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垄断资本集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oc

1898—1929年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和财政资本的形成20世纪初美国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出现了新的集中趋势,产生了金融资本。
据1910年《美国第十三次人口调查》材料,在美国86个关键性生产部门中有27个部门的产品半数由大企业生产。
美国的大企业控制了铜产量的99%,胶鞋产量的92%,铁和钢产量的91%,汽油产量的88%。
美国《1914年工业普查摘要》显示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904年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9%,工业产值占38%。
到1914年则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工业产值占48.6%。
1919年高达88%。
1948年《美国统计摘要》说明,1900年美国有工厂51.2万多家,年产值130亿美元,工人530万人。
1914年有工厂17.3万多家,年产值230亿美元,工人647万人。
20世纪前30年的工业生产集中经历了两个世纪之交的合并运动。
即1897—1903年的企业合并,形成以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垄断。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企业合并继续发展。
使19世纪末兴起垄断组织得以确立和巩固。
在工业积聚和集中的同时,银行资本也进一步集中。
1863年前美国以各州银行为主,1863年2月25日联邦政府建立了国民银行制度。
凡5人以上集资向联邦政府缴存相当于银行资本1/3的联邦公债就可领取执照,开办银行。
1914年时美国有州银行17,500家,国民银行7,525家。
1913年12月23日威尔逊签署了建立联邦储备银行制度的法案在全国划分12个区,每区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作为各区银行的银行,控制货币发行和信用调节,鼓励各区的国民银行、州银行为会员银行,为联邦储备银行筹集资金。
全国设立联邦储备局。
美国在25,000多家银行中居统治地位的是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
尽管1919—1929年间,美国银行总数减少了几千家,但是银行业的总资产则从476亿多美元增加到720多亿美元。
1929年,占美国银行总数1%的250家银行控制着全国银行财富的46%以上,大商业银行从事投机活动使20年代经济的繁荣蒙上了一层阴影。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难点知识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
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建议教师联系学生的物理化学知识制作一张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简表,帮助学生构建思维的起点。
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研究与电动机、发电机出现的关系等。
(2)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
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
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美国垄断资本集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美国垄断资本集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 二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每一次合并高潮的出现,都是以经济危机为其背景的。
正是在经济危机中,一批资本丧失了资本增殖的能力而被其他资本吞并。
而资本暂时失去能力,则又缓和了危机,为下一轮资本增殖高潮提供了条件。
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出现了一轮经济高涨。
与1913年相比,1918年美国石油产量增加了43%,煤产量增加19%,钢产量增加44%,铜产量增加57%,机器制造增长70%。
炼铁炉的生产能力从1914年的4,140万吨增加到1920年的4,830万吨。
铸钢厂的生产能力从1914年的4,120万吨增加到1921年的5,810万吨。
1913-1920年间,美国在世界生产中的份额发生了显著变化:煤产量从39%增长到45%,钢从44%增长到58%。
美国一跃从站前的债务国变为了战后的债权国,截止1921年6月1日,美国借出款项达到125亿美元。
然而随着一战的结束,美国国内的军事订货急剧减少,而欧洲经济的混乱也削弱了国外市场购买力,这使得美国的经济高涨戛然而止。
在战争刚刚结束后的1919年,美国即出现了一次衰退。
1919年的焦炭产量同比下降了21%,1919年上半年的生铁产量比1918年下半年下降了22%,1919年5月的钢产量比1918年10月下降了44%。
与生产量下降相伴的是出厂价格的下降。
1919年7月的生铁价格比1918年11月下跌了26%,1919年5月的金属制品价格比1918年10月下跌了14%。
到1920年底,经济危机蔓延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从产量上看,1921年与1920年相比,煤产量下降28%,生铁产量下降55%,钢产量下降53%,铜产量下降58%,铝产量下降76%,汽车产量下降28%。
从固定资本投资来看,1921年与1920年相比,建筑工业厂房和设备费用下降52%,工业设备投资下降40%,农业设备投资下降50%。
从产品价格来看,1921年与1920年相比,生铁价格下跌了47%,煤价格下跌了33%。
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

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我们都知道,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三十年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及迅速扩展,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最终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出现了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统治东方的局面。
为何两次科技革命就使得西方的实力远远高出东方?今天所要讨论的就是使得西方国家实力大增的深层次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提到垄断资本主义,首先就要先来弄清楚垄断的定义。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古典企业制度,极为分散的小资本家的私有制和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已不再适应已获巨大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而是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已获巨大发展的生产力迫切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正是这种变革的结果。
所谓垄断,就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而通过某种形式联合起来,对一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进行共同操纵和控制。
它是自由竞争的必然产物。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生产的发展和集中,而这一过程发生和发展于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
19世纪最后30年发生的技术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巨大发展,为实现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一期间,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主导,诞生了托马斯炼钢法、蒸汽涡轮、内燃发动机、汽钻、裁截机、发电机、电动机、远距离输电、电灯、电车、电话、无线电以及从炼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
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利用和普及,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加速地发展起来,并引起了一系列新兴的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的建立和兴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
世界工业生产量,1850~1870年的20年间只增长了1倍,而1870~1900年的30年中增长了2.2倍,20世纪的头13年中又增长6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历史

