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市优质课)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1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教学设计1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学目标】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

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教学重难点】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国家活动虽然是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和维护,但任何国家的活动都必须有本国公民的参与,国家与公民之间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从法律上讲国家与公民应实施哪些责任?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这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探究与共享: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生活中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力,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请同学们一起研究和讨论二组概念:公民与人民;权力与权利。

公民与人民:权力与权利: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

任何国有,都要有一定的权力,同时,也必须有一定的服从。

权力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宗教权力等。

我们使用的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依法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假如你有选举权,你会选举出什么样的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来代表你行使国家权利?如果你没有认真行使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国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课件7: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7: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2)表现
①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第 25 页
广场舞音箱太大成扰民舞 引起民市民投诉
第 26 页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上述事实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 27 页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试一试: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哪些?
1、某班班干部的选举
×
2、镇长的选举
×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
5 、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
第 15 页
②公民的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的内容
第 16 页
内容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第 18 页
在游行示威中打砸同胞日系车
辨析下列两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 19 页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参考答案: (1)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2)民主和自由总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时代、任何 人都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总是受到法律和 制度的制约,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从来不会存在的。
第 23 页
第 24 页
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 求托幼机任构何不公得民拒的绝合乙法肝权表利面都抗受原到阳保性护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蒙古自治 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说课稿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说课稿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分析:本框位于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内容,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以及民主广泛性、真实性的进一步分析。

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通过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体现的,是有宪法保障的;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民主广泛性的具体体现。

此外,也是同学们以后参与政治生活须知的基础性知识,因而显得非常重要。

2.课程标准分析:本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那么正如一个广告语所说的那样,成功之路从头开始没那么教学之路则从认识学生开始)二.说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创建者和享有者。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学生。

高一的学生的优点——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有探究意识,学习热情高。

学生的不足——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少,政治理论知识积累不够。

(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能力的考虑,以及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地位分析,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调查,探究社会时政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积极思考。

(2)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知道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参加政治生活的意识。

(2)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与义务观。

课件1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1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在中国旅游的美国人TOM 中国公民
2.初中生小王 年满18周岁
3.因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刚刑满
释放的李四
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 10 页
言论 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观点
出版 自由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结社 自由 组织、参加某社团
公民的权利 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权力与权利
第4 页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 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权力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国 家机构行使的是权力
权利 ▪公民、人大代表等个体 行使的是权利。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第1 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小张的朋友圈 探究:你认同小张的这一说法吗?
第2 页
春节竟然不让放鞭炮,这 简直是限制公民的权利和 自由,我爱在哪儿放就在 哪儿放!
第3 页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 家事务和 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 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内容
第5 页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
选举
第6 页
注意: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 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①含义
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被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第1 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2 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重点、难点) 2.识记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特别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重点) 3.深入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
(2)遵守宪法和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
法律
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 全、荣誉和利益 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参加民兵组织
合格公民养成记
第 14 页
第 三 步 : 把 握 基 本 原 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 18 页
我国国家与 公民个人的
国家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利益在根本
个人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上是一致的
个人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 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第 19 页
谢谢观看

第 16 页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 平等。一律平等≠立法平等; ②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理论平等≠ 现实平等; ③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 民的权利 与义务是 统一的, 二者不可 分离。
(1) 相互 依存
(2) 相互 促进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 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

教案: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教案: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集体利益一致的原则1、香港热血青年的“占中”
违反了政治生活的哪
些原则?
2、“大老虎”被刑事判决
说明了说明道理
3.“钉子户”曹再发多次
制造事端体现了什么
原则?
总结探究结论
者的一致性及发生矛
盾时该怎样做)
本课小结三个政治权利和自由
四个政治性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原则
引申做“负责任”的公民在老师的引导下总
结梳理知识
总结归纳,梳理知识
点。

板书设计(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1、《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中国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

