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案

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案

第 3 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起源地、注入的大海、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经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剖析,可以解说黄河各河段产生灾祸的原由。

3、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治理举措。

【学习重点】掌握黄河的基本状况,以及治理举措。

【学习难点】知道黄河各河段产生灾祸的原由。

【学习过程】黄河的治理【自学导航】仔细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以下问题!学法提示:读图剖析读课文内容和图 2.41 和图 2.42 达成: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起源地,注入的大海。

2、找出区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限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4、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6、地上河的散布河段、形成过程。

7、黄河不一样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沟通展现】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沟通【合作研究】师生共同商讨解决:1、剖析黄河的作用。

2、为何黄土高原地域水土流失严重?3、议论达成课本52 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怀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同步操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D. 四川盆地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 上游B. 中游C.下游D.中上游3、以下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 、黄河 C 、长江 D 、淮河4、治理黄河的重点是()A 、引黄淤灌B 、加固黄河大堤C 、全流域综合开发D 、中游水土保持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二、综合题以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达成以下各题:(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黄河起源地:________山;②注入海疆:________海;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③是________,中、下游分界处④是________;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⑤是________,⑥是 ________;主要支流⑦是 ________,⑧是 ________;主要水电站⑨是________水电站。

黄河的治理方案教案设计

黄河的治理方案教案设计

黄河的治理方案教案设计。

为了有效处理黄河流域的各种环境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套合理而有力的治理方案。

以下是本文提出的黄河治理方案教案设计:一、问题分析1.1 现状分析黄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区,但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水质减差、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不断。

1.2 目标设定(1)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2)提高洪涝灾害的防止和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促进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问题分析针对上述现状和目标,我们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要从源头上保护好水土,注重治沙、治水等方面的工作。

要选择合适的建设工程,将黄河所泛滥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节流,避免过度损失。

可以在推进生态旅游、绿化城市、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发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实现黄河治理的多方面发展。

二、治理方案设计2.1 科学防汛针对黄河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科学防汛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对黄河流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黄河两侧建设防护堤,加强堤岸修建和加固,防止洪水泛滥。

针对高峡平湖、密岭短流等地区需要尽早进行水库防洪的预测和规划,应尽可能的采用智能化水利工程的方式协助防洪。

2.2 针对性治理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针对性。

我们可以结合黄河上游的情况,实施坡改流、坡改沟等综合治理,使用大面积的工程施工能减少多次的重复施工,最大限度地避免土地损失和环境污染。

同时,在湿地保护上,可利用其自然保护的特点,规划好相关旅游环境,加快对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2.3 综合发展治理方案不能仅仅解决当前的问题。

在促进黄河流域经济的同时,更需要考虑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黄河流域开展经济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一批旅游景区和文化产业,探索出黄河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推动黄河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教学计划3.1 课程设置(1)黄河治理方案的思考(2)科学防汛的实践与探索(3)针对性治理的综合实践(4)黄河流域综合发展的促进与可持续发展3.2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学习、实践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模拟练习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精选第一章:黄河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 掌握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的位置。

3. 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的位置。

3. 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查找黄河的流经省份和注入海洋的位置。

2. 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地位。

3. 邀请专家讲述黄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二章:黄河的治理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治理的必要性。

2. 掌握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

3. 理解黄河治理的意义。

教学内容:1. 黄河治理的必要性。

2. 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水库建设、水土保持、河道疏浚等。

3. 黄河治理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了解黄河治理的必要性。

2. 组织学生讨论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

3. 邀请专家讲述黄河治理的意义。

第三章:黄河流域的水库建设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流域的水库建设情况。

2. 掌握水库建设对黄河治理的作用。

3. 理解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黄河流域的水库建设情况。

2. 水库建设对黄河治理的作用。

3. 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库建设情况。

2. 组织学生讨论水库建设对黄河治理的作用。

3. 邀请专家讲述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情况。

2. 掌握水土保持对黄河治理的作用。

3. 理解水土保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情况。

2. 水土保持对黄河治理的作用。

3. 水土保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情况。

2. 组织学生讨论水土保持对黄河治理的作用。

3. 邀请专家讲述水土保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黄河治理的挑战与展望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

