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性药物分类及管理办(第一篇)
合集下载
人类药物成瘾和依赖性PPT教案

2. 烟酒等生活嗜好品过度使用而损害健 康和社会生活
3. 非法获取和使用法定管制的药物(危 害性严重的法定管制药品常称为毒品)
定义毒品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1. 药物本身具有依赖性; 2. 非医疗目的使用; 3. 在非法渠道流通将产生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 有依赖性的药物具有毒品的属性,如果这种药 物不是用于治疗疾病,而是为了追求其精神效 应,而大量滥用就是 “吸毒”。
2. 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潜力。 3. 有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易造成行为失控)。 4. 药效过后,产生精神萎靡不振。 5. 长期滥用,造成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失衡,免疫力下降
等,严重的导致疯狂而死亡。
致幻剂类
致幻剂代表药是麦角酰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
长期吸服大麻者,表现为呆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 忆力差、判断力损害。偶有无故攻击性行为。随着吸毒时 间迁延,个人卫生不顾、饮食不佳、人格扭曲,对任何事 物兴趣缺乏,呈精神衰退状态。
苯丙胺类
主要包括安非他明(苯丙胺,amphetamine)、冰 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 等,是一类中枢兴奋剂,被滥用的主要是冰毒和 摇头丸。
药物依赖性的防治
完整的戒毒治疗包括 三个阶段
①脱毒治疗阶段 ②康复治疗阶段 ③回归社会阶段
脱毒治疗阶段
脱毒治疗阶段:使吸毒成瘾者顺利渡过急性戒断 反应期,帮助解决身体上的戒断症状,使吸毒者 能够脱离毒品而没有生理上的痛苦。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 1. 阿片受体激动剂减量替代疗法 2. 非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症处理疗法 3. 剥夺意识疗法 4. “冷火鸡”疗法等。
精神依赖性 (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3. 非法获取和使用法定管制的药物(危 害性严重的法定管制药品常称为毒品)
定义毒品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1. 药物本身具有依赖性; 2. 非医疗目的使用; 3. 在非法渠道流通将产生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 有依赖性的药物具有毒品的属性,如果这种药 物不是用于治疗疾病,而是为了追求其精神效 应,而大量滥用就是 “吸毒”。
2. 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潜力。 3. 有强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易造成行为失控)。 4. 药效过后,产生精神萎靡不振。 5. 长期滥用,造成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失衡,免疫力下降
等,严重的导致疯狂而死亡。
致幻剂类
致幻剂代表药是麦角酰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
长期吸服大麻者,表现为呆滞、淡漠,注意力不集中、记 忆力差、判断力损害。偶有无故攻击性行为。随着吸毒时 间迁延,个人卫生不顾、饮食不佳、人格扭曲,对任何事 物兴趣缺乏,呈精神衰退状态。
苯丙胺类
主要包括安非他明(苯丙胺,amphetamine)、冰 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 等,是一类中枢兴奋剂,被滥用的主要是冰毒和 摇头丸。
药物依赖性的防治
完整的戒毒治疗包括 三个阶段
①脱毒治疗阶段 ②康复治疗阶段 ③回归社会阶段
脱毒治疗阶段
脱毒治疗阶段:使吸毒成瘾者顺利渡过急性戒断 反应期,帮助解决身体上的戒断症状,使吸毒者 能够脱离毒品而没有生理上的痛苦。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 1. 阿片受体激动剂减量替代疗法 2. 非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症处理疗法 3. 剥夺意识疗法 4. “冷火鸡”疗法等。
精神依赖性 (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及特征

一、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五)中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目录 【发布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 【发文字号】 食药监药化监[2013]230号 【发布日期】 2013.11.11 【实施日期】 2014.01.0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范性文件
一、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一)药理学分类 2. 分类: 中枢神经抑制剂 中枢神经兴奋剂 致幻剂 挥发性化合物(烃类溶剂)
一、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二)根据国际公约分类 1. 分类标准: 《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2. 分类: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一、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一、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六)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SP) 是指“未被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精神药物公约》所 管制,但存在滥用、可能对公共健康产生危害的单一或混合物质”。这类 物质又被称为策划药物、毒品类似物或合法兴奋剂
(一)躯体依赖性 1. 定义:躯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亦称生理依赖性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机体的的一种适应状 态,中断用药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躯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综合征
