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场设计运动。
它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在设计领域内开展的一项改革运动。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现代设计的先导。
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
2: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设计运动,其发展时间约为1895—1910年。
它由1895年的法国起源,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中欧各国,乃至俄国并越过大西洋波及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所取代。
新艺术运动时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
但该运动中产生的大量生活日用品,建筑和室内设计用品,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则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现代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兴起的新兴设计运动。
这是一场真正的设计革命,通过这个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为人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服务活动。
现代主义运动的特点:1:为社会总体服务,而不再是单独为权贵阶级服务。
2:设计是经由大批量机械化生产而转化成产品的,是与大工业化密切相连的,而不再是依附于手工艺生产的活动。
3:带有浓郁的民主主义色彩和高度的理想化特征。
4:包豪斯:全称“国立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而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直接的影响,从而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已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
包豪斯的基本原则:1: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
新艺术运动

Page 4
4
准确地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个风格。阿拉斯台 ( Alastair Duncan)在他的著作《新艺术》(Art Nouveau)一书的 前言中已经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这一点,其理由是这场运动在欧洲各国 产生的背景虽然相似,但所体现出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如果以为 新艺术是一个统一的装饰和艺术风格,那就根本不可能廓清它的真实 面貌。苏格兰设计家察尔斯?马金托什的家具设计与西班牙建筑家安东 尼?高帝的建筑之间,简直看不出什么共同点;同样是法国的新艺术设 计,巴黎派与南西派的风格则大不相同;从美国提凡尼百货公司的灯 具到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其间的区别也是巨大的。 但是从时间、根源、思想、影响因素等等方面来看,它们又有干丝万 缕的关系,属干同一场运动,因此,从运动的角度来看新艺术,比较 能够反应出真实的面貌来。
Page 3
3
两个运动之间比较不同的地方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 较重视中世纪的哥德风格,把哥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 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 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 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这场运动从1895 年左右的法国开始发展起来,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 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 乃至俄罗斯,也越过大西洋影响了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 计运动。这场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95 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 然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而代之。从意识形态 角度来看,这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 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地改革设计的企图。但是这 场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产品、建筑、室内、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等, 则为20 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 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北欧四国新艺术运动

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北欧四国较早地注意到设计的大众化和人为 因素,人体工学在设计中广泛应用,产品设计特点是具有人情味。他们 提倡由艺术家从事设计,使设计走上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
Page 2
目录 LOGO
风格特点 背景 北欧四国的新艺术运动
实例介绍
Page 3
LOGO
风格特点
新艺术运动热衷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 不喜欢过
分的简洁,主张保留某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装 饰性因素。
极力主张采用自然主题的装饰,开创了从自 然形势、
流畅的线型花纹和植物形态中进行提炼的过 程。
在技术上,新艺术运动的设计者们不反对工 业化,其
·
Allvar Aalto
举弹胶曲奥的着欧阿在 。性合成家开力现尔国
,板型具拓于代法际 这两的系者突家 上 个端胶列。破具阿享 扶弯合,1和设尔有 手曲板首9创计托很 椅后制先3新的(高 在固成是1,典 声 造定,休年被型 誉 型在坐闲阿认代 的
、横背扶尔为表 芬 制杆之手托是之 兰 造上间椅为弯一 建 、,夹,疗曲,)筑 弹使角坐养木他的师 性人为和院家在家和 方就1背设具家具家 面座1由计的具设具 都时0一的最设计设 是具 块佩杰计是计 创有,弯美出上北师
°
·
阳独轻气师斯 能特巧息布堪 的的感和鲁的 设气,造诺纳 计质榉型 维 师。木美马亚 。马、感松家
松皮,作具 也革简品设 是、单直计 最条而到的 早编优今先 在织美天驱 设这的仍者 计些有充, 中材机满瑞 使料结着典 用的构强家 地选形烈具 热择成的设 和形一时计 太成种代大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

