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卢梭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
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人民主权思想被看作卢梭思想的核心理论。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主张如下:第一,在社会契约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他们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第二,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
“公意”不同于“众意”,它代表的是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与意志表达的结果。
第三,主权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转让、代表。
因为主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
这种共同意志是不能分割、转移或代表的。
第四,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工具。
它是政府、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
主权是精神力量,而政府是行动力量。
把人民的权力交给政府,政府是君主的执行者,人民的公仆。
政府借助人民的力量,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人民可以限制、变更或收回委托管理的权力。
第五,人民是立法者,立法权属于人民。
人民立法原则包括法律意志和法律对象的普遍性。
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任何个人都无权制定法律,只有主权者才能制定法律;法律客体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让-雅克·卢梭第六,人民主权不受任何限制。
卢梭认为,从社会契约中诞生的人类共同体是一种具有道德崇高性的普遍善,因此没有必要对共同体进行限制。
社会契约的结果不是人们把自己奉献给君主,而是人们互相给予。
第七,人民主权的实现是直接民主。
卢梭认为,实行直接民主可以让人民参与统治自己,从而更容易行使主权。
它以卢梭的人民主权和公意思想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为核心,旨在建立一个人民真正拥有主权的民主共和国。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他根据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所提出的,在本意上是真诚的,具有人民性,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不管在理论方面还是现实中,“人民主权”思想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1.卢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主权在民的口号,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要求,不仅促进了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而且促进了各国的民主化进程,为民主革命做出了贡献。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家:卢梭、伏尔泰与狄德罗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家:卢梭、伏尔泰与狄德罗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期最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事件之一,不仅在法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革命中,有许多思想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贡献,其中卢梭、伏尔泰以及狄德罗被广泛认为是法国大革命思想的代表。
本文将主要探讨卢梭、伏尔泰与狄德罗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思想观点和贡献。
一、卢梭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卢梭是法国大革命前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他的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政治主权属于人民的观点,这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平等原则。
他认为,在一个正义的政府中,个人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由和平等,政府的合法性应该建立在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法律约定之上。
这一思想对于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人民争取自由与平等的强烈愿望。
卢梭还提倡民主制度,并认为合法的政府应该由人民直接参与决策。
他主张建立一种政治制度,人民可以行使主权并参与政府的运行。
这一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人民争取政治权利和民主自由奠定了基础。
二、伏尔泰的思想与法国大革命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于法国大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伏尔泰主张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并倡导个人权利的保护。
他曾经在其著作《论信仰的宽容》中阐述了个人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的观点,这对于法国大革命中宗教改革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伏尔泰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无论他的观点是否与主流看法一致。
他主张国家应该保护这种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这为法国大革命中的知识分子和人民提供了倡导自由的强大支持。
伏尔泰还对宗教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张宗教应该摆脱教权的控制,实现宗教和国家的分离。
这一思想对于法国大革命中解放教会的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新时代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与爱国观

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与爱国观卢梭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和作家,他的思想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和爱国观是他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和爱国观的分析,探讨他的思想对我们的启示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认为,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最高的价值,个人应该理性自主地进行思考、选择、行动。
他反对权威主义、专制主义和机械性的社会组织形式。
卢梭认为,社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存在和权力。
