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九册《鸟儿的侦察报告》WORD版教案-[语文教案设计]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鸟类侦察报告的基本要素。
(3)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鸟类的行为和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3)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学生培养对鸟类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内容介绍:《鸟儿的侦察报告》是一篇关于鸟类生活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在森林中进行侦察任务,观察和记录其他鸟类的习性和环境。
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鸟类侦察报告的基本要素:(1)鸟类的名称和特征。
(2)鸟类的行为和活动。
(3)鸟类所处的环境和食物来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鸟类侦察报告的基本要素。
(3)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鸟类的行为和环境。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动词和形容词描述鸟类的行为和环境。
(2)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故事《鸟儿的侦察报告》的文本。
(2)鸟类图片和相关资料。
(3)写作纸张和文具。
2. 教学环境:(1)教室内的图书角或阅读区域。
(2)可以进行观察和讨论的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期待后续的学习活动。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鸟儿的侦察报告》。
(2)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鸟类的生活习性。
3. 观察与分析:(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鸟类图片,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特征和行为。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设计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鸟儿侦察报告的内容,关心自然和生命。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鸟儿侦察报告的内容,关心自然和生命。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2、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鸟儿侦察报告的内容,关心自然和生命。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收集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为什么?2、有一只鸟,它特别聪明,它看到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也想来侦察一下,为鸟儿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于是它四处飞行侦察,并把侦察结果向同类作了汇报。
同学们想知道它侦察到什么结果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鸟儿的侦察报告》。
(板书课题)3、学生质疑课题。
4、教师小结:是啊!鸟儿为什么要作侦察报告?侦察报告的内容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读音。
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同桌或小组内学生互动)3、学生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汇报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适时鼓励、评价学生的参与学习情况。
(评价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否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创造力;是否将识字方法进行了迁移。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学生自读后汇报)5、分段朗读,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指名读)6、默读课文,解决课后练习题。
(提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题。
(教师巡视)7、学生汇报交流对课后题的解决情况。
(利用课件演示填表过程)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重点段的意思。
学生对哪个自然段感兴趣或有疑问就多读哪一段。
(这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
北师大版第九册鸟儿的侦察报告WORD版教案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2.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仿照文中的侦察报告谈鸟受伤害的例子,理解环保主题,受到应保护环境的教育;3. 进行抓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课文的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语言平实、浅显,结构巧妙。
教学中以四份侦察报告为重点,引导学生读文、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以读促悟;抓住第一份侦察报告渗透学法,其余三份报告由学生在阅读提示的指引下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全班交流,落实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置联系已有知识举例子环节、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环节,使学生在交流、畅谈过程中,受到主题教育。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谈话:同学们喜欢鸟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谈鸟对我们人类的作用)3.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份鸟给我们发回来的侦察报告,它向我们报告了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鸟向我们发回了哪些侦察报告?2.读文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字音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学生点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孵、呜咽、哭泣、烟囱)(三)讲读课文:1.讲读第一份侦察报告:(1)提问:第一份侦察报告向我们报告了什么?提示:用一句话概括报告的内容。
追问:野鸡妈妈为什么孵不出小野鸡?(2)读文:请两位同学来做情景再现:一人读鸟儿朋友的话,一人读野鸡妈妈的话。
请其他同学点评这组同学读得怎样?(3)教师点拨:如果你是野鸡妈妈,你现在心情如何?文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的?“忧郁”什么意思?“重重叹了一口气”说明什么?谈谈读了这份侦察报告你有什么感受?(4)再来有感情地读课文。
2.合作学习后三份报告:(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后三篇侦察报告,注意友情提示:[课件出示] 1.了解侦察报告的内容,产生这一不幸的原因。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教案标题: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鸟类的侦察报告,培养学生对鸟类观察和记录的兴趣和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侦察报告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它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活动一:鸟类观察和记录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和记录一种鸟类。
2. 给每个小组提供相关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相机、记录本等。
3. 学生在户外或室内观察鸟类,记录它们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栖息地等信息。
活动二:侦察报告的撰写1. 学生回到教室后,小组成员讨论并整理观察到的信息。
