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任务书最后

合集下载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引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二)是为了指导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确保小区的功能合理性、艺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本文将在正文中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部分。

概述:随着城市化的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有效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

本文将围绕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定位与定位方案1.1了解规划区域的情况1.2定位小区的规划性质1.3制定小区定位方案2.功能布局与交通组织2.1划分小区功能区域2.2规划小区的交通组织2.3设计小区内的道路与街巷3.建筑布局与设计3.1制定小区建筑密度规划3.2设计小区建筑风格与形态3.3安排小区建筑物的布局与高度4.绿地与景观设计4.1规划小区的绿地系统4.2设计小区的景观元素4.3制定小区的绿化保养与管理计划5.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5.1规划小区的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5.2设计小区的配套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商场等5.3制定小区的维修养护计划总结: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二)系统地分析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工作要点。

通过明确小区定位、功能布局、建筑布局、绿地景观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内容,确保小区的功能合理性、艺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只有充分执行任务书中的规划要求,才能打造出符合人们期望的优质住宅小区。

总结:本文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二)的重要性和工作要点。

在每个大点中,进一步细分了若干小点,以保证内容的详细性和专业性。

仔细遵循任务书中的要求和指导,可以确保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创造出具有良好居住环境的小区。

引言概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是为了明确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指导设计人员在规划过程中的方向和要点。

本文将就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进行详细阐述,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结论总结三个部分。

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居住小区设计,要求初步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培养住宅建筑群体空间的组织能力及规划设计意图的表达能力,结合国家开放式社区新政策,探讨开放式住宅小区模式并综合分析现状条件,处理小区中建筑、道路、绿化及活动场地的关系,。

二、基地概况1. 区域位置(1)建设地点:该项目位于迎宾路与城市支路交叉路口,北部是某大型商业中心,(2)用地面积:35000平方米(3)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容积率小于2.7,建筑密度小于26%,绿地率大于38%(4)建筑高度:高度小于100米,层数小于30层2.场地条件2.1基地呈不规则“凸”字形,占地面积约为192710.86平方米,地东西向长边约为685米,南北向长边约为515米,为居住用地。

2.2基地内现为自然坡地,地块内有少量现存建筑,植被状况良好;2.3基地内部地势大部分标高在12—35之间,地势北高南低,落差将近23米,其中基地南部与中部大部分标高在12—15之间,地势相对平坦,基地北部与西北部标高在15—35之间,坡度相对较大,在8%—15%之间。

3.工程概括项目用地面积为192710.86平方米,拟建多、高层住宅、九班幼儿园、会所及相关的公共配套服务等设施。

规划总户数为2100-2300户,总人口7000-8000人。

三、规划设计条件1、地块面积:35000平方米2、地块性质:居住用地3、开发强度:建筑密度:≤26%容积率:≤2.7建筑总面积约为:4万平米绿地率≥38%4、其他指标执行控规或用地条件的规定,并且需要符合《晋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四、成果要求1.图纸内容(1)基地现状图(比例不限)(2)(规划分析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规划组织结构分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以及规划基地与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道路交通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的规模、形式和位置绿化系统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的范围、绿地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公共配套设施分析图:主要公建项目名称、规模、服务流线及服务半径等空间形态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分区、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以上图面表现形式不限,若不能完整表达规划意图时,可在图中附加文字说明。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学习目的通过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掌握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广泛了解国内外优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映居住环境的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的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新力,对地方文化、居住模式、生态环境等深层次问题有所探索和创意。

努力营造“人,居住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一)基本概念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规划结构合理服务半径日照间距系数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道路红线建筑红线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密度净密度住宅建筑毛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人口毛密度住宅平均层数套型比(二)基本原理1 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各项用地的面积该如何计算?2 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人口一般为多少?3 居住区规划结构有几种基本方式?4 住宅组合有几种基本方式?其优缺点是什么?5 居住区、小区、组团应配备哪些公共服务设施?其合理服务半径是多少?6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置要求和方式有哪些?7 小学、幼托规划要求是什么?8 住宅间距(山墙、日照)的最小值是多少?9 居住区道路如何分级?各级道路的宽度有何规定?10 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 小区道路布置形式有几种?12 小区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的方法有哪些?13 住宅组合中考虑日照、通风、防噪声的措施有哪些?14 如何创造高质量的居住区生活环境?15 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三、规划设计要求1 从城市总体布局着眼,统筹处理本区同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对规划设计地段的外部环境有合理认识,认真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的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2 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根据心理学及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组织设计好居住小区的各项功能及组团空间。