他认为,个人比任何机构、法律或国家更重要,人民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因此,卢梭主张建立一个自由和平等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这一概念,即人民在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协议,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放弃了一部分个人自由并接受集体原则的规范。
他认为,这种契约不是政府和国家强加给人民的,而是基于人民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制而形成的。
卢梭还强调个人不仅是理性的、独立的和自主的,还是社会的和有用的。
他提出,人们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使生命有意义。
他认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的。
卢梭的爱国观卢梭的爱国观认为,爱国主义是个人自由的延续和人类理性的进步。
他认为,一个爱国者必须是一个具有独立性和自由精神的人,反对对国家的盲目忠诚。
他反对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卢梭认为,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建立在人民意志的基础上,这意味着一切政治和社会制度都应该遵循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他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和统治,主张建立一种民主政治和平等社会。
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与爱国观的重要性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与爱国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卢梭的个人主义思想提醒我们重视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同时强调每个人的自我规制和社会责任。
在当今中国,我们也在倡导发扬自我独立精神,追求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也要看到个人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
卢梭与启蒙思想运动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卢梭与启蒙思想运动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运动,卢梭作为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本文将重点探讨卢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卢梭对政治思想的影响卢梭的政治思想主张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论。
他认为国家的权力源自人民,政府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这一思想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社会普遍采取代议制,选举代表人民的政治权力,这正是卢梭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对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产生了影响。
他强调合法政府的建立需要通过社会契约来约束政府权力的滥用,这奠定了现代社会法律制度的基础。
现代社会普遍遵循法治原则,以法律为准绳来约束政府与个人行为,这与卢梭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卢梭对教育观念的影响卢梭提出了“教育的自然法则”,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天性和兴趣为出发点,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鼓励儿童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与卢梭的思想不谋而合。
卢梭还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概念,即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
三、卢梭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思考卢梭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他认为私有财产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主张通过分配财富,减少贫富差距。
现代社会也普遍重视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通过税收与社会保障等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增加社会的公平性。
卢梭对社会的反思启示我们要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不平等、歧视等,我们可以从卢梭的思想中得到启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卢梭对个人的思考卢梭的思想也对个人的思考与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强调个人自由与真实自我,反对封建社会的压迫与束缚。
卢梭对世界的影响

卢梭对世界的影响卢梭,这位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大家,用他的智慧和笔触,不仅搅动了当时的欧洲思想界,更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涟漪荡漾,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要说卢梭对世界的影响,那可真是比天高,比海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厉害。
咱们先聊聊卢梭在教育上的见解。
他提出的“自然教育”理念,就像一股清流,洗涤了当时僵硬的教育体系。
他认为,教育就应该让孩子顺着天性发展,别总拿那些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
这就好像种花,你得顺着花的性子来,浇水施肥都得适量,这样才能让花儿开得最灿烂。
卢梭的这个观点,到现在还被很多教育专家奉为圭臬,影响了无数的家庭和学校,让孩子们能在更加自由、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再来说说卢梭的政治思想。
他的那本《社会契约论》,简直就像一把利剑,刺破了封建专制的黑暗。
卢梭觉得,社会应该是由大家共同商量着来管理的,每个人都得有权说话,不能老是让少数人说了算。
这想法在当时可真是石破天惊,让很多人都开始反思,咱们的社会到底应该是啥样。
虽然卢梭的这套理论,后来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他的勇气和智慧,无疑为后来的民主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卢梭的文学作品,那也是一绝。
他的《忏悔录》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亲切又真实。
卢梭在书里,毫不避讳地剖析了自己,好的坏的,都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这种坦诚,在当时真是难能可贵,也给了很多人勇气,去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
他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引发了大家对人性、道德的思考。
卢梭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挺让人感慨的。
他觉得,爱情应该是自由的,不能总被那些传统观念束缚。
