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的自由。
②意义: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要求: 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Biblioteka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法定的、神圣的、 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参与政治生 活的基础和准则
履行政治性义务 法定的、庄严的、 不容推卸的
一、神圣的权利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 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 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 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 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 公民的被选举权.
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家 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市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课堂小结
公 民 的 政 治 权 利 和 义 务
1.公民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 (1)含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内容
政治自由
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3.公民参与 政治生活应 遵循的基本 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题: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编号02 备课人使用时间2月13日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内容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改革发展的信心,理性判断我国社会政治发展成就,培养国民人格。
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候课(复习提问):1、什么是“国体”?你是怎样理解的?2、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权利?以此导入。
互动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教材P8探究材料。
将班级分为北大队(北京大学队)、南大队(南京大学队)和中大队(中山大学队),鼓励展示和辩论。
问题设置:图片说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归纳概括。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各队内部谈论,群策群力,初步解决问题,推举一人准备班内交流展示,各代表队代表展示发言,各队互相质疑、合作释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除教师展示外,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思考2.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
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是违法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 (三)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注意:特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 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 代表)的权利,一定要区分于民主生活的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 •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 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重点)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A.是适用法律平等、司法平等,而不是 立法平等;B.承认差别,不存在绝对平均 主义;C.反对一切特权。
• 2.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 存在;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 也是义务的主体;C.权利与义务有功能上 的互补关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 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 4.有序参与的原则。
• • • •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四个义务 表达权、监督权)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 内容(重点)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权利
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 自由,表现为: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 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
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 合的原则4.有序参与的原则。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 • • • • 一.圣神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 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B.政治自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 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பைடு நூலகம்、结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民主政治的基 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保障: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必要性 我国是人民民主丏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
主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与 长远利益。因此,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 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在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 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 跟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复习回顾:
1. 我国的国体是什么?其本质又是什么? 2. 什么是民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哪些 特点?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政治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只有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认真履行义务,才能
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
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 政治义务,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
——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意义 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我国人民民主丏政的国家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 离。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 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 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全对等的
如何贯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 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 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 权利。 • 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 行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对 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练一练
• 捍卫国家主权,与危害国家主 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 严守国家秘密 • 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 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提供 协助和便利条件 •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 一切侵略、占领国家领土及割 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 • 反对任何西化、分化中国的图 谋和行径 • 捍卫国家政权,与颠覆、分裂 国家政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复习与回顾
•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本质是 什么? • 人民民主专政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导入新课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民与国家形成的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 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利也来自人民。国家 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 利和自由及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来体 现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3、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内涵:我国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 行义务,平等地使用法律。
如何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第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 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 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 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第二,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 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 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第三,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 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2016

如果国家队需要我, 我就参加比赛。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二者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
(2)具体要求:
①国家:要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 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 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3).保障: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
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合作探究〙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由, 以下两种观点。你认为他们 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 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 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 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 利。
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1)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 达自己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人 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 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 政治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政治 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 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许 可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涵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2)表现
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 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公民参加选举
公民行使监督权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框
政治权利和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什么?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民资格、含义、重要性) 政治自由(内容、重要性、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监督权(含义、内容)
内容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4.公民政治性义务的含义? 5.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探究一】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 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 一切事情的权利。
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坚持个人利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4.为什么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5.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区分权力、权利
权力: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 力,总是与服从联结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 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如国家权力。二是职责范 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1.2(文科班)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原则

观 点 争 鸣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 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 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讨 论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干 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 切事情的权利。 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 的绝对的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 由。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从权利的实现看: 第三,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 权利的实现。
②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只有履行一定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③地位
基本的民主权利
⑵政治自由(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①内容: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愿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通过组织社团表达
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
列队行进表达
示威自由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
⑵政治自由(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①内容: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②意义: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公 民 的 政 治 权 利 和 义 务
1.公民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 (2)内容
政治自由
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3.公民参与 政治生活应 遵循的基本 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 利,是公民参与国家 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地位: C法律资格:P9 思考:选举或被选举为国家各级机关的领导或厂长、村民 居委会成员的权利属不属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作为我国基本政治权利的选举和被选举权,有特定内涵, 严格外延。不能把公民在所有选举中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与 选举与被选举权等同起来。但上述活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认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是什么?
