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上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上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测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3,3

B、3,3,6

C、3,2,5

D、3,2,6

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360° C.540°D.600°

3.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 n个

B. (n-1)个

C. (n-2)个

D. (n-3)个

4、已知△ABC中,∠A、∠B、∠C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1:2:3

C、4:3:5

D、1:2:2

5. 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6.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 )

A.小于直角

B.等于直角

C.大于直角

D.不能确定

7、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8、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o,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A)是钝角三角形(B)是锐角三角形

(C )是直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0.六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 )7 (B )8 (C )9 (D )10

11.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则∠AOC+∠DOB=( )

A 、90 o

B 、120 o

C 、160 o

D 、180 o

12.如图,△ABC 中,BD 是 ∠ ABC 的角平分线,DE ∥ BC,交AB 于 E, ∠A=60o, ∠BDC=95o,则∠BED 的度

数是( )

A 、35 o

B 、70o

C 、110 o

D 、130 o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3. 若将边形边数增加1条,则它的内角和增加__________。

14.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

边形,则∠1+∠2= 。

15.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 。

16. 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一个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有

__________

条边。

第11

题图第14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48分)

17.(12分)如图所示,三亚有三个车站A 、B 、C 成三角形,一辆公共汽车从B 站前往到C 站。

(1)当汽车运动到点D 时,刚好BD =CD ,连接AD ,AD 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这样的线段在△ABC 中有几条?此时有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2)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E 时,发现∠BAE =∠CAE ,那么AE 这条线段是什么线段?在△ABC 中,这样的线段又有几条?

(3)汽车继续向前运动,当运动到点F 时,发现∠AFB =∠AFC =90°,则AF 是什么线段?在△ABC 中,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18. (12分)1.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AB=13cm ,BC=12cm ,AC=5cm ,求(1)△ABC 的面积;(2)CD 的长。

19. (12分)已知:如图5,四边形ABCD 。求证:∠A+∠B+∠C+∠D=360°

图23 图图F E D C

B A

A B

20.(12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C 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 cm 和30 cm 的两部分,

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图5

C

第20题图

参考答案

一、ACCBB CCAAC DC

二、13、180°14、270°15、19cm 16、15或16或17

三、17、(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有三条中线.此时△ABD与△ADC的面积相等。

(2)AE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中角平分线有三条。

(3)AF是△ABC中BC边上的高线,三角形有三条高线。

18、(1)、30cm2;(2)、 CD=60 13

cm

19、连接AC,形成两个三角形可解决。

20、.分析:因为BD是中线,所以AD=DC,造成所分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就在于腰与底的不等,故应分情况

讨论。

解:设AB=AC=2x,则AD=CD=x,

(1)当AB+AD=30,BC+CD=24时,有2x+x=30,

∴ x=10,2x=20,BC=24-10=14.

三边长分别为:20 cm,20 cm,14 cm.

(2)当AB+AD=24,BC+CD=30时,有2x+x=24,

∴ x=8,,BC=30-8=22.三边长分别为:16 cm,16 cm,22 cm.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检测内容: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 5.如图,在△AB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DB=∠1+∠2+∠3 B.∠ADE>∠B C.∠AED=∠1+∠2 D.∠AEC<∠B 6.下列长方形中,能使图形不易变形的是( )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 9.一个六边形共有n条对角线,则n的值为( ) A.7 B.8 C.9 D.10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180°,∠B∶∠C∶∠D=1∶2∶3,则∠C=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2+∠3+∠4=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它的最长边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下列命题:①顺次连接四条线段所得的图形叫做四边形;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是射线;⑤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角是直角,则另一组对角必互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个正三角形恰好 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的值是().A.3 B.4 C.5 D.6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3.(2008年?福州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13cm B.6cm C.5cm D.4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与∠C (∠C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第5

