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药品消费报告_仿制药最受欢迎_王迪
2009美国最受欢迎的处方药

第3名 赖诺普利(linsinopril)(治疗高血压)
处方量: 月均药品费: 美元 处方量:8,130万人次 万人次 月均药品费:13美元 这种降压药同样曾是默克公司的产品。它是一种所谓的血管收缩转化酶抑制剂, 在专利过期之前曾以商品名捷赐瑞(Zestril)和心宁卫(Prinivil)销售。
第4名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失调症)
最受欢迎的处方药 2009年15种最受欢迎的处方药中有14种是廉价的仿制药,这证明了专利药品 产业的陨落。榜单中唯一的专利药是辉瑞公司(Pfizer)的降胆固醇药立普妥 (Lipitor)。幻灯片中的处方量数据来自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 Health Inc.), 月均药品费来自药店网站()。月均药品费以每月的标准剂量或 (抗生素的)标准疗程用量计算。这里是全部15种药品的榜单。
第12名 阿普唑仑(Alprazolam) (治疗焦虑症)
处方量: 处方量:4,440万人次 万人次 月均药品费: 美元 月均药品费:70美元 它最初由辉瑞以商品名赞安诺(Xanax)生产。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它超过了罗 氏的烦宁(Valium)成为更受欢迎的药品。阿普唑仑已经失去专利保护超过10年了。
处方量: 处方量:4,050万人次 万人次 一种β-受体阻滞药,用于治疗胸痛和心衰。 月均药品费: 美元 月均药品费:13美元 它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的品牌倍他乐克(Toprol)最为人熟知,它是
第15名 阿替洛尔(Atenolol Nhomakorabea (治疗心绞痛以及降血压)
处方量: 处方量:3860万人次 月均药品费:18美元 万人次 月均药品费: 美元 它是β-受体阻滞药这类药品中最早问世的,用于治疗高血压、胸痛和心衰。
第6名 二甲双胍(Metformin) (治疗糖尿病)
2023年萘丁美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萘丁美酮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萘丁美酮(Naproxe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镇痛、消炎、解热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等疾病。
在中国市场中,萘丁美酮是一种常见的处方药,在零售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售量。
一、市场规模据统计,2019年中国萘丁美酮市场销售额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萘丁美酮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其中,制剂市场占据萘丁美酮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制剂市场中,口服片剂是最常见的制剂形式,其次是胶囊、滴剂等。
二、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人出现了各种疾病,例如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神经痛等。
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使用提供镇痛、消炎和解热功能的医疗药物,而萘丁美酮作为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成为了许多患病者选择的药物。
同时,在萘丁美酮制剂市场中,普通口服片剂的需求量依然较大。
三、市场竞争在中国市场中,萘丁美酮制剂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激烈。
制剂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制药企业,另一类是中小型制药企业。
大型制药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商品推广和销售渠道等,经营实力较强;中小型制药企业则在萘丁美酮市场中拥有一定的份额,不断探索新的市场领域,提高自身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力图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四、市场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市场需求将面临一些新的趋势。
例如,在口服片剂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高质量”的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创新的药品剂型和应用领域将成为制药企业争相发展和探索的方向。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医疗信息化进程,医疗信息化平台和在线医疗将成为未来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萘丁美酮等药品的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途径。
综上所述,萘丁美酮市场自身潜力巨大,市场需求与市场规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市场竞争也异常尖锐,只有制药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美国药业市场调研报告

美国药业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美国药业市场进行深入调研,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了解美国药业市场的整体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机遇,为投资者和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2. 背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药业发展日趋成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美国药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环境复杂多变,对投资者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3.1 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数据统计,2019年美国药业市场总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3.2 发展趋势•创新药品驱动:新药研发和创新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针对罕见病和癌症等市场细分领域的创新药品受到更加关注。
•数字化转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药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电子健康记录、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生物制药增长:生物制药在药业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生物仿制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应用。
