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B型超声在诊断脂肪肝中的作用分析

B型超声在诊断脂肪肝中的作用分析
21 0 0年 5月下 第 2卷 第 1 0期
Ma y 2 0 01 Vo . 1 2 No 1 .0
中国中医药咨讯
Ju a fC ia ra io a ieeMe iieIfr t n o m l hn rdt n l o i Chn s dcn omai n o ・9 ・ 5
2 结 果
本 中老年人总患病率为 1.8 6/3 ) 46 %(44 6。女性检 出率 1. %(1 o) 55 3 / o,男性 1.8 3/3 ) o 2 3 %( 2 0,无显著性差异 f 9 3 P> 0 5。在 确诊 的 6 .) 0 4例 脂 肪肝 患者 中,酒 精性 脂 肪肝 占
国超声诊断杂志 ,0 5 67 :3 - 3 20 ,()5 5 2 1
周 围脾 、 肾实质回声相对照。
的点状 高回声 ; ②远场 回声衰减 , 肝肾 回声对 比度加大 ; ③
肝 内血管等管状结构 明显减少 , 构模糊不清 ; 肝脏被 结 ④ 膜紧张 , 肿大 、 饱满 、 肝缘变钝 , 近场包膜边界 尚可辨 , 远场 包膜边界模糊不清 。由于脂肪肝声像图中肝实质光点增密 增高 的判 断问题 目前 还没有很好 的方 法 , B超医生 的操作 技术至关重要 , 一定要有丰富 的经验 , 要不断认真学习 、 积 累经验 , 形成 自己的正常肝脏回声光点标准。 综上 , B超检查在诊断脂肪肝中具 有重要作用 , 操作人 员要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 和各种功能,更好地提高为人 民
1 资料来源 . 1
选择 20 0 7年 6 ~2 0 月 0 9年 6月在我 院体
检的中老年人 ( 4 岁) 6 > / 0 4 名作为研究对象 , 3 其中男 26 3
例 , 20例 。按年龄分组 : 女 0 3 8—5 9岁组 2 1 , 中男性 5例 其 15例, 3 女性 16 ;0— 5 1 例 6 7 岁组 18例 , 4 其中男性 7 9例, 女 性6 9例 ,5—8 岁 以上组 3 7 O 7例, 中男性 2 例,女性 1 其 2 5 例。平均年龄(o5 .岁 。 6 .±85 ) 1 方法 . 2 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MH , . z 5 凸阵探头。嘱检

超声声衰减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严重程度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声衰减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严重程度诊断中的应用

·79·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达15%,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如不控制,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为此,应对此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本研究旨在对ATI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同严重程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做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110例NAFL患者。

另外,随机选择35例肝脏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45例患者、受试者中,男80例,女65例,年龄范围18~86岁,平均(51.66±14.59)岁。

所有患者、受试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和ATI检查。

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

1.2…方法(1)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受检者检查前禁食8h以上,平卧位,右上肢外展,肋间隙充分打开,医师和受检者双盲,两名具有5年以上超声诊断经验的医师使用佳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plioi800,i8C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共同完成。

按照二维超声分级诊断脂肪肝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三个亚组。

(2)ATI检查受检者检查前禁食8h以上,平卧位,右上肢外展,肋间隙充分打开,医师和受检者双盲,两名具有5年以上超声诊断经验的医师使用佳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plioi800,i8C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共同完成,无需更换探头及频率,开启ATI模式,对肝脏右叶进行ATI检查,探头垂直于体表,于右肋间选择肝前叶距肝脏背膜下1~2cm,避开大血管和肝内胆管,要求受检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扇形取样框开大,但宽度需小于肝包膜2cm。

通过取样框内的感兴趣区域(ROI)测量AC值,结果的可靠性在仪器上以R2值来表示,R2值分为差(R2<0.8)、好(0.8≤R2<0.9)、优(R2>0.9)。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1 一般资料 .
肪肝 患者 6 0例 ,进行 回顾性 分析 ,其 中男 3 6例 ,女 2 4例 ; 年龄 2 2—6 5岁 ,平均 3 3岁 ;体质 量 6 9 k ,平 均 8 k ; 4— 8 g 2g 学历 :大学及以上 1 ,大专 2 8例 O例 ,高 中或 中专 1 0例,初
PC v J CP D Oco e 0 2.Vo .2 No 1 tb r2 l 1 0 .0

