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护理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由于要 面对开颅手术 ,患者都会 经常产生 紧张 、忧愁 、焦虑 、易
怒 、易激 动 、恐 惧等 不 良心理情 绪 ,这些 不 良的情 绪 ,极易 加重病 情 。所以患者入 院后 ,护理人 员要详 细地 向其介绍 医院 内的环境 、设
施 、制度等 ,还 要用通俗 易懂 的语言 向不 同年龄 、不同性别 、不同文
减轻及加重 因素 ,以及止痛治疗的不 良反应等 。 2 护理 方法
保 持环境安静舒适 ,限制探视 、减少噪声 、定 时通 风换气 ,使 室
温适宜 ,保证 患者有足够 的休息和睡眠 ,避免 与其他 有情绪反应 的患 者或家属接触 ,通常会减轻患者 的疼 痛 】 。 3小 结
护士和患者 的接触最频 繁 ,通过和 患者的接触 ,观察确定患者疼
身肿瘤 的5 ,占儿 童肿 瘤的7 %,颅 内肿 瘤可 发生于 任何 年龄 ,以 % 0
慢 、脉搏减弱 、血压升高 、双 侧瞳孔不一样 大等症状 时 ,可能是术 后 出血 ,要立 即通 知医师 ;术后 患者多 发生 中枢性高 热,大多是 因为 术
后肺 部、泌尿系 或颅 内感染 等所引起 的感 染性高热 。对 高热患者要 采
都 有 着十 分重要 的作 用。 【 键词 】脑 肿 瘤 ;惠者 ;围手术期 ;护 理 关
中图分 类号 :R 7 .3 43 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 2 0 09 — 2 6 1 89 2 1 )2— 54 0
颅 内肿 瘤也就是各 种脑肿瘤 ,又称颅 内占位性病变 ,是神 经系统 中最 常见的疾病之 一 ,对人类神 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 的危 害 。是一 种严 重威胁 人类健 康的疾病 ,一般分 为原发和继 发两大类 。原发性 ] 颅 内肿瘤可 发生于脑组织 、脑 膜 、颅神 经、垂体 、血管残 余胚胎组织 等 。继发性肿 瘤指身体其 他部位 的恶性 肿瘤转移或侵入颅 内形成 的转 移瘤 】 。随着医学影像学 的发展、神经外科技术 的 日益完善 ,脑肿瘤
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田曼丽;张桃桃;刘雪松;徐群;王琦;刘永丽
【期刊名称】《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3)2
【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胶质瘤的年发病率为(5~8)/10万人,目前胶质瘤的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化疗和电场治疗等综合干预[1]。
胶质瘤患者不仅会出现肿瘤本身引起的症状,术后还会发生头痛、疲劳、认知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上述症状同时出现形成“症状群”,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
症状群由2个或2个以上相互关联并稳定的症状构成,且症状群之间相互独立[3]。
【总页数】5页(P207-210)
【作者】田曼丽;张桃桃;刘雪松;徐群;王琦;刘永丽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产科;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护理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及相关因素研究
2.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3.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4.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相关症状及症状群变化的纵向研究
5.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体会

地 向患者描述病情 , 告知治疗原则 , 治疗效果 , 使患者 悲观 忧郁的情绪在正常的心理辅导下得以缓解。 2 结果观察 采用“ . 5 焦虑 自评量表 ”S S 和“ (A ) 抑郁
・
5 6・ 4
甘 肃医药 2 1 年第 3 卷第 7期 G muMeia Junl2 1 ,o.1N . 02 1 a dclora,0 2 V 1 。 o 3 7
[] 卢博. 4 危重患者的肠道营养支持应用分析 []蚌 埠医学 院学报, J.