则∠AOC+∠DOB=() A、900 B、1200 C、1600 D、1800 7.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10.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度。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测试题及答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和65°,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外角的是() A.115°B.120° C.125°D.130° 2、如图,已知∠1=20°,∠2=25°∠A=35°,则∠BDC的度数为() A.50°B.80° C.70°D.60° 3、已知如下图所示,△ABC, (1)如图(1),若P点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

(2)如图(2),若P点是∠ABC和∠A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90°-∠A;(3)如图(3),若P点是外角∠CBF和∠BCE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则 上述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0个B.1个 C.2个D.3个 4、如图,∠1+∠2+∠3+∠4=() A.100°B.200° C.280°D.300° 5、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 C.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和它不相邻的外角 D.三角形的外角和为180° 6、如图所示,住宅小区呈三角形ABC形状,且周长为2000m,现规划沿小区周围铺上宽为3m的草坪,则草坪的面积(精确到1m)是()

A .6000m 2 B .6016m 2 C .6028m 2 D .6036m 2 7、在△ABC 中,AD⊥BC 于D ,且AD 将∠BAC 分成的两个小角度分别为20°和50°,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8、如图∠2+α=180°,则下列式子中值为180°的是( ) A .α+β+γ B .α+β-γ C .β+γ-α D .α-β+γ 9、如图,∠A+∠B+∠C+∠D+∠E=( ) A .150° B .18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一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 cm,3 cm,5 cm B.5 cm,6 cm,10 cm C.1 cm,1 cm,3 cm D.3 cm,4 cm,9 cm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3.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k B.2k+1 C.2k+2 D.2k-2 4.四边形没有稳定性,当四边形形状改变时,发生变化的是(). A.四边形的边长B.四边形的周长 C.四边形的某些角的大小D.四边形的内角和 5.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对. A.4 B.5 C.6 D.7 6.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④∠A=∠B-∠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7.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不对 8.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 四边形BCDE内部时,∠A与∠1+∠2之间有一种 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 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初中几何经典培优题型(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 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 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 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 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 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 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常见辅助线写法: ⑴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F交DE于F ⑵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 ⑶延长AB至C,使BC=AC ⑷在AB上截取AC,使AC=DE ⑸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 ⑹取AB中点C,连接CD交EF于G点

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三角形》专项训练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分别是40°和6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可以画( )条高。 3、一个等腰三角形,从它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分成的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4、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40°,它的另个两个角可能是( )和( ),也可能是( )和( )。 6、三角形按角可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7、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A =∠B =36°,那么∠C =( ),这是一个( )三角形,也是一个( )三角形。 8、 二、小小评判家(对的画“√”,错的画“×”。) 1、用三根分别长13厘米、20厘米和6厘米的小木棒,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 )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的三角形。 ( )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 ) 5、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角是直角。 ( ) 三、选择题 1、修凳子时常在旁边加固成三角形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 A 、三条边的特性 B 、 易变形的特性 C 、稳定不变形的特性 2、有一个角是600的( )三角形,一定是正三角形。 我是等边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是( )我有一个锐角是5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A、任意 B、直角 C、等腰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4、三角形越大,内角和(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四、操作题 1、下列哪些线段能组成三角形?能的打“√”,不能的打“×”。(单位:厘米) 5 1 6 1 7 2 ()() 4 8 7 5 3 14 ()() 2、分别画出每个三角形中的其中一条高。并标出相应的底。 3、求出下面图形中的角的度数。

word完整版培优专题3 等腰三角形含答案1推荐文档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 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 【知识精读】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3等腰三角形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 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 2.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 由两边相等推出两 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上的高、顶 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 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 对 等边”。) 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

