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2
鲁人版-语文-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2教师用书 第3单元6 琵琶行(并序)

6琵琶行(并序)本课话题——关注弱者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在《琵琶行(并序)》一诗中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这类弱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关注。
做人的道理也应如此,弱势群体应得到社会的关心。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爱心超市”在洛阳不是新事物,但金谷园办事处的“爱心超市”不同一般:社区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得到一定的积分,而后凭积分到超市兑换自己所需的物品。
金谷园办事处“爱心超市”之高妙,就在于照顾到了困难群众的情绪,顾及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不是施舍,你也不是不劳而获,有劳有得,领取物品心安理得。
中国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古训,面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人们一般不愿为一时温饱而失去应有的尊严。
而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在慈善领域“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已是公认原则。
不伤“弱者的尊严”,这种做法,在我们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工作中值得借鉴。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罗曼·罗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陪着哭泣的人流泪,多少会使他感到几分安慰,但若满心的怨苦被人嘲笑,便是双重的死刑。
——莎士比亚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湓浦..口(pén)(pǔ)铮.铮(zhēnɡ)悯.然(mǐn)银篦.(bì) 红绡.(xiāo)阑.干(lán)冷涩.(sè) 贾.人(ɡǔ)恬.然(tián)迁谪.(zhé) 江浸.月(jìn) 迸.(bènɡ)荻.花(dí) 管弦.(xián) 六幺.(yāo)霓裳..(ōu)(yā)..(ní)(chánɡ)幽咽.(yè) 呕哑嘈.嘈(cáo) 船舫.(fǎnɡ)钿.头(diàn)虾.蟆陵(há) 嘲哳..(zhāo)(zhā)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言⎩⎨⎧ 感斯人言.(名词,话)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2)命⎩⎨⎧ 遂命.酒(动词,吩咐)命.曰《琵琶行》(动词,取名) (3)数⎩⎨⎧ 使快弹数.曲(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几)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4)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指示代词,这,此)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表判断,是) (5)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名词,眼泪) (6)辞⎩⎨⎧ 我从去年辞.帝京(动词,离开,辞别)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推辞)归去来兮辞.(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7)为⎩⎨⎧ 因为.长句(动词,读wéi ,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读wéi ,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读wèi ,替,给)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浔阳江头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5)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6)钿头银篦击节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 (7)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词作动词)被浸湿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因为..长句古义:两个词,“因”是于是,“为”是创作。
高中鲁人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6 琵琶行(并序)

帝京动词,离开,辞别 我从去年辞 . 更坐弹一曲动词,推辞 (6)辞莫辞 . 归去来兮辞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 . 长句动词,读wé i,写、作 因为 . 《霓裳》后《六幺》动词,读wé i,弹奏 (7)为初为 . 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读wè i,替,给 .
悯 然( mǐn ) . 阑 干( lá n) . 恬 然( tiá n) . 迸 ( bènɡ ) . 六幺 ( yāo ) . 呕哑 ( ōu )( yā ) .. 钿 头( dià n) .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钿头银篦击节碎( “篦”通“ ”,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名词,话 感斯人言 . 名词,字 (1)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动词,说
n )( pǔ ) 湓浦 口( pé .. 银篦 ( bì) .
冷涩 ( sè) . 迁谪 (zhé ) . 荻 花( dí ) . 霓裳 ( ní )( chánɡ ) .. 嘈 嘈( cá o) . 虾 蟆陵( há) .
铮 铮( zhēnɡ ) . 红绡 ( xiāo ) . 贾 人( ɡǔ ) . 江浸 月( jì n) . 管弦 ( xiá n) . 幽咽 ( yè ) . 船舫 ( fǎnɡ ) . 嘲哳 ( zhāo )( zhā ) ..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爱心超市”在洛阳不是新事物,但金谷园办事处的“爱心超市”不同一 般:社区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得到一定的积 分,而后凭积分到超市兑换自己所需的物品。
金谷园办事处“爱心超市”之高妙,就在于照顾到了困难群众的情绪,顾及 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不是施舍,你也不是不劳而获,有劳有得,领取物品心安理 得。中国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古训,面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人们一般不愿为一 时温饱而失去应有的尊严。而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在慈善领域“保持受施者的 尊严”已是公认原则。不伤“弱者的尊严”,这种做法,在我们增强社会治理能 力的工作中值得借鉴。
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doc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
单元导读
《琵琶行(并序)》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
知音绝唱。
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
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
诗人白居易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
走着,一路洒下滚烫的泪水,沾湿了青衫,濡湿了文学历史的心
灵。
那一曲《琵琶行》,悲凄缠绵,响彻历史的时空,散发着不朽的音乐魅力,让人荡气回肠……
《蒙娜丽莎的魅力》
多少红颜,风干于时光无情的流转;几多韶华,终逃不过岁
月的斑斑锈迹。
然而,一张青春而略带忧郁的脸庞,在历史长河
中淘洗了五百年以后,依然风华未改、魅力不减。
她的微笑触到
了多少人的灵魂最深处,她让多少人为之疯狂痴迷,神魂颠倒,
她就是世界级名画《蒙娜丽莎》。
让我们跟随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
先生的生花妙笔,置身那自由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饱览那高妙
绝伦的艺术美。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天空,闪烁着一颗音乐巨星
——贝多芬。
命运的坎坷不能阻挡他生命的前进,更不能压制他
对音乐的热爱。
他的音乐光耀千古,他的形象激励后人,他的精
神光照千秋。
他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生命的绝响超越肉体,超越
时空,为世人创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音乐殿堂。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感觉艺术魅力单元导读课件 鲁人版必修2