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发表言论②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充分享有言论自由③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④互联网是实现言论自由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言论自由)
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 ?为什么?请说说你对自由 的看法。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 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近年来,成都、西安、长沙等 数十 座中 国城 市却 出现 这样 一群 “爱国者”、“爱国行为”和“爱 国现象”——他们或闯入带有“日 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 本元素”的店铺肆虐,或成群结队 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打着“抵制日货”旗号在街头打砸 日系车辆,或对无辜日籍华侨围攻、 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谩骂与侮辱,又或对批评、反对、 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甚至仅仅是不支持其所谓“正义行 为”的人均冠以“汉奸卖国贼”, 极尽谩骂、攻击而后快之能事。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原因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 A、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B、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 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 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 爱国的表现。
政治权利 和自由
神庄 圣严 的的 权义 利务
普法进入课堂
全国普法日:12月4日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 的体现,是公民的行为准则。
上述图 片说明 我国公 民履行 了什么 义务?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 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关系 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课件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8: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学习目标
第4 页
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第5 页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第6 页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自主探究
第7 页
对照下列问题,在课本上用红笔划出相应的内容,力求正确、 全面,并强化记忆。
公民应当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5分钟,激情投入)
第 17 页
1、结合“课前导学”对问题逐一探究,组内形成共识。
2、重点探究有分歧的和不明白的问题,力求全面准确。 问题: 1、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怎样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3、为什么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怎样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我国公民的 政治权利和 义务
政治权利 和自由
政治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位) 政治自由 监督权
第 13 页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地位)
遵守宪法和法律(地位)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镜头一:
第 14 页
第 15 页
• 镜头二:某商场保安人员甲怀疑顾客乙偷窃商场内的商品而 报告了公安派出所,并强行拘禁和搜查了乙。乙提出抗议, 保安称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乙感觉受到了侮辱,大打出手, 砸坏了商场的柜台和一部分商品。
第 18 页
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哪些?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内容
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 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 行为准则。
A 选举权
B 集会自由
C 监督权
D 行政申诉权
2.(2017高考四川文综)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 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 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处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监督权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明星代言广告往往会得到不菲的报酬。表面上看,这些报酬 是广告主支付的,但实际上,这些费用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消费者 身上。基于公平原则,明星代言人也应对消费者负责,承担连带 责任。这体现了(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B.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D.代言广告是公民对社会承担的义务
注意:(1)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2)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 务,必须把两种利益结合起来。 (2)如何坚持: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 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 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十三届全国人大的代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92%,部分省市代 表团的代表,甚至100%都是大专以上学历,从整体上看,人大代表 们的学历水平,一届比一届高。下列对我国公民权利认识正确的是
①受教育程度影响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 ②受教育程度影响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或程度 ③公民无论如何,都平等地享有权利 ④公民无论如何,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考:下列材料反映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草案)》,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 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新闻进课堂 2020/4/15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基础知识梳理: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是什么?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哪些?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是什么?(P8)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 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 委员会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等……这 些腐败高官要么被判徒刑、要么被审查撤职,说明不管官 多大,只要违法,都要受到制裁。
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 到法律的制裁
练一练
1.(2017江苏徐州高三信息卷)13.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 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不得侮辱、体 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表明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④我国公民权利是不可剥夺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练一练
1、〖2017福建〗微博类似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 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 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C.保障: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 体表现。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 政治自由。
【合作探究】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由,以下两种 观点。你认为他们有道理吗?说说你的 看法。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 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政治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③意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
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判断一下: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D.③④
2.(2015届江苏淮安四调)江苏省公安厅表示,2011年9月前全 省苏0牌照(公安专用牌照)取消完毕。公安车辆和普通老百姓的 车辆一样,接受法律的制约和公众的监督。这主要体现了
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政府要审慎用权,依法执政 C.行政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识正确的是( ) B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选举权就是选举国 家机关及其领导人的权利 ③在我国,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 和被选举权 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 础和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政治自由
A.内容: B.意义:
练和被选举权
①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文化水平低,行使此项权
利有困难的公民 ③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
公民 ④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⑤在中国居
住不满一年的中国公民
A.②③⑤ C.①②③④
B BD..①①④②③④⑤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下列对这一权利认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P8)
区分权力与权利
权力: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总是与服从 联结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如国家权 力。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权利: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规定的人民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 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而存在。
公民
主体
参与政治生活
原则

权 合个



























内容
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包括哪些)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
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重点讲解: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公布:2980位代表资格确认全部有效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②条件 年龄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涵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2)表现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A.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B.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如何坚持: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 权利; 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易混易错点:
4.政务微博的出现,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分析:政务微博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 5.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分析: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在某些具体利益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 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练一练
1.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选手王濛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奋 勇拼搏,连夺短道速滑500米等三块奥运会金牌,为国家争得 了荣誉。王濛履行了( ) A.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C.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3、监督权
A.含义: B.内容: C.要求: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谁监督,监督谁)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怎么监督)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练一练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 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 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 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