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

合集下载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通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

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

(1) 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

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

(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

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

自 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

(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辈子产力”,最后成为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

(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 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进入“蒸汽时代” 2.社会结构发生重大 变革,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 变化,开始了城市化 进程; 4.世界格局发生变 化 ,东方从属于西 方; 5.殖民侵略进入以商 品输出为主时期。 6.自由主义兴起
原子能(1945年美国- 原子弹爆炸)、航天技 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高分子合成技术等。
三次工业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次第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资产阶 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和劳动力 -圈地运动、贩 卖黑奴和殖民掠 夺; 3.技术-发达的 工场手工业; 4.市场-国外市 场不断扩大; 5.科学知识—自 然科学的发展。
人物
式的经典力学体系;
革命的出现。
“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 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 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 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 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 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 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
创立: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创立, 包括 狭义 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相 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出现 尺缩钟慢 效应 内涵: 时空会随物体 对 论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 重大革命 意义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绝对 时空观, 揭示了时空的 相对 性 量子 力学建立,对世 量 诞生:1900年 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 子 爱因斯坦提出 光 的量子理论 界的认识开始由 宏观 论 发展 世界深入到 微观 世界 玻尔提出 原子 的量子理论 相对论 影响: +量子论=现代物理学基础 ——改变认识角度和 方式
重视科学实验,追求知识 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发展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得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文化就是民族得血脉,人民得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得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就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得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得最具影响与成效得成果,人类文明得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得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得力量。

文化与科技在不同得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得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得漫长发展演变过程。

(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得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得分化与显著得界限。

文字得发明与广泛使用,就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与最具决定性得明证。

(2)在近代,科技得发展得益于思想得解放、文化得繁荣。

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得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得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得兴起。

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得重要因素,一系列得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得主导地位。

(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得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得“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得“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得“现代社会进步得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与支配力得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得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

(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得第一动力。

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得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得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得内涵,不断创造着新得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得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得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得第一动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科学技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古代中国成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反过来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明的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

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影响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1],物化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

反过来,文化具有反作用,它通过影响经济基础进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广阔土地,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2]。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影响更加突出。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作用。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明的传承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

正确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1.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当代中国如何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近代科学技术在欧洲产生,此后出现了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当时中国的科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范围内,没有产生近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是古代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然而,近现代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西方国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它是由以下这几个条件融会在一起所形成的。

1、经济方面。

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压制。

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萌芽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的思想使中国商业发展的根基不足;中国既缺乏商业兴盛与科学萌芽的有效机制,也缺乏其兴起的思想土壤。

2、政治方面。

绝对皇权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绝对的权力首先造成了人格奴性与精神的束缚,其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想界的封闭和科学精神的匮乏。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近代科学不仅未在中国产生,也未能在欧洲之外的任地区产生的深层原因。

每一种权力都谋求一种稳定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权力的协约中,规范性的法律产生,而其中特别是民法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资本主义商业有了最基本的保护。

而资本义的发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真正强大动力。

3、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落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很少涉及生产和科4、对外关系。

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5、中国式思维。

近代科学有两大基础,一是完善的形式逻辑,二是实证主义。

简单地说:科学=逻辑+实证。

遗憾的是,中国尽管有着领先世界的文明,但在这两个方面却是极度的匮乏。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取象比类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中国在文明上一度领先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含反思)

第七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

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

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

“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共25张PPT)
(4)影响: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 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一 科学家
人物名片
称谓: 英国生物学家 成就: 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影响:
达尔文 (1809—1882) 地位:
一 科学家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 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1809—1882) 地位:近代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一 科学家
科学的力量

经典力学 牛顿


进化论
达尔文 革 命
独立思考 勇于批判 追求真理
一 科学家
近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 2.思想自由(重要因素) 3.科学家的勤奋、实践、创新(个人因素)
二 文学巨匠
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
三 音乐美术大师
《船》
《兰格罗瓦的桥》
《绿色的原野》
三 音乐美术大师
《英雄交响曲》献给 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 大的社会题材?
这首交响曲以法国 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 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 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三 音乐美术大师
贝多芬是19世纪的音乐泰斗。他是一位将古典交响 乐推向新的巅峰,同时又开创浪漫派先河的伟大音乐家。 他的作品构思宏大,气势磅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主 要代表作有: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 科学家
1. 牛顿及其成就 (1)简评:英国科学家牛顿 是近代自然科学 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 等领域 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 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 (27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 (27张)

材料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牛顿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
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 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
为牛“哈顿雷的彗《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牛顿的发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物种的可变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 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指 出自然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理论:生物进化论 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探究:
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身 上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我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发展背景:
科学家
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 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科学家
代表:
牛顿
国籍: 英国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贡献:
①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 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
②1867年,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 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地位: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A.莎士比亚 B.维克多•雨果
C.巴尔扎克 D.列夫托尔斯泰
A
论,重创了教会的神创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人类
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该理论是( ) A.浮力定律 B.相对论
D
C.经典力学
D.生物进化论
(2019•湖南长沙)21.爱因斯坦在纪念某位伟大人物时说:
“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 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这位伟大人物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世界史第七单元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考点展示】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生物进化论;科技革命发展;19世纪文学艺术成就。

一、科技:16世纪以来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去除了精神枷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和发展,都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物理学:1、经典力学:(1)背景:①思想基础:和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②物质基础:17世纪英国的迅速发展;③理论基础: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努力,奠定了经典力学的。

(2)伽利略奠定基础①成就:A.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B.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②意义: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①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

③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④意义: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⑤局限:只使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状态,绝对的时空观无法解释微观高速运动现象。

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1)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面临的新问题。

(2)提出: 20世纪初(3)内容: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A、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B、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4)意义: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成就: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标志量子论的诞生;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2)意义: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革命性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例题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8题)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例题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文中的”这个原理“是()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例题3】(2013年江苏高考17题)“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例题4】(2012年1月衡水市高三调研15题)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二)生物学: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1)历史背景:中世纪,基督教会坚持上帝创世说,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2)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 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

(3)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4)理论基础:17世纪,英国胡克发现细胞。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细胞学说确立。

2、代表: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1)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2)理论观点:①一切生物都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③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影响:①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②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③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

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例题5】(2013年广东高考21题)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 性”的学说是A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 .达尔文的进化论C .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例题6】(2013年四川高考9题)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 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 年。

据此可知A .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 .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 .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 .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例题7】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例题8】(2009宁波期末)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 .研制成了发电机B .发明了内燃机C .发明水利织布机D .改良了蒸汽机【例题9】(2009山东德州)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蒸汽机广泛使用 ②化工业兴起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二、艺术文化:(五)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九)电影艺术(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自拍电影。

(3)发展:①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默片”《一个国家的诞生》;②美国首次拍摄有声电影;③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④宽银幕、立体声电影问世。

(十)电视的出现与发展(1)产生与发展历程。

①出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

②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③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个小时的电视广播。

④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⑤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⑥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2)影视艺术的影响。

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影视艺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例题10】(2010·广东高考)“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例题11】(2009·安徽高考)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例题12】(2009·广东高考)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下图反映的信息有①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②反映了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的不满③表现了人民在反对资产阶级专政斗争中的英雄主义④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美术的杰作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①②③【例题13】北京时间10月3日凌晨,全世界电视台同步直播了一则消息:“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进行,在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票选里,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三轮投票击败西班牙马德里,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

”这则消息最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的功能B、鉴赏古玩的功能C、展示优秀作品的功能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的功能【例题14】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

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 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A.民主主义情感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4.【例题15】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19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B、许多科学家的不断努力C、人类新的精神需要D、商业利益的驱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