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二)
玉米生长过程

玉米生长过程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玉米各阶段的生长周期的划分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叫做玉米的一生。
它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判断玉米生育期不能纯粹以天数衡量,而应以叶片数来估算某个生育时期,从而纠正生育期的天数误差,这对玉米收购商、玉米种植大户很关键。
)(一)生育阶段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
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1.苗期阶段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
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该阶段又分以下两个时期。
a.播种——三叶期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 48个小时,即>6天即可出苗。
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种子的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叶期——拔节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2.穗期阶段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
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
园艺、资环《粮食作物栽培学》(玉米)教案

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四.施肥技术
1.施肥的原则
2.施肥的主要方法
(1)基肥撒施、条施、穴施
(2)种肥
(3)追肥
第7次课
课目
第七节 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第八节播种、田间管理与收获
目的
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玉米合理密植的条件、生育指标、幅度、种植方式
重点
难点
玉米合理密植的依据、生育指标;合理密植的计算、种植方式。
4.经济产量系数高于0.4。
三、合理密植的幅度
早熟品种4000~5000株/亩;
中熟品种3000~4000株/亩;
晚熟品种2800~3200株/亩。
四、合理密度的计算
I=I0e-KF4000~5000株/亩K =0.5
2000~3000株/亩K =0.7 e=2.718
五、合理密度与种植方式
第八节玉米的播种、田间管理与收获
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3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第八节玉米的播种、田间管理与收获
二、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二)中耕管理
(三)后期管理
三、收获
收获的主要方法:
人工收获
机械收获
人机辅助收获。
单元总结、答疑。
二.根据生育期划分
三.根据株高、籽粒颜色、用途划分
第五节 玉米生长的土壤基础
一.玉米丰产的土壤条件
1.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2.土壤疏松通气;
3.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
4.土壤渗水、保水性能好;
5.土壤稳温、保温性能强;
6.土壤酸碱度适宜,含盐量低;
7.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耕性良好。
玉米的生物知识有哪些

玉米的生物知识有哪些一、植物学特征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属于禾本科玉米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植株通常高大,茎秆粗壮,叶片狭长,排列整齐。
玉米的根系发达,可以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二、生长周期玉米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萌芽期、生长期、抽穗期、结实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
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玉米的生长周期大约为95-120天。
不同品种的玉米生长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繁殖方式玉米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种子进行。
玉米的花序位于茎的顶部,是由雄花序和雌花序组成的。
雄花序位于最上方,而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下方。
玉米的授粉通常通过风力传播花粉完成,雄花序上的花粉会飘到雌花序上,完成授粉过程。
四、农艺管理玉米是一种对温度和光照要求较高的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对土壤要求较宽松、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施肥、灌溉和除草等农艺管理措施,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五、主要品种和用途玉米的品种繁多,主要可以分为粮用玉米、饲料玉米和甜玉米等。
粮用玉米是最常见的品种,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人类的日常饮食。
饲料玉米主要用于畜牧业,作为饲料供动物食用。
甜玉米则因其甜美的味道而受到青睐,常作为蔬菜食用。
六、玉米的营养价值玉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其中,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是人们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
此外,玉米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有一定的益处。
七、玉米的经济意义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不仅可以作为粮食直接食用,还可以用于制作玉米制品如玉米面、玉米淀粉、玉米油等。
此外,玉米还可以用于酿酒和工业原料的生产。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的一些生物知识介绍。
通过了解玉米的特征、生长周期、繁殖方式、农艺管理、主要品种和用途、营养价值以及经济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的农作物。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玉米基础知识

玉米基础知识02通用教材二:玉米基础知识起源和历史玉米是神奇的作物,是印地安文明的基础,也是印地安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因为玉米是印地安人长期选育驯化的结果。
玉米已经完全失去了其野生性,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玉米会立即灭绝。
说玉米神奇在于它广泛的适应性、类型的丰富及不同于其他作物那样具有明确的祖先。
玉米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它的祖先似乎消失的无影无踪,它与任何近缘种属都有显著的差异,它的起源另科学家大伤脑筋,争论了一个多世纪至今未有定论。
多数人认为,玉米大约起源于7000~8000年前的中美洲地区,经历了数千年的进化,它的果穗由2.4厘米增加到现在的25厘米左右。
1500~1510年间,玉米传入我国,传入途径大约有两条,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陆路,海路是通过船只传入东南沿海地区,再传入内地;陆路是由印度传入西藏,再传入四川及内地。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玉米育种工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更换了5次单交种,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很多。
玉米带和玉米的分布玉米(Zea Mays L.)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玉米属,俗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
以北美洲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
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
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这一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5%。
玉米带的主要特点是,种植的海拔高度由东北向西南增加。
东北地区种植高度大多在500米以下较为集中,华北海拔1200米以下,集中在300-700米,四川、湖北、湖南海拔1700米,在西南高原种植高度到2500米,集中在500-1500米。
玉米的分布:南起海南岛崖县北至黑龙江黑河,东至台湾,西至新疆、西藏等地均有玉米种植,全国又可分为六个种植区:1、北方春播玉米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和甘肃的部分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
玉米各阶段的生长周期的划分

