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超声表现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60例患者的经腹超声表现,对脂肪肝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型。结果:依据病变累及肝脏范围将脂肪肝分为两种类型:弥漫型和局限型。160例患者中145例表现为弥漫型(其中2例治病前表现为弥漫型,治疗后表现为局限型),15例表现为局限型(随诊半年后,其中1例表现为弥漫型)。结论:脂肪肝根据回声的分布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根据声像图及彩色多普血流图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经腹部超声对其与肝肿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表现

脂肪肝是常见的肝脏异常,系因过量饮酒、肥胖、蛋白质缺乏、妊娠以及慢性肝病、粮尿病、心力衰竭和药物毒性作用等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部分患者被误诊为肝肿瘤,进行了不必要的手术。本文旨在通过160例脂肪肝经腹超声表现的回顾性分析,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脂肪肝患者160例,男138例,年龄23~73岁;女22例,年龄35~70岁。

仪器和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脂肪肝的160例患者超声图片由超声工作站中导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用彩色超声仪器

ge730aloka3500,hdi5000,均为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

结果

脂肪肝的超声检查诊断体会(一)

脂肪肝的超声检查诊断体会(一)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检查 脂肪肝是目前常见的一种肝弥漫性病变,是指肝内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30%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轻度脂肪肝患者可无症状;较重者可有肝大、肝区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有食欲减退、恶心、黄疸和肝功能异常;长期的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硬化。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现对超声诊断脂肪肝病例56例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脂肪肝者56例,男性36例,女性20例,进行肝胆B超检查者同时行实验室血脂含量测定。 1.2方法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探头频率为 2.5~ 3.5MHz。嘱检查者空腹,常规方法扫查肝脏,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界,肝区光点回声强弱、分布及血管网络分布情况等。 1.3探测要点测量肝的各径线,了解有无明显的肝大征象。观察肝实质的回声散射情况及肝内管道清晰度。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细密,深部回声减低,管道结构模糊时应考虑脂肪肝的可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内血管的血流,血流信号常减少,尤其对于深部的血管,信号常难以显示。为使肝实质显示清晰,需要合理调节仪器各参数,如选择较低的探头频率以增加扫查深度;适当提高远场的增益,使深部结构显示清晰。对于局限性脂肪肝患者,应多切面、多角度地显示和鉴别病变区,避免假阳性。 2超声表现 根据脂肪在肝内的分布情况,脂肪肝可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和局限性脂肪肝两类。 2.1弥漫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表现整个肝均匀性增大,表面圆钝,边缘角增大;肝内回声增多增强,前半细而密,呈一片云雾状改变。肝内脂肪弥漫浸润,致声衰减和散射明显增加,使回声强度从表浅至深部逐渐减弱,且致深部回声微弱而稀少,有时甚至在正常灵敏度条件下不能显示,而呈无回声区。后方轮廓回声亦显著减弱,甚至极难观察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内血流的灵敏度降低,尤其对于较深部位的血管,血流信号较正常减少。肥胖病员肝(细胞)内脂肪沉积也常可发现肝脏声像图呈各径线测值增加,肝脏前半部回声密而较强,后半常有轻度衰弱而呈现较低回声,肝内管道回声仍然可见,但较模糊。脂肪肝发展呈局限性时,常在左半肝深部或尾叶内呈现较低回声,易误诊为肝癌。需注意观察鉴别。有的也可在胆囊附近呈现类似较低回声区,形态呈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境界较清晰。 2.2局限性脂肪肝通常累及部分肝叶或肝段,超声表现为脂肪浸润区部位的高回声区与正常肝组织的相对低回声区,两者分界较清,呈花斑状或不规则的片状。部分局限性脂肪肝仅累及某一规则的区域,多位于肝右叶,脂肪浸润区呈致密的高回声,单个或多个区域;有时在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在肝门部或胆囊周围常可显示局限性低回声区,直径2~5cm,境界清晰,无包膜,无球体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不均匀回声区内无明显彩色血流,或正常肝内血管穿入其中。 3讨论 正常肝脏含脂肪约5%,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或中毒、蛋白质、抗脂肝因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均可引起脂肪肝。与肥胖、酗酒、糖尿病、营养不良或某些药物中毒有关。轻脂肪肝无独特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一般病人均较肥胖,可伴有或不伴有血脂过高。典型脂肪肝声像图诊断容易。对肥胖病人出现类似声像图,而肝内管道回声仍隐约可见者,报告宜慎重。对肝内局限性低回声区(如左叶深部或尾状叶等处),有不同的解释,有认为系脂肪堆积(脂肪浸润)或系局限性脂肪组织的存在所致;也有认为系脂肪肝内的局限性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肝组织回声。对疑为肝癌者,一般可通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资料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精品资料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四)肝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因肝活检有创伤性,患者难以接受,故目前主要用于: (1)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区别; (2)探明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等; (3)无症状性可疑NASH,肝活检是唯一诊断手段;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 如何看懂脂肪肝的检测报告?很多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的时候都会的要一份检查报告,对于脂肪肝患者的检查一样,但是当患者拿到检查报告之后对上面的医学数据真实一头的雾水,根本就不知道到底都是代表了什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有关脂肪肝的检查报告上的相关数据都是代表了什么: 一看化验单 肝功能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st,旧称谷草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写alt,旧称谷丙转移酶)均升高。 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也可升高,约30%严重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碱性磷酸酶(简写alp)升高。约30%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高和尿胆红素阳性。 血脂检查,脂肪肝患者常有血脂含量增多,表现为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apo;b)和总游离脂肪酸的升高,约50%高血脂症者可有肝脏脂肪浸润。 二看b超结果 由于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少特异性,b超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应列为本病的首要检查方法。 肝组织脂肪化达到10%时,实时超声图像便可出现异常,达到

