!湖水波光粼粼,月亮洒下银辉,它们就像是一对好伙伴,相处得特别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你瞧,没有风的时候,洞庭湖的水面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想象一下,是不是那种有点朦胧、有点神秘的感觉?这形容得多妙呀!“遥望洞庭山水翠”,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
那绿色呀,浓得好像要流出来似的,让人看了心情都特别好。
“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最有意思啦!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哇,是不是特别形象?就好像一个大大的银盘子里放着一颗小小的青螺,太可爱啦!整首诗读下来,刘禹锡把洞庭湖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让咱们好像也跟着他一起看到了那美丽的景色呢!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趣?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说说《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啥意思。
一开始“湖光秋月两相和”,哇,那湖水的光芒和秋天的月亮,它们凑在一块儿,简直是绝配!就像好朋友手拉手,特别温馨。
再看“潭面无风镜未磨”,没有风的洞庭湖呀,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可这镜子还没打磨好呢,有点模模糊糊的,是不是特有感觉?“遥望洞庭山水翠”,咱们远远地瞧,洞庭湖的山和水都是翠绿色的,那绿呀,绿得让人心醉。
说到“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可太有想象力啦!洞庭湖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白银盘子,君山呢,就成了盘子里的一个小青螺。
这画面,是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啦?刘禹锡写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被洞庭湖的美给迷住了,所以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句。
咱们读这首诗,也好像跟着他游览了一番洞庭湖,感受了那里的宁静和美丽。
好啦,这就是《望洞庭》的意思,你们喜欢这首诗吗?。
刘禹锡的诗望洞庭

刘禹锡的诗望洞庭这是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刘禹锡的诗望洞庭!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创作背景】《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赏析一】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读一读,想一想。
比一比
每一首诗都藏着作者不同的情感,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不同的情感表 现出来吗?
小小赛诗会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理解诗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意思是: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 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 静的像一面平滑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在皓月银辉直下,洞庭山愈显青 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 远望去,如同一个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 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学习步骤: 读好题目、了解作者
看注释、想画面,理解诗意
反复品读、体会感情
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唐代 诗人,被白居易称作 “诗豪”。他的许多作 品,立意新颖,思想深 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 彩。
洞 潭 磨 螺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首联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和谐融合
颔联 水面平浪就好像一面没有打磨的 铜镜 颈联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碧绿
尾联 远远望去,如同一个白色的盘 子里放了一颗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 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 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 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