规划设计任务书居住区2

规划设计任务书居住区2

规划设计任务书(8小时)一、基地概况项目位于北方某大城市,基地北起北苑南路,南至怡乐中街,西起中轴路,东至摇翠东路。

九棵树大街将基地划分为南北两个地块。

其中北块(A地块)规划用地面积3.97hm2,南块(B地块)规划用地面积9.39hm2。

基地现状为三类居住用地和工厂企业用地,地势平坦。

沿北苑南路南侧已建轻轨线,并在基地西北部设有轻轨站点。

中轴路为城市重要的生活性道路,其北段(九棵树大街——北苑南路)规划为商业步行广场。

商业步行广场西侧地块为商住综合用地,已建有大型超市、商务办公楼及公寓楼。

二、设计条件1.A地块规划条件:用地面积:3.97hm2用地性质:商住混合用地容积率:3.3建筑密度:≤40%绿地率:≥20%主要出人口方位:南、北停车比例:0.005个/m22.B地块规划条件:用地面积:9.39hm2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容积率:1.5建筑密度:≤25%绿地率:≥35%主要出入口方位:南、北停车比例:1.0个/户地块内需规划幼托一座,用地面积3000m2,建筑面积3500m2。

日照间距要求板式建筑日照间距按1:1.6控制,高层塔楼日照间距按1:1.2控制。

三、设计引导A地块拟建一幢5万m2办公楼,4万m2酒店式公寓及约4万m2的商场。

其中:办公楼作为标志性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100m,酒店式公寓建筑高度控制在80m。

B地块沿中轴路布置小区商业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做到人车分流。

A、B地块设计时应整体考虑,并应注重与周边地块的关系。

四、成果要求1、总平面图(1:1000)2、表达设计构思的分析图(比例不限)3、反应空间意向的效果图4、设计说明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建筑学四年级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此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做到有创造性、技术合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设计出理想的富有魅力居住小区。

二、小区用地状况郊区化住宅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城市化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郊区化住宅的发展不仅涉及新型住宅类型、新型社区建设,而且将深刻地影响城市的总体城市形态和社会发展。

在上述背景下,本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教学特地安排2-3个城市近郊的住宅开发项目作为规划设计教学地段。

地段1用地位于北方某较大城市的东北部,用地范围内(或)有一条河流穿过,不通航。

用地四周为城市各级道路所包围,小区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没有需要保留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地段2、3、4用地形状为不规则梯形,占地面积具体尺寸见CAD图。

用地较平坦,河岸比水位高50cm。

三、规划要求项目初步构想(参考)容积率为1.5-2之间。

建筑层数为5-7层;可局部做小高层。

日照间距为L=1.5h。

商业目标市场:本项目的公共配套建筑用途定位为中高档配套商业、饮食业及小区娱乐场所,主要为本区内居民服务。

考虑到本小区业主多有私家车的特点,可适当采用人车分流设计,减少车行对小区活动及人行的干扰,提高住户在小区内活动的安全性与舒适度,营造舒适的步行空间。

不同人口密度的区域可有不同的停车解决方案。

停车:除宅前停车外,在组团与组团间的灰空间内解决地面停车,尽量缩短停车后到户的步行距离。

车位数联排住宅按每户一个停车位计,可设置在宅前(地面私家车位)或有独立室内车库,多层与小高层考虑设室外集中停车场(按100%设置车位),可考虑局部地下停车。

商业公共设施包括超市、餐馆、银行、邮局等,建筑面积约2000m2。

其中,超市约500平方米。

小区内有18班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与会所、商业街等非住宅类建筑结合,形成一个有吸引力、震撼力的形象,同时兼顾其使用半径。