诊 治 分 析 ・
超 声 检 查 在 脂 肪 肝 诊 断 中的 临床 价 值
陈淑 臻
【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 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浸润型 4 3例 。非均质型 l 。结论 7例
图表 现可分为弥散浸润型 4 3例 ,非均质 型 1 。 7例
3 讨 论
超声对疾病 的诊 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 ,脂肪 的吸收 、合成 、分解 、
氧化及运 输通 常都 是 由肝 脏完成 ,其 中 ,包括 三酰甘 油、磷
选择 我院2 1 年 2月—2 1 2月收治的脂 01 O 2年 脂、脂肪 酸、胆 固醇及胆 固醇脂 。由于肝细 胞 内脂 肪微滴 升 高 ,导致超声显示入射 的超声束有 多界面散射 ,声象 图主要表 现呈肝实质 回声均匀、细密 ,并伴 随着深度 的增强而致使 回声 减弱… 。绝大部 分患有 脂肪肝 的患者 之前并 不知情 ,尤其 是 轻度脂肪肝患者 自觉无任何临床症状。有 的患者仅 自觉有疲劳 感 。均是 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的。仅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非典型 症状 ,如部位与易发部位 ,或呈圆形结节状 。对怀疑或确诊患
者有恶性肿瘤 时,应进一步完善检查。在临床检查中 ,遇到上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 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平 的提高 ,脂肪肝 发病 率逐年 升高 ,研究 显示 ,部分脂 肪肝患者可 以转 变为肝纤 维化 及肝硬化 ,对 患者生活质量 有较大 的影响。早期 、准确 的诊断有利于 采取及 时的干
清晨空腹 采集静脉血5 L,即刻与 15 肝素混匀并送检 ,采用 日 m 2U 本O Y U U 40 L MP S 50型全 自 A 动生化 分 仪检测并记录患者空腹静脉血 析 胆 固醇 (C),三酰甘油 (G)以及 空腹血 糖 (B )水平 。 T T FG 1 . 4统计学 分析
c s s 6 a e fsv r at i e.S n g a h i e ce s s e s n e e h g nct, e ai i ie da ee hn e , lodfo i i ee td g e a e ,1 8c sso e e eft lv r o 0 rp y lv ri r a e , se c c o e i h p tcve pp im trtin r bo w d f r n e re y n i y n l n
国眶|匿■国同
2 1 7月第 1 卷 第 1 期 0 2年 0 9


著 ・ 5 9
超声检查在脂 肪肝诊断 中的l 临床应用价值
邹 丽娴 张 红 艳
( 惠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 6 0 ;2惠州市 中心人 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 6 0 ) 1 1 0 1 10 1
( ih uS c n Huz o eo dPepl'Hop tlHuz o 1 0 1 C ia o es s i , ih u5 6 0 . hn ; a
2Hu h uCe tr o e s i lHu o 1 0 1 C ia  ̄ o ne pl'Hop t ,  ̄h u5 6 0 , hn) Pe s a