黄河的治理教学教学导案设计

黄河的治理教学教学导案设计

黄河的治理教学教学导案设计黄河的治理教学导案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二、教学教案思想《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初二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生态环境问习题突出的黄土高原。

本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可自主推到、评估黄河的功与过,从而经一步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这一学习过程,自己就是和谐人地观的形成过程。

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络很亲密。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实验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实验中学习”。

详细设计如下: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中严密联络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本身知识去解决详细问习题,学以致用。

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采用观察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教学教案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突破了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目的: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的: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开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开展的观念。

富源县第六中学刘建康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富源县第六中学刘建康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黄河的治理)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一、能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

二、了解母亲河的庞大奉献。

3、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和治理的大体方案。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一、黄河含沙量特别大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二、黄河的治理办法。

三、学习进程(一)挑战自我,自主学习——动手、动脑、动笔黄河的奉献阅读讲义P48—49页课文,说出黄河为咱们作出了什么贡献。

一、黄河概况(阅读讲义P48页、P7页和P24页的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呈庞大的___字型,注入___海,全长_______千米。

(2)看P7页图说出黄河流经省区。

(3)图中代号①是河,②河,在图顶用红笔标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孟津。

(4)黄河流经的主腹地形区A ,B ,C ,D 。

(二)交流探讨二、黄河的忧患(请阅读资料,结合讲义P49—52页和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黄河每一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若是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黄河每一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化肥。

材料二:黄河携带泥沙流入下游华北平原后,因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平均每一年增高10厘米。

为了避免泛滥,人们筑堤束水,河床不断举高,河堤也相应加高。

年复一年,下游河床高出平地3—5米,有些河段乃至高出10米以上,成为地上河,也称悬河。

1、治理黄河的根本办法是(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B、下游修整黄河大堤C、增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维持工作D、治理泥沙2、黄河中游河段及其部份支流流经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______量最多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2024年黄河的治理教案(带目录)

2024年黄河的治理教案(带目录)

黄河的治理教案(带目录)教案名称:黄河的治理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经省份等。

2.理解黄河治理的重要性,掌握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黄河治理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情况2.黄河治理的重要性3.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教学难点:1.黄河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准备:1.教学PPT2.黄河流域地图3.黄河治理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黄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条河流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经省份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结合PPT,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重点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经省份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黄河的治理非常重要?四、课堂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治理的重要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收集黄河治理的相关资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和治理的重要性,谁能来说一说?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教师结合PPT,讲解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河道整治、水土保持、防洪工程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有哪些?三、课堂讨论(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展示黄河治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

黄河的治理导学案

黄河的治理导学案

《黄河的治理》导学案班别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牢固掌握黄河的源流概况,理解黄河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提高读图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掌握江河治理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激情参与,阳光展示,享受学习快乐;培养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1.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2.黄河的治理措施。

三、学习方法以旧带新,图文结合、交流合作、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知识链接凌汛:是地处较高纬度北方地区河流的特有水文现象。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

纬度低的河段气温高河流封冻晚或解冻早,纬度高的河段封冻早或解冻晚。

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五、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注入海洋,全长千米,干流呈巨大的“”字型,是我国第二(大或长)河。

2.上中游分界点城市位于自治区的,中下游分界点城市位于省的。

3.黄河干流依次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高原、高原、高原、平原。

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平原平原、平原。

4.黄河干流依次流经的省区有:、、、、、、、、(简称)共9个。

5.黄河主要支流:上游:,中游:。

(思考:下游有没有支流,为什么?)。

6.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或水利枢纽:上游,中游。

(二)合作探究7.读下图完成填空。

(1)这是黄河游示意图,河道特点是,它是由而形成的。

(即地上河的成因)(2)黄河两岸人民创造了的办法,实现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3)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来约束,一遇暴雨,有危险。