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感情,而不是地位、财富这些外在的东西。
这个观点,在当时可是挺前卫的,也给了很多追求真爱的人勇气。
虽然现在咱们看来,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那个年代,能这么想的人,可真是少之又少。
卢梭的影响,还不止这些。
他的思想,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了人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朵。
教育家卢梭的思想主张

教育家卢梭的思想主张卢梭是一个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那么卢梭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下边是为你采集整理的卢梭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卢梭是法国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启发运动期间的重要人物之一,其政治上的思想影响深远,对以后的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大革命拥有指导作用。
卢梭的思想主张涉猎甚广,除了政治还包含哲学、教育和文学等方面。
第一,在政治上卢梭的思想主张是天分人权,将人与社会的关系形象的描绘成一钟契约,人是被统治者,政府就是统治者。
固然人生下来都盼望自由,正是因为这类契约的存在,人们才甘愿成为被统治者。
因此卢梭提出了另一个人的权益同等等思想,在相同的契约下,政府不可以是贵族的政府、统治者的政府,应当是所有人民政府。
其次,在哲学上卢梭的思想看法这要针对人的本性,如人本性是和善的,人的自由意志是遇到贪念的影响的。
此中还有道德和理性的关系,比方道德和理性是不有关的,人的自由是以道德的自然表露为基础等。
最后,再教育上卢梭的思想主张是适应人性,适应孩子的本性,改革教育体系等。
其实从这里能够看出,卢梭的政治主张与教育主张是互相响应的,适应本性正是将孩子从封建的思想看法中离开出来的一种方式。
卢梭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已经拥有着极高的先进性,可是他还是没有走出自然神论的约束,毕竟在那个封建愚笨的社会固执权力过于强盛 ;可是卢梭的思想仍旧为后代开拓出新的思想领域。
卢梭平生贡献卢梭的贡献实际上是耳濡目染的。
他的主张,“自然神论”,反对暴政等等,都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严重的抨击,其实也在必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心里深处的不满,与人们有了共识。
在长久处于压迫状态下的人们都会触底反弹,总会想要响应那么一两声,否则,卢梭的作品也不会掀起那么大的风波。
在教育上,他主张尊敬孩子们的本心,反对传统的教育对孩子们的戕害,号召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这其实也同时是在促使当时封建专制社会体系的改革。
还有一点,我感觉卢梭的贡献是特别大的。
文化上,他第一版了很多作品,并且他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对人们产生了一些耳濡目染的影响,并且他参加了《百科全书》的创作,这本书对全球来说都是一本必不行少的刊物,哪怕是今世社会。
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卢梭

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卢梭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是法国哲学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他在18世纪的法国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一系列与社会和政治组织有关的理论观点。
本文将介绍卢梭的思想,探讨他对近代古典自然法思想的贡献以及对社会与政治的影响。
一、卢梭的生平与背景卢梭于1712年出生在日内瓦,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成员。
他在年轻时曾做过多种职业,包括盲童教师、音乐教师和侍从等。
他的早期作品被认为是神学方面的,并且在支持了音乐、文艺和科学方面的自由。
卢梭在他的作品《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他对政治组织的思考和观点。
这本书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自由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二、卢梭的自然法思想1. 人与自由: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的。
他主张人们应该恢复到这种自由状态,同时摆脱来自社会和政治组织的不必要的束缚。
他的自由观念与个人的自主权密切相关。
2. 社会契约:卢梭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组织自己。
他主张通过共识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组织。
在这个社会组织中,每个人都能享受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并为整个社会的利益做出贡献。
3. 自然权利与政治权力:卢梭认为政治权力来源于自然权利。
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只有在它得到人民的认可下才能确立。
他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主张政治的平等和合法性。
4. 民主与国家:卢梭主张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其中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国家中,每个人都能享受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才能得到保障。
三、卢梭的思想对社会与政治的影响1. 政治哲学的重要贡献:卢梭的思想为政治哲学领域提供了深思熟虑的观点和理论基础。
他通过对个人自由和社会契约的思考,提出了一种宏伟的社会组织理论,并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法国大革命的启蒙: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他的观点和理论为广大人民揭示了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人民争取自由的热情和对不平等和专制的反抗。
卢梭与法国大革命卢梭理论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与启示

卢梭与法国大革命卢梭理论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与启示卢梭与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与启示在法国大革命(1789-1799)的历史进程中,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理论对于推动这场革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以及他对社会合约和民主的探索,为法国大革命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卢梭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分析卢梭的思想对革命的影响,并探讨这些影响对于当代社会和政治的启示。
1. 卢梭的政治思想与法国大革命之关系卢梭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中。
《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概念,强调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的合法性是基于人民的意志。