2. 每个小组根据观察结果撰写一份侦察报告,包括鸟类的名称、外貌特征、习性、栖息地等。
3. 学生可以使用图表、图片等方式来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
活动三:侦察报告分享和讨论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侦察报告。
2. 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提问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组的观察结果,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鸟类的生态环境和保护问题。
活动四:鸟类模型制作1. 学生利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鸟类模型。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鸟类特征来设计和制作模型。
3.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模型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活动五:鸟类展览和评选1. 将学生制作的鸟类模型和侦察报告展示在学校或班级的展览区域。
2. 学生可以互相参观和评选最佳鸟类模型和最详尽的侦察报告。
3. 老师和同学一起评估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的侦察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3. 评估学生在鸟类模型制作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鸟类观察和研究,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或邀请专家讲座。
2. 鼓励学生参与鸟类保护活动,如参与志愿者服务或参观鸟类保护区。
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察觉环境与利用语言表达环境中发现的信息之间的关系。
2.能够理解和分析任务性写作。
3.掌握运用形象化描写方式与呈现的技巧。
4.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生活中细节的重要性和认识到自然中的小生命的可贵性。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理解任务性写作。
2.如何提高学生形象化描写的能力。
3.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自然中的生命。
三、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
通过不断的引导和练习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察习惯,提高其观察力与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会导入关于观察力的话题。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自然中所观察到的感觉,旨在增强学生对于细节的注意力。
然后,通过简单的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4.2 新课讲解本节的核心内容是阅读李好又小姐的《鸟儿的侦察报告》一文,并解释小说的思想核心、结构及背景知识,建立相关知识框架,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理解任务性写作的文体结构与方法。
同时,本课程会引导学生理解在自然世界中存在的种类多样的小生命。
4.3 课堂练习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观察,并记录一些细节的特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在生活环境中观察到的事物,模拟出类似鸟儿侦察的场景,编写一份侦察报告。
4.4 课后作业学生需要撰写一份自己的个人观察报告。
这份报告需要提供一些有关他们在生活中所見所聞的事物的细节信息。
五、教学评估在课程的结束前,老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表现,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特别是,对于每个侦察报告的撰写进行一定的评估并进行评分。
评分主要依据观察力的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形象化描写技巧的应用情况。
六、教学总结此次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写作技艺以及保护环境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
借助鸟儿侦察的主题,学生们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
通过任务型的教育方式,学生们得到了反复的练习机会,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技巧。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设计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把握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熟悉到爱护鸟类、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同学搜集、了解有关鸟儿的资料,仿照课文再写一份侦察报告。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把握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熟悉到爱护鸟类、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育同学的阅读理解力量和概括力量。
3.仿照课文再写一份侦察报告。
教具预备:课件教与学活动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爱小鸟吗?今日,老师把鸟带到教室来了,(出示小鸟图),这是一只特别厉害的小鸟,它可是小小侦察家呢,能向我们发回各种信息,你们情愿跟着这只鸟儿一起去侦察吗?(板书课题:16、鸟儿的侦察报告)2.读题后质疑:"你们跟着鸟儿侦察想知道些什么?'3、过渡:老师信任,只要你们有心,专心地跟随这只鸟儿去侦察,肯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文,完成表格。
1、提出自读要求,出示表格。
(1)快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 找一找鸟儿发回了哪几次侦察报告?(3)四份侦察报告共同的主题是什么?2、检查自学状况。
三、深化理解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份侦察报告,。
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1)燕子妈妈为什么哭泣?(2)它的孩子为什么会死?从中你体会出燕子妈妈怎样的心情?(难过)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3)指名回答。
2、指导朗读:是啊,妈妈最大的盼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当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恨不得替你受苦,可是现在燕子妈妈却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失去了,这是多么令人难过呀!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的难过的心情读一读第一个报告。
(1)指名读。
(2)分男女生读。
(评价)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你们把跟着鸟儿侦察获得的第一份收获告知这里的伴侣,好吗?3.出示我会填:由于,所以燕子妈妈-------------,从中我体会到了燕子妈妈 ---------的心情。
《 鸟儿的侦查报告 》公开课 教学设计

鸟儿的侦查报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从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让学生认识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朗读感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认识到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以讲带学第一部分)师:(出示图片1)我有一只鸟儿,它能飞遍各地,向我传回各种信息。
有一天,我对它说:“朋友,请你飞到外面去侦察一下,好吗?”“你想知道什么情况?鸟儿问我。
“去看看你的伙伴—可爱的燕子、山雀、海鸥和布谷鸟,它们都是我的朋友。
我已经很久没有它们的音信了,我很想念它们。
”“好,我明白了。
”我的鸟儿出发了。
师:提问: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听出了什么?生1:我听出了你的鸟儿能为你报告各种信息。
生2:我听出了你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其它鸟儿的消息了,你很想念他们。
