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新技术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 (一)

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 (一)

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 (一)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供电行业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绿色的电力服务,不断推进供电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满足人们对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各类先进的供电新技术纷纷涌现。

其中,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是一项值得关注的技术。

一、背景介绍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是基于广西电网公司内部业务管理系统所研发的一项供电信息化技术系统。

课件由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旨在增强广西电网公司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提升员工的供电业务水平,并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益。

二、技术特点1. 具有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优点,采用多重安全措施,保证广西电网公司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2. 课件内容涵盖了电网监控、抢修管理、配电管理、线路管理等方面,可进行多种操作,包括数据查询、写入、修改、删除等操作,以及电路的生成和拓扑图的绘制等功能,还支持日常备份和恢复。

3. 设计有易用性强、操作简单、交互性好等优点,使用方便,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应用前景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各级供电管理部门、电力企业、电力行业培训机构等,这项技术具有以下的应用前景:1.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增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业务流程,减小管理漏洞。

3. 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4. 促进电力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推进由传统电力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电力的转型与升级。

综上所述,第章章现代供电新技术课件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在当前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开发不仅满足了广西电网公司的信息化需求,也助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章现代供电新技术-PPT精选文档

章现代供电新技术-PPT精选文档
EXIT
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 1.电压跌落和瞬时供电中断原因 1)雷击引起的绝缘子闪络或线路对地放电; 2)系统故障。 3)线路主保护是带时限的电流保护; 4)自动重合闸。 2.谐波的来源 电力电子设备、IT行业和办公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开关式电源 (SMPS)、电弧式负荷、公共照明系统的荧光灯负荷等。 3.电压波动与闪变 电压波动 系统中任何用电负荷的改变都会引起电压波动; 电压闪变 当负荷在0.01s~数十秒内重复变动时,白炽灯发光 计算机显示屏闪烁。 人感知照明灯光闪变的频率为1~25Hz内,最敏感的频率为 10Hz左右。
EXIT
3.智能开关的网络化 监控单元当作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节点,采用数字 通信技术,组成电器智能化通信网络,完成信息的传 输,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设备资源的共享。 4.真正实现分布式管理与控制 使现场设备具有完善的、独立的处理事故和完成不 同操作的能力,可组建成完全不同于集中控制或集散 控制系统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5.真正的全开放式系统 可把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类型但具有相同通信协议 的智能电器互连,实现资源共享,且不同厂商产品可 以互换,达到系统的最优组合。
EXIT
三、智能开关的基本特点 1.现场参量处理数字化 智能开关采用微机处理和控制技术,使开关设备运 行现场的各种被测参量全部采用数字处理,提高了测 量和保护精度,减小产品保护特性的分散性,通过软 件改变处理算法,使之不必改动硬件,就可以实现不 同的保护等功能。 2.电气设备的多功能化 采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机对智能开关运行现场的各 种参量进行采样与处理,可以集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功 能。如作为数字化仪表,保护类型、保护特性和保护 阈值、故障录波、保存历史数据,编制并打印报表等。
图8-1 集中式结构
EXIT

国家电网技术创新ppt

国家电网技术创新ppt

75%
这里可以添加主要 内容这里可以添加 主要内容这里可以 添加主要内容
29%
标题文字
40%
标题文字
请输入您的标题
81%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文 本 59%
72%
57%
工作一 计划数
工作二 实际数
工作三
工作四
这里输入章节大标题
02
这里可以输入小节标题一 这里可以输入小节标题二 这里可以输入小节标题三 这里可以输入小节标题四
这里输入图片的说 明性文本
02
这里输入图片的说 明性文本
03
请输入您的标题
2018-06-10 2018-03-10 输入相关标题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
2018-12-10
概述这里输入简单文
输入相关标题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
输入相关标题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 概述这里输入简单文
概述这里输入简单文
输入相关标题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 概述这里输入简单文
请输入您的标题
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 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
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 请输入您想要的文字
您的文字 您的文字 您的文字
请输入您的标题
①采购 ④ 报 表 查 询
库存ERP 管理模块
② 入 库
某系统餐饮系统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理念, 独有库存ERP模块、融合人性化管理, 实现采购、入库、盘点、报表查询一体 化,实现供应商价格、性能对比操作、 杜绝采购回扣漏洞。
2018-09-10
请输入您的标题
分店 系统
某系统餐饮 管理系统
总部 系统
库存 系统 会员 系统 前台收 银系统
楼面排 队系统
后台管 理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某系统餐饮管理系统” 具有全 方位集成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功 能,使餐厅的管理和运作变得更有 效率。参照现代连锁管理原理和 ERP系统理念进行设计,体现了采 购进货、库存成本控制、产品生产 研发、物流配送、营销组织、客户 关系等连锁管理要求。该系统为快 餐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提供信息化 方面的保证。

