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_A1059_热扩散锌涂层标准2009_2_5

合集下载

热浸镀锌的厚度如何控制..

热浸镀锌的厚度如何控制..

热镀锌厚度的控制调整锌液合金比例;温度,及浸锌时间.如果钢材的硅含量较高,可加入锌镍合金降低上锌量。

也可加入助镀剂添加剂来改变助镀剂的性质,使镀层变得漂亮。

在热镀锌过程中,如果要使镀件表面光亮、镀层博,这跟各道工序都有很大关系,酸洗不到位,助镀液配方不对,锌温高低,人工操作,行车的起吊速度,这都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个问题你最好买一本热镀锌的工艺相关的书籍好好看下。

太多学问在里面了。

热镀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

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

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

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

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减小厚度提高热镀锌锌温,但要考虑锌锅情况,铁锅不宜超过480度,陶瓷锅可以到530度减少浸锌时间取出时速度要缓慢添加锌铝合金可以减少镀层厚度1.放慢工件提升速度。

2.尽量控制镀锌时间。

3.适量添加减薄合金。

关于热镀锌层厚度的说明关于热镀锌层厚度的说明热镀锌镀层的形成机理热浸镀锌是一个冶金反应过程.从微观角度看,热浸镀锌过程是两个动态平衡:热平衡和锌铁交换平衡.当把钢铁工件浸入450℃左右的熔融锌液时,常温下的工件吸收锌液热量,达到200℃以上时,锌和铁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锌渗入铁工件表面.随着工件温度逐渐接近锌液温度,工件表面形成含有不同锌铁比例的合金层,构成锌镀层的分层结构,随着时间延长,镀层中不同的合金层呈现不同的成长速率.从宏观角度看,上述过程表现为工件浸入锌液,锌液面出现沸腾,当锌铁反应逐渐平衡,锌液面逐渐平静.工件被提出锌液面,工件温度逐渐降低至200℃以下时,锌铁反应停止,热镀锌镀层形成,厚度确定.热镀锌镀层厚度要求影响锌镀层厚度的因素主要有:基体金属成分,钢材的表面粗糙度,钢材中的活性元素硅和磷含量及分布状态,钢材的内应力,工件几何尺寸,热浸镀锌工艺.现行的国际和中国热镀锌标准都根据钢材厚度划分区段,锌镀层平局厚度以及局部厚度应达到相应厚度,以确定锌镀层的防腐蚀性能.钢材厚度不同的工件,达成热平衡和锌铁交换平衡所需的时间不同,形成的镀层厚度也不同.标准中的镀层平均厚度是基于上述镀锌机理的工业生产经验值,局部厚度是考虑到锌镀层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对镀层防腐蚀性要求所需要的经验值.因此,ISO标准,美国ASTM标准,日本JIS标准和中国标准在锌镀层厚度要求上略有不同,大同小异.热镀锌镀层厚度的作用和影响热镀锌镀层的厚度决定了镀件的防腐蚀性能.详细讨论请参见附件中由美国热镀锌协会提供的相关数据.用户可以选择高于或低于标准的锌镀层厚度.对于表面光滑的3mm以下薄钢板,工业生产中得到较厚的镀层是困难的,另外,与钢材厚度不相称的锌镀层厚度会影响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以及镀层外观质量.过厚的镀层会造成镀层外观粗糙,易剥落,镀件经不起搬运和安装过程中的碰撞.钢材中如果存在较多的活性元素硅和磷,工业生产中得到较薄的镀层也十分困难,这是由于钢中的硅含量影响锌铁间的合金层生长方式,会使ζ相锌铁合金层迅速生长并将ζ相推向镀层表面,致使镀层表面粗糙无光,形成附着力差的灰暗镀层.因此,如上述讨论结果,镀锌层的生长存在不确定性,实际生产中要取得某一范围的镀层厚度常常是困难的,热镀锌标准中规定的厚度是大量实验后产生的经验值,照顾到了各种因素和要求,较为合理.上海永丰热镀锌有限公司2007年8月热镀锌原理及工艺说明1 引言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钢铁制品热镀锌层要求

