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计算所用参数
制动计算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主要性能之一,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统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因此,在整车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制动系统的匹配计算尤为重要。
STL350Z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制动系统采用气压动力制动系。
前、中、后制动器都采用复合式储能弹簧制动气室驱动的鼓式凸轮制动器,制动管路采用双回路,配备排气制动。
本次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及驻车极限倾角。
1.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及测量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共10页第1页零部件及测量参数同步附着系数φ00.355401 607路面附着系数φ0.4 重力加速度g m/s29.8最大制动减速度du/dt m/s2 4.8每个制动器制动力矩TfN·m 25000制动初速度v0m/s 8.33即30Km/h路面与轮胎间的滚动摩擦系数 f 0.018表2 零部件及测量参数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对于任一角速度ω>0的车轮,其力矩平衡方程为(1)T f—制动器对车轮的制动力矩,N •m;F B—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N;r e—车轮的有效半径,mm;则共10页第2页根据汽车制动时的整车受力分析,考虑到制动时的轴荷转移,可求得地面对前后轴车轮的法向反力Z1,Z2:(2)求得,前后轴车轮附着力为:(3)—前轴车轮附着力—后轴车轮附着力—汽车制动减速度—制动强度共10页第3页—公式引用来自《汽车设计》刘惟信主编因制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前先抱死拖滑、后轮先抱死拖滑、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三种情况,而其中以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附着条件利用最好,并且最安全可靠。
所以有:(4)该比值0.6符合《汽车设计》中的经验数据,在0.5~0.7之间。
—前轴车轮制动器制动力—后轴车轮制动器制动力—前轴车轮地面制动力—后轴车轮地面制动力由式(3)消去φ,可得(5)以、为坐标绘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即Ⅰ曲线。
共10页第4页。
制动计算公式范文

制动计算公式范文1.紧急制动距离公式:紧急制动距离是汽车从刹车开始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
根据经验公式,紧急制动距离(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V²/254f)×g其中,V为车速,单位是km/h;f是车辆的质量分配比例,通常取前轮:后轮=7:3;g为重力加速度(g≈9.81)2.刹车力计算公式:刹车力是指制动器对车轮的制动力。
根据摩擦制动理论,刹车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μ×m其中,F为刹车力,单位是牛顿(N);μ是制动系数,取决于制动器和路面的摩擦系数;m为车辆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
3.制动鼓温升公式:制动过程中,刹车器会因摩擦而产生热量,造成刹车鼓的温度升高。
根据经验公式,刹车鼓的温升(Δ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T=F×r×α其中,ΔT为温升,单位是摄氏度(℃);F是刹车力;r为刹车鼓的半径,单位是米(m);α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4.制动盘厚度的计算公式:制动盘是刹车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厚度与制动性能密切相关。
根据经验公式,制动盘的最小厚度(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K×Q×V)/(μ×d)其中,t为制动盘的最小厚度,单位是毫米(mm);K是经验系数(一般取2);Q为总的制动热量,单位是焦耳(J);V为行驶速度,单位是米/秒(m/s);μ是制动盘和制动片的摩擦系数;d为制动盘的直径,单位是米(m)。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制动计算公式,它们在车辆设计和制动系统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同时,设计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以确保设计的制动系统满足要求。
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通过刹车制动器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以便减速或停车。
一台高效的制动系统能够提供可靠的制动性能,保障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包括制动力、刹车距离、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在选择制动系统时,需要考虑车辆的需求、制动装置的类型和制动液等因素。
首先是制动力。
制动力是指刹车制动器对车轮的制动效果。
制动力的大小与刹车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有关。
在选择制动系统时,需要考虑车辆的重量和速度,以确定所需的制动力。
通常,越重的车辆和更高的速度需要更大的制动力。
制动力的大小还与刹车制动器的类型有关,如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等。
其次是刹车距离。
刹车距离是指车辆从刹车开始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刹车距离的大小与制动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制动力越大,刹车距离就越短。
摩擦系数是指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刹车距离也有影响。
为了减少刹车距离,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制动力和高摩擦系数的制动系统。
第三是稳定性。
制动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刹车过程中车辆的稳定性。
一个好的制动系统应该能够在制动过程中保持车辆的稳定性,防止汽车失去控制。
稳定性的提升主要依靠防抱死系统(ABS)的辅助,它可以通过控制刹车器的压力来避免车轮阻塞。
因此,在选择制动系统时,应优先考虑配备ABS系统的。
最后是耐久性。
制动系统需要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和高温的考验,所以耐久性是制动系统的一项重要参数。
制动系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制动材料的选择和制动液的性能。
制动材料通常使用耐磨损、耐高温的材料,如碳陶瓷材料。
制动液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低的湿湿度,并且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性。
在选择制动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制动系统的成本、可靠性、维修和保养等。
制动系统的成本和可靠性应与车辆的使用需求相匹配。
维修和保养也是选择制动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制动系统需要定期保养和更换制动片、制动盘等零部件。
总之,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包括制动力、刹车距离、稳定性和耐久性。
制动器选择计算公式

