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最新的公开课)
课件6: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 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 机关代表的权利。
地位
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 标志。
内容
言论、出版、机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地位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 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具体表现
含义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 以及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 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国有大约1300万人口没有户籍,这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公平、和谐的重大问题,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公安部要求切实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着力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 问题,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常住户口的合法权益。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生活
1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PART
第一课第二框之 SHEN SHENG DE QUAN LI ZHUANG YAN DE YI WU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01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作业
ZUOYE
完成91淘课网本课练习 预习第二课第一框知识
谢谢观看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 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 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 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 为的。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公 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 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共同犯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 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 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 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
教学设计1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学目标】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
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教学重难点】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国家活动虽然是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和维护,但任何国家的活动都必须有本国公民的参与,国家与公民之间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从法律上讲国家与公民应实施哪些责任?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这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探究与共享: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生活中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力,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请同学们一起研究和讨论二组概念:公民与人民;权力与权利。
公民与人民:权力与权利: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任何国有,都要有一定的权力,同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服从。
权力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宗教权力等。
我们使用的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依法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假如你有选举权,你会选举出什么样的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来代表你行使国家权利?如果你没有认真行使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国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原创4: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4 页
②例举(书本P9) ③地位意义: 基本的民主权利 基础和标志
可见,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人人都享有的。(既 有广泛性,又有条件性)
2.政治自由
第5 页
内容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政治自由
第6 页
言论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语言形式,表达和 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见解的自由。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第诽12 页 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
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 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 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③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是可以都放弃的。
④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受的公民权利就越多。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 夺(有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是法定的、庄 严的、不容推卸(不能放弃)
权利与权力
第 35 页
•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 则属于政治上的概念。权利包含权力与利益两层意思,而权力 是一种特定的政治力量或能力。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权 利的主体不是特定的,公民享有权利,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 广泛;第三,有些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
控告权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
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
检举权是指公民对于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向有关机关揭发
课件7: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第 25 页
广场舞音箱太大成扰民舞 引起民市民投诉
第 26 页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上述事实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 27 页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试一试: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哪些?
1、某班班干部的选举
×
2、镇长的选举
×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
5 、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
第 15 页
②公民的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的内容
第 16 页
内容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第 18 页
在游行示威中打砸同胞日系车
辨析下列两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 19 页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参考答案: (1)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2)民主和自由总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时代、任何 人都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总是受到法律和 制度的制约,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从来不会存在的。
第 23 页
第 24 页
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 求托幼机任构何不公得民拒的绝合乙法肝权表利面都抗受原到阳保性护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蒙古自治 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1 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2 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重点、难点) 2.识记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特别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重点) 3.深入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
(2)遵守宪法和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
法律
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 全、荣誉和利益 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参加民兵组织
合格公民养成记
第 14 页
第 三 步 : 把 握 基 本 原 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 18 页
我国国家与 公民个人的
国家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利益在根本
个人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上是一致的
个人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 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第 19 页
谢谢观看
第 16 页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 平等。一律平等≠立法平等; ②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理论平等≠ 现实平等; ③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 民的权利 与义务是 统一的, 二者不可 分离。
(1) 相互 依存
(2) 相互 促进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 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
课件2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我们,作为公民应当
A.充分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
C.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4、2020年4月29日是《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后实施10周年。《保守国家秘密法》
修订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重要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C.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
B 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3、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中国
游客假装残疾人士,钻“绿色通道”的空子,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这告诉
答:此观点是片面的。(1)题目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作用。(可以写市场的优点) (2)题目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看到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写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3)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 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③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D
④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图漫画《专吃“白菜心”》的奢侈现象启示我们
A.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政治生活中要崇尚民主与法制
C
原创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第 21 页
人间大爱,致敬最美逆行者!
最近“逆行”成了网搜热词,高第频22 页 词。军地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砥 砺前行,越是艰险越向前。国家也 在第一时间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医务 工作者的权益,把温暖及时送到一 线人员的身边。表明公民在参与政 治生活中要把握哪条基本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第 23 页
原 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因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正
确
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
举
措
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
家利益。
第 24 页
谢谢观看
http://
政治自由
第 10 页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内容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 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地位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 治自由。——举措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 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范围
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 础和标志。——地位
第9 页
点赞!
面对疫情,大家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中国加油!为湖北加油! 为武汉加油!这是在行使哪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等。——范围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湖州市政府网上投诉案例
2013年1月12日中午11点半左右,浙E0892 警,周六中午陪家人在大润发购物?吃饭? 公车私用? 请向纳税人交代!