[网友 春天来了吗]:总理,我连续三年都 问了户口的问题,回答一下我吧。我是在 上海打工的流动一族,感到现在有大城市 户口的好处越来越多,户口好像更值钱了! 我们流动族的孩子被区别对待,中考高考 都要回户籍地。一些地方还推出了一些跟 户籍挂钩的政策,比如说买房、买车。总 理,户籍制度改革还会推进吗? [新华博客网友:十八点水]:每年人代会上,“两高”报告呈现出被处理的腐败案件 都以数万计,纪律监察部门处分的干部也数以万计。可是,反腐成绩大,为啥贪官都 不怕?反腐力度也不差,为啥群众意见大?
2009:感受公民参与的力量
“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公民的有 序政治参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让我们对 2009 年 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了更多期待。
在历史长河中追寻“公民”的足迹,竟是这样的尴尬与无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人之上、唯 我独尊”,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臣民”时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 篇幅,社会大众毫无自由和平等权利可言。 告别封建时代,走向共和体制,公民的概念,并未立刻清晰。长期 深受“臣民意识”的影响,参与社会事务的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公 民意识”,在许多社会成员脑子里仍然是空白。 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依法治国进程的 不断推进,“公民”概念实现了回归,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
美国总统竞选(“钱举”) 1964年 2 亿美元 1976年 5.4亿美元 1996年 11.4亿美元 2004年 39亿美元
[网友 攀登高峰]:总理,咱老百姓最爱听的一句话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 果。”您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想,首先要解决好的是收入分配不 公问题。收入分配不公,主要在于制度,而制度层面是最难改的。2011年,政府能加 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老百姓看到实效吗?
河南网友 高考改革:自主招生应该多关注农村孩子,他 们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相差太远,应该有一个绿色通道便 于他们能去城市里面考试发挥自己的特长。 2.能不能将 几个人口大省:山东、河南、湖北等几个省份的招生名 额翻几番,这几个省份的学生太辛苦了,一些学生的天 分被扼杀了。 浙江网友 发言时间 :2011-02-26 22:42:13网友来自 :115.232.22.*尊敬的温总理:你好! 中铁十一局在我的家乡浙江诸暨为非作歹,不知道总您你是怎么样的看法 上海网友 发言时间 :2011-02-26 22:05:02网友来自 :222.71.22.*关于官员的腐败问 题,比如刘志军等,他们贪污受贿的金额越来越大,涉及的面也非常广,为什么我 们需要等事情发生以后才能察觉?您觉得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哪个更加有效,近期 是否会公开公务员的开支,用车,招待等清单?
B
√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6)班长的选举
2008年,是全国人大换届之年:就在 1月,新一届全国 人大代表正式选出。一批受群众信赖的优秀分子以全国人大 代表的新身份依法参政,代表13亿中国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 权力。 按照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 举问题的决定,“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 民工代表”被首次明确。在不久的将来,1亿多农民工也将 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直接拥有自己的代表。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政 治 权 利 和 义 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样”——共性特征一样:阶级统治的工具,民主专政的统一; “不一样”——阶级性质不同,民主与专政的对象不同。
人、公民和权利
• 人是什么?
•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 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天生是政 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二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⒈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是什么
⑴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⑵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怎么样
⑴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⑵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⑶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 合的原则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而在此前的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中,约9亿选民直选 “当家人”,成为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 选民参与,可以用两组词汇来形容:积极主动、依法理性。
公民为什么要积极主动参与选举?
⑴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含义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
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 表的权利
北京大学生抵制日货活动
我国公民 的政治权 利和自由
管理国家 事务和社 会事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批评权、建议权 监督权 检举权、申诉权 控告权
充分表达自 言论、出版、集会 己意愿 结社、游行、示威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 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被剥 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说明 A.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不能放弃 D.我国公民有权选举国家领导人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二公民参 与政治生 活的基础 和准则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 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履行政治性义务
(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 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通过视频直播与网民进行 在线交流,网民积极提出 意见和建议 政治权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