超声衰减参数诊断体检人群脂肪肝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衰减参数诊断体检人群脂肪肝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H2021206140)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河北省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机制研究重点实验室第一作者:胡灵溪,女,26岁,硕士研究生㊂主要从事慢性肝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㊂E-mail:crazylingxi@通讯作者:王荣琦,E-mail:wangrongqiw@ 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㊃超声衰减参数诊断体检人群脂肪肝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胡灵溪,安薪宇,李妹,刘百成,南月敏,王荣琦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分析超声衰减参数(UAP)诊断体检人群脂肪肝临床应用价值㊂方法㊀2020年11月~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除常规血生化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外,还接受iLivTouch检查超声衰减参数(UAP)和肝脏硬度测量(LSM)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P或UAP联合其他指标诊断脂肪肝的效能㊂结果㊀在308例体检人群中,发现健康人56例,脂肪肝患者252例㊂男性脂肪肝患者远多于女性(P<0.001),而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组血清HD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而BMI㊁血清TG㊁TC㊁LDL㊁VLDL㊁ALT㊁AST㊁Cr㊁UA㊁GLU和UA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BMI㊁ALT和UA为影响UAP的独立因素;UAP诊断脂肪肝的截断点为251.35dB/m,其AUC为0.856,敏感度为0.710,特异度为0.839;UAP联合BMI和ALT 诊断脂肪肝的AUC为0.920,显著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㊂结论㊀使用iLivTouch检查可诊断脂肪肝,结合BMI和血生化指标可能更有助于诊断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脂肪肝;超声衰减参数;瞬时弹性成像;诊断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3.04.009㊀㊀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ultrasound attenuation parameters in predicting fatty liver diseases in individuals at physical examination㊀Hu Lingxi,An Xinyu,Li Mei,et al.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al Hepatology,Third Hospital,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51,Hebei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ultrasound attenuation parameters(UAP)in predicting fatty liver diseases(FLD)in individuals at physical examination.Methods㊀The general data, biochemical indexes,ultrasonography,UAP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by iLivTouch in individuals at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collected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Third Hospital,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November and December2020,an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UAP was evaluated by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Results Among the308subjects,the FLD was found in252cases,with56persons without;the male patients with FLD accounted for the most,much greater than female patients(P<0.001),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respect to ages between the those with and without FLD(P>0.05);serum HDL level in patients with FL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while the BMI,serum TG,TC,LDL,VLDL,ALT,AST,Cr,UA,GLU and UA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persons (P<0.05);the BMI,ALT and UA were th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higher UAP,and the cut-off value was251.35dB/m, with the AUC of0.856,the sensitivity of0.710and the specificity of0.839,when the UAP was applied to diagnose the FLD;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by the combination of UAP,BMI and ALT for FLD with AUC of0.920was superior to any parameter done alone.Conclusion㊀The UAP obtained by iLivTouch scam could diagnose the FLD,and it might be helpful to take the BMI and serum ALT into consideration.㊀㊀ʌKey wordsɔ㊀Fatty liver diseases;Ultrasound attenuation parameter;iLivTouch;Diagnosis㊀㊀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和肝内脂肪储积㊂正常肝脏含脂量为2%~4%㊂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1/3以上肝组织肝细胞发生脂变时,称为脂肪肝㊂几项基于城市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介于12.5%~35.4%㊂脂肪肝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肝病,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危害[1]㊂脂肪肝在发病初期无临床症状,通常因常规体检发现㊂超声因简便㊁价廉㊁无创㊁无危害,成为目前诊断脂肪肝及随访病情演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但超声诊断脂肪肝缺乏客观性定量指标,且检查医生的经验判断也有所差异㊂肝组织活检是肝脏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 ,因存在抽样误差㊁有创㊁医疗花费较高等不足,临床上难以常规开展[2]㊂iLivTouch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检测方法,用超声衰减参数(ultrasound attenuation parameter,UAP)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程度,可检出仅有5%肝脏脂肪变性㊂本研究使用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查体检人群,评估了UAP 单独或联合多指标诊断脂肪肝的效能,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㊀2020年1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同时接受iLivTouch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的308例成人㊂脂肪肝诊断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㊂排除标准:有植入起搏器㊁支架或者其他金属材料者;有腹水患者;右上腹有伤口未愈合者;肝癌;妊娠和哺乳者㊂本研究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受理号:科2022-041-1)㊂1.2检测与检查㊀使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深圳新产业Snibe