再 见!
单元导读
《琵琶行(并序)》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 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 晚,浔阳江头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 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在 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滚烫的泪水, 沾湿了青衫,濡湿了文学历史的心灵。那一曲《琵琶行》,悲凄缠绵,响彻历史 的时空,散发着不朽的音乐魅力,让人荡气回肠……
Hale Waihona Puke 《蒙娜丽莎的魅力》 多少红颜,风干于时光无情的流转;几多韶华,终逃不 过岁月的斑斑锈迹。然而,一张青春而略带忧郁的脸庞,在 历史长河中淘洗了五百年以后,依然风华未改、魅力不减。 她的微笑触到了多少人的灵魂最深处,她让多少人为之疯狂 痴迷,神魂颠倒,她就是世界级名画《蒙娜丽莎》。让我们跟 随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生花妙笔,置身那自由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饱 览那高妙绝伦的艺术美。
在店里那么多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相互间的言语冲撞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令人欣慰的是,做同好事销之售间。不管管理当出时效有益多,大一的年切误上管第会半理二,年都,总副是处在一为理下店销问班的售题刚的经服的加一营务态入声情。度x“况x为x很路不超保严上是市证肃小特的副,心别时一大”理候店到中想,的公消,一正司失或1切-因常总得许6对月此运部我无我,份行的影的来我销把,老无体说售认自我总会踪都真只己们经。不是啦实在保理大够新现解x证违深家x鲜每啦x畅纪出,超的种x销,来看市x,x商商小问万工所也品品到作题元接是的的顾挣也触,陌功货客不钱的毛生能源调都太利所的、,换不全有实。价不一面容事现许格能件易,啦仔多,使商,但细1东0随销品在0在归西万时量。忙新类都元检好针时的,需,查的对一互分要商利商此相年为老品润品类帮中两员实的、问定忙种工生现季题自要:教产啦节,超然广一,日3性我市增就是0我期万商们员成阅“感,元品的工啦历公觉及;有态春,一”与自时缺度节种希,2己啦0豁都工默望二0需万解、以作自契是要同元断严总。己“学类的货肃结在在私习销商的谨篇这”x的品售x现慎二种x。太超的计象为伴默先多划市市发准随契从啦相场做生则着中“。差得信。。平一公于甚越息由起安团”是,远来于夜初活谈,,越并供员的气起他销好向货工降,,们店售。商临们团它做完最内送认,队给什成后汇货为2精我么0报计祝不x没神的我x划公我年及有自感都的司始的时这然觉仔终全%,各种,体是细体坚我必项现一毛的同持们要工利个的看:事每作,完字淋,新做次但渐“漓成耐年什的在渐计严尽心快么订进店划”致的乐事货长入。。的学,情都的尾这店5,也0,得声带么%里从希,做提领。说处商望(啦前下我利是于品公就备作经有润公的司一好过为原私完陈业定一学x成因分列x绩把个x习的计界到超蒸它月实,线划缺市蒸作的施的第上货的日好库后一2的的一上1。存,5,便补名,%对。才)是x报员一。x工考发x我工;年上 超作虑现从们很胜半 市抱商到这的荣过年 公以本品样店幸一的热司店做的长得年销 对情促大的,到。售 下,部销重她这我计对属分要到是次是划 门同新商性我机没 店x事品品。x们会有x抱的都它的超的,完 日以开是使市骄把成 常关代发我站傲自好心工销们一街,己, 作,点经x店因在x下 都用营一x一为超x半积有,滴x名店x市年 严极的超按普长在的 格的学市销通从顾任行的量,工的来客务 书动一作结员都眼又 面来点的算工是中接感流一,心,公不踵 程染滴得可从私仅而 。周的体以踏分是至围不记不会入明一, 但的。写占x。个x感 收人两出用x于好超觉,银年本来公的市压 员带的同店,购那力 、动工大的她物天周甚 保作流家对场大 安起围,分动属所,, 员的使享资下,我人面 有我金。员还对 严就这得,工是把困 格是到而要一自我难 的啦直求个和 工己在锻接严经融压 作x炼利格x营入力 流x,用超,规, 程其日厂处市范中我 ,常家理感的。觉 理工的问受企得 货忙作资题到业碌下 、逐金的干,的一 验渐达,净同步 货工得到利也时中要作心存索是也的,做应货希,让的 细使手的决望供就 节我。稳不我货也的是我定能拖商要 有生们。泥够觉调 明活的虽带切得确变整工然切水x好 的得作这x,实x自 规格于超样但实定外已细保市做却的的;节证是不到心充处一啦会的实态见库个。把,。真存值工多功得量作想,,信上办所但赖的法以的也情,必是合绪加须导作带倍认伙致到付真我伴私出仔们。下,细再店。尽。库说于自存一私已下量,最过“她大大私关努”、心力。商员品工周的转每缓一慢件的事直,接每原次因下之班一总。不忘问一下家远的员工是否有人结着伴回家。我们有如此好的店长真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
【推荐】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鲁人版必修2

