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4鸿门宴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2021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鸿门宴》练习卷(答案详解)

2021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鸿门宴》练习卷(答案详解)

【最新】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鸿门宴》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eī)D.刀俎(zǔ)彘肩(zhì)戮力攻秦(lù)从百余骑(jì)2.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像翅膀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沛公军霸上:军,同上驻扎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沛公欲王关中:王,同上D.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句子默写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6)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5.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沛公起如.厕(3)杀人如不能举.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25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鸿门宴》(粤教版必修5)

2014年高二语文针对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鸿门宴》(粤教版必修5)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应用体验之旅配套训练 粤教版必修5(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一、基础巩固(2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从小路 B .张良入谢.谢:辞谢 C .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第二次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解析:C 项,再,两次。

答案:C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籍.吏民,封府库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吾得兄.事之 A .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 .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 .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 .①④⑤⑥/②⑧/③⑦ 解析:①④⑤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③⑦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⑥⑧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 洛阳亲友如.相问杀人如.不能举解析:A 项,动词,放弃/动词,放在;B 项,均为“道歉,谢罪”之意;C 项,动词,坐下/名词,座位;D 项,连词,假如/副词,唯恐。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约为婚姻..⑤所以..遣将守关者⑥臣..时④项伯许诺..③沛公居山东..②臣战河南与将军戮力..不忍..也⑧君王为人..而攻秦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 D.④⑥⑧解析:①结为儿女亲家;②黄河以南;③崤山以东;⑦不同一般的情况,指意外的变故。

答案:D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解析: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鸿门宴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鸿门宴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鸿门宴(时间:40分钟 满分:55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4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从小路 B .张良入谢.谢:辞谢 C .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第二次 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解析:选C C 项,再,两次。

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籍.吏民,封府库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吾得兄.事之 A .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 .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 .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 .①④⑤⑥/②⑧/③⑦解析:选B ①④⑤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③⑦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⑥⑧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 洛阳亲友如.相问杀人如.不能举解析:选B A 项,动词,丢下/动词,放在;B 项,均为“道歉,谢罪”之意;C 项,动词,坐下/名词,座位;D 项,连词,假如/动词,唯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约为婚姻.. ②臣战河南.. ③沛公居山东..时 ④项伯许诺..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⑧君王为人..不忍 A .①④⑧B .②③⑥C .②⑤⑦D .④⑥⑧解析:选D ①结为儿女亲家;②黄河以南;③崤山以东;⑦不同一般的情况,指意外的变故。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解析: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课后训练:14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课后训练:14 鸿门宴 Word版含答案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用酒食犒赏)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C.沛公起如.厕(如同)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郤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下面各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君为.我呼入②君王为.人不忍B.①会.其怒,不敢献②会.天大雨,道不通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②不如因.善遇之D.①故.遣将守关②君安与项伯有故.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①,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②。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③。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

”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4单元 14 鸿门宴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4单元 14 鸿门宴 含解析

14 鸿门宴[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飨士卒( ) 美姬( ) 左尹( )鲰生( ) 卮酒( ) 按剑而跽( )玉玦( ) 参乘( ) 樊哙( )目眦( ) 刀俎( ) 杯杓( )得兄事之( ) 百余骑( ) 戮力( )【答案】 xiǎnɡ jī yǐn zōu zhī jì jué shènɡ kuài zì zǔ sháo děi jì l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 )2.张良出,要项伯。