钢铁制品热镀锌层要求

振华港机热镀锌层质量检验技术要求RJX 0901--001热镀锌质量检验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批准:2009-01-01-实施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1459-1973(E)《金属覆盖层—热镀锌防腐蚀层—指导原则》和ISO1461-1973(E)《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上热镀锌层地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制品防腐蚀地热镀锌层.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地钢铁线材、管材和板材上地热镀锌层.本标准对热镀锌前基本材料地性质、表面状态不作规定.影响热镀锌效果地基体材料状况参见附录A(参考件).2.引用标准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地检查)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地定义和一般规则GB/T 13825 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层地质量测定称量法3.术语热镀锌1.3.将钢件或铸件浸入熔融地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地工艺过程和方法.3.2热镀锌层(简称:锌层)采用热镀锌方法所获得地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3.3主要表面指制件上热镀锌前和热镀锌后地某些表面.该表面上地锌层对于制作地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地.3.4检查批(简称: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地热镀锌件.在热镀锌厂检验时,指一个生产班内同一镀槽中生产地相同类型和大小地热镀锌件.交货后由需方检验时,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量.3.5样本从批中随机抽取地镀件或镀件组.3.6基本测量面在主要表面上进行规定次数测量地区域.3.7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地算术平均值.3.8平均厚度一大制件上或一样本中所有制件上地局部厚度地算术平均值.4.需方向热镀锌厂家提供地资料4.1必要资料a.本标准地标准号b.基本金属地成分及有关特性4.2附加资料必要时,需方应提供下列资料.a.主要表面,可在图纸上标明,也可用有适当标记地样品说明;b.表面缺陷,可在图纸上标明,也可用其他方法说明;c.锌层地外观要求,可用样品或其他方法说明;d.锌层厚度地特殊要求(见附录A中A3)e.是否需要离心处理,需要时,能否接受其厚度要求(见表3).5.锌液中地锌含量镀锌槽中操作区域地锌含量(质量)不应低于98.5%.6. 抽样测量锌层厚度时,样本地制件数应按表1地规定.2,则表1规定地是样本中基本测量面地最若制件地主要表面小于16.0.001m. )7.3.3少个数(见.如果样本不能满足7.3条地要求,则将原样本地制件数增加一倍再测量.2.6条地要求,则认为该批产品符合要求,否若这个较大地样本能满足7.3.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若供需双方认可,仲裁检验地抽样方案也可从GB 2828中选择6.36.外观其主要表面应是平滑地,无结瘤、锌所有镀件表面应是清洁地,无损伤地.7.1.灰和露铁现象1).表面上极少量地储运斑点不应作为拒收地理由)指热镀锌后地制件在储运过程中,由于环境中潮湿空气地作用,在注:1必要时,应由需方提供(或认可)能说明镀件表面形成很浅地白色斑点..镀层外观要求地样品修复7.2外观检验不合格地镀件应进行修复,但修复总面积不应超过主要表面地2.0.5%,且单个面积不超过1d m,否则应重新热镀锌喷镀锌时,修复区域地镀层厚度应满.不同地修复工艺有不同地厚度要求用富锌涂料和(或)低溶点锌合金时,其镀层.足表2或表3地厚度要求50%.中最小厚度地厚度至少应达到表2或表3厚度7.3为测得准确地镀层厚度,供需双方应根据制件地形状和大小协商确定基本测.量面地大小、部位和数量2,并且在每个基本测量面m用磁性方法测量时,基本测量面不应小于0.001.内至少应测量5次用称量法(仲裁方法)测量时,基本测量面为一次测量所去除地区域,不应32,从单位面积镀层质量可计算出镀层镀层地密度取小于0.001 m7.2g/cm..地近似厚度. 3地要求或表热地锌层地厚度应满足表22.制件地厚度要求.3.1 主要表面大于2 m7地32 样本中,每个制件上地所有基本测量面和平均厚度值应满足表或表.平均厚度要求22至于2 m制件地厚度要求37..2 主要表面在0.001 m样本中地每个制件至少应有一个基本测量面,每一个基本测量面应满足表或表或表3局部厚度要求,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地平均值应满足表22.3地平均厚度要求2制件地厚度要求.73.3 主要表面小于0.001 m2. 选取足够数量地制件构成一个基本测量面,使基本测量面不小于0.001 m测量地制件总数为1由表根据批地大小确定样本中基本测量面地个数.每个基本测量一个基本测量面所要求地制件数与基本测量个数地乘积.地局部厚度要求,样本中所有局部厚度地平均或表32面积应满足表.地平均厚度要求值应满足表2或表3如果制件地壁厚不同,则在测量镀层厚度时,应把制作地每一厚度范围作为一. )或表个独立地制件处理(表23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不离心处理时)2表.局部厚度平均厚度制件和厚度(最小值)(最小值)mmμμmm85 70 >6 钢>3~6 70 55 铁零1.5~3 55 45 件<1.5 45 35>6 70 80 铸件70 606≦热镀锌层厚度要求(离心处理时)表3平均厚度局部厚度制件尺寸(最小值)(最小值)mmmμμm直径≧20 55 4545 35 直径>10~<20 螺纹件25 20 直径≦10其他零件厚度>3 55 45 (包括铸45353厚度≦件). 注:其镀层厚度要求也适用于与此有关地垫圈附着强度7.4热镀锌层应有足够地附着强度,在无外应力作用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镀层.不应出现剥离现象.本标准对附着强度地实验方法未作规定.必要时,供需双方可协定镀层附着强度地要求及其实验方法A附录影响热镀锌效果地直径特性(参考件)A1 基本金属材料A1.1. 普通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适合于热镀锌,而含硫易切削钢不适合于热镀锌热镀锌之前,为获得清洁地表面,钢件可在除去油脂、涂层、焊渣等表面A1.2.污物和杂质后进行酸洗,铸件可用喷砂(丸)、电解浸蚀等方法处理A1.3 内应力为热镀锌过程中,由于消除了基体金属内地应力,可能会导致镀件地变形..避免钢地脆化,应尽可能不使用对应变时效硬化敏感地钢.热镀锌之前用热处理消除应力能有效地避免钢地脆化时,通常不会因酸洗时地渗氢而、或340HV325HB34HRC钢地硬度值低于. 变脆设计A2.制件地设计应适合于热镀锌工艺过程A2.1 公差加工螺纹时,应考虑镀层公差以便符合装配.螺纹连接中,外螺纹上地镀层对内螺纹有电化学保护作用,内螺纹上无需镀锌层.对内螺纹,无论是先攻丝还是在热镀锌后再攻丝均可.螺纹件地镀层厚度与离心处理有关.离心处理是为了获得光洁地螺纹满足公差要求.A2.2 封闭空腔为了安全和便于操作,必须给封闭空腔镗出排气孔.封闭空腔在热镀锌过程中能引起爆炸.A3 耐蚀性能与镀层之间地关系镀层地耐蚀性与镀层厚度近似成正比,在较强地腐蚀环境中使用或要求使用寿命特别长时,镀层地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A4 镀锌液通常,镀槽中操作区域地锌含量(质量)不应低于98.5%.若有特殊要求,应由需方规定.A5 后处理镀件从镀槽中取出后可在空气中或冷水中冷却.对于小制件,热镀锌后可立即进行离心处理去除多余地锌.合适地表面处理(如络酸盐处理),能够阻滞镀件表面可能形成地储运斑点.。