•跨国并购活动增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药业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和合作增多。
4. 市场竞争格局4.1 主要企业•辉瑞(Pfizer)•强生(Johnson & Johnson)•默克(Merck & Co.)•罗氏(Roche)•爱尔康(Allergan)•赛诺菲(Sanofi)•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强生(Novartis)•阿斯利康(AstraZeneca)•雅培(Abbott)4.2 竞争策略•创新研发:企业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增加新药的研发数量和质量。
•市场营销:通过广告宣传、医生推广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产品多样化:通过扩大产品线和提供个性化治疗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市场拓展:寻找市场细分领域,发展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
5. 挑战与机遇5.1 挑战•法规与政策:药品审批流程复杂,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的合规要求更高。
新药上市市场震动 仿制药品来势汹汹——美国2012年药品支出展望

新药上市市场震动仿制药品来势汹汹——美国2012年药品
支出展望
孙谊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卷),期】2012()5
【摘要】根据现有数据,美国卫生系统药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在其年度报告中对2012年美国药物支出进行了预测,并对药物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自2008年开始,美国医药支出持续增长,其速度甚至超过了美国整体医疗开支。
直至2011年,仿制药物的进入使得药品市场支出的增速得以减缓。
【总页数】3页(P46-48)
【关键词】仿制药品;药品市场;支出;美国;Journal;上市;新药;展望
【作者】孙谊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从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论新药创制与仿制药产业的共同发展 [J], 邵蓉;董心月;蒋蓉
2.美国《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恢复法》与仿制药的上市批准 [J], 杨国栋;胡廷熹
3.专家指出,新办法实施将有效促进严格的新药准入机制和仿制药退出机制的形成: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重构新药研发格局 [J], 何文珺
4.美国新药上市数量降至十年来最低点;墨西哥准备推动药品国产化;美国五大居家
医疗器材市场增长迅速 [J],
5.部分新药的加速审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药品审批作业的最新改革 [J], 刘明浩;程景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DUFA费用厚此薄彼_王迪

医药经济报/2013年/2月/18日/第006版原料药GDUFA费用厚此薄彼王迪今后,外国仿制药和原料药生产厂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将不得不比它们的美国同行要多付出15000美元,这是因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对海外工厂的检查上,需要支出额外的费用。
根据美国联邦公报上的一份通知,1月16日,FDA首次公布了所有仿制药和原料药生产厂将要支付的费用额度,这无疑对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产品的厂家增加了附加条件。
在758家自行登记的生产固定剂量配方产品(FDF)的厂家中,325家美国工厂每家将支付175389美元,而433家外国工厂每家将支付190389美元。
在885家自我认定的原料药工厂中,122家美国工厂每家将支付26458美元,而每家外国工厂则支付41458美元。
费用的支付将在3月4日到期。
美国化学品制造商及附属公司协会(SOCMA)原料药工作小组执行主任John DiLoreto表示,这份公告还没有让人真正感到吃惊的条款。
但他补充说,FDA检查计划的一个主要缺点,就在于它对外国工厂实施鉴定和检查能力的不足,未来5年里,FDA的目标就是要让所有外国工厂与美国工厂一样接受同样频次的检查。
这些费用的支付是由美国通过的《仿制药申报者付费法案》(GDUFA)强制予以规定的,没有进行自我认定的仿制药和原料药生产厂家将不允许在美国市场上销售其产品。
根据FDA的要求,在药厂还没有支付费用之前,FDA将不会接受该工厂提交的新仿制药申请。
如果在到期日之后的20天内还没有缴足费用,这家工厂将会被公布在一份对外公开的欠款名单上。
DiLoretto补充说,最初商讨时,GDUFA行业谈判代表同意,原料药生产商将支付总费用的20%,FDF生产商将支付余下的80%。
行业代表之间达成的这一协定,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原料药生产厂家的利润空间较为微薄,并且在成本差异上所占的比例不同。
虽然总共有1643家工厂进行了自我认定,但离FDA此前估计的,大约有2000家工厂将会进行自我认定还有一定距离。
2024年格列美脲片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格列美脲片市场分析报告格列美脲片(Glimipiride)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噻唑烷二酮类似物。
本报告旨在对格列美脲片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需求与趋势等方面,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潜力和制定市场策略。
1. 市场规模格列美脲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格列美脲片市场销售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了X%。
此后,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20年销售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了X%。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
2. 竞争格局目前,格列美脲片市场存在多家主要竞争企业。
根据市场份额数据,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公司A:是格列美脲片市场的市场领导者,占据了X%的市场份额。
该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较高。
•公司B:是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占据了X%的市场份额。
该公司致力于技术创新,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公司C:是市场上的新进企业,占据了X%的市场份额。
该公司通过低价策略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但产品质量和品牌认可度有待提高。