30-50%以上时超声多可准确诊断。肝脏呈弥漫性肿大,轮廓较整齐,表面平滑。肝边缘膨胀变钝。肝脏切面前半部光点细而密,回声增强,肝实质呈微细致密的强反射光点,深部组织回声减弱。如肝超声强度明显大于肾脏和脾脏的回声强度,应多考虑为脂肪肝。超声对重度脂肪肝的诊断率达95%。 体检查出脂肪肝应该怎么办1.先查清病情,有无肝炎和其他并发症。一般来说,体检中主要与脂肪肝相关的检查是B超、肝功能,但B超结果只显示脂肪肝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指导治疗,需要进一步进行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筛查。其次,要查清楚是肥胖性、酒精性、快速减肥性、糖尿病性还是药物性脂肪肝,从根源上指导治疗。此外,观察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这些与代谢功能相关的指标。这些代谢指标,与脂肪肝有一定的关联性。 2.绝对禁酒。“酒精肝”的全称是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脂肪肝的一种。即使有些脂肪肝患者不是酒精肝,但肝脏已经“生病”,无法继续有效处理喝进去的酒精,喝酒只会加速肝脏恶化进程。 3.给肝脏减肥。脂肪肝是所有肝病中少有的一个可以逆转的肝病,特别是肥胖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非常高,不仅要给肝脏减肥,更要全身减肥,以免发生其他代谢疾病。 4.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油炸食品。由于脂肪肝的排除毒素、净化血液和排除废物功能大减,因此应尽量少摄入脂肪,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给肝脏一定的休息调整时间。 5.尽量避免各种药物,治疗药物须在专家指导下使用。有专家表

超声诊断在预防控制脂肪肝中的运用

超声诊断在预防控制脂肪肝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6-06-29T15:17:11.5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作者:韦红霞 [导读] 就能有效地控制脂肪肝发展,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健康体检中采用简单、快速、无创的超声腹部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韦红霞(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某公司健康体检超声诊断中脂肪肝患者的干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脂肪肝提供科学依据,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分别对2013 年11 月及2015 年11 月在我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890 名某公司职工进行B 超及血脂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2013 年参加体检的员工进行了饮食及运动的干预。结果:2015 年11 月体检超声诊断的脂肪肝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2013 年,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 0.05),结论:对体检超声诊断中脂肪肝患者,及时采取饮食及运动干预,改善效果明显。 【关键词】健康体检;B 超;脂肪肝;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07-01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质储存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显微镜下肝组织切片每单位面积见1/3 以上的肝细胞内存有脂滴时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B 超检查以其经济、快捷、无创伤、可复性强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检查脂肪型肝病的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比分析某公司2013、2015 年度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发病率了解健康教育在脂肪肝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自2013 年11 月及2015 年11 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中心体检的890 名某公司职工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性63 2 人,女性258 人,男女比例为2.45:1,年龄18~50 岁。 1.2 方法:脂肪肝的诊断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Sequoia512 和飞利浦电子公司Philips iU22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0-5.5MHz。受检人员清晨空腹,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对腹部(肝区)作多切面检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薄膜边界、内部回声光点强弱及其分布均匀与否、肝后方轮廓显示清晰与否及肝内管状结构显示情况。根据肝脏形态学[1] 由专职人员检验判断。 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C) 的测定均为空腹12 小时以后静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标准:[2] (1) 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与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第1 项及第2-4 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第1 项及第2-4 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第一项及第2-4 项中两项和第5 项为重度脂肪肝。 1.4 健康干预:对2013 年11 月份诊断的脂肪肝患者进行健康干预,主要措施如下:1. 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确定患者健康需求; 2. 进行知识教育。由总检医师对体检报告进行讲解,重点讲解脂肪肝的好发人群,发病机理,病因,症状及危害后果,并让患者学会看实验室检查报告,懂得预防措施; 3.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教育患者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努力克服不良习惯, 从而达到预防疾病,追求健康的目的; 4. 合理膳食平衡饮食是最难改变的生活习惯。提倡用适量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三餐进食要有规律, 细嚼慢咽, 晚餐不能过饱,不能饭后即睡, 易引起肥胖导致脂肪肝; 5. 加强健身运动运动疗法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快走、爬山、游泳、打球等,均可促进体能消耗, 消除体内过多的脂肪,提倡“以步代车”。 1.5 观察指标:2015 年采用2013 年同样的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员的脂肪肝程度。 1.6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2.1201 3 年脂肪肝检出率:参加体检的890 名职工中检出脂肪肝患者277 例,检出率31.12%;男性632 人,患脂肪肝240 人,患病率37.97%;女性258 人,患脂肪肝37 人,患病率14.34%;男性轻度脂肪肝142 人,占患病人员59.20%,中度至重度脂肪肝98 人,占患病人员59.20%,女性轻度脂肪肝21 人,占患病人员56.7% 人,中度至重度脂肪肝16 人,占患病人员43.3%;2015 年脂肪肝检出率:参加体检的890 名职工中检出脂肪肝患者191 例,检出率21.46%;2015 年超声诊断中脂肪肝患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明显改善于2013年,健康教育在脂肪肝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有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表1 轻度、中度至重度脂肪肝患者的男女比例 3 讨论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一旦发展到肝硬化,就很难逆转,脂肪肝与冠心病、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健康体检加强健康监护,做好随访干预工作, 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就能有效地控制脂肪肝发展,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健康体检中采用简单、快速、无创的超声腹部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3);161-163[2] 黄文宇。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华全科医学,2011,9(9);1464-1465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