玉米各阶段得生长周期得划分从播种到新得种子成熟,叫做玉米得一生。
它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与生育时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判断玉米生育期不能纯粹以天数衡量,而应以叶片数来估算某个生育时期,从而纠正生育期得天数误差,这对玉米收购商、玉米种植大户很关键。
(一)生育阶段ﻫ在玉米得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与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得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得生育时期。
这些不同得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得特点,又有密切得联系.ﻫ1、苗期阶段玉米苗期就是指播种至拔节得一段时间,就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得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得生育特点就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得增长比较缓慢。
为此,田间管理得中心任务就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得“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该阶段又分以下两个时期。
ﻫa。
播种——三叶期一粒有生命得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得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60%左右与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48个小时,即>6天即可出苗.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得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就是玉米苗期得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土壤水分就是影响出苗得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得作用。
另外,种子得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得快慢,出苗早得幼苗一般比出苗晚得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ﻫb。
三叶期——拔节三叶期就是玉米一生中得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与叶片不发达,吸收与制造得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就是进行根、叶得生长与茎节得分化.ﻫ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得干旱,有利于根系得发育与下扎。
ﻫ2、穗期阶段ﻫ玉米从拔节至抽雄得一段时间,称为穗期。
拔节就是玉米一生得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得生长发育特点就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与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
玉米

玉米栽培玉米又名玉蜀黍,俗名很多,如苞米、苞谷、玉茭、玉麦、棒子及珍珠米等;学名:Zea mays L.;英名maize、corn;俄文名:кукуруза;日文名:トウモロコシ。
第一节概述一、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
1.玉米的起源玉米栽培历史已经有4000多年了。
玉米也叫苞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多亿亩,仅次于小麦和水稻,主产国有: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印度、俄罗斯等国。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发现了玉米,并将其带回西班牙,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玉米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2.促进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现代的遗传学理论改良玉米改进栽培技术现代化的经营与管理3.玉米生产的现状(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通过热带到达南纬35°—4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产杂交种的培育、新技术的应用和花肥用量的增加,世界玉米发展迅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80年至1995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亿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从每亩206kg增加到287kg,提高39.3%;总产量从3940.5亿kg增加到5708.7亿kg,增加44.9%。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在4.2—4.4亿亩,单产从381kg 增至579kg,提高52.0%。
据1994年农业统计资料显示(表4—1):玉米总产量最高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2542.7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4.5%),中国1043.5亿kg (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18.3%),巴西321.4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5.6%),墨西哥166.0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7%),法国129.0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3%)。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581 kg,美国579 kg,加拿大442 kg,中国329 kg。
玉米的一生

玉米的一生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叫做玉米的一生。
它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一)生育阶段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
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1.苗期阶段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
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该阶段又分播种到拔节期两个时期。
a.播种--三叶期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 4 - 6天即可出苗。
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种子的大小和播种深度与幼苗的健壮也有很大关系,种子个大,贮藏营养就多,幼苗就比较健壮;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叶期--拔节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2.穗期阶段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
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
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
玉米生长与发育第一节