3. 需求与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格列美脲片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数量在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市场的潜力巨大。
除了需求的增加,市场还存在一些其他趋势。
首先,消费者对药物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增加。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信誉良好、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低价产品。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渠道的兴起也给格列美脲片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产品可以拓展市场和降低销售成本,但也需要注意合规和品牌形象的维护。
结论格列美脲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竞争也很激烈。
企业应该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同时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营销策略。
此外,互联网渠道的发展也是提升销售业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应该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2024年萘丁美酮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萘丁美酮市场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萘丁美酮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客户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萘丁美酮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癫痫和焦虑症。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需求和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萘丁美酮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萘丁美酮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该行业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癫痫和焦虑症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
竞争格局目前,萘丁美酮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
主要公司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生产、销售和研发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根据市场份额数据显示,A公司是市场领导者,其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B公司和C公司紧随其后,分别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需求分析萘丁美酮的主要需求来自癫痫和焦虑症患者。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人数呈增长趋势。
焦虑症也是目前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两种疾病的增长趋势促使了对萘丁美酮的需求增加。
此外,在医疗技术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提高的背景下,萘丁美酮的使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萘丁美酮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癫痫和焦虑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得到更多重视,这将进一步推动萘丁美酮市场的发展。
其次,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将为萘丁美酮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更多可能性。
此外,随着医保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康保险的普及,对药品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结论综上所述,萘丁美酮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需求主要来自癫痫和焦虑症患者,而市场发展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未来,随着科技和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萘丁美酮市场将迎来更多机遇。
敬请客户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并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以上为2024年萘丁美酮市场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
改善睡眠的成分-褪黑素、缬草根和5-羟色氨酸三种产品在美国最畅销

改善睡眠的成分-褪黑素、缬草根和5-羟色氨酸三种产品在美国最畅销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简称CDC)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然而,常见的情况是,相当比例的美国人没有达标。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大约35%的美国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而这又与心脏病、冠心病、中风、哮喘、关节炎和抑郁症等慢性病有关。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使用膳食补充剂来提高睡眠质量和质量。
SPIN分析师估计,在截至2017年12月3日的财年里,全美非处方药、非药物安眠药(SPIN将其归类为“健康焦点:睡眠”)的总销售额略高于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
与此类似,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报告称,在全球范围内,草本/传统睡眠药物(包括缬草、啤酒花和西番莲等成分,但不包括褪黑素)2017年的销售额为11亿美元,在过去五年里增长了28%,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5%。
很明显,美国和其他地方的成年人都意识到自己睡眠不足,并寻求安全的、“自然的”非药物治疗。
褪黑素目前是美国主要的睡眠成分。
据SPIN报道,去年褪黑素的销售额约为2.34亿美元。
排在第二位的是缬草,销售额约为2,300万美元。
2017年第三个值得注意的睡眠成分是5-羟基色氨酸,在销售额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约200万美元),但同比增长37%。