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 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添加辅助线时, 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 来定。 【分类解析】 例1.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 ,DM 丄BC ,垂足为M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所以/ 1 = - / ABC 2 又因为CE = CD ,所以/ CDE = / E 所以/ ACB = 2/ E 即/ 1=/ E 所以BD = BE ,又DM 丄BC ,垂足为 M 分析:欲证M 是BE 的中点,已知 DM 丄BC ,所以想到连结 BD ,证BD = ED 。因为△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BE = - / ABC ,而由 CE = CD ,又可证/ E = - / ACB ,所以/ 1 2 2 =/ E ,从而问题得证。 证明:因为三角形 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C 的中点 所以M 是BE 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 例2.如图,已知: ABC 中,AB AC , D 是 BC 上一点,且 AD DB , DC CA , 求 BAC 的度数。 E D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5必修)第一章:解三角形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若0 30,6,90===B a C ,则b c -等于( ) A .1 B .1- C .32 D .32- 2.若A 为△ABC 的内角,则下列函数中一定取正值的是( ) A .A sin B .A cos C .A tan D . A tan 1 3.在△ABC 中,角,A B 均为锐角,且,sin cos B A >则△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是3,这条高与底边的夹角为060,则底边长为( ) A .2 B . 2 3 C .3 D .32 5.在△ABC 中,若B a b sin 2=,则A 等于( ) A .006030或 B .006045或 C .0060120或 D .0015030或 6.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 ) A .090 B .0120 C .0135 D .0150 二、填空题 1.在Rt △ABC 中,090C =,则B A sin si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 2.在△ABC 中,若=++=A c bc b a 则,2 2 2 _________。 3.在△ABC 中,若====a C B b 则,135,30,20 _________。 4.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sin C =7∶8∶13,则C =_____________。 5.在△ABC 中,,26-= AB 030C =,则AC B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 在△ABC 中,若,cos cos cos C c B b A a =+则△ABC 的形状是什么?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三角形单元测试 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 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 (A) (B) (C) (D)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 3 -

八年级上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测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3,3 B、3,3,6 C、3,2,5 D、3,2,6 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A.180° B.360° C.540°D.600° 3.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 n个 B. (n-1)个 C. (n-2)个 D. (n-3)个 4、已知△ABC中,∠A、∠B、∠C三个角的比例如下,其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1:2:3 C、4:3:5 D、1:2:2 5. 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6.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 ) A.小于直角 B.等于直角 C.大于直角 D.不能确定 7、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8、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35o,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A)是钝角三角形(B)是锐角三角形

(C )是直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0.六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 )7 (B )8 (C )9 (D )10 11.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则∠AOC+∠DOB=( ) A 、90 o B 、120 o C 、160 o D 、180 o 12.如图,△ABC 中,BD 是 ∠ ABC 的角平分线,DE ∥ BC,交AB 于 E, ∠A=60o, ∠BDC=95o,则∠BED 的度 数是( ) A 、35 o B 、70o C 、110 o D 、130 o 第12题图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3. 若将边形边数增加1条,则它的内角和增加__________。 14.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 边形,则∠1+∠2= 。 15.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是 。 16. 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一个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原多边形有 __________ 条边。 第11 题图第14题图

最新解三角形测试题(附答案)

解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ABC 中,a =3,b =7,c =2,那么B 等于( ) A . 30° B .45° C .60° D .120° 2、在△ABC 中,a =10,B=60°,C=45°,则c 等于 ( ) A .310+ B .( ) 1310 - C .13+ D .310 3、在△ABC 中,a =32,b =22,B =45°,则A 等于( ) A .30° B .60° C .30°或120° D . 30°或150° 4、在△ABC 中,a =12,b =13,C =60°,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 A .无解 B .一解 C . 二解 D .不能确定 5、在△ABC 中,已知bc c b a ++=2 2 2 ,则角A 为( ) A . 3 π B . 6 π C .32π D . 3π或32π 6、在△ABC 中,若B b A a cos cos =,则△ABC 的形状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7、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1,3,a ,则a 的范围是( ) A .()10,8 B . ( ) 10,8 C . ( ) 10,8 D . ()8,10 8、在△ABC 中,已知C B A sin cos sin 2=,那么△ABC 一定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9、△ABC 中,已知===B b x a ,2, 60°,如果△ABC 两组解,则x 的取值范围( ) A .2>x B .2