制动器选择计算公式在车辆制动系统中,制动器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负责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速或停止车辆。
因此,选择适当的制动器对于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制动器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车辆的重量、速度、使用环境等。
本文将介绍制动器选择的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制动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制动器的性能通常由制动力和制动力矩来描述。
制动力是指制动器施加在车轮上的力,而制动力矩则是制动器施加在车轮上的力乘以制动器半径。
制动器的选择计算公式将涉及到这些参数。
1. 制动力计算公式。
制动力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F = μ m g。
其中,F为制动力,μ为摩擦系数,m为车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摩擦系数是指制动器和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它取决于制动器和车轮的材料。
一般来说,摩擦系数越大,制动力越大。
2. 制动力矩计算公式。
制动力矩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T = F r。
其中,T为制动力矩,F为制动力,r为制动器半径。
制动力矩是制动器施加在车轮上的力乘以制动器半径,它反映了制动器对车轮的制动能力。
3. 动能计算公式。
在选择制动器时,还需要考虑车辆的动能。
动能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E = 0.5 m v^2。
其中,E为动能,m为车辆的质量,v为车辆的速度。
动能是车辆的速度和质量的函数,它反映了车辆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制动器选择的计算公式:T = μ m g r。
根据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制动力矩,从而选择适合的制动器。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制动器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制动器的类型、材料、散热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制动器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制动器的热容量、制动器的响应时间、制动器的耐久性等。
这些因素将对制动器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工程师们在选择制动器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制动系统车重计算

制动系统车重计算
制动系统车重计算是车辆设计和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车辆的总重量直接影响着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因此在进行制动系统车重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车辆的基本重量是进行制动系统车重计算的关键因素之一。
车辆的基本重量包括车身重量、底盘重量、动力总成重量等。
这些重量需要准确测量和计算,以确保在设计制动系统时考虑到车辆整体的重量分布情况。
车辆的额定载重量也是进行制动系统车重计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额定载重量是指车辆设计时所规定的最大载重量,超过这个载重量将会对制动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进行车重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车辆额定载重量,并确保制动系统能够应对额定载重量下的制动需求。
车辆的使用环境也会影响制动系统车重计算。
例如在不同的道路条件下,车辆的制动性能需求会有所不同。
在湿滑路面或者急转弯情况下,车辆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会更高。
因此,在进行车重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使用环境,以确保制动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车辆的行驶速度也会对制动系统车重计算产生影响。
高速行驶时,车辆的制动距离会更长,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会更高。
因此,在进
行车重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最大行驶速度,以确保制动系统在高速行驶时也能够正常工作。
制动系统车重计算是车辆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车重计算时,需要考虑车辆的基本重量、额定载重量、使用环境和行驶速度等因素,以确保制动系统能够满足各种情况下的制动需求。
只有在对车辆的车重计算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制动系统,保障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制动系统设计自动计算表格excel

