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5脂肪酸,葡萄糖等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三章油脂

高二化学选修5第三章油脂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思考:
1.油脂属于酯类,应具有什么性质?
2.当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时,油脂还应当具 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 3.若想将油变为脂肪仍作食物,应与什么物 质通过什么反应得到?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硬化) 液态的油
氢化或硬化
固态的脂肪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2 催 化 剂 C17H33COOCH + 3H2 加热、加压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2
1.用肥皂洗衣服应该用热水还是用冷水?
用热水好。由于硬脂酸钠易与硬水中Ca2+、Mg2+反应生 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钙[(C17H35COO)2Ca]和硬脂酸镁 [( C17H35COO)2Mg],而使肥皂的消耗量增多,泡沫量 减少。
2.怎样的物质具有去污能力?
凡具有亲、憎水基的物质都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可以人工合成洗涤剂: CH3—(CH2)n— —SO3Na(或R—SO3Na)
2、酸性水解:甘油、高级脂肪酸
3、碱性水解: 肥皂等。
练习
( 1 )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为什么会有白 色沉淀产生? 答:硬水中的 Ca2+ 或 Mg2+ 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 脂酸钠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Ca (C17H35COO)2] 或硬脂酸镁[Mg (C17H35COO)2]沉淀。 ( 2 )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 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答: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能 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油脂的结构 R1COOCH2
R2COOCH R3COOCH2
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不饱和烃基的加成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5)醇类:A) 官能团:—OH(醇羟基);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

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6)醛酮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7)羧酸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1)单糖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复习选修5·第8课时·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山西)

高考化学复习选修5·第8课时·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山西)

1.葡萄糖 (1)分子结构: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结构 简式: 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中含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 是一种多羟基醛,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是果糖, 其结构简式: (2)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 能溶于水。
(3)化学性质 以葡萄糖为中心的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①氧化反应: 在人体内氧化:C6H12O6(s)+6O2(g)===6CO2(g)+ 6H2O(l) ΔH<0; 与银氨溶液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Cu2O↓+2H2O 葡萄糖酸。
2C17H35COONa+Ca2+―→2Na++(C17H35COO)2Ca↓ (不溶于水,不能去污) C17H35COONa+HCl―→NaCl+C17H35COOH
(硬脂酸上浮)
【基础题五】某天然油脂10 g,需1.8 gNaOH才 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kg进行催化加氢, 耗氢12 g才能完全硬化。试推断1 mol该油脂平 均含碳碳双键数为( C )
②还原反应:CH2OH(CHOH)4CHO+H2 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③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OOCCH3)(CHOOCCH3)4CHO+5H2O。 ④分解反应: C6H12O6 2C2H5OH+2CO2↑
【基础题一】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和甘
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
1.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1)动物脂肪由饱和的高级脂肪酸(软脂酸或硬脂 酸)生成的甘油酯组成,碳链为碳碳单键,在室温 下呈固态;植物油由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油酸) 生成的甘油酯组成,碳链含碳碳双键,在室温下 呈液态。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习第四章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知识点考点归纳本章重点:1.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

2.掌握常见的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方法。

考点归纳:考点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种类元素组成代表物糖类双糖 C、H、O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多糖 C、H、O 淀粉 (C6H10O5)n 纤维素油脂脂 C、H、O 动物脂肪油 C、H、O 植物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蛋白质 C、H、O、N、S、P 酶、肌肉、氨基酸连接成等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葡萄糖醛基:使新制的Cu(OH)2产生砖红色沉淀,测定糖尿病患者病情;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工业制镜和玻璃瓶瓶胆羟基: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蔗糖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毛发等的高分子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C=C键的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C-C键的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代表物分子 C12H22O11 C6H12O6备注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3.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油组成状态性质存在联系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液态酯的性质,能水解,兼有烯烃的性质油料作物中动物脂肪石油烃类油脂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固态酯的性质,能水解液态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 矿物油油和脂肪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

4.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淀粉在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变蓝,能发生银镜反应。

5.盐析和变性的比较现象 A高中化学选修五期末复知识点考点归纳:1.若淀粉溶液部分发生了水解,剩余淀粉加入碘水时仍会变蓝。

因此选项B不正确。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应加入NaOH中和H2SO4,因此选项C不正确。