( )3.秋豪不敢有所近。

(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答案】 1.“距”通“拒”,把守;“内”同“纳”,接纳 2.“要”通“邀”,邀请 3.“豪”通“毫”,细毛 4.“倍”通“背” 5.“蚤”通“早” 6.“郤”通“隙”,隔阂 7.“参”通“骖”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幸{妇女无所幸 ( )故幸来告良( ))2.去{亡去不义 ( )相去四十里( ))3.意{然不自意 ( )其意常在沛公( ))4.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 )故遣将守关者( ))5.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乃令张良留谢 ( ))6.胜{沛公不胜杯杓 ( )刑人如恐不胜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7.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杀人如不能举 ( )举一反三 ( ))8.如{杀人如不能举 ( )沛公起如厕 ( )固不如也 ( ))9.坐{因击沛公于坐 ( )项王、项伯东向坐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10.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且焉置土石 ( ))11.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 )长于臣 ( )得复见将军于此 ( ))12.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为之奈何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今者有小人之言 ( ))13.为{为击破沛公军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客何为者 ( )何辞为 ( )约为婚姻 ( )窃为大王不取也 ( )军中无以为乐 ( )使子婴为相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14.辞{卮酒安足辞 ( )大礼不辞小让 ( )未辞也 ( ))【答案】 1.动词,宠幸 副词,幸而,幸亏 2.动词,离开 动词,距离 3.动词,料想 名词,意图 4.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交 连词,所以 5.动词,道歉 动词,道谢 动词,辞别,告别 6.动词,经得起,能承受 动词,(用)尽 形容词,优美的,美好的 7.动词,举起 动词,(杀)尽 动词,提出 8.动词,唯恐 动词,往 动词,比得上 9.名词,座位 动词,坐下 连词,因为,由于 10.连词,尚且 副词,将要 连词,况且 11.介词,向,对 介词,比 介词,在 12.动词,往,到……去 代词,这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13.介词,替,给 动词,是 动词,做,干 句末语气词,呢 动词,成为 动词,认为 动词,作为 动词,做,担任 介词,被 14.动词,推辞 动词,计较 动词,告辞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________________2.吾得兄事之( )________________3.常以身翼蔽沛公( )________________4.头发上指( )________________5.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________________6.间至军中( )________________7.沛公军霸上( )________________8.沛公欲王关中( )________________9.不可不语( )________________10.籍吏民( )________________11.范增数目项王( )________________12.道芷阳间行( )________________1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________________14.项伯杀人,臣活之( )________________1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________________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________________17.此其志不在小( )________________18.素善留侯张良( )________________19.秋豪不敢有所近( )________________20.拔剑撞而破之( )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2.名词作状语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3.名词作状语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名词作状语 向上 5.名词作状语 像虎狼一样 6.名词作状语 从小路 7.名词作动词 驻军 8.名词作动词 为王,称王 9.名词作动词 告诉 10.名词作动词 登记 11.名词作动词 使眼色 12.名词作动词 取道 13.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称王 14.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活,救活 15.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跟从,带领 16.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止,制止;使……进入,接纳 17.形容词作名词 小的方面 18.形容词作动词 友善,交好 19.形容词作动词 接触,沾染 2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破碎,撞破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015-2019学年高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练习 粤教版必修5

2015-2019学年高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练习 粤教版必修5

第14课 鸿门宴一、基础训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张良出,要项伯B.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因击沛公于坐C.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令将军与臣有郤解析:A项,①“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②“要”通“邀”,邀请;B项,①“倍”通“背”,违背;②“坐”通“座”,座位;D项,①“蚤”通“早”,早些;②“郤”通“隙”,隔阂,嫌怨。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约为婚姻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C.所以遣将守关者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解析:A项,“山东”: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山东省;婚姻:结成亲家,今指结成夫妻关系;C项,“所以”:……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指河北省、河南省;D项,“非常”:意外的变故,今作副词,很;“鱼肉”: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

今指鱼的肉。

答案:B3.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拔剑撞而破之D.(先)入咸阳者王之解析:D项,“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A项,“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B项,“从”:使动用法,使……跟从;C项,“破”:使动用法,使……破。

答案:D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含名词作状语现象的一项是( )A.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道芷阳间行C.①日夜望将军至②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D.①吾得兄事之②常以身翼蔽沛公解析:A项,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②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B项,①夜:在夜里;②从小道上;C项,①日夜:每日每夜;②间:向上。

D项,①兄:像对待兄长一样;②翼:像鸟张开羽翼一样。

高中语文 鸿门宴练习 粤教版必修5 试题

高中语文 鸿门宴练习 粤教版必修5 试题

随堂练习一、课内阅读(86分)(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

(19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3分,每3字1分)①沛公欲王()关中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项羽曰④好()美姬⑤皆为()龙虎⑥未得与项羽相()见⑦使子婴为相()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分,每词0.5分)①旦日飨士卒()②范增说项羽曰()3.解释下列多义词。

(7分,每空0.5分)⑴军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⑵相①未得与项羽相见()②使子婴为相()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⑷在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⑸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②贪于财货()③长于臣()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4分,每句2分)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译文: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译文:5.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4分,每空1分)本段文字交待了刘、项双方的对比,表明项羽一方,。

但此时双方此时本应“戮力攻秦”,而曹无伤的告密,。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2题。

(33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015-2019学年高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练习 粤教版必修5

2015-2019学年高二语文 第四单元 第14课 鸿门宴练习 粤教版必修5

第14课鸿门宴一、基础训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距关,毋内诸侯②张良出,要项伯B.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因击沛公于坐C.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令将军与臣有郤解析:A项,①“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②“要”通“邀”,邀请;B项,①“倍”通“背”,违背;②“坐”通“座”,座位;D项,①“蚤”通“早”,早些;②“郤”通“隙”,隔阂,嫌怨。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约为婚姻..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C.所以..遣将守关者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解析:A项,“山东”:函谷关以东地区,今指山东省;婚姻:结成亲家,今指结成夫妻关系;C项,“所以”:……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指河北省、河南省;D项,“非常”:意外的变故,今作副词,很;“鱼肉”: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

今指鱼的肉。

答案:B3.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拔剑撞而破之D.(先)入咸阳者王之解析:D项,“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王;A项,“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B项,“从”:使动用法,使……跟从;C项,“破”:使动用法,使……破。