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
它强调自然形式、人类情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融合了适度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流派,下面将就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流派进行分析。
首先是英国新艺术运动。
在英国,新艺术运动受到了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写实主义艺术家康巴夫戈文兄弟(Charles Robert Ashbee)等人的影响。
英国新艺术运动注重手工艺和装饰艺术,追求与工业化相对立的手工制作艺术品。
艺术家们强调独特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手工制作,以反对大规模生产。
他们的作品通常富有优雅的线条、精致的装饰和自然的形式。
英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物包括威廉·莫里斯设计的雷德豪斯宫(Red House)和温馨古道尔宫(Wightwick Manor),以及康巴夫戈文兄弟的盖特豪斯(Guild House)。
其次是法国新艺术运动。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强调装饰性和精致的艺术设计。
法国艺术家们不仅在室内设计和家具制作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有所发展。
代表性的艺术家包括戈迪、梅斯涅和卡累。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独特,它将曲线、植物和自然形式与装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华丽的装饰风格。
该运动的代表作品包括戈迪设计的巴黎地铁站和卡累设计的奥维尔图书馆。
最后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重要中心,它以其独特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
比利时的艺术家们将现代工业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艺术家包括维克托·霍尔泽(Victor Horta)和亨利·范·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等人。
他们设计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和家具,包括去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霍尔泽自住别墅和萨宾住宅,以及范德费尔德设计的图尔内宫(La Maison Enzlins)。
新艺术运动

他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传统相距甚远。
麦金托什与“格拉斯哥四人”代表了“新艺术”运动的一个 重要的发展分支。“新艺术”运动设计主张曲线、主张自然主义 的装饰动机,反对用直线和几何造型,反对黑白色彩计划,反对 机械和工业化生产;而马金托什则刚刚相反,主张直线,主张简 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他的探索恰恰为机械 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可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马 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 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他的探索,在奥地利分离派和德国的青 年风格派设计运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总高324米,被法国 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 的电视塔同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建筑。
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名称
• • • • • • • 英国——“现代风格”; 法国——“新艺术风格”; 比利时——先锋派艺术; 德国——“青年风格”, 意大利——“自由风格”/“面条风格”;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风格”; 西班牙——“现代主义”。
“你们想知道我在哪里找到样本的吗?一棵挺拔 的树,它托着主干而主干又托着支干、支干又托 着叶子。自从上帝这个艺术家把它们创造出来, 每一个独立的部分都和谐而蓬勃地生长。”
古斯塔夫·埃菲尔
古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法国土木工程师,因设计巴 黎的埃菲尔塔铁塔而著名。1855年从中央工艺和制造学院毕业 后,专门研究金属建筑,尤其是桥梁。他是首先用气压沉箱造 桥的工程师之一。埃菲尔主要作品有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 (1867)、法国特吕耶尔河上钢拱桥(跨度162米,高出水面 120米)、纽约港自由女神像的骨架等。他设计的埃菲尔铁塔 (1887-1889)震惊了全世界,人们称他为“用铁创造了奇迹 的人”。他在巴黎郊外设计了第一座空气动力实验室,1921年 他把实验室赠给国家。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运动。
起源于比利时和法国,并传至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其特点是注重自然、工艺美术和装饰性的细节,创造出一种具有非凡魅力的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起源阶段(1880-1890年代):此时期新艺术运动的萌芽和形成主要集中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法国的巴黎。
比利时的艺术家组成了一家综合艺术公司,其作品具有印象派的风格,主要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极大的创造力。
2、发展阶段(1890-1900年代):新艺术运动的发展开始向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扩展。
在这一时期,新艺术运动在欧洲的艺术和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其开始将自然中的形态、线条和颜色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品。
3、成熟阶段(1900-1910年代):新艺术运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它的艺术形式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不断地涌现。
其所创造的建筑、室内装饰、珠宝、家具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自然主义特点: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喜欢在作品中使用自然的线条和形态,并试图使设计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
2、装饰性特点:新艺术运动的作品非常注重装饰性。
设计师们在作品中使用华丽的镶嵌、色彩斑斓的图案和精致的细节来强调艺术品的装饰性和精致度。
3、流畅的线条: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强调了流畅、曲线优美的线条。
这种线条使作品具有柔软、优美、有机、动感等特点。
4、新颖的材料和技术: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在制作作品时使用了一些新颖的材料和技术,如玻璃、陶瓷等。
这些材料和技术能够让作品具有全新的外观和质感。
总体来说,新艺术运动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如今已成为欧洲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2新艺术运动