糖类油脂化学方程式

糖类油脂化学方程式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方程式5 班级姓名学号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葡萄糖与氧气反应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6H12O6 (s)+ 6O2(g)→6CO2(g) + 6H2O(l)2、葡萄糖的氧化反应:(Ⅰ)与新制Cu(OH)2作用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2 H2O (II)银镜反应(离子方程式)CH2OH-(CHOH)4-CHO + 2[Ag(NH3)2]+ + 2OH-CH2OH-(CHOH)4-COO- + NH4+ +2Ag↓+ H2O + 3NH3(产物记忆为:一水二银三氨葡萄糖酸铵)3、葡萄糖的酯化反应: 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4、蔗糖水解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催化剂:稀硫酸)(蔗糖) (葡萄糖) (果糖)5、麦芽糖水解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催化剂:稀硫酸)(麦芽糖) (葡萄糖)6、淀粉水解2(C6H10O5)n + nH2O →nC12H22O11(催化剂:稀硫酸或酶)淀粉麦芽糖C12H22O11 + H2O →2C6H12O6 (稀硫酸或酶)C6H12O6→2C2H5OH+2CO2(催化剂:酒化酶)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酒精(乙醇)7、油脂酸性条件下的水解8、油脂的皂化:油脂在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所以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可以理解为油脂水解产生的高级脂肪酸再与NaOH反应而得到的产物。

9、油脂的氢化:实质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也称油脂的硬化。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3H2C17H33COOCH2C17H33COOCHC17H33COOCH2催化剂加热加压C17H35COOCH2C17H35COOCHC17H35COOCH2。

高中化学选修5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5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醛基-CHO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葡萄糖是直链化合物, 且在一定条件下,
0.1mol葡萄糖与0.5mol 乙酸完全酯化,生成五 乙酸葡萄糖酯。说明葡
萄糖中含有羟基-OH
2021/5/27
10
3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讨论:根据葡萄糖的结构分析它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含葡有T一it萄le个in糖h醛ere的基 结含有构5个式羟基
CHO
CH2OH —(CHOH)4 — CHO
(CHOH )4 + CH3COOH 浓H2SO4
CH2OH
CHO
(CHOOCCH 3) 4 + H2O
CH2OOCCH3
五乙酸葡萄糖酯
2021/5/27
13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3)在体内生理氧化反应:
C6H12O6 (s)+6O2 (g) →6CO2 (g)+6H2O (l)
(4)发酵生成酒精:
C6H12O6 酒曲酶 2CH3CH2OH+CO2
2021/5/27
14
小结
葡萄糖的分子组成
C6H12O6
探究
结构决 定性质
-CHO -OH
CH2OH(CH OH)4CHO
结构简式 分子组成
2021/5/27
结构简式
化学 性质
15
葡萄糖的应用
营养物质:在酶的催 化作用下进行氧化反 应1/5/27
19
4.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B)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 D.分子结构最简单
2021/5/27
20
Thank you !
CH2—CH—CH—CH—CH—CHO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5第一单元糖类油脂学案含解析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5第一单元糖类油脂学案含解析

互动课堂疏导引导一、糖类概念1。

糖类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2。

分类糖类按水解状况进行分类: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低聚糖和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单糖.单糖一般就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进一步水解。

按照分子中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单糖可以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按照与羰基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情况不同,单糖又可以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二、常见的单糖及性质1.分子式为C6H12O6的单糖葡萄糖属于己醛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果糖属于己酮糖,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O—CH2OH。

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式分别为:2。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1)银镜反应:CH 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 (CHOH)4COONH4+3NH3↑+2Ag↓+H2O。

(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CH2OH(CHOH)4CHO+2Cu (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知识总结①Cu(OH)2悬浊液必须新制,制备时NaOH要过量.②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但温度不能太高,否则Cu(OH)2分解为CuO。

③该反应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④医疗上用于检查糖尿病。

(3)加成反应: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4)生理氧化反应:C6H12O6(s)+6O2(g)6CO2(g)+6H2O(l)葡萄糖ΔH=—2 804 kJ·mol—1(5)酯化反应:5H2O(6)发酵成酒精C6H12O6催化剂2C2H5OH+2CO2↑知识总结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一个和5个—OH,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