制动系统设计自动计算表格excel.制动系统设计是机械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制动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系统所需承受的负载、工作环境、所需制动力等等。
而制动系统中的各个参数,如制动力、附加负荷、制动时间、加速度等,需要通过公式来计算得出。
传统的手工计算方法繁琐而费时,为提高设计效率,一种自动计算表格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自动计算表格可以使用Excel程序来开发和实现。
在制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输入一些受控参数,例如制动力、所需承受的负载和制动时间等,再通过编写数学公式和excel函数来计算出所需的设计参数。
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些参数和公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内容。
一、制动力制动力是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计算制动力需要知道要制动的负载、希望制动的加速度、需要制动的时间等因素。
制动力可以通过使用牛顿的第二定律来计算。
第二定律的数学形式如下:F = m a其中,F 是制动力(单位:牛),m 是质量(单位:千克),a 是加速度(单位:米/秒²)。
如果已知负载和加速度,可以通过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所需的制动力。
二、制动时间制动时间是指制动系统将负载从某个速度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
制动时间一般由机器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例如,对于对切式卷筒机,制动时间通常在 5 秒左右。
制动时间除了受希望的减速度影响之外,还受到制动器的建议制动时间影响。
制动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t = v / a其中,t 是制动时间(单位:秒),v 是要减速的速度(单位:米/秒),a 是加速度(单位:米/秒²)。
三、制动电机功率制动电机功率是指所需的电机功率来制动负载。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m = Fv * N / 60 * η其中,Pm 是制动电机的功率需求(单位:千瓦),Fv 是所需的制动力(单位:牛),N 是驱动电机的转速(单位:转/分钟),η 是驱动电机的功率因数。
制动能量计算方法

制动能量计算方法
制动能量是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转化为热能的能量。
制动能量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制动能量 = 车辆质量 ×初始速度² ÷ (2 ×刹车效率)
其中,
- 车辆质量是指车辆的总质量,包括车辆本身的重量以及携带
的乘客和货物的重量。
- 初始速度是指车辆开始制动时的速度。
- 刹车效率是指制动系统的效率,通常是一个小于1的小数,
表示制动过程中转化为热能的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
这个公式假设在制动过程中没有其他能量损失,只有将运动能量转化为热能。
实际情况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比如声能或者机械能损失等。
因此,这个公式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估计值,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车辆和制动系统的参数,以及实际制动的速度和距离来进行更精确的计算。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引言:制动系统是现代车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动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车辆的速度、重量、制动距离等。
本报告将以款小型轿车制动系统设计为例,详细介绍制动系统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设计目标:为确保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停下,设计目标是使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平均减速度为4m/s^2设计计算:1.制动力的计算制动力的大小与车辆质量和车辆的速度有关。
根据经验公式,制动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制动力=车辆质量*减速度选择减速度为4m/s^2,则制动力可以由车辆质量乘以4得出。
2.制动距离的计算制动距离是指车辆从制动开始到完全停止所需要行驶的距离。
根据经验公式,制动距离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制动距离=初速度^2/(2*加速度)在制动过程中,加速度是负值(减速),所以加速度取为-4m/s^2、根据具体车辆的初始速度,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制动距离。
3.制动盘和制动钳的尺寸计算制动盘和制动钳的尺寸需要考虑车辆的速度和质量。
根据经验公式,制动盘的直径与车速和减速度有关,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制动盘直径=停车速度*车辆质量*系数/制动力在本设计中,选择停车速度为60 km/h,车辆质量为1000 kg,系数为0.7、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计算出制动盘的直径。
根据制动盘的直径,可以确定制动钳的尺寸。
制动盘和制动钳的尺寸需要满足制动力的需求,并能够有效散热,以免在制动过程中过热导致制动力减弱。
4.制动液系统的计算制动液的压力和制动钳的工作效果有关。
根据经验公式,制动液的压力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制动液压力=制动力/制动钳有效面积制动液压力需要根据制动钳的效率和制动力来选择合适的值。
根据经验,选择制动液压力为5MPa。
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制动系统的设计可以满足要求。
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盘和制动钳的尺寸以及制动液压力的计算都能够保证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动系统计算
一、国标要求
1、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2、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3、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二、整车基本参数及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整车基本参数
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
样车有ABS,此车计划是感载比例阀。
三、计算
1.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1.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公式:g z h dt du
m
Gb L F +=1 ………………………………(1) g z h dt
du
m Ga L F -=2 (2)
参数:1z F ——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
2z F ——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
G ——汽车重力,N ;
b ——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 ;
a ——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m 。
m ——汽车质量,kg ;
g h ——汽车质心高度,m ;
L ——轴距,m ;
dt
du ——汽车减速度,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