第五章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ABC中,∠A是锐角,那么△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2.假如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4∶6②1∶2∶3③3∶4∶5④3∶3∶5那么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比有_________种.() A.1B.2 C.3D.4 3.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A.刻度尺、量角器B.三角板、量角器 C.直尺、量角器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4.依照下列已知条件,能判定△ABC≌△A′B′C′的是() A.A B=A′B′BC=B′C′∠A=∠A′ B.∠A=∠A′∠C=∠C′AC=B′C′ C.∠A=∠A′∠B=∠B′∠C=∠C′ D.A B=A′B′BC=B′C′△ABC的周长等于△A′B′C′的周长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6.如图,在△ABF中,∠B的对边是() A.AD B.AE C.AF D.AC 7. 如图,BD=DE=EF=FC,那么_________是△ABE的中线.()

A.AD B.AE C.AF D.以上差不多上 8.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1)7 cm、5 cm、11 cm(2)4 cm、3 cm、7 cm (3)5 cm、10 cm、4 cm (4)2 cm、3 cm、1cm A.(1)B.(2) C.(3)D.(4)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在△ABC中,∠A=3∠B,∠A-∠C=30°,则∠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10.在△ABC中,AB=6 cm,AC=8 cm那么BC长的取值范畴是___________. 11.如图,已知OA=OB,点C在OA上,点D在OB上,OC=OD,AD与BC 相交于点E,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对. 12.已知△ABC中,∠A∶∠B∶∠C=2∶3∶4,则∠A、∠B、∠C的度数 为. 1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m,第三边a的取值范畴是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

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3.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4.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 A 、900 B 、1200 C 、1600 D 、1800 6.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8.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9.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第5题图 第6题图

三角形培优训练100题集锦.docx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 。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 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 或“翻转折叠” 。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 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 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 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 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 ABC 中, AB=5, AC=3,求中线 AD 的取值范围 . 2、如图,△ ABC中, E、 F 分别在 AB、 AC 上, 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 EF的大小 . A E F B D C

解三角形专题高考题练习附答案

解三角形专题 1、在ABC ?中,已知内角3 A π = ,边BC =设内角B x =,面积为y . (1)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2)求y 的最大值. 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2 1 222ac b c a =-+ (1)求B C A 2cos 2 sin 2++的值; (2)若b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4、在ABC ?中,已知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2sin ,m B =, 2cos 2,2cos 12B n B ? ?=- ?? ?,且//m n 。 (I )求锐角B 的大小; (II )如果2b =,求ABC ?的面积ABC S ?的最大值。 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cos 3cos B c B a C b -= (I )求cos B 的值; (II )若2=?,且22=b ,求c a 和b 的值.

6、在ABC ?中,cos A = ,cos B =. (Ⅰ)求角C ; (Ⅱ)设AB =,求ABC ?的面积. 7、在△ABC 中,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已知向量(1,2sin )m A =u r , (sin ,1cos ),//,.n A A m n b c =++=r u r r 满足 (I )求A 的大小;(II )求)sin(6π+B 的值. 8、△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有sin2C+3cos (A+B )=0,.当13,4==c a ,求△ABC 的面积。 9、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 1tan ,tan 2 3 A B ==,且最长边的边长为l.求: (I )角C 的大小; (II )△ABC 最短边的长.

