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壮族
蒙古
汉文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的文化
•(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重点):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借鉴、吸收,共同创造了 中华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各民族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4、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 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 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 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 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思考:为什么李小龙的武术 能够蜚声中外,推动中华武术 的的新发展?
李小龙掀起的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堪称20世纪的文化奇观。 他被誉为中国功夫第一名人。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百折不 挠的精神令世人叹服,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 两座高峰的世纪巨人,他作为唯一入选的华人被美国《时代》 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李小龙充满生命力的三 十二年人生,如同一颗彗星划过国际武坛和影坛的上空,虽 然短暂却无比耀眼!随着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内外,中国 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 李小龙自幼好武,14岁拜叶问师傅门下学习咏春拳。咏春拳 学成后,又学习了洪拳、太极、鹰爪拳、螳螂拳、摔跤、柔 道、跆拳道、空手道、西洋拳击、泰拳等武术,并集众家之 长,自创“截拳道”。
政治必修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判断: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的文化相加。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1)含义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高度称赞我国四大发明:“我们
若要观察科新学发明技的术力量是、一效能个和民结果族,文最显明著程的例度子的便是重印要刷术标、志之一
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 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 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 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 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 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 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 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 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感悟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谈一谈你对 中华文化的力量有何新的理解?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
②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 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 源。
Hale Waihona Puke (2012.全国.21)8.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特征之三)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注收意、:借兼鉴收并其蓄他不民是族指文化中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议一议: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原因、中华文化的力量
本课小结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1)文学艺术 (2)科学技术 成因
胡音胡骑与胡妆, 五十年来竞纷泊
*盛唐时期,“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融合力、同化力 延续力、生命力)
3)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 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 一方水土 的力量 一方文化(地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之瑰宝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含义
原因:包容性
意义
麦哲伦远航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治) 远洋航行\殖民扩张\开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拓市场/资本主义经济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地域性)
(1)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
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 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的区域特征。
中华民族各具风采的特色文化:不同区域的文 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 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具体表现:
【翻译】《施氏吃狮子的故事》 石室里住着一位诗人姓施,爱吃狮子,决心要吃十只狮子。 他常常去市场看狮子。 十点钟,刚好有十只狮子到了市场。 那时候,刚好施氏也到了市场。 他看见那十只狮子,便放箭,把那十只狮子杀死了。 他拾起那十只狮子的尸体,带到石室。 石室湿了水,施氏叫侍从把石室擦干。 石室擦干了,他才试试吃那十只狮子。 吃的时候,才发现那十只狮子,原来是十只石头的狮子尸体。 试试解释这件事吧。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1、成因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德江傩戏
讨论: 讨论:试描述一下 下面两种艺术形式 有什么差异? 有什么差异?
侗族大歌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1、各民族的多样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民族的多样文化, 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 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 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 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 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
参考提示: 参考提示
1、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各族人民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台湾文化归属于中 华文化。 华文化。 2、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 展的精神纽带。 展的精神纽带。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 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 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内容博 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 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 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 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 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 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在其 中。
《忆江南》—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早晚复相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会见华侨时满 怀深情地说,中国已解决了香港问题 和澳门问题,洗刷了百年耻辱,现在 剩下一个台湾问题,“这一湾浅浅的 海峡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 殇”。用有关知识分析: 为什么“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我 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
1、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各族 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台湾文化 归属于中华文化。
二、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区域文化多样性)
三、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 (各民族文化多样性)
雕刻艺术
克孜尔千佛洞
2、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 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博 大 精 深 中 华 文 化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1、文学艺术 (特点、作用、 地位) 2、科学技术 (特点、意义、 地位) 1、成因 2、区域文化的关系 1、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 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多民族文化对中 华文化的意义
朝鲜族跳舞
轻快,典雅,动中有静
(三)、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各民 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多民族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 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 体性的特点
C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 奋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 力的生动体现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 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 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各个地区的文化
齐鲁文化
吴越文化
巴蜀文化
草原文化
滇黔文化
荆楚文化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合作探究三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 的区域特征,那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怎样?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 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 的特色。
蒙古族奔 放豪情爽 朗流畅
维吾尔族 自由舒展 绚丽精彩
藏族宗教 色彩浓郁 长袖善舞
朝鲜族轻 快典雅动 中有静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 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 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作用) 3、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 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东北二人转、安徽黄梅戏、陕西秦腔、山东 吕剧……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文化名片,让人 虽未身临其境,却已清晰地感悟其中的文化、 品味、底蕴与内涵。这表明,中华文化( ) A.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B.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结束语:
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 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 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 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让我 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 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向着建设文化强国 的宏伟目标前进!