ASTM D 3580-00(2009)锌粉颜料及富锌漆干膜中金属锌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中文版)

ASTM D 3580-00(2009)锌粉颜料及富锌漆干膜中金属锌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中文版)

名称:D 6580-00(2009 年修订)锌粉颜料及富锌漆干膜中金属锌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1 本标准是按预先定好的D6580 指示颁布发行的,代号后面所紧跟着的数字表示最初的采用年份,如果是修订本,则表示过去最近一次修订的年份。

圆括号里的数字表示过去最近一次重新批准的年份。

写在上面的希腊字母则表示自过去最近一次修订或重新批准后经历的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1.1 本标准阐明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锌粉颜料及富锌漆干膜中金属锌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测试方法对于有机富锌涂层或无机富锌涂层均是合适的。

1.2 本标准中所有数值单位均采用国际标准(SI)单位,括号内的数值是仅是为了提供更多信息。

1.3 本标准未标明所有安全问题,如有安全问题,本标准使用者在操作前需要经过必要的安全、健康和检测训练。

2、引用文件2.1 ASTM 标准D521 锌粉(金属锌粉末)化学分析测试方法E691 测定试验方法精密性进行实验室间研究的标准规范3、测试方法概要3.1 将锌粉或固化的富锌漆干膜在研钵中粉碎,然后将粉末仔细称量入差示扫描量热器的样品盘中。

将样品盘密封,启动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单独动态升温步骤进行分析,温度范围为370℃至435℃,升温速率10℃/min,通入氮气保护。