第八章现代供电新技术

第八章现代供电新技术

第八章:现代供电新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依赖电力能源的日益增长,供电系统不断面临着更复杂和高要求的挑战。

因此,科技不断推陈出新,为供电行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在本章中,将介绍几种现代供电新技术,包括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微电网、智能计量和充电桩技术。

一、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随着现代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负荷需求的增加,原有的城市供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要求。

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Centralized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system)是一种新型的供电系统,结合了智能化、节能和安全性的要求,能够根据不同的电力需求,自动实现供电、控制和管理,具有高效、智能、经济和环保的特点。

集中型智能供电系统是由中央控制器、变压器、电容器、开关设备和智能终端等组成的,它们能够自动协调调节输出电力的各个参数,如电压、频率和功率因数等,从而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和合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对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微电网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电力系统,由多个分布式电源、电池储能和负载等组成,可以独立于主网运行,并且能够与主网实现双向电力流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微电网具有很多优点,如低碳、节能、安全和灵活等特点。

它能够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电力输出,降低电网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而且,微电网还可以自主管理、控制和监测运行状态,适应不同的电力负荷需求,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因此,它在分散型能源开发、大型工业和商业用电等各种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智能计量智能计量(smart metering)是一种基于智能化电表的计量技术,通过自动生成的电力信息,实现对电力负荷和能源使用的监控和管理,从而达到优化用能的目的。

与传统计量方式相比,智能计量系统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它能够实时获取用电数据、监测用电负荷、预测能源使用趋势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实现对用电量、用电方式和能源效率的深度分析和优化。

电力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案例

电力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案例

电力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案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逐渐成为趋势。

电力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撑,也不例外。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行业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案例,以探讨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新型电力系统,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智能电网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管理。

以中国电力科技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智能电网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他们研发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提高了电力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智能电网的示范工程,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在电力行业中,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为例,该国在新能源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他们通过大量的政府投资和技术研发,成功地推动了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德国已经建成了大量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设施,并且连续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国家。

这一系列的创新应用不仅解决了能源供应问题,也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电力储能技术是一种将电能以某种形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供电的技术。

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力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美国特斯拉公司为例,该公司在电力储能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他们研发出了一种便携式的电力储能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居民家庭、商业建筑和电网应急等领域。

这种设备可以将电能储存起来,在电力供需不平衡或停电时提供紧急备用电力,为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电力保障。

主动配电网新技术PPT49页

主动配电网新技术PPT49页

EN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主动配电网新技术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新型电力系统PPT

新型电力系统PPT
电源侧
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波动性、随机 性强,出力预测准确性 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新能源出力精准预测面 临挑战
电网侧
负荷侧
系统侧
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 电网协调运行难度不断 增加
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 力面临挑战
刚性、纯消费型向柔性、 生产与消费兼具型转变
网荷互动能力和需求侧 响应机制面临挑战
由源随荷动实时平衡, 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非 完全实时平衡转变
各类“源网荷储”资源的集中调控不足
电网特性发生变化,稳定基础面 临挑战
电源结构改变,从同步并网向非 同步并网转变
需建设弹性开放、智能自治、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无线接入通信网络,满足新型电力系统 海量终端的接入,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通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无线公网在电网中的应用
主要以4G网络为主,已实现乡村级的覆盖,具有 等安全措施,并在接入业务系统前设置安全接入区。
等优势,采用了
建设成本低
12.1
光纤专网
4.6
无线专网
0.9
无限公网
安全措施
双向鉴权
网间信息保护
数据加密 用户隐私保护
源网荷储友好互动面临 挑战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源结构、电 网形态、负荷特性、运行特性、系统连贯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电源端具有强不确定性 负荷端具有强不确定性 电力潮流具有强不确定性
越来越多的智慧物联终端接入到 电力系统
海量的终端必将产生海量的数据
需承载各种业务,存在多种速率的业务 接入的传输需求

