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内能的利用专题考点训练(2013年真题集锦)(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变大B. 生活烧水,是利用做功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C.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1t煤炭的热值大于1g同种煤炭的热值【答案】 A【解析】【解答】解:A、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A符合题意;B、生活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不符合题意;D、1g煤炭虽然质量小、体积小,但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所以热值是不变的,即1t煤炭的热值等于1g同种煤炭的热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内燃机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2.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收音机B. 电烤炉C. 电风扇D. 电视机【答案】B【解析】【解答】解:A、收音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B、电烤箱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明确各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3.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的示意图.在活塞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A. 体积增大B. 温度降低C. 内能减少D. 分子热运动加快【答案】D【解析】【解答】解:由图可见,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在这个冲程中,活塞向上运行,活塞内气体体积减小;故A错误;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的内能,因此气缸内的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故B、C错,D正确.故选D.【分析】(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冲程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2)压缩冲程中,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确定密度变化情况.4.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D. 热值越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0℃的物体的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B、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C正确;D、燃料的热值越大,只有在相同质量并且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放出的热量才越多,质量少、燃烧不完全放出的热量就少,故D错误.故选C.【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4)燃料燃烧所能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热值,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一个是燃料的质量;一个是否完全燃烧.5.四冲程热机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B【解析】【解答】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压缩冲程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将机械能转化内能;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符合题意。

2013年中考物理热和能、内能的利用试题汇编

2013年中考物理热和能、内能的利用试题汇编

2013年中考物理热和能、内能的利用试题汇编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热和能、内能的利用汇编一、选择题(2013泉州)17.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

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D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013东营市)8.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013年福州)1.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为有暗香来”。

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C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2013扬州)1.“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D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2013雅安)18.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2013南通)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BA.花开时香气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2013内江)7.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6.(2分)(2013•衡阳)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分子间有空隙(2013湛江)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会议室里贴了如图3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013龙岩)7.为预防H7N9禽流感,防疫人员在校内喷洒消毒液,不久在校园内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D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作用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013达州)4.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CA.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烟分子间有空隙C.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5.(3分)(2013•绵阳)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A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10.(2分)(2013•枣庄)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12.(3分)(2013•湘西州)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D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C.分子间存在斥力来D.分子间存在引力3.(3分)(2013•绵阳)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C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2.(2分)(2013•阜新)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铁块被击打前分子是静止的B.击打时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C.击打时锤子的内能转化为铁块的机械能D.铁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12.(3分)(2013•柳州)完全燃烧1kg柴油放出的热量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20℃?已知柴油的热值是 4.2×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假定放出的热量被水完全吸收.]()DA.2kgB.20kgC.50kgD.500kg5.(2分)(2013•黑河)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2013龙岩)1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6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2013漳州)1.漳州九龙江水对沿岸气温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主要是水的AA.比热容大B.密度大C.比热容小D.密度小(2013漳州)3.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学科王C A.钻木取火B.,双手互搓发热C.晒太阳取暖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6.(3分)(2013•岳阳)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A 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8.(2分)(2013•枣庄)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温度相等的1kg和100g的水内能相同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12.(3分)(2013•日照)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8.(2分)(2013•德州)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2013资阳)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15.(2分)(2013•永州)2010年,两名俄裔科学家发现纳米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AA.导热性好B.熔点高C.硬度大D.密度小6.(3分)(2013•长沙)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A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内能的利用》中考典题1

《内能的利用》中考典题1

内能的利用中考典题1.(2013•南京中考)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A. B. C. D.解析:A选项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B选项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C选项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D选项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

答案:A2.(2013•山东莱芜中考)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油机是汽车的动力设备。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其中一个冲程示意图,则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解析:由题图可知,在该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所以属于做功冲程。

答案:C3.(2013•上海中考)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解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答案:C4.(2013•四川自贡中考)如图3所示流程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

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析: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使气体内能增大,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5.(2013•山东济宁中考)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试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解析: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飞船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飞船的机械能减少,而内能增加,外表温度升高,能量的总量不变,B、D选项正确,A选项不正确;飞船的高度越来越小,因此飞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C选项正确。