样品中金属锌的百分含量是通过检测样品在419℃(该温度为锌粉熔融温度)时的吸收峰值并与熔融的纯锌粉的吸收峰值进行对比得出的。

4、意义和应用4.1 本标准测试方法可有效测量锌粉及富锌漆(有机富锌漆或无机富锌漆)干膜中金属锌含量。

D521 测试方法对于分析锌粉中金属锌含量是有效的,但不适用于分析富锌漆干膜中金属锌含量。

5、干扰因素5.1 增加或降低加热速率对测试结果有轻微影响,然而这个影响是极小的,只要锌标准样和测试样品经历同样的加热速率。

5.2 热量计日常校准采用高纯度锌箔可改善测试结果。

试剂级锌颗粒或锌粉纯度不足,不适合在校准仪器时使用。

而且,每片高纯度锌箔在校准仪器时仅可使用一次。

热浸镀锌质量检验报告国标

热浸镀锌质量检验报告国标

热浸镀锌质量检验报告国标
热浸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汽车、通信等领域。

为了保证热浸镀锌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本报告将对热浸镀锌的质量检验进行分析和总结,遵循国际标准。

1.检验目的
2.检验标准
3.检验方法
3.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通过目视观察,检查镀锌层的均匀性、光泽度、颜色、无气孔、皱褶、剥离等缺陷,以及是否存在锈斑、污渍等污染。

3.2厚度检验
镀锌层的厚度可通过磁感应法进行测量,使用磁感应测厚仪,将探头
置于镀锌层表面,测得的数值即为镀层厚度。

3.3附着力检验
附着力检验可使用划格法进行,将划格仪划过镀锌层表面,观察划痕
是否有剥离现象,根据剥离的程度评定附着力等级。

3.4耐蚀性检验
耐蚀性检验可使用盐雾试验进行,将镀锌样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设
定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观察一定时间后镀锌层是否出现腐蚀。

4.检验结果
根据上述检验方法,对热浸镀锌产品进行检验,得出相应的结果。


验结果应包括外观质量、镀锌层厚度、附着力和耐蚀性等指标的评定结果。

如出现不合格项,还需要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5.结论
根据热浸镀锌产品的检验结果,可以评价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
标准要求。

如果产品合格,可以正常使用;如果产品不合格,可以进行返
工或者退换货处理。

综上所述,热浸镀锌的质量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通
过外观检验、厚度检验、附着力检验和耐蚀性检验等方法进行。

检验结果
可以评估热浸镀锌产品的质量,确保其防腐性和使用寿命。

热扩散渗锌标准_2005_12_12

热扩散渗锌标准_2005_12_12

粉末渗锌欧洲标准EN 13811:铁制品的锌扩散涂层详细规范天津市先知邦钢铁防腐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12月粉末渗锌铁制品的锌扩散涂层详细规范本欧洲标准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ommittee for European Normalization—CEN)于2003年2月20日批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国要求必须遵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子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CENELEC)的内部管理规则,其中规定了在不进行任何修改的前提下将本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要求。

在向欧洲标准化管理中心或任何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申请后,可以获得与国家标准有关的最新资料列表和参考文献目录。

本欧洲标准具有三种官方版本(英语、法语、德语)。

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成员认可并向欧洲标准化管理中心通报后,其它任何语言的翻译版本具有与原官方版本同样的地位。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由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瑞典和英国的国家标准委员会成员组成。

C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2003年4月目录前言1 范围 (3)2 标准参考文献 (3)3 术语和定义 (3)4 一般要求 (4)4.1 锌粉 (4)4.2 需要用户提供的信息 (4)5 取样 (5)6 涂层要求 (5)6.1 厚度 (5)6.2 试验方法 (5)6.2.1 概述 (5)6.2.2 参考面积 (6)6.2.3 磁性测试厚度方法 (6)6.2.4 重量测试厚度方法 (6)7 合格证明书 (6)附件A (标准化的) 用户需要给渗锌生产商提供的信息 (7)A.1 主要信息 (7)A.2 附加信息 (7)附件B (有关信息) 涂层厚度的确定 (7)B.1 概述 (7)B.2 金相显微镜截面检测方法 (7)B.3 从单位面积质量计算厚度方法(参考方法) (7)附件C (有关信息) 基本知识 (8)C.1 粉末渗锌过程 (8)C.2 基本材料 (8)C.3 构件外观 (8)C.4 附着强度 (8)C.5 后处理 (8)C.6 涂层厚度 (9)C.7 对螺纹紧固件的附加间隙要求 (9)前言本文件EN 13811:2003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中“金属和其它无机涂层”专业委员会第262技术组预备,其秘书处设在英国标准协会。