《电工新技术介绍》课件

《电工新技术介绍》课件
《电工新技术介绍》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电工领域的最新技术,帮助您了解新技术的定义和概述,以及 它们在主要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优势。
定义和概述
电工新技术是指在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过程中应用的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在解决能源效率、环境保 护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技术领域
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发电站的发展,提供了 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解决方案。
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电工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未来,我们可以期待 更多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出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 的要求。
应用和优势
1 应用广泛
电工新技术在能源生产、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环保节能
这些新技术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更少的负面影响。
3 安全可靠
新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故障和事故的风险。
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技术通过利用风能产生电力,为许多地 区提供了可持续、清洁的电力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使家庭能源管理更加高效, 提供了更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
新技术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
可靠性问题
新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可靠性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2
成本压力
新技术的使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寻找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3
技术难题
新技术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来解决。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可持续交通和减 少碳排放的目标。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电力传输和分配的效率提高 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了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 有效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 (1)可听噪声限值:雨天 55dB(A) (2)无线电干扰限值: 58dB(μv/m) 0.5MHz (3)工频电场限值:5kV/m;10kV/m;12~15kV/m。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下离地面15m处)
(4)工频磁场限值:0.1mT
(二)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7、特高压输变电设计技术研究
别达到46000亿千瓦时和10亿千瓦,是2005年水平的2倍;
2005~2020年新增发电装机5亿千瓦。2020年将达到10亿kW。 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电力将翻一番。
二、我国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必要性
(二)中国能源大规模流动的客观必然性 水电资源在西部,煤炭资源在西北部,而东部负荷比 重大。能源和电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是必然趋势,电力
(1)关于线路部分:导线截面为8分裂500平方毫米
钢芯铝绞线;导线对地距离在非居民区为22米,居民区 为27米;塔头空气间隙边相I型绝缘子串为6.5米,中相 V型绝缘子串7.5米;绝缘子片数根据沿线污秽条件确定 ;铁塔型式结合工程环境条件,选用单回路酒杯塔或单
回路猫头塔。
(二)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二、中国建设特高压网架的必要性
(五)发展特高压的优势
(1)特高压更能适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要求; (2)在500千伏电网之上发展百万伏级电压匹配合; (3)发展特高压可以获得巨大的联网效益,从长远 看经济性优越。
三、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情况
(一)国外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情况
1、交流
日本共建有1000千伏同杆并架线路427公里,全部采用 8×810mm2及以上导线结构,人类居住地区按地面3kV/m
和生产特高压设备的能力。
四、中国国家电网特高压初步规划
1、2010年前后百万伏级网架过渡方案
规划到2010年前后,交流特高压网架将初具规模
,建成北起北京、南至湖南的南北双回路通道,以
及西起四川、东至上海的东西双回路通道。晋东南
、陕北、蒙西煤电基地电力和四川水电注入上述通 道中。华北、华中、华东通过交流特高压形成环网
(一)国外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情况
前苏联1150千伏输电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考验 ,基本上是成熟的,但由于输电需求发生了变 化,在线路轻载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电晕损耗过 大,最后全部降压运行。 前苏联1150千伏变电站为敞开式,占地面积 大。特高压GIS设备也在研制中,目前已有单断 口500千伏气体绝缘断路器,可进一步构成双断 口的1000千伏断路器,但不如日本的GIS成熟 。 前苏联的特高压电抗器经过多年的运行考验, 是成熟的。其高压可控电抗器已研制出 500千 伏级的产品,有条件进一步开发出 1000千伏级 的特高压可控电抗器。
(5)安装高效率、低成本大容量机组和建设大容量规 模电厂。
发电机容量 (MW) 设计标准煤 耗(g/kWh )
300 亚临界 超临界 (16.7) (22.115)
600 超超临界 (26)
900 超临界
1000 超超临界 (26)
295
286
275
283
271
发电厂容量(MW) 每千瓦相对投资成本
(2)关于变电部分:1000千伏电气主接线确定为
双断路器接线;设备的短路电流水平为50千安;主变容
量为300万千伏安;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为4000安培。 1000千伏变电站的主变和高抗采用铁路运输和公路水 路联合运输方案。变电站内1000千伏最小空气间隙, 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6.7米;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
9.3米。
(二)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8、设备国产化能力研究