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的利用》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的利用》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的利用》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2023•枣庄)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热机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多B.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2. (2023•大祥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的效率是描述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B.当前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汽车排出的尾气越浓,汽油机的效率越高D.热机是通过燃料的燃烧获取化学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3. (2023·四川巴中)小明家新买了小汽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长时间行驶轮胎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B.汽车启动时,小明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小明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内燃机效率可以达到100%4. (2023•兰州)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5. (2023•南平模拟)下列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冬天在室外向手上哈气,手就变暖和B.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外壁温度升高C.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的温度越来越高D.流星落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温度越来越高6. (2023•柳州)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效率为100%B.热机只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C.好的热机工作时不排放废气D.热机工作时都要利用燃料的化学能7. (2023·北京朝阳)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将热鸡蛋放入冷水中,鸡蛋温度降低B.两只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C.内燃机中的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气体温度升高D.瓶内高压气体使瓶塞跳起,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8. (2023·湖北宜昌·统考一模)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在某一冲程表现有如下特征: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气缸内压强增大,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内能的利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发生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冲程是()A. 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B. 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 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D. 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答案】B【解析】【解答】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故选B.【分析】内燃机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发光二极管主要使用的材料是超导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D. 光纤通信是用超声波在光导纤维里传播来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解答】解:A、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错误;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D、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2)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3)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具有方向性的;(4)光导纤维是利用频率比较高的激光来传递信息的.3.教室里面的节能灯、电风扇、班班通都工作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阻越大B. 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C. 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D. 它们之间是并联的【答案】A【解析】【解答】解:A、教室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用电器开得越多,相当于多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总电阻会变小,故A错误;B、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故B正确;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教室的电路与家庭电路相同,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D正确.故选A.【分析】(1)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2)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功率之和;(3)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4.小明同学分析了四个常见事例中的能量转化,其中正确的是()A. 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电能B. 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D. 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能量转化方式的了解,在解题时要看发生能量转化前物体具有什么能,能量转化后物体具有什么能,它们各自如何变化,一般情况下是变小的能量转化成变大的能量.【解答】A、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选项正确.C、电风扇正常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能量转化现象在生活中比较普遍,在解题时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明确能量转化的方向,然后具体分析.5.关于功、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B.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 物体的内能不可以转换成机械能【答案】 A【解析】【解答】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的高低,不是内能的大小,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是温度高的物体,所以,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A符合题意;B、冰块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B不合题意;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C不合题意;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的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 在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然物体的的内能发生的变化,但温度不变,只是物体的状态了生了变化;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物体在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只能说“吸收”或“放出”,而不能说“含有”;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变大B. 生活烧水,是利用做功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C.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1t煤炭的热值大于1g同种煤炭的热值【答案】 A【解析】【解答】解:A、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A符合题意;B、生活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不符合题意;D、1g煤炭虽然质量小、体积小,但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所以热值是不变的,即1t煤炭的热值等于1g同种煤炭的热值,D不符合题意。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及答案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C. 热传递一定发生在两个不同物体间D.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大【答案】A【解析】【解答】解:A、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故A 正确;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故B错误;C、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此时内能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故C错误;D、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由于不知道消耗的燃料的多少,故热机效率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A.【分析】(1)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2)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3)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向低温物体的;(4)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2.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下列电器设备与“能量采集船”能量采集原理相同的是()A. 电动机B. 电磁铁C. 电扇D. 发电机【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电动机消耗电能,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消耗电能,不符合题意;C、电风扇转动,将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不符合题意;D、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该是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的现象.像ACD都是消耗电能的现象,肯定不符合题意.3.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2013全国初中物理中考试卷初中物理中考试题精编知识点:内能

2013全国初中物理中考试卷初中物理中考试题精编知识点:内能

知识点:内能共18页一、选择题1.(13北京)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2.(13温州)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

锯条温度将升高。

该过程主要通过 B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3.(13乐山)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A.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C.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4.(13黄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D.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5.(13成都)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C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6.(13杭州)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7.(13浙江)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B8.(13临沂)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9.(12齐齐哈尔)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A10.(12三明)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 .钻木取火B .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C .用”搓手”的方法取暖D .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11.(12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 .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 .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12.(12盘锦)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DA .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B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 .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 .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13.(12宁夏)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A .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 . 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C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D .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14.(12漳州)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A .用力搓手时,手会发热B .用液化气烧水做饭C .夏天在太阳曝晒下,水泥路面发烫D .冬天把手插在口袋里会感到暖和15.(12眉山)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 .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 .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 .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D .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内能16.(12福州)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A .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B .冬天,嘴对着双手哈气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D .不锈钢汤勺放在热汤中17.(12本溪)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B .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会变热C .石头被太阳晒热D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18.(11清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 .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19.(11宜昌)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A .给冷水加热B .压缩空气温度升高C .下滑时臀部发热D .搓手取暖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20.(11成都)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和能、内能的利用(100套)一、选择题(二0一三年东营市)8.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013雅安)18. 有关分子热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 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2013南通)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A.花开时香气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10.(2分)(2013•枣庄)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12.(3分)(2013•湘西州)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3.(3分)(2013•绵阳)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2.(2分)(2013•阜新)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分)(2013•黑河)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6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 .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 .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8.(2分)(2013•枣庄)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分)(2013•日照)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6.(3分)(2013•长沙)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2013郴州)7.我国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的利用专题考点训练(2013年真题集锦)
(无答案)新人教版
一、填空题
1.(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

燃料燃烧使水温升高,水的________能增加,再转化为汽车的________能,使汽车前进。

2.(2013,郴州)神十问天,再探苍穹。

它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舱体温度升高,这是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同时,舱体外表有一特殊涂层,能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能吸收大量热量,以保护航天员安全。

这种涂层发生的物态变化叫做________。

3.(2013,内江)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冲程;某品牌汽车行驶100公里消耗汽油7 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________J的热量。

(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4.(2013,枣庄)“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__很大。

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 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些热量可以使________kg的水从20 ℃加热至100 ℃。

[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 5.(2013,南宁)西气东输工程让南宁市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天然气。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吨、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至少需要吸收________J的热量,这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J/m3]
6.(2013,盐城)用煤气灶把2 kg初温为30 ℃的水烧到80 ℃,消耗了20 g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 4.2×107J/kg,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__%。

二、选择题
7.(2013,南京)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
8.(2013,上海)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9.(2013,常州)点火爆炸实验中,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点燃盒中酒精蒸气,产生的燃气将塑料盒盖喷出很远。

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类似于汽油机的(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2013,山西)如图所示是内燃机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烤火取暖B.搓手取暖
C.向手“哈气”取暖D.用热水袋取暖
11.(2013,自贡)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

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吸气冲程→(①)
(②)

(③)
(④)
→排气冲程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做功冲徎;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2.(2013,泰安)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13.(2013,青岛)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14.(2013,莆田)如图是一种新型“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

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

对于上述照明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计算与推导题
15.(2013,云南)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 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若在6 min内完全燃烧了2 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

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16.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

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

(2)发动机的效率是汽车的经济性能指标之一。

厂家提供的某汽车出厂的部分参数如下:
①测试数据: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百公里耗油量为V0(L),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0(kW);
②使用燃料:93#汽油[热值为q0(J/kg)、密度为ρ0(kg/m3)]。

请用以上参数推算出在测试条件下,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