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摇篮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合集下载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四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它以优美、舒缓的旋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情的呵护和关爱。

这首歌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较为复杂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其表达的温暖和亲情。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

2.难点:掌握音乐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以及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以情感的渲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摇篮曲》乐谱、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展示母亲呵护孩子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

然后,播放《摇篮曲》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背景、作者以及音乐特点。

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节奏、音高、表情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演唱,相互观摩、交流,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改编《摇篮曲》的歌词或旋律。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所传达的亲情温暖。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演唱)摇篮曲 湘艺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演唱)摇篮曲 湘艺版

(演唱)摇篮曲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重点难点1、装饰音(倚音)的唱法2、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3、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小宝贝在干什么呢?课前语言互动,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呢?生举手发言回答问题。

(是睡在摇篮里面,妈妈给我们唱舒缓的儿歌来让我们睡着,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摇篮曲。

(介绍作曲者):舒柏特: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附近小学教师家庭。

幼时在教堂唱诗班受音乐教育并任歌童,8岁随同父亲和哥哥学习提琴、钢琴14岁开始创作歌曲,16岁开始创作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谱曲。

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

舒柏特曾在本地小学任教三年,以后失业终生。

他的一生非常贫穷受进了折磨,于1828年死于伤寒病。

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九部交响曲,其中很有名气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鳟鱼五重奏”歌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他的歌流行七大洲,并且有很多首成为世界名曲。

尤其是他创作的歌曲,有时一个早晨能写五、六首,并把遇见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歌曲。

他的歌曲常常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

其中他创作的“摇篮曲”流传渗广。

体现了一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二、发声练习,分别发出摸,木,咪音,注意让喉头放松。

三、看图听音乐1、(聆听感受歌曲舒缓、安逸的情绪,安详柔美的意境;柔和甜美的音色,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

)2、个别提问听后感四、学习新歌1、教师范唱。

(集体哼唱)2、出示歌曲(几拍子、几段歌词)3、个别提问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范唱》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富有诗意,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并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摇篮曲这种体裁较为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学生在歌唱技巧方面,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摇篮曲-范唱》,提高歌唱技巧。

3.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摇篮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会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体会母爱的伟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和歌唱技巧。

3.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情感教育法:通过歌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母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唱。

3.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他们学习和演唱。

4.教学视频:关于母爱的感人短片,用于情感教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感人短片,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摇篮曲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范唱》的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把握以及摇篮曲特有的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示范演唱,其余学生观看并学习。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6摇篮曲《摇篮曲(张友珊词,汪玲 杨存德曲)》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6摇篮曲《摇篮曲(张友珊词,汪玲 杨存德曲)》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6摇篮曲《演唱摇篮曲(张友珊词,汪玲杨存德曲)》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管弦乐《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哼唱乐曲旋律并能够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随音乐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动作,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2、能够在听唱、模唱中准确、完整、自信的演唱歌曲《摇篮曲》 ,用歌声表达出妈妈哄宝宝入睡的真挚情感和亲切祝福。

3、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聆听感受八六拍的韵律,能用动作表现八六拍的强弱规律,并采用碰钟、运用合适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在编创与合奏中积累演奏经验。

通过表演歌曲,说出想对妈妈说的话,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懂得感恩!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这一阶段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材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活动吸引学生。

应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准确完整的演唱《摇篮曲》,哼唱勃拉姆斯《摇篮曲》旋律,体验《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哼唱勃拉姆斯《摇篮曲》旋律,准确演唱歌曲《摇篮曲》。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讲授】《摇篮曲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聆听合唱《摇篮曲》1、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样的歌曲你在哪听过?是谁唱给谁的?(生答:安静;妈妈唱给孩子的)(设计意图:提问式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听:师:看来大家对这样的歌曲并不陌生,那么我们再来聆听听歌曲是几拍子的?风格特点又是怎样的?(生答:四三拍;柔美、安静、抒情)(设计意图: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出音乐的节拍,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温馨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宁静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歌词的含义理解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歌曲,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歌词的含义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学生感受亲情。

4.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

4.家庭场景布置:如摇篮、玩具等,营造温馨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摇篮曲》,并简要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段教授歌曲,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鼓励学生自主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合唱、对唱,巩固所学。

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体会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六课 摇篮曲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六课 摇篮曲

《摇篮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舒伯特!翻开音乐课本30页,穿越到180年前,走近他,认识他!出示课件(舒伯特图片)二、了解舒伯特。

21、指名读《音乐家的故事》,2、关于舒伯特,你还想了解些什么?3、出示课件:舒伯特简介舒伯特总以抒情的旋律闻名,而且总是能够流露得很自然。

舒伯特在世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认识和欣赏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经有一百首著作被出版。

他早年担任父亲学校里的教师,因为热爱音乐他辞去教师的工作,之后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几乎靠朋友接济。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舒伯特在病痛与饥饿中离开了人世,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墓旁。

作为一个音乐家来说,他渴望的不是人们对他的怀念,而是人们对他的音乐的欣赏和热爱。

带着对舒伯特的惋惜和崇敬,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两部作品。

三、音乐欣赏《军队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为奥地利皇家卫队所作音乐起作品为活泼的快板节奏,嗪亮而宏伟。

气势雄壮。

接着,轻快的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并逐步发展成生气勃勃、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使人联想到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队列。

第一部分节奏强烈而具有感染力,就算是心情沮丧的人听了也能为之振奋起来。

第二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音乐变化而来,旋律富有歌唱性。

他的主奏乐器是长笛,但色彩显得更加绚丽,描绘街头人群向士兵们挥手致意和投掷鲜花的场面。

音乐的第二段是一个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的抒情性主题,被称为是舒伯特创作的最美丽的旋律之一。

后面这个主题经过作者巧夺天工的多次转调,充分体现了舒伯特在旋律发展方面的天才与技巧,历来为世人所赞叹。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摇篮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摇篮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摇篮曲》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领略摇篮曲的意境,体验深深的母爱,懂得感恩;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情感)
2.用柔和歌声深情地演唱歌曲。

(能力)
3.通过欣赏与感受、体验与参与等,使学生真正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认知)
教学重点:
把握摇篮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音、附点节奏的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播放器、课件、沙锤、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发音练习,创设音乐课堂氛围,为学生演唱做准备。

1、学生听琴声,做手势做C调跳音音阶练习。

1、学生听琴声,做手势做C调延音音阶练习。

二、导入新课,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这两首短小的曲子节奏相同吗?情绪相同吗?舒伯特的《摇篮曲》有什么特点?
师:这样一首不长,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短小精练的乐曲,居然能卖到4万法郎,全世界家喻户晓,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创作经历?。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说课稿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说课稿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摇篮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曲的节奏较慢,适合学生通过音乐来放松身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稳定的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并能够通过歌唱和演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音乐术语和技巧,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好奇心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摇篮曲的概念,学会演唱《摇篮曲》,并能够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摇篮曲》,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摇篮曲》,并能够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摇篮曲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音频、视频、乐器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并激发他们对摇篮曲的兴趣。

2.新课教学:介绍摇篮曲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演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概念和演唱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摇篮曲的概念2.《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3.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的演唱和演奏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成果来评价学生的演唱和演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摇篮曲》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演唱《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感受母爱的温暖。

教学重难点:
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
1.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二、自主学习,保持兴趣
1.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师: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读一读,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三、学习歌曲,感受体验: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