镀层附着强度评定

镀层附着强度评定

3 热镀锌层的质量要求3.1外观所有镀件表面应清洁、无损伤。

其主要表面应平滑,无结瘤、锌灰和露铁现象。

表面上极少量的储运斑点不应为拒收的理由。

热镀锌的目的是防腐蚀而非装饰,所以不能用美观性来判断质量的好坏,热镀锌后工件表面并不能比原基体表面好,如基体表面有严重的锈蚀抗、划伤痕迹等,镀锌后仍会显示原有的表面状态。

局部露铁又称漏镀,氖标准都规定露铁不可接受。

露铁处直径小于2mm时,由于锌有牺牲性保护作用,对耐蚀性影响不大。

GB/T 13912以及美国、英国标准都指出,漏镀和不慎损坏的镀层可以修,并对允许修补的面积以及修补厚度都有较明确的要求。

修复用的材料是与镀锌层性能接近的熔焊低熔点锌合金、热喷涂锌或特别的富锌涂料。

修复的具体内容包括材料、预处理、后处理等,在另一个专为修复热镀锌层而制定的美国标准中有详细介绍。

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很大时可能在安装中脱落,可小心地打磨去。

但打磨过量会影响耐蚀性,故在不妨碍使用的情况下勿需处理。

而连接处多余的锌或锌渣必须清除至不影响牢固安装。

由于镀锌工艺的缺陷,锌层表面有时出现微粒状的锌突起,里面是锌渣粒子,影响镀层外观,但不影响耐蚀性。

近年来由于刚才大多为含硅的镇静钢,容易出现灰暗无光镀层,即镀层表面没有锌的光泽并呈灰色,严重时呈暗灰色,这是铁锌合金层露出表面而造成的,对抗大气腐蚀性能没有影响。

改变镀锌工艺和在锌浴中加镍可减少或消除灰暗镀层的出现。

但对硅含量特别高的钢如低合金高强度钢,目前国内外还无法完全消除这种现象。

堆放的镀件表面会出现白色的痕迹,尤其是在潮湿天气或雨后十分明显,通常称为储存湿锈或白锈。

白锈是在特定环境(水分高,不通风)下生成的,一旦脱离这个环境便会逐渐消失。

由于白锈对锌层的消耗很小,所以对耐蚀性的影响也很小。

如果希望热镀锌制品保持开始时的光亮外观,需要有特别的储存条件。

热镀锌后立即加以钝化处理可避免或减少这些白锈的出现。

3.2 镀层厚度镀层厚度直接关系到耐蚀寿命,必须予以保证。

(2009)表面处理技术标准

(2009)表面处理技术标准
Cr≥0.15μm,Ni≥4μm
9.5表面处理验收的标准是以盐雾试验和淬火试验为强制执行要求;镀层厚度试验、剥离试验、耐变色试验及耐磨擦试验为非强制执行要求。
10、镀红古铜表面处理标准
10.1镀红古铜表面处理标准暂时仅规定一种级别,其相关要求如下表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合格标准
盐雾试验
7.6表面处理验收的标准是以盐雾试验和淬火试验为强制执行要求;镀层厚度试验、剥离试验、耐变色试验及耐磨擦试验为非强制执行要求。在满足其它检测项目的前提下,铝合金的铜镀层为可选择电镀或不电镀。
8、塑料电镀表面处理标准
8.1塑料电镀表面处理标准通用要求
检测项目
条件要求
合格标准
附着力
百格试验
按附录A执行,在3个不同位置重复以上试验
50±5
50±5
50±5
配制溶液的密度(kg/L)
1.0255~1.0400
1.0255~1.0400
1.0255~1.0400
无水氯化铜浓度(g/L)
0.26±0.02


样品摆放角度(九牧要求)
被测面与水平面成15°~30°
被测面与水平面成15°~30°
被测面与水平面成15°~30°
6、
铜合金电镀表面处理标准
表 面 处 理技 术标 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九牧集团所有铜合金、锌合金/铝合金、塑料、不锈钢等基材的(Cu+)Ni+Cr电镀表面处理、镀红古铜表面处理、喷粉表面处理和PVD表面处理。
2、定义:
PVD:是英文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物理气相沉积”,是指在真空条件下,用物理的方法(真空蒸发镀膜、真空溅射镀膜和真空离子镀膜等方法)使材料(一般有锆、钛等)沉积在被镀工件上的薄膜制备技术。