(2)形象鲜明 这首诗出色地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富贵子 弟争着向她献宠——“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生活中 充 满 了 欢 笑 , 日 日 醉 生 梦 死 ——“ 钿 头 银 篦 击 节 碎 , 血 色 罗 裙 翻 酒 污”。待到年长色衰,“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 妇”,可是商人又“重利轻别离”,并不关心她的感受,她只好孤苦 伶仃地“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苦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 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 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答案
3.诗中几次写景,各有何作用?
答案
3 师生探究
读完全诗,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返回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一、文本审美 (1)结构精巧 这首诗的结构艺术十分巧妙,琵琶女的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围 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三次弹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但客人和诗人都听到了 其悲凉的弹奏。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应诗人邀请出场弹奏是诗歌的主 体部分。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这里主要是用音乐形象及其艺 术效果补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chàng( 唱 )片
3.通假字
(1)曲终收拨当心画_画___通_划___ (2)钿头银篦击节碎_篦___通____
拨xián( 弦 ) (4)
xuàn( 炫 )目
答案
4.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 古义:_因__此__作__今义:_表__原__因__ (2)似诉平生不得志。 古义:_遂__心__如__意__今义:_志__愿__实__现__(多__指__满__足__名__利__欲__望__)_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突__然__冲__出___今义:凸__出__,__鼓__出__来__,__超__过__一__般__地__显__露__出__来__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年__龄__大___今义:_排__行__第__一__的__人__ (5)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刚__才__今义:介__词__和__方__位__名__词__构__成__的__两__个__词____
【推荐】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课件鲁人版必修2

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间关莺语花底滑 ,表现了乐声冷涩的
特点的句子是 幽咽泉流冰下难
,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
是 银瓶乍破水浆迸 , 铁骑突出刀枪鸣 。
(5)在《琵琶行(并序)》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
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 .
《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被贬官后次年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 而愤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一 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 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情,悲怆之意 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 《琵琶行(并序)》。诗篇一问世,即广为传播,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 居易去世后作悼词:“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少年欢乐 中年沦落 当前心境
天涯沦落
⑤尾声:江心秋月
谈琴感:同情琵琶女,伤感被贬谪
2.整体把握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她深刻地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伤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 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起诗人强烈共鸣的具 体原因,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一、资料卡片 1.走近作者
课前预习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 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 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
鲁人版-语文-高一鲁人版必修2 第三单元《琵琶行并序》教案

投影展示琵琶行课件.ppt
自主建构
描写音乐的方法技巧总结
尝试背诵描写音乐部分,体会音乐描写的方法技巧
无
布置作业
模仿白居易的语气写一段话,给诗中即将离别的朋友和萍水相逢的琵琶女,不少于200字。
课下完成
课件展示琵琶行课件.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①根据学生的水平特点,我觉得学生对文意的疏通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布置他们课前预习,进而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如:左迁、明年、因为、凡、言等。
②情境教学法
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无论是音乐美,还是绘画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品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怀。采用此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入境,深入体会作品的意蕴。
①.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②.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琵琶行
一、教材分析
《琵琶行(并序)》是鲁人版必修2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组块的一篇讲读课文。《琵琶行(并序)》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喝”。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对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诗歌、音乐等艺术之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课件《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复习课件》