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 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四)肝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因肝活检有创伤性,患者难以接受,故目前主要用于: (1)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区别; (2)探明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等;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 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四)肝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目的性。 因肝活检有创伤性,患者难以接受,故目前主要用于: (1)局灶性脂肪肝与肿瘤区别; (2)探明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糖原贮积病等; (3)无症状性可疑NASH,肝活检是唯一诊断手段;

64例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分析

64 例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科室2013 年3~12 月通过超声诊断的64 例脂肪肝患者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 例脂肪肝,其中均匀型41 例( 64.1%) , 非均匀型15 例( 23.2%) , 局限型8例( 12.5%) 。结论超声显像诊断脂肪肝准确率高,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合血脂增高的情况, 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且该检查方便、迅捷, 无痛苦, 费用低, 可进行治疗后的复查、随访, 为脂肪肝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 Analysi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in 64 Cases TANG Yan (B Ultrasonic Room,Ningxia Minkang Hospital,Yinchuan 750000,Ningxia,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MethodsThe undergraduate office 2013 3- December was analyzed by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64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ultrasound results. Results64 cases of fatty liver, including 41 cases of uniform type (64.1%), 15 cases of non uniform type (23.2%), 8 cases of localized type (12.5%). ConclusionUltrasound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with high accuracy,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With increased lipid, guidance of treatment. And the examination convenient, fast, no pain, low cost, can review,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is a preferred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Key words :Fatty liver; Ultrasonography 脂肪肝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现已对国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匿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近年来, 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现将本科2013 年3 月~12 月通过超声诊断脂肪肝64 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4例病例, 49例男性, 15例女性; 年龄22~65 岁, 平均39 岁。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微滴堆积所致,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常见的原因有:单纯性肥胖、酒精性肝病、中毒性肝病、代谢障碍性肝病等。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患者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但与组织学损伤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轻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可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中度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5倍。B超对脂肪肝的检出比较灵敏,主要依据肝血管的清晰度、超声衰减程度等对脂肪肝进行分级诊断,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检查方法:选用频率为3.5MHz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嘱患者空腹8h 于清晨接受检查。检查时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其上腹部,涂抹耦合剂,将探头置于上腹部,分别经横断、纵断及斜断面检查,在剑突下、右肋间隙及右侧肋缘,对肝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肝脏血管及胆管内的回声进行观察,在检查过程中让患者采取不同的呼吸运动方式以配合检查,做好记录并保存有关图像。 典型脂肪肝的超声显示肝脏体积正常或稍增大,形态饱满,两下缘角变钝。肝脏实质回声光点细密、近场呈云雾状,远场回声减低,比肾皮质及脾脏回声强,部分实质内可见片状低回声区,肝内管道显示不清,门静脉管壁回声减弱。 举个例子:男,35岁,以“右上腹不适两月余”为主诉就诊。患者近两月来自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右上腹不适、隐痛,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为甚,查体体型偏胖,右肋下缘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中等硬度。 实验室检查:ALT 55.9u/L,AST 66.0u/L。 腹部B超:脂肪肝(中度) 该患者超声显示肝脏体积偏大,形态饱满,肝脏实质前半场回声细密增强,后半场回声衰减,回声密度随深度而明显降低(图一为右侧肋缘下斜切,图二为右侧肋间横切),肝内管道模糊不清,彩色多谱勒可见肝内血流信号减少(图三)。通常来说,超声上脂肪肝可分轻、中、重三度,当衰减不超过肝脏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