大三上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大三上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2017.8)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乡规划学专业三年级2017-2018学年第1学期居住区详细规划任务书一、阶段教学目标(1)培养处理单个建筑与群体建筑、建筑群体布局与道路系统、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绿化环境之间的能力,完成从住宅单体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简单建筑群体+简单环境组合(住宅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复杂功能建筑群体+复杂环境组合(居住小区规划)的规划设计教育过程,提升学生认知环境与城市、建筑关系的能力,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2)了解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历史、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内的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在规划设计的要求与作用。

(4)提高手绘及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能力,合理运用图、文及口头介绍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2.1概况项目基地位于马鞍山太白大道与花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基地与市政公园隔路相望,西临朱然文化公园,配套设施完善。

太白大道在地块东侧,为地块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设计要求尊重周边城市环境,体现城市重点区域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2.2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一)技术经济指标1.用地面积:14.8公顷;2.容积率:不大于3.0;3.建筑密度:不大于30%;4.绿地率:不得小于30%;5.绿线范围内建筑限高:24米;6.机动车停车位:0.8个/户,商业建筑0.8个/100平方米,地面停车不得大于20%;非机动车停车位:3平方米/户,商业建筑2个/100平方米,结合建筑或室外场地统一设置。

建筑后退红线:太白大道为次干路,红线宽度5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80米;花园路、昆仑路为次干路,红线宽度30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60米。

采秣路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12米,最小建筑红线宽度32米。

其他建筑退让按照《马鞍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条例执行。

(新)居住小区规划作业任务书

(新)居住小区规划作业任务书

居住小区规划作业任务书时间:9-18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作业,学生应充分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编制内容及方法,并结合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相关知识进行项目策划,以此为基础妥善安排居住小区的各个功能部分,合理设计住宅群体、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与开放空间等各个系统。

要求能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组织、整体空间关系组织、各相关系统规划等,综合运用于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之中。

二、设计要求本次设计要求4-5人一组合作完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自觉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基本要求是做到因地制宜、经济技术合理,理论联系实际,使设计的成果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和规划条件的要求。

有能力的同学应当进一步考虑建设用地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空间艺术的内涵,使得设计方案充分展现原创性和独特性。

作业成果必须按照教学成果要求提交。

三、设计地块规划设计地块位于唐家湾情侣北路(南段)填海区先,西面和北面为石坑山(未来规划为体育公园),南为已建成的格力海岸楼盘,东面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

基地现状为填海区,土地平整、适宜开发,根据控规定为二类居住用地(R2)。

图1 规划地块航拍图图2 规划地块所在地区控规图则地块规划条件如下:1、用地面积:92749平方米(用地红线内);2、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3、容积率:1.8-2.0;4、建筑限高:≤25层,高度≤75m;5、建筑密度:≤20%;6、绿地率:≥35%;7、配套设施:9班幼儿园一座(按270学生算),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他公建结合周边地块考虑配套开发,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8、机动车停车位:单元式住宅按每100m2建筑面积配置1个车位;幼儿园按0.5~1.2个/100学生;其他公共建筑配套按小于等于2000 m2部分取2车位/100m2建筑面积,超过2000 m2以上部分取1车位/100m2建筑面积计算;本次作业暂不考虑非机动车停车;9、建筑退让要求见CAD文件;10、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宅面积占本项目住房总建筑面积的比重不低于50%;11、人防设施:按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地下空间作为人防设施;11、其他规划设计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珠海市建筑色彩控制规定》中的规定。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任务书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1.培养为大众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的和健全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观念,加强人、建筑、环境统一的整体概念;2.初步掌握居住小区结构规划和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3.训练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居住空间环境设计;4.掌握居住环境规划设计构思和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一般表达内容和方式方法;5.掌握住宅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

二、设计任务和总体要求1.题目名称武汉市中心城区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规划要求规划设计要求突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努力体现安全、方便、健康、舒适和多层次、多功能、高品位等要求,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效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

突出小区的环境设计,体现居住区规划新理念。

三、规划内容和方法步骤1.根据不同的用地情况,分析规划设计用地与城市的关系,确定居住小区的规模及规划结构等;2.在研究小区的空间组合和空间特色的基础上,选用与之相配的住宅形式。