……师:同学都是善于聆听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鸟儿的侦察报告》,出示幻灯片2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什么是“侦察”?(字典中对侦察的解释是这样的: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结合这段文字,我让鸟儿去侦察什么?出示幻灯片3生:“去看看你的伙伴—可爱的燕子、山雀、海鸥和布谷鸟,它们都是我的朋友。
我已经很久没有它们的音信了,我很想念它们。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我”想知道什么?——鸟儿们最近的生活情况。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鸟儿给我带回了哪些报告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出示幻灯片4(1)快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 找一找鸟儿发回了几次侦察报告?鸟儿发出了什么报告?师:检查读书情况:谁能说一说鸟儿发回几次报告?分别是什么报告?(生:三,分别是:燕子在哭泣海鸥再也飞不起来了我迷失了方向)师板书:燕子在哭泣海鸥再也飞不起来了我迷失了方向三:深入理解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第一份报告,说一说:燕子为什么在哭泣?原因是什么?(出示幻灯片5)1).燕子妈妈为什么哭泣? (生:它的孩子突然死去了)2)它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死去呢?(生读句子燕子妈妈的话和最后一段)3)小燕子死亡是谁什么造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谁能用四个字概括小燕子死的原因,你的答案是?(生:乱用、滥用农药)板书:滥用农药4.)小燕子突然死去,燕子妈妈会是怎样的心情?(伤心)5.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指名回答:躲在角落里、哭泣呜咽)呜咽什么意思?(低声的哭泣)6:你能读出燕子妈妈伤心、难过的心情吗?生读句子(刚才还好好的”燕子妈妈呜咽着,“刚吃了几只蚱蜢和蚊子,他就全身发抖,再也飞不起来了。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鸟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调查和记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鸟类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观察和记录鸟类的方法。
3. 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
4. 调查和记录鸟类的生活环境。
5. 写作技巧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鸟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鸟类的行为。
(2)如何帮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鸟类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观察和记录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3)准备写作指导资料。
2. 学生准备:(1)了解鸟类的基本知识。
(2)准备观察和记录鸟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鸟类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鸟类有什么了解?2. 教学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1)教师讲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翼等。
(2)教师讲解鸟类的习性,如迁徙、繁殖、觅食等。
3. 观察和记录鸟类:(1)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鸟类,指导学生用望远镜等工具。
(2)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鸟类的行为,如飞行、觅食、叫声等。
4. 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1)教师展示生动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的例子。
(2)学生练习描绘鸟类的外貌和行为,可以用绘画或写作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儿的侦察报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仿照文中的侦察报告谈鸟受伤害的例子,理解环保主题,受到应保护环境的教育;
3. 进行抓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课文的学法指导。
设计理念:
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语言平实、浅显,结构巧妙。
教学中以四份侦察报告为重点,引导学生读文、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以读促悟;抓住第一份侦察报告渗透学法,其余三份报告由学生在阅读提示的指引下小组合作学习,再进行全班交流,落实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置联系已有知识举例子环节、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环节,使学生在交流、畅谈过程中,受到主题教育。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谈话:同学们喜欢鸟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谈鸟对我们人类的作用)
3.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份鸟给我们发回来的侦察报告,它向我们报告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鸟向我们发回了哪些侦察报告?
2.读文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字音有必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学生点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孵、呜咽、哭泣、烟囱)
(三)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份侦察报告:
(1)提问:第一份侦察报告向我们报告了什么?提示:用一句话概括报告的内容。
追问:
野鸡妈妈为什么孵不出小野鸡?
(2)读文:请两位同学来做情景再现:一人读鸟儿朋友的话,一人读野鸡妈妈的话。
请其他同学点评这组同学读得怎样?
(3)教师点拨:如果你是野鸡妈妈,你现在心情如何?文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的?“忧郁”什么意思?“重重叹了一口气”说明什么?谈谈读了这份侦察报告你有什么感受?
(4)再来有感情地读课文。
2.合作学习后三份报告: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后三篇侦察报告,注意友情提示:
[课件出示] 1.了解侦察报告的内容,产生这一不幸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这份侦察报告。
4.结合报告中的重点词、句谈谈读了这份侦察报告的感受。
(2)交流学习第二份侦察报告的结果:
请一个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其他组可进行补充。
师点拨:怎样解释“呜咽”?“呜咽”与“哭泣”的区别是什么?“已经不是第一回啦?”说明什么?、
有感情朗读
过渡:小野鸡孵不出来、燕子死了、作为海洋清洁工的海鸥朋友怎么样呢?
(3)交流学习第三份报告的成果
请一组汇报
师点拨:请同学们充当海鸥这一角色,代表海鸥做个自述;记得我们学过的《海鸥》这首歌吗?一起来唱一唱。
歌中描绘的情景与我们从侦察报告中了解的情况相对比,你感受到什么?
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十自然段,表达我们的感受。
过渡:正当作者为小野鸡、燕子、海鸥的不幸遭遇感到不安时,收到了一份加急电报。
(4)交流学习第四份报告的成果
请一组同学汇报
师点拨:鸟儿朋友的心情怎样?作者马上去营救它,结果呢?
(5)这四份报告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3.课文读到这儿,你能联系平日读到的有关鸟的知识和我们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举出报告中反映的这种鸟受伤害的例子吗?
4.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使鸟频频受到伤害,我们想想吃草籽的鸟、吃害虫的鸟、吃鱼的鸟都受到了死的威胁。
同学们看课文第16自然段,把文中的“我爱看”、“我爱听”、“我更感谢”都换成“没有”读一读。
读完后,你感受到什么?
5.在此,你想发出什么呼吁?
(四)总结:
让我们把这些倡议落实到行动中,并号召全人类都来这样做。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