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蒲公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蒲公英》优秀教案

《蒲公英》优秀教案

《蒲公英》优秀教案《蒲公英》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动画,画面音: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儿纷纷出发。

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蒲公英的孩子们纷纷出发,你们知道它们去干什么吗?生:传播种子师:对,在它们播种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就是:蒲公英点评:以动画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及从旧知识来设置悬念,揭示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二类词语,抽读,再齐读。

2、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3、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来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

四、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组织评议,引导学生读出景色的美。

2、配上动画朗读课文。

3、出示句子:“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落降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师:这句话中说什么东西可爱?生:绒球。

师: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觉得哪些东西可爱?生:师:这么多可爱的东西,谁能用“可爱”说一句话?生:奶奶家的小鸽子真可爱。

师:我们可以说什么东西可爱,也可以说可爱的什么怎么样。

谁来说说看?生:可爱的小白兔在吃青菜。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把“可爱”这个词安排在句子当中,可以说哪儿有可爱的什么。

生:奶奶家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蒲公英》语文教案

《蒲公英》语文教案

Genius is the endless ability to work har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蒲公英》语文教案《蒲公英》语文教案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4个字。

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识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幻灯片,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

重点注意蒲、荚这两个字的读音。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感受到的?(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3、蒲公英的种子吹上了天、害怕小伞兵、飞呀飞、放松躺在地上、高兴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巩固课文内容。

2、复习会认字。

3、学习会写字。

二、教学重点写好每个字。

三、教学难点掌握字形,把字写美观。

四、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1、自主选择喜欢地段落背诵。

2、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抽取卡片检查。

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口头组词。

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学习会写字。

巩固认读。

指导学生书写。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蒲公英教案[人教版]
宝贝茁壮波光粼粼
②出示长句子
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③检查朗读情况
纠正指导
3、齐读课文。
4、过渡;
齐读课文,通刚才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1、有感情练读课文
2、出示生字:
3、你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
4、师范写。
1、思考回答
2、提名思考后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3、学习生字:
①指名拼读,齐读
②指名拼读,说笔画
4、体会种子心情,得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愉快心情”的结论
5、练习朗读。齐读第一段。
1、思考后指名回答
(叮咛、叮嘱、告诉别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3、思考回答。
4、查字典理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5、体会沙漠金光闪闪、湖泊银花朵朵的情景
6、思者回答
(十分关心)
7、思考回答(亲切的语气)
齐读该段。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练说蒲公英种子的不同态度,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使读、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抓住“早已干死”、“早已淹死”、“茁壮成长”、“竞相开放”等词语,引导学生从两种命运的对比中,体会脱离实际、想入非非并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两颗小种子命运的悲惨,感受太阳公公还有深刻道理的话。
3、小结:所以,在文中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经验丰富,又关心小辈的老者形象。
4、提问:那么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提导纠正
5、提问:谁再来说一说,得比他(她)更好?
6、小结:下课后再讲给同桌听,由同桌给他打分
齐读课题。
学生回答。
1、指名读该段。
2、思考回答引导得出离开花托的结论。
3、展开想象,自由说话。
教学反思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3篇)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3篇)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篇一1、熟悉“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缘由。

3、激发学生擅长留心观看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育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妙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缘由。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看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看,才能发觉事物的本质,才能发觉生活中的美。

2课时课时目标1、熟悉“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蒲公英)2、介绍蒲公英。

(1)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

(2)师生沟通: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

(蒲公英)是的,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安康养分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成效。

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养分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黄昏不开放。

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春夏之时,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许多朵组成一朵,许多花形成一个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隐蔽着一个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个果上,长着很密很长的冠毛,这些带冠毛的小果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圆球。

教学设计:《蒲公英》教案

教学设计:《蒲公英》教案

教学设计是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和实施的一个过程。

而对于优秀的教学设计而言,必定具备内容课程合理性、教学目的明确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等特点。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蒲公英》教案。

一、课程概述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课程。

本节课的主题是《蒲公英》。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蒲公英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和汉语文学中的应用情况,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掌握生态环境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蒲公英的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

②了解蒲公英在汉语文学中的应用情况。

③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知识:学生通过图文展示和简短的讲解,了解蒲公英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保护环境的做法和方法。

2.课文速读:在语音语调的基础上讲解课文中生字词语词意,使学生熟悉常见汉字的结构、形义,并能初步理解蒲公英的特点。

3.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发现和分析语言中的感情色彩以及蒲公英在文中的应用情况,对文学修养提高有很大帮助。

4.小组合作设计: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研究如何用蒲公英进行环保宣传,从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5.现场实践:让学生到校园中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蒲公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图文教学法: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课程内容。

2.分组探讨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蒲公英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从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情景教学法:现场实践能够更深入体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自然之美,加强环保意识实践。

五、教学过程1.引入(3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蒲公英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蒲公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蒲公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蒲公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蒲公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语言故事。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录音磁带、投影片[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初读,整体感知全文,细读精思,突破教学重点。

随课文进行分散识字。

第二课时:品读感悟,突破教学难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1、听本文录音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出示图,导入课文。

[此环节设计说明: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利用电教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用它导入新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增加密度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案设计导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是认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教学重点:能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能掌握写钢笔字的要求、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

1、出示蒲公英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蒲公英的样子以及有关知识。

(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花托绒球降落伞)(蒲公英是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成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随风飞散。