MAGLUMI4000Plus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Roche有限公司);使用Philips HD15彩色超声诊断仪行腹部超声检查;使用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iLivTouch检测仪检测超声衰减参数(UAP,dB/m)和行肝脏硬度测量(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kPa)㊂1.3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两组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㊂应用多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以UAP为因变量,以血清学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得出UAP的独立预测因素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UAP或UAP联合血清学指标诊断脂肪肝的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健康人与脂肪肝组一般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比较㊀在308例接受iLivTouch检查的人群中,发现健康人56例,脂肪肝患者252例,两组间性别有统计学差异(P<0.001),即男性脂肪肝患者远多于女性,而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脂肪肝组血清HD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而BMI㊁血清TG㊁TC㊁LDL㊁VLDL㊁ALT㊁AST㊁Cr㊁UA㊁GLU和UA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均<0.05,表2)㊂表1㊀两组一般资料[n,(xʃs),M(P25,P75)]健康人(n=56)脂肪肝(n=252)男/女22/34182/70①年龄(岁)33.0(30.0,37.8)34.0(30.0,42.0) BMI(kg/m2)21.6(19.5,25.2)27.0(24.9,29.4)①LSM(kPa) 5.9ʃ1.0 6.1ʃ1.3UAP(dB/m)220.0(207.8,233.9)275.6(238.9,309.7)①㊀㊀与健康人组比,①P<0.05表2㊀两组血生化指标[(xʃs),M(P25,P75)]比较健康人(n=56)脂肪肝(n=252) TG(mmol/L)0.9(0.8,1.4) 1.7(1.2,2.3)①TC(mmol/L) 4.3(3.9,5.0) 5.0(4.5,5.7)①LDL(mmol/L) 2.5(2.2,2.9) 3.1(2.6,3.5)①VLDL(mmol/L)0.4(0.4,0.6)0.8(0.5,1.0)①HDL(mmol/L) 1.4(1.3,1.6) 1.2(1.1,1.4)①ALB(g/L)48.4ʃ2.448.9ʃ2.7 ALT(U/L)13.0(10.0,21.8)28.5(21.0,45.0)①AST(U/L)17.5(15.0,20.0)21.0(18.0,26.0)①TBIL(μumol/L)16.9(11.3,20.3)15.2(11.7,19.6) Cr(μmol/L)62.2(54.3,82.7)75.9(63.9,84.2)①UA(μmol/L)316.6ʃ84.4402.4ʃ103.5①GLU(mmol/L) 5.0(4.7,5.3) 5.5(5.1,5.9)①㊀㊀与健康人组比,①P<0.052.2UAP值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㊀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㊁ALT和UA为影响UAP的独立预测因素㊂计算回归方程为:Y=140.545+3.440X1 +0.442X2+0.078X3(X1为BMI,X2为ALT,X3为UA,表3)㊂表3㊀影响UAP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B SE T P95%CI BMI 3.4400.656 5.2430.0000.738,1.354 ALT0.4420.107 4.1160.0000.816,1.225 UA0.0780.028 2.8150.0050.681,1.4682.3UAP与超声诊断脂肪肝价值分析㊀以超声检查结果为标准可计算出UAP诊断脂肪肝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截断点为251.35dB/m㊂以Karlas T et al[3]荟萃分析结论以248dB/m定为诊断脂肪肝的标准,可计算出UAP诊断脂肪肝的敏感度为0.710㊁特异度为0.839(表4)㊂2.4UAP与其他指标联合诊断脂肪肝的价值分析㊀在UAP联合BMI㊁UAP联合ALT或UAP联合BMI 和ALT诊断脂肪肝的效能方面,以UAP联合BMI和ALT诊断效能最优(表5)㊂表4㊀FibroTouch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UAP超声诊断阳性阴性合计阳性1799188阴性7347120合计25256308表5㊀UAP及与血清学指标联合诊断脂肪肝的诊断效能分析诊断模型AUC95%CI Se Sp P UAP联合BMI0.9150.875~0.9540.8790.8040.000 UAP联合ALT0.8780.837~0.9190.7410.9290.000 UAP联合BMI/ALT0.9200.883~0.9570.8700.8210.0003㊀讨论脂肪肝与肥胖㊁2型糖尿病㊁心血管疾病㊁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组份互为因果,相互影响㊂有研究表明,伴有糖尿病㊁肥胖㊁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脂肪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㊁肝癌的风险是无代谢特征患者的2.6倍,每增加一项代谢因素,风险就会逐步增加[4]㊂因此,2020年国际专家小组建议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5]㊂本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BMI㊁血脂水平㊁肝功能酶学㊁肾功能㊁空腹血糖等指标显著高于健康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肥胖与胰岛素抵抗㊁血脂异常等代谢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且脂肪堆积可引发慢性炎症,均可进一步加速脂肪肝进展[6,7]㊂近年来研究[8]发现,肥胖人群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3.5倍,BMI与NAFLD的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㊂另外,超重和肥胖与肝癌的风险增加相关[9]㊂由此可见,减重对控制肥胖的脂肪肝患者至关重要㊂一项探讨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质量的程度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织学特征变化关系的研究显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获得体质量下降10%或以上的所有患者肝脏脂肪变性减少,90% NASH消退,45%患者纤维化减轻㊂由此可见,患者通过合理饮食㊁积极锻炼减轻体质量,脂肪肝情况可得到明显的改善[10]㊂脂肪肝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因偶然发现血清ALT和GGT增高或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弥漫性脂肪肝而疑诊为脂肪肝㊂目前,营养㊁胰岛素抵抗㊁脂肪组织分泌激素㊁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遗传和表观遗传等因素所组成的 多次打击 学说成为NASH的主要发病机制[11]㊂本研究将ALT㊁AST㊁TBIL纳入观察指标,且脂肪肝患者ALT和AST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故脂肪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早发现异常,并予对症治疗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AFLD与慢性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有关㊂一项最新的大规模荟萃分析[12]显示,NAFLD患者在9.7年的中位随访期内慢性肾脏病ȡ3期的发病风险增加了约1.45倍㊂同时,多项研究表明[13,14]高尿酸血症作为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脂肪肝严重程度随着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㊂本研究纳入的肾功能指标包括Cr 