02.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时间:(约1895~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源地:由1895年的法国起源。
发展: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各国,乃至俄国并超过大西洋波及美国。
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运动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所取代。
性质: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地位: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新艺术运动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
但该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产品、建筑、室内、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等,则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准确地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
理由:该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相似,但所体现出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以为新艺术是一个统一的装饰和艺术风格,那就根本不可能廓清其真正面貌。
背景:1】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相似:(相同点)①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②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③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④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⑤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2】两个运动的不同之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新艺术”为法文词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新艺术”“1900年派” 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西班牙——“现代派”德国——“青年风格”(Jugendstil)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Seccessionist)1】法国的“新艺术”发源地。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在各国的不同表现班级:新闻传播1603 姓名:吴也娜学号:新艺术是流行于19—20世纪(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
新艺术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
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
从欧洲近代史角度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及衰落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大机器生产泛滥。
工业化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起来。
劳动者、职员、中产的市民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渐渐地转移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80年,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
(摘自百科)在我看来,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它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色彩的,怀旧和憧憬兼有的情绪和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
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新艺术运动最大的风格是:1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甚至贝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
神 圣 家 族 教 堂 局 部
从圣家族教堂的墙上伸出各种怪兽滴水嘴、 晰蜴、蛇和蝾螈 。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神 圣 家 族 教 堂 局 部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奥地利
奥地利(直线派)
维也纳分离派 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分离派展览馆
奥尔布里希 Joseph Olbrich 1897-1898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法国
赫克托•吉玛德(Hector Guimard) 设计特征--自然主义,有机体和抽 象形态完美结合。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比利时
比利时(曲线派)
维克多· 霍塔(Victor Horta) 设计特征--注重植物的“鞭绳”装饰 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
Tassel House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法国
法国(曲线派)
运动背景:反对工业化风格、反对维多利亚风格 设计源泉:自然(动植物纹样)、东方艺术 设计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设计元素以有机 的曲线为中心
• 路易•马若雷尔 • 设计成就--家具、 铁艺 • 设计风格--新罗可 可图案、日本风格、 有机体形状、富有雕 塑感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圣家族教堂
Sagrade Church 高迪 始建于1882年 至今尚未完工
:西班牙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神 圣 家 族 教 堂 局 部
具有象征意义的18座高塔 塔尖上围着球形花冠的十字架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神 圣 家 族 教 堂 局 部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米拉公寓(the 于街道转角,地面以上共六层,墙面凸凹不平,屋 檐和屋脊有高有低,呈蛇形曲线。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 座被海水长期浸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米拉公寓 局部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巴特罗公寓
the Casa Batllo 1904-1906 公寓的入口和下面二层的墙面 都故意模仿溶岩和溶洞, 饰以彩色玻璃、彩砖屋顶。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巴特罗公寓 Casa Batllo Antoni Gaudi 1904~1906
巴特罗公寓细部:阳台栏杆 做成的假面舞会的面具模样, 屋脊如带鳞片的兽类脊背, 屋顶上的尖塔及其他突出物 体都各有其怪异形状。
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1862~1918) 装饰曲线 金属、玻璃、宝石 某种东方的“镶嵌风格”
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1862~1918) 装饰曲线 金属、玻璃、宝石 某种东方的“镶嵌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奥地利
奥托•瓦格纳 设计观点:新结构、新材料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 现,反对重演历史样式。 设计原则:功能第一,装饰第二
维也纳地下铁站 S-BAHNHOF KARLSPLATZ Otto Wagner 1896~1897
林 克 芬 蔡 莱 街 38 号 公 寓
林 克 芬 蔡 莱 街 40 号 公 寓
马 若 里 卡 公 寓
马 若 里 卡 公 寓
新艺术运动小结
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 及实用艺术的风格。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 一时风靡欧洲大陆。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 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 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深远。 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 具有不同的特点。既有非常朴素的直线或方格网的平面构图, 也有极富装饰性的曲线样式的优美造型。新艺术风格把主要 重点放在动、植物的生命形态上,但设计师常常只是做表面 上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 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 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 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 背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工业化,否定工业产品具有美学
价值,未能找到艺术与大工业的契合点
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实用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
A.曲线派 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 代表-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等 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多 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B.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都灵路12号
Tassel House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埃特维尔德 公馆,霍塔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比利时
霍塔自宅 1898-1899 Maison Horta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西班牙
西班牙(曲线派)
代表人物:安东尼· 高迪 (Antonio Gaudi) 设计风格:仿生、哥特式、曲线风格、奇幻 彩绘瓷砖+混凝土 设计理念:每一个独立的建筑元素都可以更 符合逻辑、更有表情、更丰满、更具有装饰 效果,并少一点平庸。 “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
岭南画派纪念馆 莫伯治 广州,1991
End
19~20世纪之交的艺术风暴: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法国 比利时 英国 奥地利 荷兰 德国 西班牙
赫克托·吉玛德Hector Guimard
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 Henry Van de Velde
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瓦格纳Otto Wagner(维也纳分离派) 霍夫曼Joseph Hoffmann 路斯Adolf Loos(装饰就是罪恶) Hendrik Petrus Berlage 青年风格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