2. 表现:焦虑、易激、震颤、关节痛、消化道症状、卡他症状、发汗、皮肤 潮红等
一、 易致依赖性药物分类
(七)常见医源性可致依赖性药物 1. 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药物 2. 潜在性可致药物依赖性药物: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3. 其他药物:布桂嗪(强痛定)、右丙氧芬、复方樟脑酊等等
二、 药物依赖性分类
第1课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安全性界限
小量饮酒可减少冠心病的危害性。 纯乙醇60克(50度白酒120毫升;12度葡萄酒500毫升;4度 啤酒1500毫升)是西方成年男子的安全上限。 纯乙醇80克(50度白酒160毫升;12度葡萄酒667毫升;4度 啤酒2000毫升)为危险饮酒量。 纯乙醇120克过度饮酒量。 亚中毒浓度: 11-22mmol/L;急性中毒浓度:> 44mmol/L; 严重中毒浓度:66mmol/L;死亡浓度:110mmol/L。
6致幻剂:麦角酸二乙胺,麦司卡林 (三甲氧苯乙胺),西洛西宾
能引起与某些精神病相似的精神异常的药 物.称为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LSD)是40年 代发现的典型致幻剂。过去精神病学家试图在 用这种精神疗法使病人获得自知力,但是有一 定危险性,也曾用于濒死的人,使其感情淡漠, 减少痛苦。后来,又被那些企图逃避现实和追 求新体验的年青人所滥用。
阿片类戒断综合征中以海洛因最重。一般在停 药8-12小时后出现; 36-72小时达到高峰;如 果不给予毒品,可持续7-10天。表现为精神行 为异常,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紊乱。 流鼻涕、流泪、打哈欠、瞳孔散大、体毛竖起 (冷火鸡 cold turkey)出汗、腹泻、全身酸 痛、血压上升、脉博加快、发热、失眠及焦虑 烦燥等。
第一类 严重致幻剂、大部分精神兴奋药;
第二类 大部分镇静催眠药。 (三)其他:乙醇,烟草,挥发性有机溶剂。
二 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类型特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作用取决于:
用药剂量,用药时间长短 滥用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 用药途径,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遗传,年龄,性别等。
1 一些普遍存在的药物依赖性的表现: A 渴求和强迫觅药行为 B 戒断反应 指长期滥用药物后对药物 引起的适应性,一旦中断用药就会引起 生理功能紊乱,是吸毒者戒毒难的重要 原因。
药物依赖与戒断讲义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encephalon limbic dopamine system,MLDS) 起源于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DA)能神经元,投射
到伏隔核、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形成腹侧 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前额叶皮层(prefronal cortex,PFC)多巴胺通路,称为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 又称“奖赏”通路(rewarding pathway)或“奖赏”回路 (rewarding circuit),是药物精神依赖性形成最主要 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药物依赖的治疗是一个由临床脱毒治疗、后续康复巩 固、重返回归社会三大基本环节组成的社会医学系统工程。 涉及行为矫正、心理干预、替代治疗等多模式多系统的综 合性治疗。严格遵循自主性原则。其具体内容包括
预防原则:重在预防 精准治疗原则:了解病史、正确诊断、全身体检和实 验室检查 无毒原则:临床脱毒治疗 康复原则:综合措施治疗 回归原则:复吸预防和回归社会
参与依赖形成和发展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encephalon limbic dopamine system,MLDS)
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前额叶皮层(PFC) 多巴胺通路
药物依赖在MLDS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VTA-NAc-PFC多巴胺通路主要含有三类神经元
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要获得同样的药物效应,需要不 断增加药物的剂量,是发生中毒的原因之一
强化效应(Reinforcement Effect)
正性强化效应(posi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又称 奖赏(reward)效应,它是精神依赖性的基础 负性强化效应(nega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又称 厌恶(aversion),它是身体依赖性的基础
到伏隔核、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形成腹侧 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前额叶皮层(prefronal cortex,PFC)多巴胺通路,称为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 又称“奖赏”通路(rewarding pathway)或“奖赏”回路 (rewarding circuit),是药物精神依赖性形成最主要 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药物依赖的治疗是一个由临床脱毒治疗、后续康复巩 固、重返回归社会三大基本环节组成的社会医学系统工程。 涉及行为矫正、心理干预、替代治疗等多模式多系统的综 合性治疗。严格遵循自主性原则。其具体内容包括
预防原则:重在预防 精准治疗原则:了解病史、正确诊断、全身体检和实 验室检查 无毒原则:临床脱毒治疗 康复原则:综合措施治疗 回归原则:复吸预防和回归社会
参与依赖形成和发展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encephalon limbic dopamine system,MLDS)
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前额叶皮层(PFC) 多巴胺通路
药物依赖在MLDS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VTA-NAc-PFC多巴胺通路主要含有三类神经元
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要获得同样的药物效应,需要不 断增加药物的剂量,是发生中毒的原因之一
强化效应(Reinforcement Effect)