和UA,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脂肪肝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高尿酸血症患者定期进行脂肪肝相关检查,控制UA水平,可有效改善肝脏脂肪变程度㊂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脂肪变性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导致肝脏脂肪生成增加,脂肪组织脂解的抑制作用减弱,肝脏汇集脂肪酸增加㊂胰岛素抵抗还可促进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从而改变脂肪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15,16]㊂研究发现[17,18]脂肪肝患者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脂肪肝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高㊂本研究脂肪肝患者血清TG㊁TC㊁LDL㊁VLDL㊁GLU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㊂脂肪肝人群积极控制血脂㊁血糖水平,加强糖尿病患者管理,早期评估糖尿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可预防脂肪肝的发生[19]㊂iLivTouch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检测方法,可利用声衰减量化技术快速检测患者肝脏脂肪UAP,以协助诊断脂肪肝[20]㊂本研究入选了接受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查的308例人群,分析影响UAP的因素,并评估UAP及UAP联合其他指标对肝脏脂肪变的诊断效能㊂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和ALT是影响UAP值的独立危险因素㊂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中发现,体质指数和谷丙转氨酶对UAP值影响最大㊂当患者肝脏处于炎症活动期时,UAP值可能出现偏差㊂以超声检查结果为标准发现,UAP诊断肝脏脂肪变的AUC为0.856,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0和0.839,截断点为251.35dB/m,与Karlas T et al[3]荟萃分析结果相近,表明UAP对脂肪肝诊断价值较高㊂本研究将UAP分别与BMI或/和ALT指标联合,进一步分析诊断效能,结果显示UAP联合BMI和ALT诊断效能最佳,即多指标联合诊断脂肪肝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诊断㊂脂肪肝患者可以通过测定UAP,或结合BMI和血清ALT水平,全面检测和量化肝脏脂肪变性,提高其对肝脂肪变性的诊断效能㊂总之,iLivTouch是一种有潜力的检查手段,不仅可用于诊断,同时可量化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㊁早期干预或治疗,尤其适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的筛查㊂本研究样本量尚小,缺少肝脏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故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㊂ʌ参考文献ɔ[1]Xiao J,Wang F,Wong NK,et al.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research trends:Analysi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J Hepatol, 2019,71(1):212-221.[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177-186.[3]Karlas T,Petroff D,Sasso M,et al.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technology for assessing steatosis.J Hepatol,2017,66(5):1022-1030. [4]Kanwal F,Kramer JR,Li L,et al.Effect of metabolic traits on therisk of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ncer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ology,2020,71(3):808-819.[5]Eslam M,Newsome PN,Sarin SK,et al.A new definition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A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J Hepatol,2020,73(1):202-209.[6]Lei X,Seldin MM,Little HC,et al.C1q/TNF-related protein6(CTRP6)links obesity to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Biol Chem,2017,292(36):14836-14850. [7]Yao Y,Miao X,Zhu D,et a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an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ndocrine,2019,65(2):227-237.[8]Li L,Liu DW,Yan HY,et al.Obesity is an independent riskfactor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21cohort studies.Obes Rev,2016,17(6):510-519.[9]Chen Y,Wang X,Wang J,et al.Excess body weight and the riskof primary liver cancer: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Eur J Cancer,2012,48(14):2137-2145. [10]Vilar GE,Martinez PY,Calzadilla BL,et al.Weight loss throughlifestyle modific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feature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Gastroenterology,2015,149(2):367-378. [11]Buzzetti E,Pinzani M,Tsochatzis EA.The multiple-hit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Metabolism, 2016,65(8):1038-1048.[12]Mantovani A,Zaza G,Byrne CD,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increases risk of inci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Metabolism,2018,79:64-76.[13]Wijarnpreecha K,Panjawatanan P,Lekuthai N,et al.Hyperuri-caemia and risk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meta-analysis.Liver Int,2017,37(6):906-918.[14]Darmawan G,Hamijoyo L,Hasan I.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uric acid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Meta-Analysis.Acta Med Indones,2017,49(2):136-147.[15]Bugianesi E,Moscatiello S,Ciaravella MF,et al.Insulinresistanc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urr Pharm Des, 2010,16(17):1941-1951.[16]Mantovani A,Petracca G,Beatrice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incident diabetes mellitus:an updated Meta -analysis of501022adult individuals.Gut,2021,70(5): 962-969.[17]Yang JD,Ahmed F,Mara KC,et al.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increase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from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ology,2020,71(3): 907-916.[18]Dai W,Ye L,Liu A,et al.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Medicine(Baltimore),2017,96(39):e8179.[19]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2019年修订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6):787-792. [20]Qu Y,Song YY,Chen CW,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fibro-Touch ultrasound attenuation parameter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in assessing hepatic steatosis and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lin Transl Gastroenterol,2021,12(4):e00323.(收稿:2022-09-26)(本文编辑:刘波)。