导言: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下面请欣赏视频,看完后回答视 频中展示了那些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
3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
4
绝 望
——克罗岱
呼唤!呼唤!呼唤!/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里充满痛苦!/仍 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 !/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儒 释 道
18
18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 别
侧 重 点 不 同
从发展的历程看,源远流 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之一。相对于古代埃及、 印度、巴比伦等文明古国 的文化衰落、消亡而言, 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 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 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可见源远流长侧重于从动 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 轨迹上从纵向上说明中华 文化的特点。
13
13
14
14
去中国化
15
15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16
16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P70 (1)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 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2)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 (3)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共同创造 了中华文化.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中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 独领风骚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方水土,
区域文化多样性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之瑰宝,
民族文化多样性
《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 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 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 《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 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 《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 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 《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 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 《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 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 《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 《庄子》汪洋谲(jue)怪富有浪漫 庄子》汪洋谲( ) 性。 在诸子散文中, 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 庄子》 孟子》 荀子》 《庄子》、《孟子》、《荀子》、 韩非子》 《韩非子》。
地位 :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贡 世界前列, 献巨大 科学技术 特点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 意义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的科学 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的科学 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 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和开放性强, 水性使人通” 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 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 山性使人塞” 强,“山性使人塞”。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1、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2、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 、吴越文化精致淡雅, 情奔放。 情奔放。 3、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滇黔文化更具有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P68探究——请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中华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中华文化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文化从内涵看具有博大精深、无与伦比的特点。
)中华文化对世界有什么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输入欧洲,为欧洲科学文化带来了黎明。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工具。
中国造纸术的西传结束了欧洲用羊皮纸的历史,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
)
中华文化曾以博大的胸襟、精深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生机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文化在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P68探究——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
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
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到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文学艺术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极品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之宝。
作者架构出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兴衰史。
《红楼梦》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艺人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
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红楼梦》、皮影戏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特点是历史悠久辉煌、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
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
2、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现的数以万计的青铜兵器虽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但挖出来后,仍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
经过考古人员的现代技术分析和检验,发现兵器表面有一层致密的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功能。
可见化学镀铬技术至迟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经产生。
而且青铜剑的锋利程度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宝剑,有人曾作过实验,在桌子上放一叠纸,然后轻轻将剑从纸上拉过,一次居然划透19张纸。
这把剑是用铜、锡、铅等金属制成的,各种金属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从而使秦剑坚硬锋利而富有韧性。
中国古代的兵器制作技术在当时来说处于领先的地位。
公元前256年,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在岷江中上游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彪炳史册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
以都江堰为首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中西部地区农田的灌溉、成都
市企业和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有可防止灾害发生。
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地域辽阔的中华大地有哪些典型的区域文化?(诸如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两湖为中心的荆楚文化,以山东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山西为中心的三晋文化,以陕西为中心的关中文化等等。
又如北方园林多呈现皇权的尊荣显贵,南方园林多体现居者闲适的心境。
巴蜀“竹文化”,四川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与竹有着广泛的联系。
从生活中的竹床、竹席、竹凳、竹篱,到生产中的竹筐、竹耙、竹绳,再到居家装饰中的竹雕、竹画、竹编……“竹子文明”的烙印随处可见。
)
P69探究——说明造成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的因素有哪些?把这些文化与你家乡的文化相比较,你会发现什么新的特点?(受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的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会,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的就是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处华东的江浙,由于地处水乡,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吴越地区典型的开放性水乡文化特征。
云南、贵州等地,由于区域内多山,加上云贵高原地势险峻,区域内生活着多个民族,造成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具有多样性、内敛性的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
)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P70探究——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舞蹈吗?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苗族——芦笙舞;土家族——摆手舞;傣族——孔雀舞;哈萨克族——筷子舞。
)你能列举一些少数民族的著名曲目以及演奏的乐器吗?(西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演奏乐器是手抓鼓;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演奏乐器是那依;彝族民歌——阿诗玛;高山族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演奏乐器是鼻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如教材一组反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邮票。
这套邮票分别为:摔交(蒙古族)、响箭(藏族)、赛马(维吾尔族)、秋千(朝鲜族)。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千百年来,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
2005年6日上午,台湾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前往黄帝陵祭拜。
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湾同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拜访曲埠三孔圣地。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会见华侨时满怀深情地说,中国已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洗刷了百年耻辱,现在剩下一个台湾问题,“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
为什么“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台湾文化归属于中华文化。
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作业】
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
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的科技常常为欧洲人望尘莫及。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
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