答案:D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含名词作状语现象的一项是( )A.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道芷阳间.行C.①日夜..望将军至②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D.①吾得兄.事之②常以身翼.蔽沛公解析:A项,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②善: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B项,①夜:在夜里;②从小道上;C项,①日夜:每日每夜;②间: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4鸿门宴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处处暗藏杀机的“鸿门宴”,是一次盛大的筵席,也是史上一场最“不怀好意的饭局”。

在鸿门宴中,双方比的是智慧、计谋,比的是谁更用心。

谁冷静清醒,谁就是胜者;谁技高一筹,谁就定天下。

刘邦靠一个饭局摆平了本是一场十万对决四十万的战争,项羽却因这一个饭局,失去了一次挟巨鹿之战胜利之威摧毁刘邦军团的机会。

这场盛宴,让一个恃武力独步天下的贵族英雄走向了没落,也让一个凭智慧一统中原的民间草根英雄从此笑傲江湖。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斗,是必须载入史册的一次盛宴。

美字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赏美文引而不发,藏而不露人们说话,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的需要,有时可以一针见血,一语破的;有时则可以引而不发,藏而不露,尽量不把话说破,将自己的意思留给听者去思考、领悟、寻味。

引而不发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技巧,能帮助人们将一些不好直说、不愿直说、不能直说的话间接地说出来,让听话的一方在作出延伸或深入思考之后,领悟出说话人有意藏起来的那层意思。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在路上碰到一个富翁。

这位富翁得意洋洋地说:“你能分辨出我的两只眼中哪一只眼是假眼吗?”马克·吐温对这位为富不仁的富翁早就没了好感,这回正好抓住机会讽刺他。

马克·吐温说:“你的左眼是假眼。

”富翁十分惊奇地说:“你怎么知道的?”马克·吐温说:“因为在这只眼里,还能看到一点仁慈。

”马克·吐温说富翁的假眼里还能看到一点仁慈,言外之意是富翁的真眼里没有半点仁慈,这等于拐着弯骂对方是为富不仁,是冷血动物。

这里,马克·吐温不便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人,采用这种引而不发、藏而不露的骂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课内挖掘】一场鸿门宴,对项羽和刘邦来说都是机会。

项羽如果把握这个机会,可以兵不血刃地除掉最具野心、最具潜力、麾下人才众多的刘邦集团,那么天下再无可匹敌之人,百二河山终能属楚,成就不世之功业;刘邦如果能把握这个机会,消除项羽的疑心,就能够暂缓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很遗憾,项羽并未能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反倒是刘邦,借助这个难得的良机成功扭转局势,为未来刘项争霸赢得了难得的时间。

(选自《善于把握机遇》) [应用角度] “机遇”“成功”等。

(1)“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

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

“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

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

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

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你,是英雄!于是你英雄地起事,英雄地南征北战,英雄地失败。

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

“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

(节选自《题乌江亭》)(2)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

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

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江山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

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

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

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

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仰天长叹,苍凉的挽歌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

“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可终日,哪又容得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ɡ) 按剑而跽.(jì)B.樊哙.(kuài) 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 目眦.尽裂(cì)C.玉玦.(jué) 参乘.(shènɡ)切而啖.之(dàn) 不胜杯杓.(sháo)D.刀俎.(zǔ) 彘.肩(zhì)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解析:B项,“眦”读zì。

答案:B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张良出,要项伯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解析:A项“距”通“拒”,“内”同“纳”。

B项“蚤”通“早”。

C项“要”通“邀”。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路B.张良入谢.谢:辞谢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第二次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解析:C项,再,两次。

答案:C4.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籍.吏民,封府库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解析: ①④⑤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②③⑦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⑥⑧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答案:B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洛阳亲友如.相问杀人如.不能举 解析: A 项,动词,丢下/动词,放在;B 项,均为“道歉,谢罪”之意;C 项,动词,坐下/名词,座位;D 项,连词,假如/动词,唯恐。

答案:B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约为婚姻.. ②臣战河南.. ③沛公居山东..时 ④项伯许诺..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⑧君王为人..不忍 A .①④⑧B .②③⑥C .②⑤⑦D .④⑥⑧解析: ①结为儿女亲家;②黄河以南;③崤山以东;⑦不同一般的情况,指意外的变故。

答案:D7.对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B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上前) D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击破) 解析:“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答案:C8.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C.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比较形象生动的一个人物。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以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解析:A项,“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有误,《史记》应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常繇咸阳,纵.观纵:听任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易:交换C.吕后因哺.之哺:给……饭吃D.诚.如父言,不敢忘德诚:果真解析:易:轻视。

答案:B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B.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C.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D.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解析:“此女”“贵人”“公”分别作“奇”“与”“善”的宾语,三词后应断开。

“何”表疑问,可用于句首,结合句意,应在此前断开。

答案:A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本纪》中对刘季的出身和相貌的记述颇具传奇色彩。

刘季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

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从事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普通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