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B类标准大全

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B类标准大全
ASTM A929/A929M-01(被ASTM A929/A929M-01(2007)代替) 波纹钢管用热浸金属镀层薄钢板规格
ASTM A930-03 涵管、雨水管和其它地下排水管用波纹金属管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规程 ASTM A931-96(2002) 钢丝绳和绞线拉伸试验的试验方法
ASTM A932/A932M-01(2006) 用瓦特计-安培计-伏特计和薄钢板样品测试在电源频率下非晶体材料交流磁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A921/A921M-93(2005) 后热锻用微合金特种热锻钢棒规格
ASTM A922-05 硅金属规格
ASTM A923-06 测定锻造双联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不稳定金属间相的试验方法 ASTM A924/A924M-07 热浸法镀金属镀层薄钢板通用要求规格
ASTM A925-03 锌-5%铝-铈合金涂覆钢架空金属绞线规格
ASTM A926-03 波纹金属管用涂覆材料抗磨性比较的试验方法
ASTM A927/A927M-04 使用伏特计-电流计-瓦特计方ASTM A928/A928M-05 用添加填料金属电熔焊接的铁素体/奥氏体(双联)不锈钢管电熔焊接规格
ASTM A929/A929M-01(2007) 波纹钢管用热浸金属镀层薄钢板规格
ASTM A933/A933M-07 加固用聚氯乙烯涂层钢丝和焊接钢丝网规格
ASTM A934/A934M-04 环氧基树脂涂覆的预制钢筋规格
ASTM A937/A937M-06 使用临界试验面测定绝缘涂层层间阻力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A938-04(被ASTM A938-04代替) 钢丝扭转试验的试验方法
ASTM A946-95(2004) 耐腐蚀和耐热用铬、铬-镍及硅合金钢板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扩散涂层(Thermo-Diffusion Coating—TDC)ASTM标准A1059/A1059M-08:钢铁紧固件、五金器具和其他产品的锌合金热扩散涂层标准规范天津市先知邦渗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2009年2月钢铁紧固件、五金器具和其他产品的锌合金热扩散涂层标准规范1本标准规范的发布采用规定的A1059/A 1059M编号名称;紧随编号名称后的数字是开始使用年代、或在修订版本中为最后修改年代。

在圆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后正式批准的年代。

上标(ε)表示对最后修订或正式批准版本的一种编辑修订版。

1、范围1.1 本规范包括热扩散涂层(T hermo-Diffusion Coating—TDC)加工方法制备锌防护涂层(在以下文中简称为涂层)的一般要求,该涂层适用于各种由碳钢制造的产品,不仅包括锻造铁、烧结粉末钢铁和各种钢及不锈合金构件,而且还包括低和高拉伸性能构件。

热扩散涂层采用将构件包埋在锌合金粉末中在升高到一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的方法制备,这样将在锌/铁之间产生一种冶金扩散作用。

随后还可以在涂层表面进行其它加工处理,例如,钝化、表面涂层或涂装处理等。

1.2 本规范适用的单位制可以是英-磅单位(用A1059),也可以是国际(SI)单位(用A1059M)。

英-磅和国际(SI)单位制之间并不必须是精确等效的。

在本规范的适当文本处,用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国际(SI)单位。

每一种单位制系统必须独立使用,相互之间不应有任何数据换算与结合。

当采用国际单位制(SI)时,全部试验和检测都必须采用适当的与国际(米)单位制等效的试验或检测方法;而当采用英-磅单位制时应采用上述相同的处理方式。

1.3 本规范不承诺说明了全部的安全事项,如果有仅限于本规范的使用范围。

建立合适的安全和健康操作规程并确定本规范的适用性是用户的责任。

2、参考标准文献2.1 ASTM标准2:A 90/A 90M 钢铁构件上锌或锌合金涂层的涂层重量(质量)试验方法;A 385 提供高质量锌涂层(热浸镀锌)的操作规程;A 700 钢产品货运的装载、标志和包装的操作规程;A 902 与金属涂层钢铁产品有关的术语;B 487 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法测量金属和氧化物涂层厚度的试验方法;D 521 锌粉化学分析试验方法;D 6386 钢铁产品锌涂层(热浸镀锌)和五金器具表面涂装的预处理操作规程;E 376 采用磁性或涡流检测法测量涂层厚度的操作规程;F 1789 F16机械紧固件的术语;F 2329 应用于碳和合金钢螺钉、螺丝钉、垫圈、螺帽和特殊螺纹紧固件的锌涂层、热浸镀锌层的详细要求规范F 2674 应用于碳和合金钢螺钉、螺丝钉、垫圈、螺帽和特殊螺纹紧固件的锌涂层、热浸镀锌层的详细要求规范[米单位制]。

