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三次综合作业

合集下载

(带答案)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三四单元试题卷复习资料作业练习题地表的变化物质变化

(带答案)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三四单元试题卷复习资料作业练习题地表的变化物质变化

(带答案)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4单元练习题测试题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合适,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3分,共60分)1.我们推测出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的依据是喜马拉雅山脉有( )。

A.鱼类B.海水C.冰川D.海洋生物化石2.下面不属于自然力量改变地表形态的是( )。

A.泥石流B.移动的沙丘C.火山喷发D.海上机场3.面对地震,下面正确的是( )。

A.天天预防居住广场B.没有预兆听天由命C.研究规律及时避险D.掌握规律杜绝地震4.地震发生时,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

A.快速远离高压电线B.快速躲藏在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C.快速乘坐电梯逃生D.快速跑向开阔平坦的地方5.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通常用来模拟喷涌而出的“岩浆”的是( )。

A.土豆泥B.番茄酱C.红色彩泥D.沙拉酱6.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一个板块的中心区域B.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C.两个相邻板块之间,即板块边缘地带D.陆地的最中间7.下面最有可能属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现象是( )。

A.小猪圈内奔跑B.井水变色冒泡C.鱼儿水中吐泡D.燕子迁徙8.下面现象中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的是( )。

A.山洪爆发B.火山喷发C.阴雨连绵D.泥石流9.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破除河道中的岩石利用了( )。

A.风的力量B.水的力量C.植物的力量D.温度变化的力量10.下面不属于流水对地表的改变的是( )。

A.石钟乳B.鹅卵石C.蘑菇岩D.山涧沟壑11.数千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后来却变成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主要原因是( )。

A.年年旱灾B.过度开发12.下面对治理水土流失不利的是( )。

A.“三北工程”,退耕还林C.围湖造田,扩展耕地B.退田还湖,加固干堤D.全民动员,植树造林13.发现了“物体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与空气隔绝开后是不能燃烧的”这一规律的是( )。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设计》第1——4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作业设计》第1——4课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培优练习案例讲义厚川2022春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3.1《时间在飞逝》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一节课大约40分钟,等于(2400)秒。

2.我们常用的时间计量单位有(时)、(分)、(秒)。

3.一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

4.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了(1小时),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了(1分钟)。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30分)1.我们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准确判断时间。

(×)2.做游戏的时候我们感到时间过的快,上课的时候我们感到时间过得慢;因此,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3.时间有时流逝,有时停止。

(×)4.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

(√)5.时针转动一圈的时间是一小时。

(×)6.时间多的是,没必要珍惜。

(×)3.2《太阳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工具是(A)。

A.日晷B.钟表C.沙漏D.水钟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A)移动的。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3.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B)移动的。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4.早上操场上旗杆的高度(A)它影子的长度。

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一定5.人类最早形成的时间单位是(B)。

A.小时B.天C.星期D.年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1.在一天的中午是影子最长的时候。

(×)2.日晷上的影子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显示时间。

(×)3.我们可以通过目测太阳的位置来判断大致的时间。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着太阳的一面。

(√)5.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正好相反。

(√)3.3《用水测量时间》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在使用水钟测试时间时需要注意(A)。

A.让水以不变的速度流出B.随时加水C.水中不要有其他物质D.水的温度应该恒定2.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瓶子里装人50毫升和100毫升水,水流出的速度(C)。

X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次作业.doc

X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次作业.doc

X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次作业本资料为W 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次作业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如我们可以通过()、()、()、()等方法来保暖。

2、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

4、空气是一种热的()导体。

()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 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5、常见的物体都是由()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有关6、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这说明热水比冷水()。

7、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体积(),放入冷水中会发生()现象。

二、判断题(对的打“丿”,错的打“X”)1、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2、两手相互摩擦不能产生热。

()3、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4、水在任何时候都会热胀冷缩。

05、如果把玻璃管做的很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O6、我们的身体在感觉寒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7、食用油比较粘稠,所以食用油不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8、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1、相同体积的50摄氏度的热水和10摄氏度的冷水相比较,()A、两者一样重B、热水重c、冷水重2、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较,()A、没什么区别B、体积变化更明显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3、下列现象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的是()A、夏天,打开雪碧瓶的瓶盖,瓶口有气体冒出B、热气球升空c、空气被压缩4、下列现象是与空气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A、广场上的喷泉氏热气球升空c、空气被压缩5、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

所以空调应装在房间的()。

A、上部氏下部c、中部6、水在变热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控制制湖湖边边餐餐饮饮业业、 改改燃燃油油动动力力船船为为电电动动船船 等。(10分)


