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材简介《科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共分为四年级上、下两册。

四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督促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督促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共性。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内外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效果;•督促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进度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昆虫的生态特征、群体行为等;•能够对某一种类型的昆虫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二单元环境中的声音•掌握声音的来源、产生、传播和接收;•督促学生认识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声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三单元空气和气候•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空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够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第四单元感光器官•了解人类的感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掌握人类眼睛的视觉机理;•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第五单元消失的古生物•了解古生物的基本知识;•掌握恐龙和其它古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消失的原因;•能够对某一种古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探究。

第六单元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掌握静电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第七单元物质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应用。

第八单元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关注的对象和内容;•掌握食品的基本营养元素、检测方法;了解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能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并正确进行食品消费。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 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 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 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 .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 2.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是人的骨骼。

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

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是人的骨骼。

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

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2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2

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 共1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3 共2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人体肌肉立体挂图、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4骨骼、肌肉的保健共1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二、认识锻炼的作用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学生讨论,说明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1我们来养蚕共1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2给蚕宝宝记日记共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喂养蚕。

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

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3我们来抽丝共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人体骨骼模型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二、探究:(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置及数量?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桌面文件夹1.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板书:206 块人体骨架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置那你想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作用:支撑、运动、保护3、谈话: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三、拓展: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2 关节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2.知道什么是关节3.知道关节的作用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教材分析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教具关节组装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二、探究关节功能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学生活动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3肌肉共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与肌肉的收缩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4.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教材分析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教具人体肌肉立体挂图、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还缺少什么?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二、探究肌肉功能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可结合录像)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学生制作学生展示评价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1.4骨骼、肌肉的保健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5.知道摄入骨骼和肌肉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教材分析重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难点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教具教学程一、导入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二、认识锻炼的作用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学生讨论说明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二次备课教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1我们来养蚕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3.会喂养蚁蚕教材分析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二、探究1、出示蚕卵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三、任务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2给蚕宝宝记日记共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喂养蚕2.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3.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4.能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蚕的问题教材分析重点记录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教具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纸盒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二、探究1、阅读P20上的文字2、自主探究的问题(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5)辨别蚕蛾的雌雄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3、小结: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三、任务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二次备课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3我们来抽丝共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抽出丝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教材分析重点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难点找准茧上的丝头教具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些真丝织物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二、探究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2)抽丝的方法: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三、课外拓展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2.4养蚕经验交流会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材分析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观察结果教具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二、探究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指导学生看书P28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你有什么发现?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三、总结与拓展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1一切都在运动中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2.能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教材分析重点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难点理解"参照物"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学生回答:鸭子、汽车、自行车等等教师在这里最好能让学生用贴切的词汇来形容这些运动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二、探究教师:大家刚才说得都非常好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学生的观点可能很多教师可以不急与给予评价让学生大胆发言倾听学生的意见可以发现学生原本的知识构成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学生回答是因为和其他物体相比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设定其他参照物如坐着的同学、黑板等让滑板车上的学生体验出自己的运动状态提问现在你觉得谁在运动?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以此巩固参照物的概念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和它相比我自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教师:如果再有一辆滑板车和他同时同方向同速度前进呢?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项活动:让学生三人或者四人一个小组通过用不同的参照物来说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运动)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不运动的物体教师提问:原处的大树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教师提问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学生回答:在运动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教师: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三、总结请学生回去讨论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才能判断是否运动?并举出例子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2运动的快慢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4.知道有些看似不懂的物体实际上在缓慢运动5.会使用秒表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教具秒表教学过一、导入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学生回答:(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二、探究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学生说教师倾听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运动的就快速度慢运动的就慢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学生回答是兔子教师: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点呢?学生回答:因为兔子睡觉了教师:因为睡觉的原因兔子浪费了什么呢?学生:时间教师:对了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到运动的快慢到底如何表示)教师让学生看过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并说说速度的概念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教师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和时间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讨论后汇报开始实验教师巡视结束后开始汇报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学生描述后进行排序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三、总结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3运动的方式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2.会分析复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教材分析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教具教过程一、导入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1.教师(出示纸风车):谁会玩这个小风车?2.学生上讲台演示风车的玩法3.让学生将自带的玩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4.学生汇报自己玩玩具的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二、探究教师:刚才玩的是玩具小朋友们有了不少发现老师这还有几种简单的材料(出示小木块、钢尺、橡皮筋、纸风车、单摆装置)你们想不想玩?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后教师让学生小组交换一下意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究(学生选取材料)2.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要研究的材料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学生小组交流一会3.教师:马上我们就要研究了你们觉得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4.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做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5.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可以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得出物体运动的几种方式板书:木块→移动纸风车→转动钢尺、橡皮筋→振动单摆→摆动6.学生小组讨论:比较钢尺、橡皮筋和荡秋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四、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1.学生看课本第33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2.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想法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水轮的旋转运动锯木头的往复运动跷跷板是往复运动转椅是转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比较复杂的运动方式:教师让学生看书并讨论学生开始看书并开始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十教师可以不进行知道让学生大胆的发言教师总结:易拉罐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还有自身的转动;竹蜻蜓在转动中还需要直线上升(或下降);老鹰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向下滑翔飞碟还有直线运动和转动三、总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你们发现了很多可是研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小朋友在课外继续研究二次备课教学后记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教案第课时总课时课题B4.3.4小车的运动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3.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教材分析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教具小车、线、重物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教师总结:车论的运动是转动而车厢的运动方式是直线移动教师出示载重汽车的录象让学生看完后提问:"你们觉得要想让汽车运动的更快和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教师不做评价认真听学生的发言二、探究学生可能的回答有:动力大车轮多减少货物的重量与路面的好坏有关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全部记录在黑板上并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