所以说黄河之害在于,治黄关键在于,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是治黄之本。

8.读黄河水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的治理 学案

黄河的治理   学案

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二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识图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流入海洋等。

2、理解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自主学习二:黄河的治理(48页)1、(48页一段)黄河发源于高原上的,呈巨大的“”字,最终流入海。

黄河的贡献: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发电;利用黄河水,使成为“”。

黄河的忧患:黄河地区自古多。

2、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9个)(看课本第7页或48页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

简称:。

3、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24页图)发源于高原(的山脉)、高原、高原、平原。

4、黄河的上中下游分段:在48。

由此判断:黄河上游(源头—自治区的);黄河中游(自治区的-- 省的);黄河下游(省的--黄河入海口)。

5、看右图和课本48页,找出黄河的主要支流:①②③④其中位于黄河上游的是和,位于黄河中游的是和。

从图中看黄河下游有支流吗?。

6、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小平原(农业区):A B ,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

7、阅读49页第二段,找出黄土高原为什么水土流失严重?8、阅读49页第三段,找出黄河游为什么成为“地上河”?①黄河游流经,带来大量。

②。

知识梳理:1、发源地:高原的山脉;注入海洋:;形状:“”黄2、干流流经省区(简称9个)河3、干流流经地形区(4个)知 4、黄河各段分界点:上中游分界:自治区的、中下游的识分界:省的。

梳5、主要支流:上游和;中游和。

理 6、灌溉农业区(小平原)和7、主要问题:中游严重、下游形成“”。

巩固训练:1、阅读50页下活动题1(1)找出,黄河流域的古今的主要忧患:、、、等。

2、根据51页图及文字,找出黄河各段存在的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

3、地理填充图册第21页,第四题,1、2、3、4,和第22页第五题,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的治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概况
2、分析认识黄河的贡献
3、分析认识黄河在不同河段产生的忧患及其原因
4、了解根治黄河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黄河源流概况
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P50),中国地形图(教材后附彩图)、气候图(P38),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流经省、省、省
自治区、自治区、陕西省、省、河南省和省,注入海。

2、黄河上游和中游分界城市是、位于自治区;中游和下游分界于
,位于省。

3、湟水、洮河、汾河与渭河四大支流,位于黄河上游的是,位于中游
的是。

4、对照中国地形图(教材后附彩图)、气候图(P38)、干湿地区图(P36),写出黄河流经
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区、干湿地区。

地形区:。

气候去:。

干湿区:。

二、黄河的功绩
分析教材P50上的图片,想一想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黄河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那些贡献。

1、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图:。

2、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景观图:。

3、黄河源头图和兵马俑图片:。

4、壶口瀑布图:。

三、黄河的忧患
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和下游泛滥范围图和教材P49—52,结合活动题1,分组讨论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并分析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黄河上游忧患:。

原因:上游气候,草地,严重。

2、黄河中游忧患:。

原因:自然原因A 、B 、
C 。

人为原因:开矿、修路、过度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

3、黄河下游忧患:。

原因:黄河下游流经,河道变得宽而平坦,水流,
淤积旺盛。

4、黄河凌汛主要产生于黄河宁夏、和省境内的部分河段,凌汛发生的时
间一般为和。

四、黄河的治理
阅读黄河景观图和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各河段的治理方案。

上游:。

中游:。

下游:。

五、课堂反馈练习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流入_______海。

(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①是____________,中、下游的分界②是_____________。

(3)黄河泥沙来自_______游的_______________高原。

(4)③是____________平原,④是______________平原。

(5)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就变成了“_______________”形态。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

A、巴彦喀拉山
B、夏季降水
C、渤海
D、唐古拉山
3、下列平原不是黄河所塑造的是。

A、宁夏平原
B、成都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4、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上游河段的水能开发
B、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河段的堤坝加固
D、上游青藏高原的封山育林
5、读下图,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

流域界线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黄河的主要支流名称:①②③(2)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地点:(城镇名),并在图中标出。

(3)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农业区:
E F
(4)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