湖州市公安局答复
• 您好!湖州市公安局受理该投诉后,督察支队即核查该 车辆所属单位,系市公安局治安机动支队,并将投诉内 容通报该支队领导。经查,治安机动支队自2012年初开 始参与市政府《中心城区三轮车交通违法和非法营运集 中整治》专项行动,依照市行政执法局的总体部署,支 队安排民警孙某带班并专门负责该专项整治行动,浙 E0892警系专项整治行动公务用车。2013年1月12日上 午,民警孙某(持有驾驶证、警车准驾证)驾驶浙 E0892警参加市政府组织的街面三轮车整治活动后,由 整治集散点开发区管委会返回单位途中,顺路接上在大 润发购物的妻子,随后回单位,换驾私家车回家。期间, 该警车在大润发购物处停留小段时间,但未存在“陪家 人在大润发购物,吃饭”的情形。
3、有人评价说,博客们完全有属于自己的地 盘,可以把日记本搬到网络上,并拥有管 理权,任何人都不可以干涉。这一观点 ( ) A 错误。因为在网络上发表日记侵犯了个人 隐私权 B 正确。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表 达个人观点 C 正确。因为国家白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D 错误。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 统一的
1、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 参与国家管理重要标志的是( )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 B、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练一练
2、网民可以在博客上交流感情、发 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依法享 有( ) A 申诉控告权 B 批评建议权 C 言论自由权 D 知情权
镜头二:王某因房屋拆迁久未安置,只能租 房居住。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王某在 公共场所设置路障,并用高音喇叭向路人 播讲个人遭遇,以期引起政府重视。 思考:王某的做法是否可取?他在行使权利 时违反了什么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复习:
1.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是什么? 2. 国家性质及决定因素是什么? 3.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 的本质及特点是什么?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区分权力、权利
权力: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 力,总是与服从联结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 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如国家权力。二是职责范 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 法剥夺的
学生甲(初中):“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的 权利,怎么还不让我行使这庄严的权利?”
学生乙:“你急什么!选举权就是选举国 家领导人的权利,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
学生丙:“不对,选举权就象选举班干部 一样,也要投票赞成或反对,与我们息息 相关。”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A
违法、 失职
? C
A、批评、建议 B、申诉 C、控告、检举
(二)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 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 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 民爱国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判断一下: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上图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①.内容:
主体 参与政治生活 原则
公 民 在 法 律 面 前 一 律 平 等
权 利 与 义 务 相 统 一 个 人 利 益 与 国 家 利 益 相 结 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内容
权利 监督权(包括哪些)
政治 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 自由
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 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大代表)的权 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②条件 年龄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 利的公民
③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 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被尊称为“冒死爷”的 69岁的工程师钟吉章。 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 他在网上发帖,揭露广州地 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工程验收 报告作假。引起舆论轰动。 他自称“冒死不是魅力,做 人只凭良心。”因为“凭良 心说实话”,他被有关媒体 评为“2010年度中国正义人 物”和“2010中国魅力人 物”。
广场舞音箱太大成扰民舞 市民投诉无门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 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B.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监督权
①.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
利。(谁监督,监督谁) ②.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怎么监督) ③.要求:依法进行,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 害
? B
公民对行政处分、 诉讼判决不服、受 不公正待遇 没有切 国家机关 实履行 工作人员 职责
表现①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守法平等) ②国家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
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
和法律的特权。(反对一切特权) (司法平等)
注意:①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司法、守法平等,而不是
立法平等; ②平等≠同样;
③ 平等 ≠绝对平均主义;
如果国家队需要我, 我就参加比赛。
3,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原因: 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
一致的
要求:
①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
②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
益结合起来;
③当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是公民 爱国的表现。
公民
(言论自由)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由,以下两种观点。 你认为他们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情的权利。
观点一把自由绝对化了,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 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以 法律为基础,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 律是对立统一的。 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 要不超出法律所约束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等方式表达
1.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为一定的宗旨而组织或者参加 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 (结社自由) 2.公民依照法律规定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 (示威自由) 示某种抗议、义愤的情绪并表示自己的力量和决心。 3.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报刊、杂志、书籍、音像 等出版物,系统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见解的 自由。 (出版自由) 4.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 行进,表示某种庆祝、纪念或者抗议、声讨等强烈 (游行自由) 的共同意愿的自由。 5.公民依照法律规定聚集在一定场所,研究大家共同 关注的问题并发表意见,或者举行某种活动的自由。 (集会自由) 6.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语言形式, 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见解的自由。
2)如何坚持: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 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 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注意: (1)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2)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3)一般来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但不完全对等。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 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内容: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权利: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规定的人民权力和 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权利与义务 相对应而存在。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义务 为基础。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 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 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 权利和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②.地位:
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 ③.保障:
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内容的区别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愿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通过组织社团表达
聚集在一定场所表达 列队行进表达 以集会、游行、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