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2、教学生字。

蒲:指名读这个字。

托:读准三拼音节,理解字义。

绒:指名拼读,注意右边的笔顺。

降:提醒学生右边的笔顺,不要写错。

伞:老师提醒读准平舌音,注意平舌音。

师:春天,蒲公英花盛开了,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通的小花。

但它们在金灿灿的阳光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非常美丽。

到了秋天,蒲公英的花瓣落了,会怎么样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两到三遍。

(2)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嘱咐迷惑湖泊泥土两颗黑黝黝宝贝富翁干死茁壮波光粼粼嘱、茁:读翘舌音。

粼:读前鼻音。

翁:读后鼻音。

多音字:数(shǔ)泊(pō)干(gān)(2)指导读长句,注意停顿。

出示投影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辨别字形,注意写法,提醒学生怎么样写。

2、着重讲惑和降的写法。

用钢笔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蒲公英》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蒲公英》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蒲公英》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分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植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谊,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亲情和友谊,学会感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蒲公英》,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蒲公英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蒲公英的图片,并写一段描述蒲公英的话。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蒲公英的特点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在讨论交流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作业设计方面,生字词抄写和绘画蒲公英的图片,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5.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巩固练习。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续):4. 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蒲公英、小鸟、蚂蚁等),扮演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课蒲公英。

二、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

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第二、三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

课文寓人生的哲理天有趣的故事之中,运用拟人、对比等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了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色通道”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泊”。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五、设计理念
1.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探究,使教法指导学法。

2.通过师生与文本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情。

六、设计思路:
蒲公英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并不陌生,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培养学会更加丰富的情感,我结合“嘱咐”的造句要求,唤起学生平时忽略的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提高孩子的情感感受力。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对于文中所含的寓意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我也打算利用多媒体再现一些画面,让孩子理解表面上光鲜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

七、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猜个谜语:(关于蒲公英的谜语)
小伞兵,去旅行,
飞到西,飞到东,
穿山坡,越高岭,
风儿吹,落到哪,
把根生,来年发了芽,
开出朵朵小黄花。

——(蒲公英)
2、指名回答
3、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朋友。

(并板书蒲公英)
4、谁来说说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5、简介蒲公英。

(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时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训就像白色绒球,有风时随风飞散。

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二)、初读感知:
1、考考学生们对生字词的认识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带读生字词,齐读(注拼音)并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几个词语。

蒲公英花瓣绒球降落伞嘱咐迷惑记住湖泊
黑黝黝瞧富翁波光粼粼沙漠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2)不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指读。

(注意两个多音字“泊”“降”及“黝、翁、粼、嘱咐”的读音)
2、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情况。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下面我们请四位同学读一读这篇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分段读课文是要注意整体,有错的时候,要等到同学读完了,再进行纠正。


3、同学们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帮孩子梳理:蒲公英种子要出发了,太阳公公对他们进行了叮嘱,但是他们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也就不一样。


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写出这个故事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可爱的蒲公英。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节,指名朗读,这些蒲公英怎么样?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突出“可爱”)课文怎样向我们描述出蒲公英的可爱?(突出“洁白”“绒球”“降落伞”)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这些可爱的蒲公英?指名读。

(两名学生)
(2)同学们,如果我们也长上翅膀,可以像鸟儿一样翱翔蓝天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开心、激动)是呀,蒲公英种子的心情跟你们一样,也是那么——引导学生说“开心、激动”谁再来读一读?
(3)多么可爱的蒲公英,他们在蓝天白云下飘荡是那样开心,咱们一起读一读。

(不要提过多的问题,否则给人感觉太琐碎,词语问题不是重要的,学生课前预习应该会,不必问。


过渡:路上,它们遇到了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可喜欢它们了,看到这些小降落伞要各自安家啦,也很开心。

不过,他知道它们是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怀抱,他很不放心,有几句话要嘱咐小降落伞。

他都说了些什么?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话语尽量简洁)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读完这段话,你明白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种子都说了些什么?谁先来说说?
你把太阳公公的话又重复说了一遍。

长话短说,也是一个本事,谁能说得更简单。

可以辅以幻灯片出示: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能去,()不能去。

(3)在我们的印象中沙漠里满是金黄的——沙子,出示图,所以太阳公公说,沙漠是(金光闪闪)
而湖泊中则是白茫茫的——水。

出示图,所以太阳公公说湖泊(银花朵朵)(此处学生完全能明白,少提问,直接引导学生说出来即可。


(4)太阳公公让小种子不要去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也不要去银花朵朵所的地方,要去哪?(生齐-----黑黝黝的泥土。


(5)谁来当当太阳公公,对小种子说说这番话?(指名读。


(6)太阳公公是怎样说的呢?(突出“亲切地嘱咐”。


(7)谁来嘱咐一下?(再指名读。


(8)想想,平时谁嘱咐过你。

(指导用“嘱咐”说话)
(9)听了爸爸妈妈的嘱咐,你觉得心里怎么样?(我觉得他们很关心我们。


(10)是啊,这凝聚着他们的关心,太阳公公就像慈祥的爸爸妈妈在亲切地嘱咐着蒲公英种子。

谁再来来嘱咐嘱咐。

(指名读。


(11)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太阳公公的关心,咱们一起来嘱咐一下蒲公英种子。

(齐读)(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蒲公英种子和一位太阳公公,作者从他们的样子和语言写出了蒲公英的可爱和太阳公公的和蔼可亲。

那么蒲公英种子们有没有听太阳公公的话,他们都落到哪儿去了?结果怎样?从中又能让我们明白一些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板书设计:
蒲公英
地方样子结果
沙漠金光闪闪
湖泊银花朵朵
泥土黑黝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