(5)当很多治理措施同时开始时,这些措施之间需要 平平衡衡协协调调 。 ⁠
(2分)
(✕
7.应该多使用清洁能源。

8.没有循环标志的玻璃瓶也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9.中国古代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人发明了纸。

)10.治理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时,需要多种措施协调进行。 (
√) ✕ ✕√ ) √)
四、连线题。(共8分)
五、综合题。(共28分) 1.地球上有丰富的资源,但因为人类的活动,资源已近枯竭,且面临 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图所示,1970年之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趋 势明显;1990年之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趋势更加明显。(10分)
9.绿色低碳理念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下列属于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 C )。 A.节假日多送纸质贺卡 B.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使用环保布袋
10.能使人类和环境更和谐的生产活动是( C )。 A.毁林开荒种植果树 B.围湖造田种植庄稼 C.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的环境问题时,需要我们有 平衡协调 的措施。 ⁠
10.工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激增、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节约能源
的同时需要开发 新新能能源源 ,这类能源的主要特点是 清洁 性。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 C )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A.火星
B.月球
C.地球
6.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不足,下列节水措施不合理的是( BB )。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抽取地下水代替地表水 C.漫灌技术改为滴灌技术 7.人类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下列比较合理的处理措施是(C C )。 A.深坑填埋 B.焚烧发电 C.分类处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设计作业试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设计作业试题

五年级下册《环境与我们》单元作业小学科学全卷满分100分,作业时间40分钟一、科学观念(本题有2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6分。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有固体表面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有生命存在D.有自然卫星2.如果让我们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有……()①空气②食物③水④适宜的温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可能会发生………………………………………………()①地面上出现大量的陨石坑②地球上的引力明显减小③昼夜温差变大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海洋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的是………………………………………………()A.海洋动物B.阳光C.海洋植物D.海洋礁石5.下列做法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多乘坐公共交通C.焚烧秸秆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6.下列行为属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乱扔垃圾B.超标排污C.乱捕滥杀D.植树造林7.下列能源不可再生的是……………………………………………………………()A.风能B.太阳能C.天然气D.海洋能8.下列固体废弃物不适合回收再利用的是…………………………………………()A.玻璃B.陶瓷C.塑料D.金属9.下面不属于地球环境四大圈是的…………………………………………………()A.水圈B.大气圈C.陨石圈D.生物圈10.新冠疫情期间,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应扔进……………………………………()A.可回收物B.其他垃圾C.有害垃圾D.厨余垃圾1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种植业对水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面对这一矛盾,下列解决方法合适的是…………………………………………………………………………()A.改用海水浇灌B.改进浇灌技术C.减少种植面积D.采用大水漫灌给农作物浇水12.人类担忧水资源的原因包括………………………………………………………()①全球人口众多,用水需求量巨大出发②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③人类的很多活动都需要水④水污染严重⑤海水淡化成本较高,未能广泛应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3.生活中常用的节水方法有…………………………………………………………()A.使用节水型抽水马桶B.生活用水多次利用C.用淋浴代替浴缸泡澡D.以上都是14.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低碳出行B.植树造林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D.乘坐公共交通15.下列垃圾不容易自然分解的是……………………………………………………()A.杂草和菜叶B.蛋壳和纸屑C.塑料袋和塑料瓶D.鱼骨和坚果壳第 1 页共4 页16.下列行为不属于节约能源好习惯的是……………………………………………()A.电视不看时,及时断开电源B.外出时能骑车的不开车C.夏天空调一直开18℃D.将照明用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17.我国的电能组成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利用的最多的是()A.水电B.风电C.火电D.核能18.以下资源中,像纸一样是可再生的是………………………………………………()A.金属B.石油C.煤D.天然气19.在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A.两支温度计型号不需要相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环境与我们(一)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环境与我们(一)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环境与我们(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固体废弃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水污染B.土壤污染C.前面两者都是2.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量燃烧化石能源来获得能量,这个过程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为控制全球变暖,应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

以下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和潮汐能B.太阳能和风能C.天然气和沼气3.下列资源可以再生的是()。

A.石油B.纸C.煤4.下列有关垃圾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B.垃圾分类是环卫工人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C.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5.2021年4月22日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6.北极熊的栖息地减少主要是因为()。

A.城市扩张B.固体废弃物污染C.全球变暖7.()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

A.大气B.岩石C.土壤8.人类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比较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A.深坑填埋B.焚烧发电C.分类处理9.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推广节水器具A.℃℃B.℃℃C.℃℃D.℃℃10.“珍惜用水,人人有责”,下面用水行为不可取的是()。