建议以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3.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确定小区级、组团级公建规模、位置以及相应的环境设计;4. 规划设计小区内的绿地系统及景观景点;5.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6.综合考虑竖向设计和工程管线问题;7.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

四、设计条件和控制指标1.容积率:1.5~1.82.小汽车停车泊位:0.7个/户3.户室要求多元化(含多层和小高层)小套20%:每户建筑面积≤90㎡中套60%:每户建筑面积100~120㎡大套20%:每户建筑面积120㎡以上4.每户以3.5人计算5.住宅日照间距:1:1.06.绿地率:不低于35%7.多层住宅面积≥60%五、设计成果1.规划设计说明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①用地平衡表②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③公建一览表3.图纸内容图纸规格A1(594×841cm)①区位分析图②规划结构分析图③道路系统分析图④绿化景观分析图⑤规划总平面图1:1000⑥小区鸟瞰图、透视图(大于2号图幅)⑦主要街景立面设计图⑧环境景观设计意向图⑨小区主要公建的平、立、剖面图1:200⑩住宅选型的平、立、剖面图1:100以上除公建和住宅单体选型、平、立、剖图可为黑白图外,其余均为彩图表现,表现手法不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武凤文郭玉梅指导班级:091231班指导周期:9周~16周一.目的与要求居住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学习的基础上,从单体到群体、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建立城市规划专业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的学习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的住宅组群、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环境。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人类居住社区环境。

二基地概况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四片用地作为设计基地。

基地A:潘家园1、规划基地范围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

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为30米。

基地总面积为()公顷。

2、基地内部环境基地内部原为“城中村”。

3、基地周边环境(1)基地四周边界都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2)基地东北角有陕西大厦(长安戴斯大酒店,五星级)和闻名世界的北京古玩城,古玩城紧邻北京东三环,未来地铁十号线沿东三环经过,并且在古玩城东南角设地铁站(2010年建成);(3)基地东南角有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停车场和供热厂,总面积约为2.15公顷;(4)京津唐高速公路将沿基地西南角伸至至二环。

(5)基地东面为已建成商务和居住建筑;(6)基地东西面的东二环和东三环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00米。

基地B:垂杨柳1.规划基地条件基地范围见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范围的边界线为道路中心线。

基地的四周边界皆为城市干道,红线宽度为30——60米。

基地面积为公顷。

2.基地内部环境基地内大部分为上世纪建设的住宅区,其中包括一所小学、一个工厂,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市政设施相对落后,居民居住质量较差,小区总体格局包括住宅已落后于当前的生活需求。

而该地区紧邻三环路临近国贸地区,受到国贸商圈较强的辐射影响,为了使其恢复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模式,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以达到改善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3.基地周边环境(1)基地南侧邻城市主干道劲松东街(红线宽度60米),西侧、北侧和东侧均为城市次干道(红线宽度30米);(2)在基地南侧、西侧和北侧均为旧的居住区,东侧邻近垂杨柳医院;(3)在基地东侧有垂杨柳中心小学和垂杨四小;(3)与基地相邻不远,基地北侧和三环路的东侧为已经建成的现代商务和居住区;(4)基地东西面的东二环和东三环为城市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00米。

基地C:自定地段三基地调研该基地调研阶段需要对规划范围内的用地性质、建筑状况、交通组织、绿化植被、景观视线及建成环境等具有有感性认识,并总结分析其用地职能、设施配套、建筑建造、交通流线、行为活动、空间序列、土地使用强度、街景轮廓线,体会城市的物质空间要素。

该环节必须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完成以下成果与内容:1. 用地性质(按照国家标准代码编制)2. 建筑现状(建筑质量、建筑层数、建筑风貌、综合评价)——为老街区拆建提供依据(拆建、保护、保留建筑但功能置换、建筑与功能的改造等3. 交通组织(停车、步行、车行、出入口)4. 绿地与开放空间5. 公共设施布局四设计任务要求(一)设计条件1.功能根据2005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基地为以居住为主的社区。

