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合理容量导学案

合集下载

12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doc

12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doc

1.2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年级:高一科目:地理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习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二特点。

【学习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15页完成如下内容:一、“人口爆炸”1.描述对象:20世纪出现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①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即世界人口的“②形曲线增长,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③—, 但很快就会④。

二、环境的限制性'⑤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一对⑥___________ 的1.原因〈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资源的⑦<增加2.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1)原因:自然资源是⑧的。

(2)要求:人类与自然之间应当建立⑨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2)特点:、相对性、o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________________ 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规模的大小。

4.多数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______ 亿左右。

5.根据有关部门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人。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环境的限制性1.课本Pm课本活动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是否合理。

(A层次完成)展示结果:2.环境容纳人口的数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限制?(A、B层次完成)环境容纳人口的数量的首要的限制因素是哪一个?(A、B、C层次完成)展示结果:【规律总结】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探究点二人口的合理容量1、区分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1)作用及意义: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__________。

(2)影响因素:资源、______________以及人口的生活和__________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判断1.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

()2.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______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__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______的人口数量。

2.当前社会的人口问题(1)主要表现:人口__________、人口________等。

(2)影响:引发严重的______问题和环境问题。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________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___________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______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_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探究点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7 000万以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成为当时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材料二步入21世纪,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对我国耕地、草地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而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3.75亿。

(完整版)1.3《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完整版)1.3《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和理解我国及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3.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及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重点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自主学习】知识链接1.查资料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世界的人口数量。

2.我国的人口政策。

基础自学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衡量指标是什么?2.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制约因素有哪些?3.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4.人口合理容量:按照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来人口的前提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

【合作学习】读P12图1.11 “木桶效应” 讨论: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3。

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你感觉环境人口容量能否确定?4.读图1.11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

讨论: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你认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多少?5.结合课本P14活动:及下列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材料一:2008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

4亿,即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现代型,但每年净增长人口数量仍超过1000万。

启示1:材料二:见右表启示2:材料三:《科技促进资源保障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我国金属矿山采选回收率平均比国际水平低10%—20%,矿山平均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20%,约三分之二的共生、伴生有用组分的矿山未开展综合利用,尾矿利用率仅为10%。

启示3:【当堂达标】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发达国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D、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2、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B、科技水平C、生产能力D、消费水平 3、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4、对环境人口容量可以进行定量估计,是因为( )A、科技发展速度缓慢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2.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导学案

2.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导学案

2.1.3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严重的人地矛盾。

二、知识网络三、知识梳理1.环境承载力(1)概念:指环境能__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特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资源的总数并不确定,一个地区的资源也会不断变化,这是因为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要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科技发展了,一方面会使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可使开发资源的数量增加,即它的利用程度和开发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如图所示:(3)估计:存在________者、悲观者、介于________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观点。

3、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___________,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意义: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___________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____________发展战略。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_____________ 、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并由___________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___________问题。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表解如下:四、过关检测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最大人口密度可理解为 ①单位面积上的环境人口容量 ②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合理容量③单位面积上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④单位面积上最适宜的人口数量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3、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④自然灾害增多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三、比较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随堂检测】1.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2.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3.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4.关于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力B.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D.合理容量是可定量估计的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

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课后巩固】点金训年P15—P17【新知导学】1.城市有哪些常见形态? 2.城市有哪些功能区?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学后反思】课题: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最适宜人口数量相对确定性、不确定性最大人口数量环境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知识梳理】答案①持续供养②资源③智力④物质生活水平⑤资源⑥科技发展水平⑦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⑧合理⑨最适宜⑩人口增长过快⑪人口年龄结构失衡⑫资源问题⑬环境18人地协调发展○19持续发展战略○20生态平衡○21生活问题⑭高⑮快○16规模○17高水平生活质量○质量【合作探究】一、答案:(1)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人类必须的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地理必修②1_3合理人口容量导学案

地理必修②1_3合理人口容量导学案

课题: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②理解和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合理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以及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2.水平目标:①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②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对应措施;3.德育目标: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理解。

重点难点:1.重点:①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②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③由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2.难点:①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②如何使学生准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知识链接:1.科研报告警告:中国未来20年将面临矿产资源短缺;2.中国存有水资源危机的表现;3.农民工的由来;4.公民何时拥有迁徙自由。

方法指导:讨论探究法、小组辩论法、材料分析法、习题法学习内容:自主学习:一、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对比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能表达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重点难点】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课前预习】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1)概念:______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1)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__________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其中______是主要因素。

(2)估计:存在________、悲观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观点。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1)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

(2)(3)实质: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实现的保障措施(1)世界:___________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建立__________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平等权利。

(2)各国、各地区:应尊重___________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__战略。

【合作探究】页 1 第重难点突破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重难点突破二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三种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检测】.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科技水平AC、资源状况、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 人口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

回答2--3题。

.为使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国必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2 )④增强国力③发展经济②环境保护①计划生育B A、①②、③④CD 、①③、②④页 2 第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3~4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编号:024 日期:4.13【考纲要求】1.环境承载力2.人口环境容量3.人口合理容量【考点提示】1、对比人口容量与合理容量的不同2、分析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看课本找到以下内容)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2、环境承载力重要衡量指标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性4环境人口容量得估计及三种观点5、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人口数量、合理人口容量分别是多少?二、深入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5~6题。

5.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15~16亿B.15.1或16.6亿C.约8~9亿D.约14~15亿6.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三、迁移运用(高考题重现)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表”,读表探究下列问题。

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人)人口合理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 200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 100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 30(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什么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表格推算,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气候区是哪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2011·四川文综)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9~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编制罗曼审核高一地理组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一课时)
1、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
2、掌握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及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的区别;
若将下图中的公
共汽车比作“地球号列车”的话,该图反映
了什么问题?
完成《新新学案》第6页至第7页填空题。

1.人口的指数增长曲线呈现()
A、“J”形
B、“S”形
C、“V”形
D、“U”形
2.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河流域、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资源贫乏 B、海拔太高
C、城市太少
D、自然环境恶劣
3.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B、地球上还有许多未开发的资源及未探知的领域,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全球环境人口容量还是有限的
D、环境人口容量是确定的,不会改变的
4.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A、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人口占据空间
D、每平方米200人
一、环境的限制性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天然无法居住的地带占1/3,新中国成立后仅仅50多年,水土流失的面积又超过1/3,现在能生存的土地占总量的也仅有1/3。

也就是说短短的世纪,中国的人口增加了一倍,而我们的生存空间却减少了一半。

现在,我国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准的1/2;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128hm2,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准的1/6。

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15年后只剩下6种。

石油已经连续多年净进口,2010年后几乎70%以上依赖进口。

1.读课本第10页图1-5,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在此基础上,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2.根据上面材料,讨论:
(1)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有着怎样的影响?
(2)为什么环境(自然资源)对人口增长具有限制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

16.6亿人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相对地理解为中国资源最大承载力。

因此,中国人口最高峰不宜超过16亿人。

材料三: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能养活好8亿~9亿人;如果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致应控制7亿之内。

材料三:复活节岛位于南太平洋南回归线南边一点的地方,面积约有167平方公里。

早期拉伯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
土地。

他们的人口快速增长,大约在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2万人。

但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

过度的人口膨胀引发连续的饥荒、战争,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岛屿的自然生态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1)材料一中的第一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哪幅漫画反映的是人口合理容量?
(2)根据材料回答:材料二是指容量;材料三是指容量。

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与环境承载力有什么区别?
(3)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
的措施有哪些?
(4)复活节岛的悲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地图册练习册部分第
三页第二、第三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