三角形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形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满足下列条件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BC =,5AC =,6A B = B .13B C =,14AC =,15AB = C .::3:4:5BC AC AB = D .::3:4:5A B C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 【详解】 A .若BC=4,AC=5,AB=6,则BC 2+AC 2≠A B 2,故△AB C 不是直角三角形; B.若13 BC = ,14AC =,15AB =,则AC 2+AB 2≠C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C .若BC :AC :AB=3:4:5,则BC 2+AC 2=AB 2,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 D .若∠A :∠B :∠C=3:4:5,则∠C <90°,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OA =OB ,OC =OD ,∠O =50°,∠D =35°,则∠OAC 等于( ) A .65° B .95° C .45° D .8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OA =OB ,OC =OD 证明△ODB ≌△OCA ,得到∠OAC=∠OBD ,再根据∠O =50°,∠D =35°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OA =OB ,OC =OD , 在△ODB 和△OCA 中,

全等三角形培优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培优习题 1、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 (1)直接写出线段EG与CG的数量关系; (2)将图1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o,如图2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 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将图1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3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A D E G 图1 F A D C G 图2 F A E 图3 D

2、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90 AEF ∠=o,且EF交正方 形外角DCG ∠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 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AME ECF △≌△,所以AE EF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A D F C G E 图A D F C G E 图 A D F C G E B 图

解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解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解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己知三角形三边之比为5 : 7 : 8,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 A. 90° B. 120° C. 135° D. 150° 2、在厶ABC中,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a : b=Z A :Z B B . a : b= sin A : sin B C. a : b= sin B : sin A D . asin A= bsin B 1 : 2 : 3,则它们所对的边长之比为( 3、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 A. 1 : 2 : 3 B . 1 : 3 : 2 C . 1 : 4 : 9 D . 1 :;』2 : 3 4、在厶ABC中,a= V5 , b= 尿,/ A= 30 °贝卩c等于(). A. 2 5 B. --:5C . 2 ;5或■、5 D. . 10或■,5 5、已知△ ABC中,/ A= 60° a=76 , b= 4,那么满足条件的厶ABC的形 状大小(). A .有一种情形B.有两种情形

C .不可求出 D .有三种以上情形 6、在厶ABC 中,若a2+ b2—c2v 0,则4 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形状不能确定 7、sin7cos37 -sin 83 sin 37 的值为( ) A.—一 2 B. 1 2 C. 1 2 n 3 D.— — 8、化简1 T:等于( ) A. 3 B.二 C. 3 D. 1 2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9、已知cos a —cos B 二丄,sin a —sin 3 =丄,贝S cos (a —B )= . 2 3 10、在厶ABC 中,/ A= 105° / B= 45° c=忑,贝S b= _____________ . a + b + c 你在厶ABC 中,/ A= 60° a= 3,则sinA + sinB + sinC = --------- ? 12、在厶ABC中,若sin A : sin B : sin C = 2 : 3 : 4,则最大角的余弦值等于__ . 班别: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 得分: _______ 9、______ 10、_______ 11、 ________ 12、__________

三角形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第7章三角形综合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个.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3.用长度为8cm,9cm,10cm的三条线段_______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 4.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根木条. 5.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6.如图1所示,AB∥CD,∠A=45°,∠C=29°,则∠E=______. (1) (2) (3) 7.如图2所示,∠α=_______. 8.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 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10.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1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____?条对角线. 13.如图3所示,共有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14.如图4所示,∠A+∠B+∠C+∠D+∠E=________. (4) (5) (6)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16.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7.如图5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18.D是△ABC内一点,那么,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D+CD>BC B.∠BDC>∠A C.BD>CD D.AB+AC>BD+CD 19.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20.如图6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 21.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k B.2k+1 C.2k+2 D.2k-2 22.如图所示,在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内部有一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A.7cm2B.8cm2C.9cm2D.10cm2 三、解答题:(共48分) 23.如图所示,在△ABC中: (1)画出BC边上的高AD和中线AE.(3分) (2)若∠B=30°,∠ACB=130°,求∠BAD和∠CAD的度数.(5分) 24.(5分)如图所示,BE平分∠ABD,DE平分∠CDB,BE和DE相交于AC上一点E,?如果∠BED=90°,试说明AB∥CD. 25.(5分)如图所示,直线AD和BC相交于O,AB∥CD,∠AOC=95°,∠B=50°,?求∠A和∠D. 26.(1)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求此多边形的边数.(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