中国历史,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重大历史事件政治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大背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破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地主阶级自救: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的影响。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技术力量,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清政府试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中国政治民主化开启:严复,康有为称他为“中国西学第一”,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维新变法1898年,由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作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辛亥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兴中会,中国第一个阶级革命团体。
建立合众政府。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旧),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背景:①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并加紧侵略中国。
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后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简史(20c初期文学)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简史二十世纪初期的文学群星灿烂的第三次文学高潮十九世纪未到二十世纪初,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
具有十九世纪优秀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美国小说,伴随着美国社会的这一演变踏进了二十世纪的门槛,在丰富的民族传统和社会土壤的培育下,形成了二十世纪初期绚丽多彩的创作景色,它不但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小说家和优秀的作品,而且在形成美国民族文学独特的风格和众多的流派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从整个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看,它是继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浪漫主义高潮和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现实主义高潮之后的第三个高潮。
从本世纪初开始,以马克·吐温和弗兰克·诺里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直接培养出他们出色的继承者——西奥多·德莱塞、杰克·伦敦,随后又现出舍伍德·安德森、厄普顿·辛克莱、维拉·凯瑟、辛克莱·刘易斯、厄内斯特·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威廉·福克纳、约翰·斯担贝克、托马斯·沃尔夫、多斯·帕索斯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作家,以及象珀尔·布克、玛莱丽特·米切尔等在某个时期因某个作品而具有一定影响的小说家他们当中的好几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使美国小说一跃成为世界文坛上的一支劲旅。
左翼小说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诞生于美国危机年代发展起来的左翼文学运动之中。
它与左翼戏剧、左翼诗歌、左翼报告文学和左翼文学理论一起组成规模巨大的左翼文学运动。
约翰·里德(1887—1920)曾亲自经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美国左翼文学的先驱。
迈克尔·高尔德(1894—1967)的文学评论对左翼小说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阿格尼丝·史沫特莱(1890—1950)是一位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息息相通的左翼作家,她的自传小说《大地的女儿》以同情的态度记载了青年转向革命的过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四)垄断特征: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 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特点,因此被称为“军事封 建帝国主义”。
七、日本:
(一)经济状况: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 速发展。1885年前后,工业革命出现高潮。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二)发展原因:①明治维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③对外掠夺以满足其市场 和资源需求。④政府保护、扶植下产生垄断组织。
(二)美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 原因和启示?
(1)共同原因: ①政治稳定: ②统一的国内市场: ③资金充足: ④技术先进: ⑤资源丰富: (含:政治 (局)稳定;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充足的资金和资 源;重视科学技术;稳定的国际环境等。
(三)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三)垄断特征: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 式,所以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三、德国:
(一)经济状况: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发展速度仅次 于美国,工业总产值从1870年的第3位跃居世界第二位。
(二)发展原因:①1871德国的统一,开辟了统一的 国内市场;②1870普法战争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 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③取自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 为其补充了重要的资源;④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 动。
五、法国:
(一)经济状况: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到19世纪 末,其工业生产总值降到世界第四位。
(二)发展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对雄厚;②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推动。 (三)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 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②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不利于 采用新装备和新技术;③1870普法战争大量的赔款;④垄断资 本家把大量的资本投资到信贷领域,而不是投资在生产领域, 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⑤投资国外远远多于投资国内。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银行成为股票与债券买卖的场所,并代理工商企业发行有价证券,使一切工商企业的创办与扩大都要通过银行。
这使得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其结果是形成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
一、知识点考情分析年第4题、年21题二、知识点详解寡头垄断资本主义(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为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低阶段。
它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快速分散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构成出来的。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步入至寡头垄断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寡头垄断就是适应环境生产高度社会化而产生的资本社会化形式。
