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合集下载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上述法律你能说出我国行使 选举权利必须具备哪几个资格吗?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下 三种人不能享有选举的权利: 外国人,即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未满18周岁的人。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判断一下: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1)我班班干部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
为抗议第58届墨尔本国家电影节播放介绍 “东突”民族分裂分子的纪录片,中国电 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准备电影节 上公映的3部电影以示抗议。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好男儿志在四方
满腔热血洒疆场
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 内 容 原 因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公民政治权 利的重要保证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 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 准则
—— 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自由总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 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
3、监督权(含义、内容和要求)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 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 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批评权
控告权 对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
建议权
监督权
申诉权 对其违法失职行为,可向 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检举权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普法走进校园
1938年,蓄谋已久的德国将铁蹄踏向奥地利,以 闪电般的速度吞并了这个国家。一个有着完备军 事系统的国家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原来,当时奥地利的公安部长利用职务之便, 将国家的防务情报、战略部署、防空设施、前线 部队的编制等重要军事情报,一一拱手交给了希 特勒,希特勒根据提供的情报,立即采取了占领 奥地利的军事行动,一夜之间,使一个拥有主权 的国家惨遭亡国的厄运 。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题: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案编号02 备课人使用时间2月13日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题内容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改革发展的信心,理性判断我国社会政治发展成就,培养国民人格。

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教学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讲授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候课(复习提问):1、什么是“国体”?你是怎样理解的?2、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权利?以此导入。

互动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教材P8探究材料。

将班级分为北大队(北京大学队)、南大队(南京大学队)和中大队(中山大学队),鼓励展示和辩论。

问题设置:图片说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归纳概括。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各队内部谈论,群策群力,初步解决问题,推举一人准备班内交流展示,各代表队代表展示发言,各队互相质疑、合作释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除教师展示外,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展示、思考2.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通过教师简单的叙述,使学生清楚:①谁监督,②监督谁,③怎样监督。

公民行使监督权,能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这是一件好事。

但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诬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是违法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关系:在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相互依存
②个人利益
相互促进
国家利益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谢谢
53、无论个人环境有何不同,有一点 ,他们 所生活 的世界 都是由 他们自 己造成 的。 54、成为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条件, 就是每 天精力 充沛的 努力工 作,不 虚掷光 阴。 55、人类心灵深处,有许多沉睡的力 量。唤 醒这些 人们从 未梦想 过的力 量,巧 妙运用 ,便能 彻底改 变一生 。 22、苦难是上天的恩赐;幸运是上天 的惩罚 。所以 才有了 困顿而 有成, 幸运而 平庸的 高下分 野。 2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 用不着 抛弃, 要抛弃 的是一 切的执 着。万 物皆为 我所用 ,但非 我所属 。 29.理想总是被现实打败,当有勇气去 完成理 想时, 才发现 ,自己 缺少的 实在太 多了。 30.整个脸贴在镜子上面、会不会格外 清醒超 然。这 块镜子 叫现实 ,很多 人连看 它的勇 气都没 有。
1.选举权和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举权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注意: ❶一律平等特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❷“平等地”不是“相同的”、“同等的”、“同样的”,不是绝对 的平均主义。 ❸“一律平等”是指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我们的现实中仍 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2018 1.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2018 1.1.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2)具体要求: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走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误区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等同论:权利就是义务, 义务就是权利
权利与义务有严格的界限,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 权利与义务没有先后之分 务,或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材料一:2017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军委 关于原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王建平严重违纪 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王 建平开除党籍的处分。
材料二:2017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 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 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原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 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 的给予吴爱英开除党籍的处分。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 义务更重要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 利的实现,二者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同弃论: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 法定权利可以放弃,但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弃
割裂轮: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讲二者割裂开来 离的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 履行多少义务 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 可能完全等量
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政治学道理? 在我国,无论你的官衔多高,法律面前没有特殊 公民,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 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
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源自(2)表现: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 行法定义务。 第二、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 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

原创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原创9: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
统一不 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可分离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注意: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权利与义务没有时间上
的先后关系。
第 26 页
(2)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第一、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 尊重他人的权利; 第二、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第4 页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地位是什么?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我们中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不一定,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才享有。
3、你选举班干部是不是选举权的体现?你被选举为班干部是不是被
选举权的体现?为什么?
不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地义务
第5 页
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判断: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
第6 页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村民委员会、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根本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保证,具体表现)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第 22 页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地享有权利
(1)含义: 平等地履行义务 平等地适用法律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第1 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2 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重点、难点) 2.识记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特别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重点) 3.深入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
(2)遵守宪法和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
法律
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 全、荣誉和利益 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参加民兵组织
合格公民养成记
第 14 页
第 三 步 : 把 握 基 本 原 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 18 页
我国国家与 公民个人的
国家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利益在根本
个人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上是一致的
个人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 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第 19 页
谢谢观看