这一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主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的社会矛盾和不平等加剧,人民对于封建特权阶级的不满日益高涨。
卢梭的政治哲学为这种不满提供了合理化的依据,呼吁人民行使自己的主权权力,并对权贵阶层进行质疑和批判。
他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动,为革命提供了合法性和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2. 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1 社会契约与民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社会合约的概念,即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和保障自己的权利,同意将一部分自由和权力转让给一种中央权力机构。
法国大革命的伟大理念之一就是实现一种基于人民意志的代议制民主政治,在这一点上,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直接影响。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代议制民主成为革命的核心要求。
宪法制定和君主立宪的概念都与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密切相关。
法国革命政府试图通过实施民主原则,确保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民众的政治参与,这与卢梭的理论目标相一致。
2.2 平等与社会正义卢梭也是一个坚定的平等主义者,他关注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并主张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来促进社会平等和正义。
他认为财产不平等是社会问题的核心,而财产的不平等又与权力和特权的不平等紧密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卢梭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北师大哲学管理系云南教学点章俊骏谈卢梭的政治思想及其影响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北师大哲学管理系云南教学点章俊骏主体摘要: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对法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很大,他的“平等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的“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人利益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同时,也要服从整体不损害他的利益只会使他自由”,他提出“人民主权学说”,在法国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
关键词:法国,卢梭,政治思想,平等理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思想论者的影响正文: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卢梭的政治思想在法国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影响。
生前他的小说和政治著作已经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全集在晚年多次出版。
特别是在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契约论》一版再版,形成了对卢梭空前的政治崇拜。
他的精神和思想鼓舞了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们。
罗伯斯庇尔是卢梭政治学说的忠实实行者,马拉是当时少数真正研读并理解卢梭著作的人之一,圣·鞠斯特在1794年7月事变前草拟过一个建立平等的小私有者民主制的计划。
同样,卢梭对科学、文化、艺术的全部否定,他对公意绝对正确的信仰,他对人民直接行使主权的主张,在法国大革命的全部进程,尤其是雅各宾专政时期,也暴露出它们可能有的弊病,为后人留下值得长久思考的课题。
一、平等理论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就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①在他看来,要实现个人自由,离不开平等,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卢梭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财产占有应该尽可能地平等,以及在法律规定下人人权利平等的原则,为人民主权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
卢梭相信,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只是人类社会才打破了大自然在它们之间建立的平等;又说,各种等级的人都是一样的,人数最多的等级最值得我们尊敬。
从人的天生平等出发,卢梭对封建特权制度作过无所不至的尖刻讥讽。
其一,他完全否认国王和贵族的特权地位,公开宣称自己看不起企图在衰败的王权下疯狂挣扎的“这个破落的国王”,并坦白承认自己对贵族的强烈厌恶,包括不喜欢他们的残酷、偏见、卑劣与虚荣心。
其二,他辛辣、透彻地批判天主教神学,指责“要信上帝才能得救”这个教条严重地摧残了人的理智,主张不要因为一个人不信上帝而惩罚他。
其三,他彻底否定封建的教育制度,认为当时人们的种种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一切习惯都在奴役、折磨和遏制人们;主张教育要诉诸人的天性,要培养青年人爱人民的习惯。
其四,卢梭抨击文明的价值,认为科学、文学与艺术用花冠点缀了专制统治的锁链,使人们身处奴役而不自知。
卢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充满了叛逆和革命精神。
他尖锐地指出,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旧秩序不可避免地要被革命所推翻。
卢梭的激进思想,集中地代表了第三等级中广大小资产阶级劳动者的革命情绪。
他的有些想法后来直接变成了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众实践和法律条文。
力图挖掘造成种种恶果的原因,探寻社会政治不平等产生的根源,是卢梭平等思想中最为深刻的步伐。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卢梭首先指出,在自然的状态下存在着一种不可毁灭的真实的平等,人们即便有体质上的自然的不平等,其影响也几乎等于零。
由于人类有一种自我完善化的能力,他们学会使用工具和火,发明了农业和冶金业。
特别是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财产上的不平等,接着产生了统治和奴役,人们之间便处在暴力和掠夺的最可怕的战争状态。
富人通过欺骗穷人的契约,组成了社会,产生了法律,但是一切国家的法律的普遍精神,是袒护强者,欺凌弱者,袒护富人,欺凌穷人。
社会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
确认富人和穷人的状态,是不平等的第一个阶段。
人们为了逃避法律产生的不便和混乱,社会冒险把公共权力委托给私人,产生了政府和官吏。
确认强者和弱者的状态,是不平夺得第二个阶段。
随着派系的冲突和内战的尖锐化,政府达到腐化的极点,出现了专制权力。
一小撮有钱有势的人达到了富贵的顶点,群众却匍匐声呤于黑暗和贫困之中。
最后暴君把一切个人变成最盲目地服从的奴隶。
确认主人和奴隶的状态,是不平夺得第三个阶段,也是不平等的顶点。
卢梭层层剖析了产生不平等的根源,表现出比同时代思想家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
首先,卢梭的叙述中蕴藏着某种唯物主义的因素。
他揭露了各种不平等最后都必然会“归结到财富上去”,正确地指出了财产私有制的产生以及财富不平等的占有,是社会一切不平等的根源。