第一节 玉米生育周期
三、玉米的生育阶段(前、中、后) 玉米的生育阶段( 玉米根、 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穗、 玉米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穗、粒等生殖器官 的发育,在全生育过程中表现有明显的主次关系。按其 的发育,在全生育过程中表现有明显的主次关系。 形态特征和生长性质, 形态特征和生长性质,可将玉米生长发育划成不同的生 长阶段。 长阶段。 按器官的出现,一般可分成苗期、穗期、 按器官的出现,一般可分成苗期、穗期、花粒期三个生 育时期。也称营养生长阶段、 育时期。也称营养生长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苗期:从播种期到拔节期,包括种子发芽、 苗期:从播种期到拔节期,包括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 长等过程。 长等过程。
14
第一节 玉米生育周期
玉 米 种 子 的 发 芽 过 程
15
第一节 玉米生育周期
穗期:从拔节期到雄穗开花期。穗期, 穗期:从拔节期到雄穗开花期。穗期,玉米根茎叶等营养 器官旺盛生长并基本建成,节间伸长加粗,茎秆定型, 器官旺盛生长并基本建成,节间伸长加粗,茎秆定型, 叶龄指数为70%,同时进行雄穗和雌穗分化和发育, ,同时进行雄穗和雌穗分化和发育, 叶龄指数为 是营养器官生长和生殖器官分化发育同时并进阶段。 是营养器官生长和生殖器官分化发育同时并进阶段。田 间管理主要措施是调节植株生育状况,促进根系发展, 间管理主要措施是调节植株生育状况,促进根系发展, 使茎秆中下部节间短粗、坚实, 使茎秆中下部节间短粗、坚实,保证雌雄穗分化发育良 好,建成壮株,为穗大、粒多、粒重奠定基础。 建成壮株,为穗大、粒多、粒重奠定基础。
17
第一节 玉米生育周期
从玉米栽培管理的角度来分析, 从玉米栽培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三个阶段田间管理 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形成壮株、实现穗大、粒多、 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形成壮株、实现穗大、粒多、 粒重。 粒重。 在田间管理上, 在田间管理上,要根据植株三个生育阶段的基本特 点,结合田间的实际长势长相,灵活运用促控措施,协 结合田间的实际长势长相,灵活运用促控措施, 调群体和个体、植株地下生长和地上生长、 调群体和个体、植株地下生长和地上生长、营养生长与 生殖生长间的矛盾,让玉米沿着群体较大、 生殖生长间的矛盾,让玉米沿着群体较大、结构合理和 株壮、穗大、粒多、粒重的方向发展。 株壮、穗大、粒多、粒重的方向发展。 ☆☆叭口期:在拔节后 小喇叭口期:在拔节后7~10天,通常与雄穗小花分化、 天 通常与雄穗小花分化、 雌穗生长锥伸长期相吻合。 雌穗生长锥伸长期相吻合。 大喇叭口期:此时玉米植株外形大致是棒三叶( 大喇叭口期:此时玉米植株外形大致是棒三叶(穗位叶及 上下各一片叶)植株大部分叶伸出,但未全部展开, 上下各一片叶)植株大部分叶伸出,但未全部展开,周 边平展,心叶丛生,中心凹陷, 边平展,心叶丛生,中心凹陷,远看植株上部叶片呈大 喇叭口状,在叶鞘部位能摸到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 喇叭口状,在叶鞘部位能摸到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该 生育时期的主要标志是雄穗分化进入四分体形成期, 生育时期的主要标志是雄穗分化进入四分体形成期,雌 穗正处于小穗分化期,叶龄指数为60左右 左右, 穗正处于小穗分化期,叶龄指数为 左右,距抽雄还有 15天左右。 天左右。 天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
生长有玉米野生的祖先——大刍草,并有花粉化 石。
米 2.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智利海岸的半荒漠地带,
的 起
在史前故墓中发掘出大量的玉米化石标本。“秘 鲁”则是印地安哥地亚语,意思是大玉米穗。 3.有两个起源地,初起源中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源 流域;第二起源地是墨西哥和秘鲁。
4.具有多个起源中心:软质种起源于哥伦比亚,硬
玉米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水稻、玉
米)面积、总产居第三位。与水稻不相上下。
玉
过去叫它为“杂粮之首”,(现在是主力部队 不是杂牌军)
米 在我省玉米是第二大作物,仅次于小麦。
概
述
4
(二)营养价值高
据测定玉米籽粒中含:
淀粉72% 蛋白质8.5 % 脂肪4.9 % 纤维素
饲料;10-15%做口粮;10-15%做工业
原料。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无一
不是靠发展玉米起家的。杂食的猪、鸡、
鸭、鹅对玉米的需要量最大,牛羊次之,
玉
各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往往是玉米
米
集中产区。
概 对玉米的态度一般分三部曲:生活水平
述
低时重视玉米-做口粮;生活水平提高
丢掉玉米-吃细粮;生活再提高又重视
除大刍草之外,科学家认为还有两种 与玉米亲缘比较近的野草。
①摩擦禾,颖果十分坚硬,成熟时籽 粒不易脱落。
②有稃玉米 籽粒有坚硬的颖壳, 但成熟时苞叶张开,种子自然散落。
12
人工栽培穗轴的进化
人类最早把玉米作为栽培作物种植 的时候,可能是无意识地就开始对 玉米果穗进行人工选择了。