发生在—CHO上的反应:发生在—OH上的反应:三、常见的二糖及性质1.低聚糖通常把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称为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资料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资料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课标要求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了解氨基酸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要点精讲一、糖类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

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3.单糖——葡萄糖(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④酯化反应:(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

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4.二糖——蔗糖和麦芽糖5.食品添加剂6.多糖——淀粉和纤维素(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

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

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B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B.加NaOH溶液,加热
C.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D.加溴水、振荡
矿物油: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 矿物油主要是含有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类物质,多的有几十个碳原子,多数是不饱和烃,即含有碳碳双键或是叁键的烃。

植物油: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
2.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A )
A.油酸甘油酯B.软脂酸甘油酯C.油酸D.石炭酸
油酸C18H34O2 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动物油或植物油气味,久置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工业品为黄色到红色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

软脂酸:学名“十六烷酸”,又叫棕榈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CH3(CH2 )14COOH 硬脂酸:含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C18H36O2;CH3(CH2)16COOH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油脂是烃的衍生物。

其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机物。

植物油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态,称为油,而动物脂肪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称为脂。

油脂均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油脂不但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3.下列物质中,在常温下为液态的是(AC )
A.油酸B.硬脂酸甘油酯C.油酸甘油酯D.硬脂酸钠
4.下列各组物质中,组内两种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是(CD )
A.硬脂酸甘油酯与三乙酸甘油酯B.油酸与丙烯酸
C.甘油和十八碳烯酸D.丙烯酸与软脂酸
5.关于油脂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6.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AC )
A.酚醛树脂B.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结晶牛胰岛素D.麦芽糖
7.工业制肥皂是用和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皂化锅内,用蒸气加热,同时适当搅拌,生成物是。

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
入,将从混合液中析出。

此时,停此加热和搅拌,静置一段时间,液体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下层是,取出层物质,加入填充剂如等,进行压滤、干燥、成型,就制成了肥皂。

答案:动物性脂肪式植物油、NaOH溶液;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食盐;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上;松香和硅酸钠
8.有下列物质: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糖类④无机盐⑤维生素⑥水。

其中属于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全部
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D )A.葡萄糖B.蔗糖C.果糖D.甲酸甲酯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
...混合物的是 (D )
A. 纤维素
B. 蔗糖完全水解的产物
C. 蛋白质完全水解的最终产物
D. 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
11.下列各糖能发生水解,且属于还原性糖的是( C )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纤维素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非还原性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总质量一定时,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一常量,且与CO2的比值一定的一组物质是 ( B )
A. 甲烷和乙烯
B. 乙炔和苯乙烯
C. 乙醛和葡萄糖
D. 甲醛和乙二醇
13.在一定条件下,同一物质不能自身相互发生反应的是 D
A.乙醇
B.氨基酸
C.乙烯
D.硬脂酸甘油酯
14.葡萄糖、乙酸、甲酸和乙醇可用一种试剂加以鉴别,这种试剂是( D )
A.银氨溶液
B. Na2CO3溶液
C.水
D.新制Cu(OH)2悬浊液
15.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的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

下列关于糖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糖元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元、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
C.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糖元只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16.(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软脂酸是分子里含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以软脂酸甘油酯为原料制取软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油酸甘油酯氢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17.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微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
尿液中有( D )
A .食醋
B .白酒
C .食盐
D .葡萄糖
18.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万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D )
A .利用焰色反应
B .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
D .灼烧
19.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在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

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4CuSO (加热)和浓3HNO (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C )
A .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 .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 .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D .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20.(12分)某学生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三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上述三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

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42SO H 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②淀粉部分水解。

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的结论。

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

淀粉水解完全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42SO H ,然后再用银镜反应实验。

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

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22.(10分)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请填空: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人体的一种最终代谢产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_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

(填字母)
(4)银氨溶液与葡萄糖反应会生成“银镜”,因此可将此反应用于工业上保温瓶胆镀银、制镜。

如果将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O CHOH OH CH --42)(简化为CHO -ϕ。

试写出CHO -ϕ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2)2CO (3)A ;C
(4)O H NH Ag COOH OH NH Ag CHO 232242)(2+↑+↓+−→−+ϕϕ
24.(09年天津理综·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 .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