设备国产化是一项长期国策,也是特高压电网顺利 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促进特高压工程设备 国产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此组织研讨,提出了积 极推动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实施路线。从总体上看,随
着我国设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已基本具备研制
电网新技术介绍
2009年5月
电网发展趋势
当今电网及其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发展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网;
一是朝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
其目标是提高输电能力、提高效率、降低损 耗、保护环境,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的需要。
电网发展趋势
在今后10-20年内,国家电网发展的重点是:
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
3、发展特高压可以节省输电走廊
电压等级千伏 单回线所占走廊宽 度(米) 输送1000万千瓦所 需线路数(条) 走廊宽度(米) 500 38 8-10 264-380 1000 56 2 112
4、发展特高压可以促进国内输变电制造业的技术提升
发展特高压也为我国研究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和相 应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 促进国内输变电制造业的技术提升。
输电和输煤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运输方式。按照国 务院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适时做好煤炭基地的分片 开发,实现输电线路的分头跟进,形成输煤与输电的 良性互动。
(二)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4、特高压电压标准的研究与确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 工程集团公司就有关交、直流特高压标准电压进行了研 讨,明确我国交流特高压标称电压为1000千伏,设备 最高电压为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额定电压为±800千
P
P2 Q2 R U2
2、发展特高压可以减少线路损耗、降低短路电 流水平
(1)发展特高压可以减少线路损耗
在电压等级不变得情况下,远距离输电意味
着线路电能损耗的增加。当输送的功率给定时,提
高输电电压等级,将降低输电电流,从而减少有功 和无功电能损耗。提高远距离输送电力的能力,同
时降低输电电能损耗是特高压输电的主要目标。
结构。
五、中国国家电网特高压初步规划
2、2020年前后特高压网架规划方案
2020年前后,在华北、华中和华东构建坚强的交流
特高压网架,蒙西、陕北、晋东南、内蒙锡盟、宁夏、 关中煤电基地以交流特高压分散接入南北方向多条大通 道上,四川水电的部分容量通过东西方向的交流特高压 通道向华中和华东输送,在东部受端建设一定容量的支
流向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
二、我国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必要性
(三)中国煤电发展面临的问题 (1)电源无序建设,电网与电源不协调 (2)煤炭产业集中度低 (3)铁路运输瓶颈制约
二、中国建设特高压网架的必要性
(四)中国500千伏电网发展趋势分析
(1)负荷发展快,装机容量巨大。
(2)部分地区500千伏短路电流问题十分突出。 (3)站址、输电走廊越来越紧张,输变电工程建设 拆迁等本体外的费用大幅增长。
电网新技术
——大跨越工程设计
——高强度钢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高压组合电器(GIS)技术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技术
——电力营销实时技术
特高压技术介绍
一、特高压的概念和发展特高压的优势
二、我国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必要性
三、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情况
四、中国国家电网特高压初步规划
一、特高压的概念和发展特高压的优势
进一步加大电网投入,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 ,提高配置资源能力,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电网新技术
“十一五”推广应用的 新技术主要有: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同塔多回技术
——紧凑型输电技术
——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 ——提高导线允许温度技术 ——“发电机、励磁系统、调速器和负荷” 四大参数测试与优化技术 ——直升机巡线及作业技术
3*800
4*800
6*800
8*800
1.0
0.95
0.88
0.85
每千瓦相对运行成本
1.0
0.99
0.98
0.98
二、我国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必要性
(一)中国电力负荷发展需求 我国能源消耗量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列世界第三位,发电量 和装机容量也居世界前列。 2005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为5亿kW,到2010年我国电力装 机容量将达6亿kW, 预计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和装机容量分
2、发展特高压可以减少线路损耗、降低短路电 流水平
(2)发展特高压可以降低短路电流
不同容量的电厂按其电力流向应分层、分区
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以降低电网的短路电流
水平。由于特高压的引入,特大容量电厂可直接接
入特高压电网,可减少电厂直接接入超高压电网的 容量,并改善超高压电网的结构,从而降低超高压
研究特高压输电技术及相关输变电设备。
(二)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3、煤电基地开发与能源输送方式的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我国能源输送方式研究》 中,对特高压输电和输煤的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根 据现阶段的电煤运输成本,以及煤炭基地与负荷中心 的距离,提出了输电与输煤并举的方针,形成以特高 压电网输电、铁路运输大通道为支撑,相互补充,分 工合理的能源运输方式。
设计,对地距离高,同杆并架线路塔高为100~140m,全
部采用钢管塔。从建成以来,一直按500千伏降压运行,经 受了12年的运行考核。新榛名试验站安装有一组1000千伏 的变压器和GIS设备,从500千伏侧加压,进行了9年的加压 试验,除发现一台变压器油箱出现油流带电问题,经处理已 得到解决外,其他情况都正常。
欧洲、非洲、日本、印度、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的直流 线路也相继投入运行。
(二)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1、特高压输电技术经济性研究
我国对交流从自然功率、造价、输电走廊等经济指
标进行了同样的综合比较,结论是:1000千伏交流输 电的单位输送容量投资约为500千伏交流输电方案的73 %。对直流特高压的比较结论是:±800千伏直流输电 方案的单位输送容量投资约为±500千伏直流输电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