注释:1、本规范在ASTM委员会中其权限归口钢铁产品金属涂层A05分委会,并且制订结构形状和五金器具规范的A05-13分委员会对本规范同样有直接责任。

当前版本于2008年11月15日正式批准,2008年11月出版发行。

2、对本规范所参考的ASTM标准,请访问ASTM网站:,或与ASTM客户服务部service@联系。

需要了解ASTM标准汇编信息年报,参见ASTM网站上的标准文件摘要页。

3、术语解释3.1 下面的名词术语和定义仅针对本规范。

标准A902中包括与金属涂层钢铁产品有关的其它名词术语和定义。

比标准F1789中包括与机械紧固件有关的其它名词术语和定义。

3.2 针对本规范的名词术语定义:3.2.1 热扩散涂层过程—将钢铁产品与锌粉或锌混合剂紧密接触条件下进行加热的一种加工过程。

3.2.2 热扩散涂层—采用热扩散涂层过程制备的一种涂层,由锌/铁合金组成。

3.2.3 锌粉—对钢铁产品提供腐蚀保护作用的涂层材料。

3.2.4 锌混合剂—将锌粉和其它金属材料混合在一起用来作为热扩散涂层过程中的一种涂层材料。

4、用户定货单信息4.1 要求提供本规范涂层的定货单必须包括以下信息:4.1.1 数量(需要进行涂层加工的构件数目)和总重量。

4.1.2 种类(产品的尺寸和类型)和重量。

4.1.3 ASTM规范名称和发行年代。

4.1.4 材质证明(见5.1)和表面状态或污染物。

4.1.5 抽样方法,如果与第8节不同。

4.1.6 特殊试验要求,如果与第9节(见9.1)不同。

4.1.7 特殊要求(特殊堆放方式、更厚的涂层重量等)。

4.1.8 辨别标签或标示条的方法。

4.2 其它附加信息:在一定的状况下可能需要提供其它的附加信息。

此时用户需要向供应商提供以下附加信息:4.2.1 任何可能的由于加工温度达到1092°F [500°C]时对母材冶金性能所造成的影响。

4.2.2 用户确认的构件关键表面区域。

这一区域必须明确用图示表示出来、或提供带有适当记号标识的构件样品。

4.2.3 当对螺钉和螺帽进行加工时,任何关键的厚度公差容限范围。

其要求必须在产品图示中和定货单上标明。

4.2.4 任何特殊的前处理要求、或所存在的其他材料、润滑剂、剥离材料、预存在的腐蚀等。

4.2.5 是否需要质量证明书。

5、材料和加工5.1 需要进行锌涂层加工产品的设计要求细节见A385操作规程。

下面提供的要求是制备一种高质量锌涂层所必须满足的规定。

5.1.1 进行锌涂层加工的产品包括各种零件和各种尺寸的组合件:锻压件、铸造件、铸件、机械加工产品(螺帽、垫圈、螺钉、铁钉、链条、小圆钢坯件、管道固定连接件等)。

当对长尺寸构件(管道、圆棒等)加工涂层时,需要适当的生产设备。

5.1.2 应保证被加工产品即没有口袋状结构、也没有封闭的空洞结构。

产品上全部的凹形空洞必须是扩散混合剂能达到的位置。

不可能在一个零件的某个单独的位置加工涂层,如果在这些空洞位置不需要加工涂层,则必须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说明。

5.1.3 采用锌涂层的紧固件必须满足紧固件制造商所提供的证明书中的载荷标准要求。

5.1.4 产品(零件)包含软钎焊或树脂的不能用锌涂层。

5.1.5 对紧固件要求:在加工涂层前螺纹的最大偏差必须符合紧固件螺纹标准。

如果涂层增加厚度,必须分别对外和内螺纹涂层提供附加间隙要求,或同时对外和内螺纹涂层提供附加间隙要求。

采用热扩散锌涂层紧固件的具体间隙要求见规范F2329和F2674。

5.2 对材料和基体表面的要求:5.2.1 这不仅适用于低合金钢、不锈钢、生铁和铜材料,而且适用于标准质量碳钢、高质量结构碳和低碳钢产品。

5.2.2 在被加工产品表面不允许出现下列缺陷:5.2.2.1 辊轧的刻痕、毛刺;5.2.2.2 分离层和包括由于酸洗、打磨和其它处理产生的裂纹;5.2.2.3 腐蚀损伤、气孔和空洞。