正性强化效应(posi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又称 奖赏(reward)效应,它是精神依赖性的基础 负性强化效应(negative reinforcement effect):又称 厌恶(aversion),它是身体依赖性的基础
药物依赖性

3.依赖性诊断和治疗:
可以用慢弱效类催眠药或抗焦虑药进行替 代治疗。也可用递减法逐渐脱瘾。
短效的BDZ 类药物依赖性可用长效地西泮替 代递减。
长时作用的BDZ可用苯巴比妥替代递减。使 用苯巴比妥对各种作用时间的BZD脱毒,安全 有效。苯巴比妥的最高用量不超过每日 500mg。
苯丙胺类 amphetamines
(1)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和抗焦虑药 (antianxiety drugs):如巴比妥类(barbiturates), 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等。
(2) 中枢兴奋剂(central stimulants):如苯丙胺 (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 (methylamphetamine)等。
(1) 阿片类(opioids):包括天然来源的阿片 (opium)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吗啡 (morphine),可待因(codeine),也包括人工合 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如海洛因(heroin), 哌替啶 (pethidine,度冷丁,dolantin),美沙酮 (methadone),芬太尼(fentanyl)等。
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这一术语定义为:药物依赖性是由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 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或定期用 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体验它的精神 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 适。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的药物产生依赖性。 由于成瘾性和习惯性内涵太狭窄和极端,用依赖 性取代成瘾性和习惯性更好。
2.戒断症状:短效巴比妥类药物,在停药 后2~3天即可出现戒断症状,而长效的同 类药物的戒断症状在停药后10天可出现。 如失眠、烦躁、焦虑、震颤、恶梦、食欲
药物依赖总结

42
3.大麻(cannabis)类药物的依赖性
精神效应:一般剂量下产生欣快感,长期 大剂量使用时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自60年 代后被滥用波及全球,成为使用最多的成瘾 药物之一。 美国青少年人群中有 60% 曾吸用大麻,英 国青年中有20~50%的学生每周吸1次以上的 大麻。
43
四、酒精、尼古丁滥用和精神依赖性
在疼痛的治疗中,尽可能使用口服、 长效制剂,而不用注射剂型,可延 缓耐受性的发生。
25
2.阿片类戒断综合征
与滥用方式(静注)、用药间隔时间(短) 和药物作用时间(短)有关。 一般停药8~12h出现症状→ 24h症状加重→ 36h达高峰→ >1W逐渐缓解
26
戒断症状—CNS反跳性兴奋 ◆植物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出汗、流泪、 流涕、散瞳、呕吐等 ◆精神行为异常:焦虑、不安、易激惹等
28
机制
兰斑核:由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组成,存 在密集的阿片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
脑啡肽:为内源性阿片样活性物质,脑
内分布与阿片受体分布一致,与阿片受体 呈立体特异性结合,抑制兰斑核放电,产 生吗啡样作用
29
(1)正常状态:内源性脑啡肽与部分吗啡 受体结合 控制兰斑核放电 (2) 吗啡效应: 应用外源性吗啡后,与 吗啡受体结合增加 使兰斑核放电受抑 产生镇痛作用
药,追求体验其精神效应,并避免因停用药
物所致的不适,可能产生对该药的耐受性。 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6
(1) 身体依赖性 (physical dependence)
亦称生理依赖和药物成瘾性。它是由于反
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当中断用
药后产生一些强烈的身体方面的损害,即
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ndrome)
十三章-药物依赖性

病人非常痛苦,难以忍受,可能有 自残、自杀行为,因惧怕戒断症状 而继续用药。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反复 地、大量地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 力 ( dependence poten-tial) 的 物质,且与医疗目的无关。
药物滥用结果可使滥用者对该物质 产生依赖性。
药物滥用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 低,需增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有 效应。
产生依赖性的过程中多数伴有耐受 性的产生,少数可不产生耐受性。 产生耐受性的药物不一定引起依赖 性。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分为两种:
1 . 躯 体 依 赖 性 ( physical dependence) 亦 称 生 理 依 赖 性 (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或躯体依赖性;
(1)自然戒断试验
自然戒断试验:给动物经过一段时期 的反复用药后,突然中断给药,观察记录 所出现的各种戒断表现,进行定量记分, 并与对照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作出 比较,以判断药物的依赖性潜力。此方法 亦称突然戒断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替代试验
替代试验(substitution test):给予动物阿片类的代表药 (吗啡)使之产生躯体依赖性后, 停用代表药,代之以单次剂量的受 试药,观察记录动物有否发生戒断 症状。
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俗称“心瘾”,指药物可 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意的感觉,并 在精神上驱使人们具有一种继续用药 的欲望,以获得满足感。
精神的欣快给人留下的记忆和渴求非 常强烈,精神依赖性非常顽固,难以 消除,是戒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也 是当前治疗的难点和方向。