彩色超声在脂肪肝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彩色超声在脂肪肝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2 0例 ,其 中男性 10例,女性 4 0 6 0例 ;年龄最大者 7 2 岁 ,最小者 1 0岁 ,平均 4 2岁 ;轻度脂肪肝 10 ,中 2 例 度脂肪肝 6 例 ,重度脂 肪肝 1 8 2例 ;糖尿病患者 3 0例 , 嗜酒者 5 0例 ,无显著原 因者 1 例 。 2
统 计 , 2 % 以上 的 脂 肪 肝 患 者 临床 上可 以无 症 状 ; 、 约 5 中 重度脂肪肝有类似 慢性肝 炎的表现 ,可有食欲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疲
结论 综 合 以上 影像 学检 查 比 对得 出 :彩超 检 查 脂 肪 肝 准 确 率 高 、分 度 明确 、 特 异 性 强 、重 复 性 好 、 无创 伤 ,是 敏 感性 最 高 的 常规 检
查方法。
关键词 :彩 色超声 ;脂肪肝 ;影像 学诊 断;中医辨证
d i 1.9 9 .s .622 7 . 1 .1 6 o: 03 6  ̄i n1 7 —7 92 21. 8 s 0 0 文 章 编 号 : 17 .7 9( 0 2)一l0 0 -2 6 22 7 2 1 l-1 1 0
肢麻木 、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 炎的改变 ;少数病 人 甚至还可有消化 道出血 、牙龈 出血 、鼻衄等 。 医学影像 学是通过各种先进 的医疗仪器对人体 内脏 器 官进行 成像处理 ,可 以将人体表面无法观察到 的内脏 细微病变 呈现给 医生观察 ,这无疑扩大 了中医望诊的范 畴 ,可 以说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延伸 。脂肪肝 中医辨证 与影像学特征 的相关 性临床研 究进 展有很多。如沈 国 良
由表 浅至 深面光点渐弱而减 少。轻度 :后半部光 点回声 稍减低 ,深面肝包膜光 带回声可 显示 ;中度 :肝深面 1 / 3 部分光 点回声 明显减低 ,可呈低 回声 ,肝包膜光 带回声 多不显示 ,提高增益则 可显示 ;重度 :深面 23光 点回 / 声及肝包膜光带 回声不显示。 内血管 内血流不 易显示 。 肝 21 非均匀性 脂肪肝 回声增 强的肝实质 内出现一个 .2 . 或 多个类 圆形或 多边形低 回声区 ;其 内可显示 “ 等号 ” 状 管道回声 ,为正常肝实质 回声。 因 B超检 查具 有经济 、快捷 、无创伤、可复性强等 优势 ,所 以已成为检查脂肪肝 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2 ] 2 C . 2 T图像 C T影像上见肝脏密度不 同程度 、形态各 异 、均匀 或不均匀 的低 于脾脏 ,其与肝脏 中的脂肪含 量 呈线性相 关。 23 磁共振成像 ( I 利用 脂肪抑 制技术 ,可准 确 . MR ) 发现肝 内脂肪浸润 ,也能检测含脂病灶 ,有助 于对 肝癌 脂肪变性 和肝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等鉴别诊断 。对局灶 性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检查的68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接受腹部肝胆脾胰器官等检查,所得结果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对比不同年龄组脂肪肝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观察其B超影像学资料。

