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练习(5)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7.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A.国家一级管理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2019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
)1.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成书于战国末期。
2.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3.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会影响教育的发展,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题干强调今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调整,由于今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导致农村学校减少,班级规模减少,因此本题选择人口因素。
4.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方针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本题选择答案B。
5.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于发展,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根据题干“不同级别官员的咨询进入不同的学校”明显说的是等级性。
故本题选择答案B。
6.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古代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不管是“六艺”还是“七艺”,以及物理、化学等都是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分类,属于典型的学科课程,因此,本题选择答案A。
7.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因此本题选择答案C。
8.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中学教学之教学的任务。
历史上形式教育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为洛克和裴斯泰洛齐,该派认为教学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的内容的意义是无关紧要的。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卷 含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 《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B.加里宁C.马卡连柯D.凯洛夫2、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 具有灵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3、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A 、德鲁克 B 、马卡连柯 C 、杜威 D 、布鲁纳4、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 、整体性原则 B 、迁移性原则 C 、生理适宜原则 D 、合理性原则5、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是( )。
A .外部强化 B .自我强化 C .替代强化D .积极强化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情感陶冶法 D 、自我修养法7、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 “ 努力归因 ”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8、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五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五一、单选题1、孔德说:“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2、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论B.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这句话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慕课特征的是()。
A.教学时间短B.在线性C.大规模性D.开放性5、让丽莉先后学习两组难度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
这是由于受到()。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6、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
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7、“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是()。
A.近因效应B.刻板印象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8、“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9、下列不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A.举一反三B.急中生智C.闻一知十D.触类旁通10、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便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
这个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为()。
A.观察学习B.主动学习C.参与性学习D.模仿学习二、辨析题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发展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4、学生的年龄特征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唯一依据。
5、王老师讲秦枚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冲刺(5)

15.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 )阶段。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6.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
辑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7.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
A.人格型和行为型
(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9 分)
31.材料: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八九种外语。在国内,每到 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但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 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 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 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 80 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 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 (1)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赵元任、周舟、谢彦波、鲁冠的优势智 力分别是什么?(8 分)
22.讲授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2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24.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25. 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26. 简述制约课程的因素。
27. 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 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示和利用表格。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 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正是对表格的利用,属于组织策略。 11.【知识点】德育过程。 【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 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2.【知识点】班主任工作。 【答案】B。 【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 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一般分为两类,即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 末进行。 13.【知识点】记忆。 【答案】D。 【解析】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 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 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因此。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4.【知识点】创造性思维。 【答案】D。 【解析】流畅性反映的是创造性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15.【知识点】问题解决。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问题解决的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阶段,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 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6.【知识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接受学习是指教育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得到知识。发现 学习是指教育者只提示有关的学习内容,学习者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发现的步骤获得 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理解语言、文字所代表的知识,并能应用 知识解决问题。意义学习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已有意义联系;另一种是学习材料本 身并无意义联系,但学习者赋予某种外加的意义,这种学习就是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 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 17.【知识点】课堂问题行为。 【答案】B。 【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 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 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 附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发展 D 、文化发展2、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方法 B 、教师 C 、学生 D 、学习过程4、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 , 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 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 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5、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卢姆 D.施太伦6、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 .班级活动 B .文学艺术活动 C .群众性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
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
该过程称为( )。
A 、刺激分化 B 、刺激泛化C 、刺激获得D 、刺激消退9、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卷 含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D 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
A.教师促成纪律 B.群体促成纪律C.任务促成纪律D.自我促成纪律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
A 、心理活动的规律B 、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 、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 、行为活动的规律3、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
A.直线式B.螺旋式C.分科式D.综合式4、学生集体是否有健康的( )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A.活动 B.集体舆论 C.干部队伍 D.共同目标5、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6、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里德B.贾德C.苛勒D.罗斯7、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8、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
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9、张博近期经常失眠,食欲不振;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对什么事情都不敢兴趣,消极悲观;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未来没有希望。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 附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题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
A 、生产劳动 B 、模仿 C 、语言 D 、动物本能2、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
A .智力因素 B .非智力因素 C .理性因素 D .感知因素3、认为新的知识经验是从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来的理论流派是( )。
A .人本主义心理学 B .认知心理学 C .建构主义心理学 D .发展心理学4、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5、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6、梅梅在计算“三加五等于八”时,虽然可以不用借助数手指来计算了,但是在梅梅的脑海中出现了三颗草莓加上五颗草莓等于八颗草莓的具体形象,那么梅梅此时的思维属于(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7、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A .布鲁纳 B .赞可夫 C .舒尔茨 D .皮亚杰8、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9、小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够把各种解决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
识与能力冲刺练习(5)
1.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
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发现法
答案:B
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是引导、辅助的角色,符合题干中的各抒己见。
C项谈话法偏重的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师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A项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D项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
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因此,本题选择B。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
A. 实验法
B. 参观法
C. 演示法
D. 实习作业法
答案:D
解析: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
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践锻炼就是实习作业法。
3.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参观法
C. 演示法
D. 实习法
答案:B
解析:参观法一种直观感知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题干中的教师带领学生的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通过直接观察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体现的正是参观法。
演示法也是直观感知的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和实习法都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4.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
A. 实习作业法
B. 实践探究法
C. 实物演示法
D. 实验教学法
答案:A
解析: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
其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题干中学生学完体积的测量之后应用这些知识回家
解决实际问题,正是实习作业法。
实物演示法即演示法也是直观感知的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干扰选项实践探究法与实习作业法的不同在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侧重运用实践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
5.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一种(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个体差异性
答案:B
解析:教学评价按评价基准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①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
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
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班级成绩排名就是相对评价。
②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
故题干中计算机等级考试满分100分。
总分达到60分,可以获得合格证书。
属于绝对评价。
③自身评价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6.一般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
生的认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性评价被称为( )。
A. 事后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答案:C
解析: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选项C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题干表述属于诊断性评价。
B选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
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D
选项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比如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A选项属于干扰项,故排除ABD。
7.随堂小测验属于( )。
A. 形成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常模参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答案:A
解析:随堂小测验旨在获得教学的反馈,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而且可以进行多次,属于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测评教学最终结果的
评价,依据题意排除。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之前为了解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存在的
情况进行的评价,依据题意不选。
常模参照测验又称作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
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依据题意不选。
8.刘老师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决定自己是否需改善教学。
这种评价类型属于( )评价。
A. 诊断性
B. 描述性
C. 形成性
D. 总结性
答案:C
解析:诊断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中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评价。
9.新生入学时,学校一般会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便于教师们制定施教方略。
按照评价分类,该检测属于( )。
A. 诊断性评价
B. 过程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答案:A
解析:A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B过程性评价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可以说是流线型的,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有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的评价。
C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
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D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比如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题干中的测验是在开学前,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是诊断性评价,故选A。
10.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测定称为( )。
A. 形成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相对评价
答案:C
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
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学习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此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对待。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