在他假想的人类社会生活演变史中,注意到诸如工具、火、农业等物质因素的作用。
其次,他的批判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和革命的结论。
在他设想的人类历史演变中,揭示了人类从平等开始,经过各个不平等的阶段,已经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顶点,也是专制的顶点,每一个人在暴君面前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等于零。
他揭露了富人的法律和政府奴役人民的实质,认为人民以暴力推翻暴君是完全合理的,一个新的平等的社会契约就有取代专制制度。
恩格斯十分重视卢梭的这一思想,他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誉为“十八世纪辩证法的杰作”。
主张财产占有上尽可能地接近平等,是卢梭思想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
首先,卢梭的平等观念是与商品交换联系的,他把保证人人平等的契约和法律与商品交换联系起来。
他认为,“没有交换,任何社会都不能存在;没有共同的尺度,任何交换都不能进行;没有平等,就不能使用共同的尺度。
所以,整个社会的第一个法则就是:在人和人或物和物之间要有某种协定的平等。
”②可见他的平等观是折射了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现实。
其次,卢梭的平等观念始终坚持建筑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的平等。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他提出人民同意建立政府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构成他们生存要素的财产、自由和生命”。
③在《论政治经济学》里,他宣称“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自由还更重要”。
④在《社会契约论》里,他认为一旦建立了人民主权的国家,个人就会“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⑤他始终没有离开所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公共出发点,即以个人财产权为核心的天赋人权原则。
再次,卢梭针对当时社会财富占有极端不平等的现状,他又明确提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
⑥他的财产划分标准是:“就财富而言,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用更通俗的话讲,就是“应该既没有乞丐,也没有富豪”。
⑦他在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中,申述过自己向往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土地”的愿望,这些显然都是维护小私有制的要求。
这明显地表现出他不仅反对封建的特权制度,而且也要求限制过快地发展资本主义大工商业的倾向,这和当时多数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在《论政治经济学》中,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他主张国家干预工商业活动,反对经济自由;国家专心致力于农业,确保小私有制;进行税制改革,对打私有者可以财产累进税,按土地比例征税,对一些奢侈品征收重税;制定取缔奢华,限制继承权的法律等等。
与此相对,他把农业和手工业放在一切技术的首位,认为它们“是最自由的,而且是最接近于独立操作的”。
⑧这些主张在政治上是激进的,在经济发展思想上却是倒退的。
二、社会契约论卢梭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17、18世纪流行的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的思想。
但他的叙述带有鲜明的人民性,卢梭把这一点概括为“人民和主权者的同一”。
这一思想在几篇政治论文中反复出现,集中体现是在《社会契约论》中。
卢梭设想的社会契约基本过程是:人们在缔定社会契约时,每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由于任何一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同样的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且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人民是主权者,就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
他这样概括社会契约的宗旨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他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⑨“服从自己本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和矛盾。
它力图把自由和服从这种对立的东西统一在国家的整体里。
从国家方面看,卢梭要求人民整体拥有最大的权威和力量,要求个人有服从国家的精神。
他把政治意义上的公民称为“分数”、“整体的一部分”,把国家比喻为“公共人格”。
卢梭反复强调,个人愈彻底地把个人权利交给整体,愈密切地融合于整体,这个国家就愈完美。
他甚至赋予国家权利以“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迫使他服从,这等于“迫使他自由”。
从个人方面看,卢梭认为经过社会契约,个人以道德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代替了天然的自由,而且获得了法律面前的平等。
他认为,这种法律权利上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就是说,“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定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⑩从表面上看,卢梭重视个人自由,认为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人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
但是相比较而言,卢梭国家光的最大特点,是把政治体视为道德整体。
这个思想在50年代写下的《论政治经济学》里,已经有过相当清晰的表述。
他提出,国家是一个具有意志力的道德主体,其以致经常倾向于保存整体福利;最有普遍意义的意志,总是最公正的,而人民的呼声,就是上帝的声音。
他提出政府的几项职责:一是政府在所有事情上要遵从最普遍的意志,用法律在公民权利中重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天然的平等。
二是建立道德的王国,比如任何机构不能按自己的精神行事;要防止财富的极端不平等状态;要及早教育公民免除自我中心观念。
三是考虑公民的生计问题,涉及到财富的管理、管理的费用、保护财产权等方面。
虽然卢梭处于保证个人权利的目的,在《社会契约论》里提出主权权力是有界限的,国家决不能给公民加以任何一种对于集体是毫无用处的约束,但是这种强调整体道德性的主调,始终压到个人意志的声音。
卢梭为了统一自由与服从,提出了公共意志理论,它成为卢梭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
他说:“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以致就是公意”。
⑾他设想,公意就是人民整体的意志,也自然包含个人的意志;那么个人服从公意,服从主权,也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等于自由。
但是公意的基本特点,仍然使它的整体性。
首先,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
他说:“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末,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
”⑿其次,公意享有最高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