结果68例患者中轻度脂肪肝21例,中度脂肪肝30例,重度脂肪肝17例;脂肪肝检出率及准确率均为100%;超声下可表现为实质回声细密增多增强,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肝静脉管径变细,血流频谱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结论脂肪肝可预防及诊治,通过超声准确诊断,能够对脂肪肝特点程度准确反应,使用价值显著。

标签:超声检查;脂肪肝;诊断;临床意义脂肪肝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发的以肝脏脂类物质积蓄为病理改变的,是一种以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较大程度改变,脂肪肝发病率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提前,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正常肝脏含脂肪5%[3],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明显增加,肝细胞脂肪蓄积量超过5%或者在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变大于30%,就称之为脂肪肝。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的脂肪颗粒。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脂肪肝患者轻度时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疲乏感,而脂肪肝患者多数较胖。

中度、重度脂肪肝患者可出现肝区不适、乏力、隐痛等症状,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患者会出现脾肿大和肝掌现象,部分患者肝功能甚至受到损害[1]。

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容易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从而引起上腹剧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过多。

同时,还有少数患者产生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四肢麻木等。

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诊断及治疗对于预防减少肝坏死及肝硬化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为探讨脂肪肝的有效诊断手段,对我院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38例体检者均为我院2006年5~8月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20~60岁农民进行肝胆B超检查者,其中男3732例,女4506例。
12 方法 使用SA—1500黑白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35MHz。嘱检查者空腹,平卧位和侧卧位常规扫查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界,肝区光点回声强弱、分布及血管网络分布情况等。并注意避免肠气干扰和调节仪器增益,与周围脾、肾实质回声相对照。
2 结果
8238例受检者中,查出脂肪肝1080例,占131%,其中男526例,女554例,30岁以下患脂肪肝107例,占99%。伴高血压77例,糖尿病19例。调查生活习惯长期饮酒超过8年,每日饮酒超过50g酒精量的有443例,占4102%;喜吃高脂饮食的有298例,占2759%。实验室检查1080例脂肪肝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921例,占8528%,血清谷氨酰转氨酶(GGT)明显增高的有611例,占5657%。(2)根据肝脏声像图特点分为三度:轻度脂肪肝301例,占2787%;声像图为肝脏形态大小基本正常,边缘较锐,肝表面光带尚清晰,实质回声呈密集“细点”状,前场增强、远场衰减不明显或轻度衰减,后缘轮廓尚清楚,肝内管道结构显示尚清,或血管偏细。中度脂肪肝413例,占3824%;声像图则介于轻、重度之间,肝右叶肋下斜径增大,超过14cm,肝缘略钝,肝实质回声细密增强,远场1/2衰减,后缘轮廓隐约可见,肝内血管网络细少但可辨认。重度脂肪肝366例,占3389%;声像图肝脏增大,形态饱满,边缘明显变钝,实质回声明显细密增强,前场呈“云雾”状,远场2/3衰减为低回声或无回声,后缘轮廓显示不清,胆囊壁回声与肝实质回声融合显示不清,部分似胆囊炎。
【关键词】 超声; 脂肪肝; 诊断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之分。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中重度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甚至肝功能损害,如长期不控制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坏死。下面将我院8238名体检者超声检查中发现1080例脂肪肝情况分析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20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按其程度分轻、中、重脂肪肝,轻型为175例,占脂肪肝总数56%;中型为105例,占脂肪肝总数36%;重型为40例,占脂肪肝总数8%。