A.开小的水流洗手B.在农业生产中运用滴灌技术C.用大桶水泡澡11.默然准备将收集箱的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五年级科学练习(全册)

五年级科学练习(全册)

五年级下册科学
一、填空
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 麦哲伦 )带领他的船队 环绕地球航行,证明地球是( 球 )体。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 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绕行赤道一圈,大概需要( 3.4 )年。 3、可以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 传播速度),以及其他 科学的方法,推测出地球内部的状态。 4、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钻机可以钻探到地面以下( 10 ) 千米左右。 5、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 地壳 )、 ( 地幔 )和( 地核 )三个部分组成。
二、选择。
D )。 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的是( A、鼓藻 B、草履虫 C、水蚤 D、青霉素 ABD )。 2、细菌对人类的功劳有( A、生产腐殖质 B、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C、细菌可以致病 D、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 A )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3、在( A温暖、潮湿 B温暖、干燥 C潮湿、干燥 D干燥、冷冻
一、填空
1、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 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2、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 )和( 运输养分 )的作用。 3、制作馒头要用( 酵母)菌,制作泡菜用( 乳酸)菌。 4、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 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 物体叫做( 绝缘体 )。 5、人体触电的严重程度取决于( 电流)的大小。 6、电磁铁有两个磁极,称为(南)极和(北)极, 线圈缠绕方向不同,电磁铁的( 磁极)也就不同。
一、填空
1、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 自转)。 2、地球自转一周约需( 24)小时。 3、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4、关于昼夜交替的形成,存在着几种观点:“浑天说”、 “地心说”和“日心说”。 5、波兰著名天文学家(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的理论, 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昼夜变化是由( 地球自转 )引起的。 6、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不同地区的( 气温 )的不同。 7、地球以( 一年)为周期围绕太阳公转。 8、四季形成的原因是( 地球的公转 )。

2021-2022学年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习题及课本习题答案3变色游戏 有答案

2021-2022学年冀人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习题及课本习题答案3变色游戏  有答案

3变色游戏一、填空。

1.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 )色,用柠檬汁写的隐形字遇( )会显现出来。

2.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 )的改变,不产生新的( );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 )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3.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会变成( ),放在柠檬汁中的苹果片( )。

4.苹果中含有一种叫做( )的物质,苹果皮破了以后,这种物质与空气中的( )接触,就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使苹果变色。

二、选择。

1.下列方法中,可以防止切开的苹果变色的有( )。

A.在苹果上滴上柠檬汁B.将苹果放在盐水中C.将苹果放人水中D.将苹果暴露在空气中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所有的水果和蔬菜切开后都会变色B.一些水果和疏菜切开后会变色C.紫甘蓝汁遇碱变绿D.土豆遇碘变蓝3.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 )。

A.白色B.紫色C.蓝色D.红色4.苹果片在空气中会变成( )。

A.白色B.褐色C.红色D.绿色5.下列关于苹果变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苹果切成片后就产生了新的物质B.破了皮的苹果变色是可逆的变化C.只要苹果皮破了,它就一定变色D.苹果变色说明有新的物质产生6.紫甘蓝汁遇醋会变成( ),遇小苏打会变成( )。

A.紫色B.红色C.绿色D.黄色7.用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干燥后字迹就( )了,将纸拿到电灯泡上烤一会儿,字就会( )。

A.消失B.显现三、判断。

1.变色的苹果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 )2.苹果片变成褐色是因为它在空气中生成了新的物质。

( )3.除了柠檬汁,大蒜汁、洋葱汁、大葱汁、米粥等都可以做隐形墨水。

( )4.紫甘蓝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时都会变色。

( )5.破了皮的苹果变色是一种可逆的变化。

( )6.淀粉遇到碘酒不变色。

( )四、实验与探究。

实验名称:变色游戏实验材料:500毫升烧杯2只、白醋、小苏打溶液、紫甘蓝汁等。

实验方法:(1)取两只烧杯,向一只烧杯中加人少量白醋,另一只烧杯中加人少量小苏打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第三次综合作业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各种物体,只要________就必然发出声音,若要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

4.声音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铃声响了,我们在学校各处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
能在________中传播,并且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________________的。

5.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见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
播。

6.在游泳池中潜水时,能听见岸上的人讲话,这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

7.在宇宙中,宇航员们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8.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9.________、________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10.声波通过__________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______传
给耳蜗,连接耳蜗的______________把收到的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科学与生活。

1.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
2.什么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补充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