20 , () 5—5. 0 8 3 5 : 3 54 3 5 [ ] 李凤景 , 5 杨晓丽 , 谷砚杰 , PC 等. IC在老年患者静脉营养 中的应 用
早起康复起 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 是 方 式 的首 选 。
例, 年龄 2 — 3 , 56 岁 平均年龄 5. 1.岁。干部 、 0 +0 3 3 学生 1例, O 工人 1 例 , 民 2 例 , 5 农 4 无业者 1 例 。 中星形 2 其
细胞 瘤 1 , 突胶 质 细胞 瘤 7例 , 5例 少 间变 性 星 形 细胞
瘤 1 例 ,问变性少突胶质瘤 9 ,胶质母细胞瘤 6 3 例 例, 髓母细胞瘤 l 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1 包括干
预组 (0名 )对 照 组 (1 ) 3 、 3名 。 1 术 前 心理 障碍 原 因 . 2 经过 仔 细调 查 ,住 院 6 例 1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 。引起患者焦虑的
原因主要有 :1术后生命保 存 的担心 ;2 术后 痴呆 () ()
的担心 ;3 生活不能 自理 ; () 担心术后功能障碍 , 响 影
17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7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岛叶胶质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我院17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治疗,手术无死亡病例。
15患者术前症状均明显好转,1例无变化,较术前加重1例。
7例术前癫痫发作者术后均好转。
术后4例出现短暂语言障碍,经语言培训后基本恢复。
术前5例肢体障碍者,4例经功能锻练后肌力部分恢复,永久性瘫痪1例。
结论:对岛叶胶质瘤患者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岛叶胶质瘤;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312-01岛叶被覆额顶盖和颞盖,其解剖结构复杂,与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毗邻。
岛叶胶质瘤是一种主要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发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病变往往已经侵及颞叶、额叶、额颞叶[1],且体积已较大。
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岛叶的特殊解剖结构,给手术带来了很大难度,且术后并发症多[2],使围手术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7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我院从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17例岛叶胶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22~57岁,平均(37.23±2.35)岁,病程13d~4年,平均(13.58±2.23)个月。
临床表现,癫痫发作7例,头痛、头晕伴肢体麻木或肢体无力5例,偏瘫5例,患者均经CT、MRI检查,病变位于右侧11例,左侧6例。
1.2 护理方法1.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状态,通过健康教育、鼓励、安慰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诱因、手术方法、过程、注意事项、手术配合等,耐心回答其疑问,以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
脑肿瘤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肿瘤护理问题及措施
脑肿瘤护理问题及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神经功能、体温、呼吸、心率等。
如发现病情恶化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2. 疼痛管理:脑肿瘤患者常常伴随头痛等疼痛症状。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注意监测疼痛的变化和药物的效果。
3. 导管护理:对于需要留置导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导管通畅,定期更换导管,保持导管周围的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4. 饮食护理:脑肿瘤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或进食困难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调整饮食方式,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5. 康复护理:对于脑肿瘤手术后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参与康复护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维持患者的肌力和关节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6. 心理支持:脑肿瘤患者常常面临着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扰。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与其进行交流,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脑肿瘤护理问题及措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脑胶质瘤护理PPT

康复护理
支持性护理:提供患者在康复 期间可能需要的支持性护理方 法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反应:阐述患者可能面对的心 理反应和情绪变化 心理支持:介绍如何给予患者心理 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提供缓解患者心理 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