2.建设强度与环境要求(1)基地容积率为上限为1.6~2.0;(2)控高60米;(3)平均每户人口按2.8人计,90平方米以下住宅要占70%以上,其中包括10%的廉租房、保障房;(4)商品房部分要求停车位与户数比例不小于70%,廉租房部分停车位按30%比例计算;(5)公共绿地面积要求在每人1.0m2以上,小区绿地率不小于40%。

3.其他要求建筑后退城市主干道红线不小于8米,城市次干道红线不小于6米,后退城市支路红线不小于5米;(二)规划步骤1.认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规划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作出相应的区域分析图,对地块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前瞻性的定位。

2.分析基地内部环境。

3.确定设计的思路与理念,及设计主题。

4.分析居民空间行为规律,组织设计好地块以及小区的各类用地,提出规划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组织结构、道路交通结构、空间景观结构等)。

5.在研究住宅组团的空间组合和居住小区空间特色的基础上,选用与之相配的住宅形式。

6.根据规划基地在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规范,来确定公共建筑的规模。

7.因地制宜、结合景观设计,规划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活动空间。

8.设计总平面。

9.进行其他设计任务(包括制作工作模型进行住宅日照试验)。

10.绘制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11.编写设计说明。

(三)规划控制指标1.居住用地容积率: 1.6~2.0。

2.平均每户人口按2.8人计,90平方米以下住宅要占70%以上(其中保障房或廉租房占小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0%,面积控制在30——90平方米/户)。

3.住宅日照间距要满足居住区规范规划与设计规范,其中板式住宅日照间距按 1.7、塔式住宅间距按1.1倍间距计算。

4.公共绿地面积要求在每人1.0m2以上。

5.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1)教育设施要符合千人指标的要求。

(2)医疗设施要符合千人指标的要求。

(3)商业服务设施要符合千人指标的要求,在考虑为区域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指标。

(4)金融、邮电设施要满足千人指标的要求。

(5)市政公用设施要满足千人指标的要求。

同时,求考虑居民自行车停车处、小汽车停车场。

小区内的机动车室外停车位按总户数的10%配置,室内停车库按总户数的60~90%配置(可设置于地下);自行车停车位按每户1.5辆配置。

(6)行政管理设施要满足千人指标的要求。

6.其他指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修改本)以及《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京政发〔2002〕22号)。

(四)设计成果1.居住小区总平面规划图 1:1000彩图;2.现状分析图(包括区位分析图、交通结构图、周边环境分析图等)1:3000彩图;3. 规划结构分析图(包括交通结构图、绿化结构分析图、公共空间分析图、周边环境分析图等) 1:3000彩图;4.小区中心区平面设计放大图1:500彩图;5. 典型居住组团平面设计放大图1:500彩图;6.典型住宅单体平面图、立面图 1:200~1:300墨线图;7.居住小区两个主要街道景观设计图;8.居住小区全景鸟瞰图(彩图);9.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10.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用地平衡表以及小区技术经济指标表。

(五)注意事项1.图纸尺寸500 × 700mm,手绘彩图;2.全套图纸尺寸、色彩、格式需统一,禁止制作成展板格式;3.必须按时交图,晚交图成绩将按10%;(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 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h㎡),居住总人口,总户数(套),人口密度(人/h ㎡),停车位(辆,停车率),住宅建筑总面积(㎡),容积率,总建筑密度(%),绿地率。

2. 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六评分标准设计构思:25% 功能合理性:35%图纸表达:10% 过程草图:30%七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它相关建筑法规、规范及北京市地方法规规范2.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试用稿)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6.<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7.<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八参考书目《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同济大学出版社《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居住环境设计》朱建达东南大学出版社《居住区环境设计》黄晓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实务》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带底图的地形图(2)不带底图的地形图(图中点划线为基地范围)现 状现 状现 状现 状现 状现 状供热厂公交停车场预留用地预留用地预留用地陕西大厦北京古玩城广西大厦河南大厦肿瘤医院华威南路(城市次干道)左安路(城市次干道)东二环未来连接二环、三环以及京津唐高速的道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设计地段一东三环劲松地铁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