玉米有一个坚硬的、不易腐烂的木质穗轴。 不同时期的玉米穗轴化石,可以看到一部 完整的进化史。
米 小面积高产更是惊人:1985年美 伊利诺斯州
概
农民沃尔索7.1亩平均亩产1548.3公斤;密执
述
安州农民莱姆60.7亩平均亩产1475.5公斤;我 国山东李登海1989年14.9亩夏玉米平均亩产
1008.6公斤。这样的高产典型其它作物很难看
到。我省在温县出现亩产924.6公斤典型。
我国玉米1990年平均亩产307.9公斤,尚有许多 潜力可挖。
粒种起源于秘鲁,爆裂源于墨西哥,甜质种源于
巴拉圭,指出软质种是最古老的玉米类型。
最终考证区域:从美洲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
和智利海岸的狭长地带。
10
在墨西哥、秘鲁以及智利、哥伦 比亚等地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以 及古代众多的建筑物上,都发现 有古代印第安人遗留下来的玉米 印迹,昂第安人崇敬地把玉米植 株和果穗的图象绘画在庙宇上, 塑造在神象上,绘织在衣物上, 镶嵌在陶器上。墨西哥传说中的 特拉洛克神(Tlaloce),就是印第 安人崇敬的玉米神,广义上说, 就是肥沃之神,雨水之神,丰收 之神。许多印第安部落以玉米命 名,称之为“玉米族”、“青玉 米族”。
玉 米
传入我国的途径有三种说法: 1.由欧→菲→我国。 2.欧→麦加→我国陕、甘。
起 3.欧→印度→我国西南。
源
我国对玉米的文字记载最早是明正德6年(1511)
安徽颖州志,此时发现新大陆还只有20年。河
南省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嘉靖22年(1543)。
到现在已经450多年了。(另一说是1551年,明
嘉靖三十年,河南襄县志)。
14
(二)玉米的生产概况
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玉米在世界分布较广,其北界可达北
纬45-48°N,青贮玉米可达北纬58-60°N。
6
(四)优良的精饲料
玉米被称为“饲料之王”;1公斤
玉米=1.3公斤大麦=1.35公斤燕
麦=1.5公斤稻谷。玉米与肉、奶、
玉
蛋的关系非同一般,在配合饲料中
米
玉米占60%,有人说菜蓝子里有一
概 述
半是玉米。
Hale Waihona Puke 玉米也是重要的青贮饲料,100
公斤玉米青贮其营养价值相当于2
0公斤精饲料
7
现在世界上生产的玉米70-75%做
述 生素(E)等。
5、杆、穗轴可造电木、漆布、黑色火药、纸、
糠醛、尼龙和其它高级塑料。
6、手工业:草编等。
玉米耐连作,是小麦的好前茬,可与许多作物间、
套作。有优良的生产特性。
9
二、玉米的起源及生产概况
(一)玉米的起源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起源中心在什么地方?
有4种意见:
1.起源于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至今当地
11
大刍草
玉米进化:
大刍草植株细小,茎秆瘦弱,丛生, 植株顶端有一个很小的穗状花序,籽 粒在一个脆弱的花轴上排成对生的单 行,易脱落,种子上却着生一层极硬 的、发亮的、象甲虫似的外壳,保护 种子免受鸟兽的危害。大刍草还有一 种十分特殊的功能,就是它的根部生 长着极为强大的、密集的侧枝,尤如 今天栽培玉米强大的气生根一样。
野生玉米 穗轴长2.4cm,
人工栽培后 穗轴增至5.5cm;
16世纪初 穗轴增至13cm。
现在
穗轴增至22cm
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的威力是巨大 的!!
13
世界传播:
在美洲玉米种植有4000-5000年以上的历史。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了解到当地
有玉米并有文字记载。1496年经欧洲传到世
界各地,成为世界性栽培作物。
5
(三)玉米是著名的高产作物。
玉米是C4 植物,光呼吸低,净光合率高出小麦、 水稻等C3 植物2-3倍,这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玉米高产的事例很多如:美国1987年全国平均亩
产504公斤;希腊全国339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67
公斤;吉林省梨树县193万亩平均亩产623公斤;
玉
山东恒台37.5万亩玉米平均亩产611公斤。
1.92 % 糖分1.58 % 矿物质1.56 %,还含有
维生素A、B、C、D、E、K。玉米含的热量很
玉
大,每Kg含876千焦耳,而大米为808.8-837.6; 面粉为854.4。当然,玉米的食味不如大米、面粉;
米 蛋白质中含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不多;目前已
概 述
经培育出一批高赖氨酸品种,如中单206、新玉6号、 农大107等。赖氨酸提高50-80%甚至1倍,色氨酸 也提高25-30%。
玉米-做饲料。
8
(五)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据不完全统计,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产品达50
0多种。
1、酿造业:酒精、醋酸、丙酮、丁醇、葡萄
糖等。
2、榨油:保健油(富含维生素E)
玉
3、食品工业:玉米糖(果糖糖浆,风味独特)
米
等(79年美玉米糖405万吨、蔗糖260万吨,成本
概
低)。 4、医药: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激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