饮食建议:提供适合脑胶质瘤 患者的饮食建议 物理活动:说明患者在康复期 间适合进行的物理活动
生活护理
安全注意:指导患者在日常生 活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介绍:介绍常用于脑胶质瘤治 疗的药物及其作用 用药方法:解释患者如何正确使用 药物
药物治疗
常见副作用:列举可能出现的 药物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脑胶质瘤护理 PPT
目录 概述 护理措施 并发症及预防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 药物治疗
概述
概述
什么是脑胶质瘤:介绍脑胶质瘤的 定义和基本知识 脑胶质瘤的分类:介绍脑胶质瘤的 分类和常见类型
概述
发病原因:解释可能导致脑胶 质质瘤手术 前的准备和护理措施 术中护理:介绍脑胶质瘤手术 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解释脑胶质瘤手术 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并发症及 预防
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列举可能出现的脑胶质瘤 手术并发症 预防措施:提供预防并发症的建议 和方法
并发症及预防
注意事项:强调患者在治疗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康复阶段:介绍脑胶质瘤康复 的不同阶段和对应的护理措施 康复训练:描述康复训练的内 容和目标
一例巨大脑膜瘤围手术期护理

一例巨大脑膜瘤围手术期护理作者:林莎莎苏晓梅刘俊丽陈少敏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一例48岁巨大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重点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展开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诉特殊不适,意识1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光反射灵敏,右侧肌力5级,左侧肌力4级。
提示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膜瘤的有效方法,术前、术后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加强患者手术配合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膜瘤;手术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属良性肿瘤。
脑膜瘤占原发脑肿瘤的19.2%,仅次于胶质瘤,居第二位。
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2:1,儿童少见[1]。
近年来,脑膜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多见老年人。
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
并非单因素造成。
脑膜瘤多分布于:1.失状窦旁;2鞍结节;3筛板;4海绵窦;5桥小脑角;6小脑幕等。
有50%的颅内脑膜瘤位于失状窦旁,并且大部分位于失状窦的前2/3[2]。
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癫痫、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及肢体运动障碍,还可出现颅骨的改变,因此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3],我院于2012年3月9日用此方法治疗巨大右侧脑室脑膜瘤患者一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48岁,因“头昏、视力模糊、乏力、厌食2月”收治入院,术前经过CT、MRI检查确诊。
右侧侧脑室后角肿瘤性病变,大小约为7.6cm×7.3cm×6.5cm,病变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向左侧偏移约1.0cm,三脑室受压变窄,桥脑亦受压稍向左侧移位.双侧额叶白质区有多个点状等T1长T2FLATR高信号显示,边界模糊,D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颅脑MRA示:右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主干受压,局部血管受压呈“抱球状”,可见大脑后动脉分支血管包绕病变。
术中麻醉唤醒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术中麻醉唤醒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术中麻醉唤醒胶质瘤护理1临床资料200607/200710,我科成功实施了术中麻醉唤醒下脑功能区胶质瘤电刺激定位并切除术11(男7,女4)例,年龄21~56岁,其中右侧额、顶叶功能区病变4例,左侧额、颞叶病变5例,左顶叶病变2例.低度恶性胶质瘤7例,高度恶性胶质瘤4例.临床表现癫痫3例,肢体活动障碍6例,感觉障碍2例,语言障碍3例,术前均行常规CT,MRI检查和脑电图检查.均在术前1d对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评价以及对语言测试方法的熟悉训练.手术在麻醉唤醒状态下进行电刺激定位大脑重要功能区(语言、运动),依照定位结果设计皮层切口并进行皮质下神经纤维传导路监测,以最大程度切除病变并尽可能减少对功能区脑组织的损伤.手术结果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4例.1例术后出现严重脑水肿后昏迷,1例术前肢体不完全瘫痪者术后瘫痪加重,余9例无功能障碍加重,且较术前多有好转,其中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肢体活动障碍,第2日恢复正常.2讨论唤醒麻醉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就是通过术中唤醒全麻患者,使之在清醒状态下,运用神经导航系统和神经电生理等技术进行术中神经解剖和功能定位,并在其配合下切除肿瘤病灶,以便术中实时监测可能发生的脑功能区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1].