躯体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是由于多次用药造成 的机体对药物的适应和依赖状态, 一旦停药,机体即出现严重的生理 功能紊乱(即戒断综合征),甚至 可危及生命。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反复 地、大量地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 力 ( dependence poten-tial) 的 物质,且与医疗目的无关。
药物滥用结果可使滥用者对该物质 产生依赖性。
药物滥用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 低,需增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有 效应。
产生依赖性的过程中多数伴有耐受 性的产生,少数可不产生耐受性。 产生耐受性的药物不一定引起依赖 性。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分为两种:
1 . 躯 体 依 赖 性 ( physical dependence) 亦 称 生 理 依 赖 性 (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或躯体依赖性;
(1)自然戒断试验
自然戒断试验:给动物经过一段时期 的反复用药后,突然中断给药,观察记录 所出现的各种戒断表现,进行定量记分, 并与对照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作出 比较,以判断药物的依赖性潜力。此方法 亦称突然戒断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替代试验
替代试验(substitution test):给予动物阿片类的代表药 (吗啡)使之产生躯体依赖性后, 停用代表药,代之以单次剂量的受 试药,观察记录动物有否发生戒断 症状。
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俗称“心瘾”,指药物可 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意的感觉,并 在精神上驱使人们具有一种继续用药 的欲望,以获得满足感。
精神的欣快给人留下的记忆和渴求非 常强烈,精神依赖性非常顽固,难以 消除,是戒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也 是当前治疗的难点和方向。
躯体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是由于多次用药造成 的机体对药物的适应和依赖状态, 一旦停药,机体即出现严重的生理 功能紊乱(即戒断综合征),甚至 可危及生命。
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防治

2023
THANKS
感谢观看
https://
REPORTING
2023
PART 01
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的 定义与分类
REPORTING
药物依赖性的定义
药物依赖性是指个体对药物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需要继续使用药物以维 持正常生理功能或缓解戒断症状。
药物依赖性分为身体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种类型,其中身体依赖性是指个体在 停止使用药物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戒断症状,而心理依赖性是指个体在心理上 渴求药物以获得快感或缓解不适感。
心理治疗的注意事项
心理治疗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 益。
社会支持与监管
加强药品监管
通过加强药品监管,防止非法药品的生产和流通,从源头上遏制 药物依赖和滥用。
提供社会支持Biblioteka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如康复机构、社区组织等,帮助他们戒除药 物依赖和滥用。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药物依赖和滥用进行有效的打击和遏制。
深入研究药物依赖与滥用的成因与机制
1 2
探索药物依赖与滥用的心理机制
研究药物依赖与滥用背后的心理因素,如压力、 焦虑、抑郁等。
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为防治药物依赖与滥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环境对药物滥用的影响
研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药物滥用的影 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药物名称:奥美沙坦酯
滥用方式:通过口服、吸入等方式
后果:长期滥用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下降等
防治措施:加强学校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药物 滥用的认识;加强学校监管,打击非法药物交易 ;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学生戒毒并重 返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致依赖性物质种类
镇静催眠药与酒精 阿片类 苯丙胺类 可卡因类 大麻类 致幻剂类 挥发性化合物类 烟碱类
药物依赖性特性
类 型 中枢作用 抑制 抑制 兴奋 兴奋 兴奋 兴奋 兴奋或抑制 兴奋 耐受性 +++ +++ +++ 0 ( +) ++ ( +) ( +) 依赖性 精神的 身体的 ++ +++ +++ +++ + + + + +++ +++ + + ( +) 0 ( +) ( +)
三、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1971年签订。我国1985年宣布加入此公约。 所列管制药物为99种,列入4个表中,表Ⅰ :管制最严, 不能用于医疗,只能用于科研;表Ⅱ-表Ⅳ:管制程度依 次降低。 表Ⅰ:22种: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赛洛西宾、二甲色 胺等 表Ⅱ:13种:安眠酮、苯丙胺类、利他林、苯环已哌啶等 表Ⅲ:7种:中效巴比妥类、导眠能、镇痛新等 表Ⅳ:57种:长效巴比妥类、眠尔通、苯二氮卓类等
我国对依赖性药物的管理
措施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一、措施
1950年《麻醉药品管理暂行条例》
1978年《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1985年宣布加入两个《公约》 1987年《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八章38条 1988年《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八章27条 1990年《关于禁毒的决定》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镇静催眠药、酒精