我从去年辞.帝京(动词,离开、辞别) (6)辞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推辞)
归去来兮辞.(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 因为.长句(动词,读wéi,写、作) (7)为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读wéi,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读wèi,替、给)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浔阳江头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5)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6)钿头银篦击节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 (7)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词作动词)被浸湿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闻 此舟 所中 以夜 学者 弹.不 琵可 琶者 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问 以其 其. .人 求, 思本 之长 深安 而倡 无女 不在也
C.是 自.夕 言始 本觉 是.有 京迁 城谪 女意
D.初 复为 为. .《 太霓 史裳 令》后《六幺》 A [A 项,代词,……的人;B 项,指示代词,那/代词,他们;C 项,指 示代词,这/动词,表判断;D 项,动词,弹奏/动词,担任。]
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 复习课件
6 琵琶行并序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湓.浦.口(pén)(pǔ) 银篦.(bì) 冷涩.(sè) 迁谪.(zhé) 荻.花(dí) 霓.裳.(ní)(chánɡ) 嘈.嘈(cáo) 虾.蟆陵(há)
铮.铮(zhēnɡ) 悯.然(mǐn)
①明.年.秋 ②今漂沦憔.悴. ③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 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 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感觉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2[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湓浦..口(pén)(pǔ) 铮.铮(zhēnɡ) 悯.然(mǐn) 银篦.(bì) 红绡.(xiāo) 阑.干(lán) 冷涩.(sè) 贾.人(ɡǔ) 恬.然(tián) 迁谪.(zhé) 江浸.月(jìn) 迸.(bènɡ) 荻.花(dí) 管弦.(xián) 六幺.(yāo) 霓裳..(ní)(chánɡ) 幽咽.(yè) 呕哑..(ōu)(yā) 嘈.嘈(cáo) 船舫.(fǎnɡ) 钿.头(diàn) 虾.蟆陵(há) 嘲哳..(zhāo)(zhā)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言⎩⎪⎨⎪⎧感斯人言.(名词,话)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2)命⎩⎪⎨⎪⎧遂命.酒(动词,吩咐)命.曰《琵琶行》(动词,取名) (3)数⎩⎪⎨⎪⎧使快弹数.曲(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几)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4)是⎩⎪⎨⎪⎧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指示代词,这、此)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表判断,是)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名词,眼泪) (6)辞⎩⎪⎨⎪⎧我从去年辞.帝京(动词,离开、辞别)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推辞)归去来兮辞.(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7)为⎩⎪⎨⎪⎧因为.长句(动词,读wéi,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读wéi,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读wèi,替、给)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浔阳江头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5)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6)钿头银篦击节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 (7)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词作动词)被浸湿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因为..长句 古义:两个词,“因”是于是,“为”是创作。
今义: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2)明年..秋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物体表面鼓出来或超出一般显露出来。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龄大了。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5)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脸色容貌。
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颜色或染料。
(6)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随便地,轻易地。
今义:指平常、普通。
(7)去来..江口守空船 古义:走了以后。
来,语助词,无实义。
今义:前去与回来,相当于“来回”。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句)译文:曾经跟随穆、曹二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
(2)转徙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江湖上辗转奔波。
(3)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被动句)译文:这天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
(4)江州司马青衫湿。
(被动句)译文: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了。
[常识·速览]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主要作品:《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元和十年六月,朝中发生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主谋者是藩镇割据势力。
白居易激于义愤,率先上表请求严惩凶手。
忌恨他的人乘机攻击他“越职言事”,加以造谣中伤,他被贬为江州(江西九江)司马。
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
一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时,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沦落天涯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Ⅰ.文学常识行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
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名作《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Ⅱ.文化常识(1)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实际上是闲职。
(2)善才:唐代元和年间,曹保的儿子曹善才精通琵琶,因以“善才”称琵琶师。
(3)《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是唐玄宗所作。
(4)教坊:唐代官设的教习歌舞技艺的机关。
(5)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作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6)缠头:本是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后来又作为赠送歌伎财物的通称。
(7)长句: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8)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9)出官:(京官)外调。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长安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
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
[文脉·梳理]①琵琶女身世②诗人感受[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第1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
D[第六句不是反衬,是正面烘托。
]2.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C[结合后文对琵琶女身世的描写,可知琵琶女的迟疑是因为她“无心见生人”。
] 3.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在描写音乐作用方面相同的一项是(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B[B项与例句都是侧面烘托。
其他三项都是正面描写。
]4.下面对第2段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C[C项,应为“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给人以具体真实的感觉”。
]5.对第2段相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B[“别有”“此时”两句不是写音乐结束后的,是写音乐的暂时停顿;“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6.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诗句,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间关莺语花底滑”描写琵琶声轻快而流畅,如同黄莺婉转地啼叫着从花下轻盈自如地飞过一样。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曲子弹奏结束时琵琶女非常用心地完成最后一支动作,四弦同时奏响发出撕裂绢帛之声。
A[B项,“错杂弹”意思是大弦小弦有序交错地弹奏;C项,没有对“暗恨”一词的解释;D项,“当心”并非“非常用心”的意思,而是“在弦中间”的意思。
]二、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