这一手术的新策略,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通过对本组11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笔者体会到,除了完成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外,要重点强调以下4个方面的护理:(1)由于患者病变位于脑重要功能区,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综合评估,如语言、肢体活动等.对于需要进行术中语言监测术前要让患者熟悉手术中需要识别的图象内容,这对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中的监测至关重要;(2)手术前良好的心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前2d开始,由护士与医生共同根据患者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解释该术式的优越性以及术中唤醒后对手术室陌生环境可能出现的恐惧心理[2],告诉患者医生在手术开颅唤醒后会与其交流并始终陪伴在身边,减少术中因陌生而产生的恐惧心里;(3)术后重点观察并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癫痫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对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对语言障碍患者早期应加强非语言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及需求;从单音、单词引导患者发音、识物,说话时语速宜缓慢,给患者以充分的时间.护士应耐心聆听患者言语不清的表达,帮助患者每天进行听、说或读训练,并对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术中电刺激有诱发癫痫的风险,发生率为5%~20%[3],术后3d 内均应用抗癫痫药物,保持病区环境安静,控制情绪波动,以免诱发癫痫发作.癫痫发作者注意观察发作频率和程度,及时处理,防止损伤;(4)注意观察术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临床观察到唤醒术后部分患者脑水肿较常规手术患者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原因可能与术中直接电刺激对大脑生理造成不良影响有关.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参考文献】[1]王伟民,施冲,李天栋,等.术中全麻唤醒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6):245-249.[2]纪玉桂,董丽华,罗青.全麻唤醒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11(5):240.[3]张忠,江涛,谢坚,等.唤醒麻醉和术中功能定位切除语言区胶质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1):643-6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护理
胶质瘤病友群:249158778成立了一、术前准备
1.新患者入院按医嘱作相关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同时配血、备血,作抗生素过敏试验。
2.有癫痫病史患者禁用口表测温。
3.有颅内压明显增高者切忌灌肠,3d无大便者可用轻泻药,如酚酞、番泻叶、开塞露等。
4.有精神症状者为预防意外需家属陪伴。
5.患者不能单独外出,患者要作特殊检查(如CT、脑电图、超声波及各种造影)可由医院工作人员或家属陪同前往。
6.皮肤准备术前1d剃头,手术日晨用1:1000苯扎溴胺纱布消毒头皮戴上手术帽,并仔细检查手术野有无感染及破损。
7.女性患者行经期停止手术,有发热或腹泻者通知医生另作决定。
8.手术前夜注意患者情绪,予以心理安慰。
如病情许可,给予适量的镇静药或安眠药,让患者安静入睡,便秘者可用开塞露通便。
9.手术前12h禁食(局麻除外)。
准备好带进手术室的药物与备血单等。
10.术前日晨按医嘱给药。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
2.卧位全麻患者在麻醉未醒之前取平卧位,头转向健侧。
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头部可抬高15-30°左右。
3.手术日禁食,第2d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或遵医嘱。
4.病情观察观察意识、瞳孔、脉搏每小时1次,连续6次,每2hl次,连续12次。
血压每小时测量1次,连续6次,每2hl次,连续3次。
病情平稳3d后停止观察,若病情需要可根据医嘱继续观察。
5.注意切口引流液情况,有异常与值班医师联系。
经常保持敷料干燥,拔出引流管后须注意有无脑脊液漏等情形。
6.术后当日尽量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
7.手术后常规给予留置导尿。
8.如观察过程中有异常发现(如瞳孔大小,意识改变,肢体瘫痪,血压不稳)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三、健康指导
1.树立恢复期的信心,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
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多进高蛋白食物,保证良好的营养。
2.按时服药,切忌自行停药,尤其是抗癫痫药物。
定时门诊随访,了解病情的转归。
3.术后放射治疗的患者,一般在出院后2周或1个月进行。
放疗期间定时测血象,放疗治疗中出现全身不适,纳差等症状,及时与放疗医师沟通。
4.如去颅骨骨瓣患者,术后要注意局部保护,外出要戴帽,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防发生意外,出院后半年可来院作骨瓣修补术。
头部切口愈合良好后即可作头部清洗,一般在术后4周左右。
5.为防肿瘤复发,一般低级别胶质瘤每半年复查头颅增强核磁检查,高级别胶质瘤需3月复查头颅增强核磁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6. 如患者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建议尽早作相关康复治疗。
7. 做化学治患者,应定期做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