阿片类 苯丙胺类
可卡因类
大麻类
致幻剂
挥发性化合物类 烟草
0:无,+轻度,++:中度,+++:重度,(+)怀疑
二、致依赖性物质种类
麻醉药品: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
精神药品: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中
枢兴奋剂;致幻剂
其它:烟草;酒;挥发性有机溶剂
三、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
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
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 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 种,精神药品119种。
三、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麻醉药品
阿片类:阿片、吗啡、可待因、海洛因、 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啡
可卡因类:可卡因、古柯叶、芽子碱
大麻类:大麻、大麻脂
的行为和其他反应。
一、 概
念
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心理依赖 性):指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 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出现强迫 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舒适感(欣快感)。 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生理依赖 性):指反复用药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一旦 停药可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表现为精神 和身体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即戒断症状。
为什么可卡因类和大麻类放在麻醉药品中?
虽然它们较少产生身体依赖性,但可卡因有 明显在滥用倾向,其毒害作用是中枢兴奋药 中最厉害的。
印度大麻和印度大麻脂的依赖性也很强,可
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其危害性与海洛因的毒 害危险一样。
四、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精神药品
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巴比妥类、苯 二氮卓类
一、历史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毒会议
1912年《1912年海牙公约》——第一个国际 麻醉品管制条例
直到50年代末:共 9个公约、协定、协议书
《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1988年《禁止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二、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
1964年12月13日生效。仅57页,附有491页的注释本。我国 1985年宣布加入此公约。 到88年止,所列管制药物为128种,列入4个表中,表Ⅰ-表Ⅲ: 管制严格程度依次降低,表Ⅳ需严格管制或予以禁止。 表Ⅰ:100种: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杜冷丁、美沙酮 表Ⅱ:10种:滥用危险性较小的,如可待因等,需处方使用 表Ⅲ:12种:含较低浓度麻醉药品的制剂:2.5%可待因制剂 表Ⅳ:6种:特别危险的:海洛因、印度大麻和印度大麻树脂、 埃托啡、乙酰氧戊甲吗啡、二氢去氧吗啡、酚哌丙酮
一、 概 念
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反复、 大量地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吸毒)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 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精神药品: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 之兴奋或抑制,反复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 性的药品。
麻醉药品与麻醉药的区别
麻醉药品:主要为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少, 作用显著,依赖性强。 麻醉药:包括全麻药和局麻药,有麻醉作用, 但无依赖性。
扬州大学医学院 葛晓群
第一章 依赖性药物分类与管理 第二章 药物依赖性特性 第三章 依赖性产生机制
第一章
依赖性药物分类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节 依赖性药物分类
依赖性药物分类
概念 致依赖性物质种类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一、 概 念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是反复地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 或兼而有之的对药品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 种强迫性的或非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
中枢兴奋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
毒)、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
致幻剂:麦角二乙胺、苯环利定
第一章
第二节 依赖性药物管理办法
依赖性药物管理
国际社会对依赖性药物的管理 我国对依赖性药物的管理
国际社会对依赖性药物的管理
历史
19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麻醉品单一公约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麻醉药品的种植和生产 麻醉药品的供应
麻醉药品的运输
麻醉药品的进出口
麻醉药品的使用
对违反《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的处罚
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精神药品的生产 精神药品的供应
精神药品的运输
麻醉药品的使用
麻醉药品的进出口
对违反《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