第 16 页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 平等。一律平等≠立法平等; ②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理论平等≠ 现实平等; ③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 民的权利 与义务是 统一的, 二者不可 分离。
(1) 相互 依存
(2) 相互 促进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 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地位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有人说:“政治自由就是人们在政治上可以无拘无束,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如何看待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2)政治自由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判断: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 公民享有的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公民 人民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上 的平等。 ②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你如何看待、评价这种行为呢?
(2017.4)4.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各种利益。 ×
1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需要国家
①完善法律法规,使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②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④履行专政职能,依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④实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 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重要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切实保障人民当 家作主,能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 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⑵政治自由(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 ①内容: 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 ②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要求: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被剥夺政治权利者不可 3、目的、方式、人数、标语、口号、机动车、 音响、线路等,要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批准。 (以免被非法分子利用扰乱公共秩序) 4、不得携带道具进行 5、时间在早上8:00—晚上10:00之间。
(2)遵守宪法和法律
2014.2.18复旦投毒案一审宣判:被告林森浩被判死刑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说:“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作为科学家,只有爱国,才能强国。说 到民族自尊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不可能喊美国 万岁,而只能喊中国万岁。祖国的富强、祖国国防 的强大是我奋斗、拼搏的目的。”这段话给我们的 启示是( ) A.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增强民族自尊心 C.只要爱国,我们就一定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D.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同等重要的原 则 [解析] A项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太绝对,D项说 法错误。
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 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近年 来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 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 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说、把关。这一制度保 障了公民的 ( )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监督权 D.政治自由 【解析】本题主要强调将干部的工作置于人民 的监督之下,所以应体现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故选C项。
)
③内容
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大代表 公民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走进生活目标导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等传播平台成为人们“网络问政”的新宠。

“微博保定”上线3个月来,共发布微博700多条,粉丝3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达1 600余次。

为市民提供更加权威、简便、迅捷的服务。

但是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某些人员散布谣言的途径。

湖南省郴州市警方2014年3月19日依法查处一起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李某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思考: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提示: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言论等政治自由,对国家及其工作人员享有监督权。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培养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议一议:公民的政治自由就是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吗?提示:①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②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想一想: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提示: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公民平等享有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⑤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判断:公民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

提示:错误。

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无先后之分,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1.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四、简要回顾探究点一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背景材料某市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于2014年9月份启动。

选举工作启动前,市人大常委会就“优化代表结构,增加透明度”等问题,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问题探究(1)该地区有位中学生小可,非常想参加这次选举,但对选举权不太清楚,也不知选举人大代表需具备哪些条件。

你能告诉他吗?答案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假如你是本市公民,你能就“公正选举问题”发表意见吗?为什么?答案可以。

因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

(3)如果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出现了贿选、徇私舞弊等现象,你该怎么办?答案勇于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对选举中出现的违法现象进行积极检举和揭发。

(4)你在针对此次选举发表意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若国外有人诋毁我国的选举制度,你该怎么办?答案在发表意见时,应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捏造谣言;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抓获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两名成员。

警方调查发现,秦、杨等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抹黑中伤。

如利用“郭美美个人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编造了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并将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民众作为攻击对象。

问题探究谈谈上述材料对我们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答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时,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即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同时,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不能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甚至国家的利益;公民还应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会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核心归纳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3)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5)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典题训练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

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 )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②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①中强调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不符合题意;人大常委会对身份证法的修改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②当选;题干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体现公民的义务,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体现公民的权利,③当选;依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故不选④。

方法指导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注意(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存在扩大或缩小的问题,只存在有或没有的问题。

(2)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3)权利与义务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分。

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是错误的,行使权利比履行义务重要也是错误的。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以下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 A.团员选举团支部书记B.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C.工人选举职代会代表D.选民选举区人大代表答案 D解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A、B、C的组织都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故选D。

2.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出通知,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必须全部关闭。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其地方利益,把国家政令当耳边风,致使非法小煤矿屡关不尽,煤矿伤亡事故频频发生。

这说明“国家意识”不可不强化。

作为公民,强化“国家意识”就应该( ) ①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②对国家履行义务,不可强调自身利益③只强调个人利益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以下行为属于公民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 A.村民监督村干部B.公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C.学生监督班干部D.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答案 B解析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B正确。

4.2014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四周年。

《侵权责任法》将网络责任主体界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言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度”,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作为网民( )①在虚拟空间里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③要敢于行使权利④要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A.①② B.② 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自由是相对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①错误,②正确。

材料强调的不是要敢于行使权利,而是要负责任地行使权利,排除③。

④的主体是政府,不是网民。

5.我国新《工伤保险条例》与原有条例相比,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打破了地区限制,实现全国“同命同价”。

这说明,在我国(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C.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D.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答案 A解析“同命同价”说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合法权利平等地受到保护,这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丈量蓝色国土就是丈量使命,测绘数据就是海测兵履行使命的铿锵音符,中国海测兵承担着崇高的义务。

“多测一米是侵略,少测一米是卖国”,为了测好“一厘米”,中国远海测量官兵历尽艰险,甚至还会受到别国舰船干扰。

海测兵的求实、奉献、牺牲精神,折射出他们( )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责任感②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义务意识③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④依照法律履行服兵役义务的奉献精神A.①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政治义务的理解。

远海测量与维护国家统一内涵不同,①不选。

②③正确且切题。

④与题意无关。

2.要让“老实官”得到重用,应在一些地方进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和公推差选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让群众对官员的升降去留,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与决定权,这也就是要( )A.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B.承认选民的选举权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D.使公民平等履行义务答案 A解析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党的知识,故 C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公民在行使权利而非履行义务, D表述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