寡头垄断替代自由竞争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生产关系的阶段性调整。
寡头垄断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又发生部分质的变化,从私人寡头垄断资本主义转型为国家寡头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规模会造成垄断,可能出现由大企业之间协议或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国家寡头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存有五种:第一种就是国家所有并轻易经营的企业,包含:满足用户国家机构自身须要的国有企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通常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第二种就是国家与私人共计、合营企业,包含: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设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分拆,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展开入股和国有企业转回由私人出租或承包经营。
第三种就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予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含:国家做为商品和劳务的订货者,向私人寡头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寡头垄断企业提供更多了用确保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金,轻易、间接地资助私人寡头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支出,提升社会购买力,不断扩大消费市场需求,为私人寡头垄断企业缔造市场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垄断资本集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1 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形成
十九世纪末,电力、石油、化工、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有力地加强了重工业的地位。
1860-1890年,美国铁路里程增长了5倍,美国国内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为资本进一步集中创造了条件。
187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生铁产量下降了24%,钢材下降24%,铁路长度减少77%,石油产量下降了25%,造船量下跌了64%。
1873年末,三分之一的美国炼铁厂停工。
这场危机造成的失业工人达到300多万。
经济危机使工业资本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大型企业家手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公司合并的高潮。
1899年,合并公司达到1208家,合并金额为22.4亿美元。
1895-1904十年期间,每年平均合并301家公司,合并资产为6.9亿美元。
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由为数众多的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公司总数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50-75%的有6个部门。
1895-1907年间,美国制造业各部门合并资产共62.5亿美元,其中重工业占70%。
二十世纪初,美国有8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一家公司产品产量占该部门产量的90%以上:美国罐头公司、美国制糖公司、美国烟草公司、谷物制品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美孚石油公司、联合制鞋机器公司和美国现金出纳机公司。
在1895-1904年的合并浪潮中,61家合并组成的大公司只占当时合并组成公司总数的19.5%,但是合并资产却占了62.7%。
在穆勒研究的316个托拉斯中,1897年前成立的只有82个,其余均在1898-1903年间成立,这些托拉斯控制了美国制造业资本的40%以上,其中又有78家控制了各自部门产量的50%以上,26家控制了80%以上。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东北部的宾夕法利亚、新泽西、特拉华和纽约4个州有大量的铁矿和煤矿,又是铁路和海运的枢纽,工业、金融和运输部门集中,其合并资产额占美国各州总数的88.6%,合并公司占全国总数的77.9%,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80%以上。
钢铁业
1900年安德鲁·卡内基的卡内基公司的钢产量已经占美国钢产量的25%。
同时在1897-1900年间,美国的169家钢铁企业通过合并,形成了10家大型公司,合并资产总额达到6.6亿美元。
摩根财团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吞并了卡内基钢铁公司和梅隆的联合钢铁公司,
以及之前组建的10家中等规模公司,组建了美国钢铁公司,打败卡内基,形成独家垄断,资产达到13.7亿美元,控制美国钢铁产量的65%。
铝制品冶炼业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梅隆家族的匹兹堡冶炼公司成为了冶炼铝制品的主要企业,独家垄断美国铝制品生产。
石油业
1870年,洛克菲勒的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取得了国内的垄断地位。
1882年成立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的第一家托拉斯,控制了美国石油产量的90%。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竞争对手通过国家机器迫使该公司解散为20个独立公司,但是1899年成立的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这20家公司的股票。
制糖业
1887年美国制糖公司合并17家制糖厂,糖产量占全国的17%。
1892年又合并了6家对手,产量达到了98%,形成独家垄断。
烟草业
詹姆斯·杜克的美国一大陆烟草公司在吞并48家企业后,于1890年成立美国烟草公司,资产达到5亿美元,控制美国烟草产量的90%。
2 金融资本的集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美国金融资本的形成时期。
这段时期内,美国工业部门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
资本家要进行合并,需要庞大资金,因此必须得到银行资本的支持,通过金融机构筹
措巨额资金。
银行资本在合并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从而形成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溶合。
这种溶合成长为金融寡头。
在美国第一批出现的金融寡头中,以摩根财团为主。
此外还有一些财团处在溶合过程中。
摩根财团
摩根财团以金融业起家。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它在美国最大的47家银行和工业公司中占有72个董事席位。
二十世纪初,美国铁路合并为6大系统,摩根财团控制了其中4个。
1892年,摩根财团组织了通用电气公司。
1901年,摩根财团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
1902年,摩根财团合并了五家农业机械公司,成立了当时最大的农业机械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
同时,摩根财团还拥有美国一些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西方联合电话电报公司、新泽西西若服务公司、尼亚加拉瀑布电力公司等。
根据1912年的材料,当时摩根财团控制了美国53家企业,总资本达到12亿美元,控制的粗钢产量为全国的53%,无烟煤产量占39%,农业机械占80%以上,电话占90%以上。
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石油开采起家。
1891年,洛克菲勒进军纽约花旗银行,使该银行成为美孚系统中的金融中心。
但是当时洛克菲勒财团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金融核心。
梅隆财团
梅隆财团从金融起家,1869年在宾夕法利亚州创办了家族的第
一家银行。
1889年,梅隆财团投资控制了匹兹堡冶炼公司,二十世纪初收购了国内的重要的铁矾土矿,垄断美国铝的生产。
1901年,梅隆财团采用同样的手法,投资控制了格非石油公司。
1906年格非石油公司改名为海湾石油公司,成为国际石油公司“七姊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