5.2.3 铸件和锻造产品表面不允许出现砂眼、气孔和缩孔、熔渣和熔剂污染物。

5.2.4 热轧零件表面必须洁净,无刻痕、酸洗淤泥、母材金属的腐蚀产物和其它污染物。

5.2.5 在机械加工后,零件表面不允许存在可见油层、冷却剂、金属碎片、毛刺、灰尘和腐蚀产物,以及外来金属颗粒嵌入物。

5.2.6 除了有明确技术要求外,被加工产品的尖锐边角和棱边应具有至少0.001英寸[0.3mm]的过渡半径。

5.2.7 在热处理后,零件表面不允许存在砂眼、气孔、腐蚀孔、分离层和屈曲变形。

5.2.8 被加工零件上的焊缝、钎焊和铜焊接头的全部边界表面必须擦磨明亮。

5.2.9 在加工涂层前,被加工零件表面必须进行除油污(用化学方法或加热方法)、酸洗或研磨喷砂处理,以保证洁净表面。

5.2.10 被加工零件表面的洁净程度必须符合D6386操作规程。

5.2.11 在没有冷凝液沉淀的条件下,加工锌涂层的零件表面进行前处理后,其零件放置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

5.2.12依据D521试验方法规定,加工涂层所用的锌粉其湿度应不大于1.5%。

6、化学成分6.1 本规范所描述的方法产生一种锌/铁化合物层:由Gamma(γ)层(扩散固溶到铁基体内的锌离子层)、Delta(δ)层(Fe11Zn40)和Zeta(ζ)层(FeZn7)组成,不包括外部无锌的Eta(η)层。

6.2 在热扩散涂层加工过程中采用的锌混合剂必须包括质量分数不小于94%的一种金属锌粉,其中总杂质(而不是金属锌氧化物)含量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2%。

6.3 必须指出的是:在大气环境和加速腐蚀试验环境下,有证据表明这种涂层在早期会在表面局部呈现红色斑块;然而已发现这种色斑与基体钢材的腐蚀不相关,而是存在于涂层表面的锌-铁离子在表面产生的氧化物。

7、涂层外观及质量7.1 涂层外观:7.1.1 涂层必须是单调灰色、光滑和合理地均匀分布。

表面光滑度是一种相对状态,不影响零件使用目的较小粗糙度、或与未涂层前比较零件表面可以接受的粗糙度,不应作为拒绝的条件。

7.1.2 涂层不应有鼓胀、砂眼、切口、剥落和内嵌石英砂。

7.1.3 在涂层表面呈现的黑灰色点(涂层颜色发生变化、而没有厚度变化),其数量不超过被加工产品总表面的5%时,是允许存在的。

7.1.4由于被加工产品相互接触、测量工具的接触等所造成的表面划痕,当没有损伤涂层、没有导致基体金属暴露时,是允许存在的。

7.1.5 不允许在零件表面存在加工过程的残余混合剂。

7.1.6 涂层厚度依赖于零件服役的条件,必须在被加工产品规范中明确说明,符合表1所规定的数据。

表 1 各种涂层等级的锌涂层厚度或重量[质量]涂层等级最小涂层重量[质量]:oz/ft2(g/m2) 最小涂层厚度:mils(μm)130 110 90 80 70 65 55 50 45 40 25 12 3.02 (922)2.50 (765)2.05 (627)1.82 (557)1.59 (487)1.48 (453)1.25 (383)1.14 (348)1.02 (313)0.91 (278)0.57 (174)0.27 (84)5.14 (130)4.33 (110)3.54 (90)3.15 (80)2.76 (70)2.56 (65)2.17 (55)1.97 (50)1.77 (45)1.57 (40)0.98 (25)0.47 (12)8、抽样8.1 试验试样必须随机地从每批加工产品中选择。

8.2 抽样选择方法和样本数量必须用供应商和用户双方共认的方法进行。

否则,从每批产品中样本数量的选择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表 2 抽样数量确定每批产品数量(件数) 样本数量1-34-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0 全部3 5 8 13 209、试验数量和重复试验9.1 必须对加工锌涂层外观和厚度进行试验检测。

9.2 每批加工锌涂层的零件都必须进行试验检测。

必须将相同类型、数量和相同生产循环下的零件作为同一批次的一组检测试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