结论超声检查脂肪肝准确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无创伤,是敏感性高的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脂肪肝;诊断;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过量摄入,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机会越来越多,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数无自觉症状,常在超声体检中发现,经过及时治疗可逆转恢复正常,而部分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预后凶险。

我院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的320例脂肪肝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320例腹部超声检查患者,年龄25~70岁之间,其他常规体检内容包括:内、外、妇(女性)、五官、血脂、肝功能、心电图、X线等,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

1.2 检测方法仪器为美国GE公司LoGIQ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3.5 MHz及LOGIQ200黑白B型超声诊断仪,带有灰阶数值的测定功能,探头频率3.5 MHz,超声检查时采用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对肝脏进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全面仔细扫描肝脏的大小、形态、包膜、边界、肝区回声光点是否增密、增高及分布是否均匀、后轮廓显示情况、管状结构的变化等。

1.3 诊断标准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

仅具备第①项者作为疑似诊断,具备第①项加其余一项及以上者可确诊为脂肪肝。

本文脂肪肝病例均为弥漫性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按回声衰减程度,脂肪肝可分为三度:①轻度: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实质回声密集,增强,后场回声减弱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尚清晰;②中度: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或轻中度增大,前场回声增强后场衰减,管状结构走向模糊,尚可辨认;③重度:肝脏增大,形态饱满,前场回声明显增强,后场衰减明显,甚至无回声区,管状结构难以辨认。

1.4 检查时的注意事项为避免有肠气的干扰,所有受检者均于当日清晨空腹;从多角度观察肝脏远场及近场回声光点的强弱变化,有利于病变部位的确定;注意仪器的调节,增益调节过高可以人为造成脂肪肝的假象,检查时适当降低增益,观察肝肾实质回声的反差增大与否来确诊。

为了避免人为造成脂肪肝的假象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观察正常的肝脏声像图。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边缘角钝。

由于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着,对超声波能量吸收明显,并产生散射作
用,使声能主要为肝的前场所吸收,而后场发生明显衰减,声像图上表现为肝脏轮廓尚较整齐平滑,回声增多、增强、细而密,前半肝部呈一片“云雾状改变”,肝区前段旱密集,点状回声,回声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回声,肝区后段多有不同程度的回声,光点稀疏,重度者后壁回声明显减弱或不明显,肝脏血管回声显示不清楚,门静脉管壁的强度回声不显示,肝静脉变细。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
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脂肪肝发病情况本组320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按其程度分轻、中、重脂肪肝,轻型为175例,占脂肪肝总数56%;中型为105例,占脂肪肝总数36%;重型为40例,占脂肪肝总数8%。

2.2 脂肪肝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320例脂肪肝中,男202例,占脂肪肝总数68%;女118例(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25~35,36~50,51~70岁)的患病率分别为:8%、18%、74%,36~50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脂肪肝与饮酒的关系本组320例脂肪肝中,每天饮酒160 g者208例,80~160 g间者70例,<80 g的42例,三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多者脂肪肝患病率高。

3 讨论
正常肝脂肪含量约5%,脂肪肝主要为肝细胞中的中性脂肪、脂质沉着堆积过多,超过生理含量。

超声检查可检出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含量50%以上者敏感性可达90%。

通过本文观察发现,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饮酒是男性脂肪肝患病较女性增高的重要原因,饮酒后90%以上的乙醇在肝脏中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有多种毒性作用,乙醛干扰肝细胞功能,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乙醛被氧化时,产生还原型辅酶I,阻碍肝脏释放蛋白质,抑制糖原异生作用,阻碍维生素的利用,促使脂肪肝的形成;脂肪肝发生与肥胖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是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高,高脂血症时可促进肝内脂肪堆积而造成脂肪肝,肥胖兼有高脂血症者脂肪肝发病率更高。

总之,超声检查脂肪肝准确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无创伤,是敏感性高的常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铁芙蓉.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10,5(7):79-80.
[2]徐敏涛.225例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分析.中外医疗, 2009,28(31):162.
[3]李帆.超声在脂肪肝诊疗中的作用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