褪黑激素据分析人士称,在2017年销售的约3亿美元的促进睡眠的补充剂中,褪黑激素占了约2.34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三分之二。
此外,美国国内褪黑素销量同比增长6%。
去年,片剂形式的褪黑激素是最受欢迎的,销售额约为1.21亿美元,而软糖形式的销量较上年大幅增长29%。
事实上,除粉剂、液体和软凝胶外,所有形式的褪黑素在2017年的销量都出现了增长。
其中,药片、软糖和咀嚼片占褪黑激素销售的大部分。
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睡眠与健康研究项目主任MichaelGrandner博士、精神病学助理教授,在2016年8月关于褪黑素的营养展望称,该成分是“非常安全的,尤其是与安眠药相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经济报/2011年/5月/6日/第004版
环球
美药品消费报告:仿制药最受欢迎
2010年美国医生共开出近40亿张处方,其中78%为仿制药。
2010年美国处方药总销售额为3070亿美元,但仿制药的利润不及品牌药
编译王迪
4月中旬,IMS医疗保健信息研究所(IMS Institute)发布研究报告称,2010年美国药品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3%,明显低于2009年5.1%的增长率。
在题为《美国用药情况:2010年回顾》的报告中,IMS发布,2010年美国药品总支出达3074亿美元,人均实际消费898美元,比2009年增加6美元。
美国去年用药增长速度总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IMS信息研究所主任Michael Kleinrock说:“去年,我们看到各种关键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美国药品消费增幅减缓。
这些因素包括:仿制药使用量加大、重点品牌产品失去专利保护以及对新药需求放缓。
由于经济不景气,去年就诊患者减少,使用新的慢性病治疗药的病人也在减少。
”
主要市场动态
在所有零售渠道配售的药品中,仿制药占78%的份额。
在最新的分析报告中,IMS注意到以下主要的市场动态:
药品消费量:2010年,美国口服或鼻腔用药总量同比增长0.5%,人均药品消费量下降0.3%。
去年,注射或输液用药量同比增长0.2%,人均下降0.6%,主要由医疗机构减少使用所致。
患者就诊及启用新药:2010年,美国就诊病人同比下降4.2%,延续了2009年中期开始的下降趋势。
同时,去年使用新药治疗慢性病患者人数减少340万。
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高失业率和医疗保健费用不断上升,一些美国人对医疗保健费用更加精打细算,与此同时,更多病人失去医疗保险。
药品支出:2010年,患者平均个人分担费用为10.73美元,比2009年减少20美分,主要因为仿制药使用量增加。
病人使用第三方商业保险来支付63%的处方药,比5年前的66%有所下降。
2010年,在所有配售的药品中,病人通过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D部分计划”或“医疗补助(Medicaid)计划”获取的药品比例达30%,比2006年的22%有所上升,2006年是“Medicare D部分”计划启动的第一年。
药品价格:去年,口服及吸入式药物占所有药品费用支出的60%。
由于价格改革及仿制药和品牌产品组合使用,口服及吸入式药物的平均价格下跌0.1%。
注射或输液用药品(占所有药品支出的28%)的价格去年上升5.7%。
2010年,品牌药支出增加166亿美元,上年则为158亿美元。
零售渠道:在通过零售渠道配售的39.9亿份药品中,选择连锁药店的人越来越多,无疑反映出这些药店具有便利性且能提供价格优惠的仿制药。
此外,连锁药店继续收购独立药店。
总体上,去年连锁药店市场份额增加了0.5%。
新产品:2010年,共有44只新的品牌药面市。
其中10只新产品具有创新性作用机制的特点,包括一只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的口服药,用于骨质疏松症和骨转移瘤的一只单克隆抗体,用于前列腺癌的一只治疗性疫苗。
此外,5只罕见病药和6只新化学实体被推向市场,令类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癌和脑膜炎病人有了新的治疗选择。
去年,每只新品牌药物的平均花费为6200万美元,远低于2006年的1.14亿美元。
这反映了新产品市场出现一种结构转变趋势:新产品既有罕见病药,又有作用机制与市场现有药物相同的产品。
品牌药和仿制药:2010年,品牌药支出下降0.7%,品牌和非品牌仿制药支出分别增长4.5%
和21.7%。
在所有零售渠道配售的药品中,仿制药占78%的份额。
这是由于随着专利失效,仿制药被更广泛使用。
平均而言,在品牌产品失去专利保护的6个月内,其销售量80%以上将被仿制药取代。
研究发现,在主要治疗领域,2010年药品支出增长主要受产品生命周期驱动,而不是价格或销量驱动。
前5大治疗领域分别是:抗肿瘤产品,2010年支出为223亿美元;呼吸道治疗药物,193亿美元;调血脂药,187亿美元;糖尿病药物,169亿美元;抗精神病药物,16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抗癌药总支出仅增长3.5%,是该类药物有史以来最低的增长记录。
显然,2010年医疗保健领域发生了重要变化,临床医生和患者比以往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由于受专利失效和病人就诊量减少的影响,药品支出增长处于历史最低点。
由此,对病人健康和新药启用所产生的长期影响目前还不清楚,需要密切关注。
美国前25只处方量最大药物
在25只处方量最大药物的榜单上,只有3只为品牌药物。
对制药行业来说,去年出现了最喜剧性的一幕:美国市场上前10大最受欢迎的药物都是仿制药,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年(见表1)。
辉瑞最畅销药立普妥下降了6个位次,从2009年的第6名下跌到第12名。
明年,该药将成为一只低价仿制药。
第一只仿制立普妥的产品(由其它制药公司而非辉瑞生产)将在今年11月推出。
不过,即使到那时,立普妥在美国仍将是一只最畅销药物。
自从2006年以来,这只降胆固醇药物的处方量已减少38%。
IMS表示,在这一时期,受该药价格上调的提振,其销售额仅下降16%。
在25只处方量最大药物的榜单上,只有3只为品牌药物。
它们分别是辉瑞的立普妥;赛诺菲安万特和百时美施贵宝的血液稀释剂波立维(名列第23位);以及默沙东的哮喘和过敏治疗药顺尔宁(名列第25位)。
榜单上列出的不少药物曾经是默沙东、辉瑞、诺华以及百时美施贵宝等大药厂的摇钱树,但现在,它们已陆续失去专利保护。
波立维和顺尔宁都将在未来数年内失去专利保护,从而将彻底终结“重磅炸弹”曾经享有的黄金时代。
同往年一样,最受欢迎的药物是由氢可酮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复合药物,该药以老品牌Vicodin著称。
FDA一个顾问小组日前建议该药撤出市场,因为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对人体肝脏造成危害,但Vicodin的受欢迎程度一直未改。
为消除市场担忧,FDA要求生产厂家标注在这些产品中限制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去年,美国药品总销售量勉强以1%以上的速度增长,而患者就诊人数减少了4%。
一直是美国市场上最赚钱的抗精神病药去年失去了这一头衔。
新的霸主则是抗癌药物,不过,每次当一只抗癌新药获得批准时,它们的价格似乎变得更加昂贵。
美国前25只销售额最大的药物
阿斯利康生产的降胆固醇药物可定(Crestor)5年里销售增长率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90%。
2010年,美国前10大处方用药均为仿制药,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抗癌药超越抗精神病药成为制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见表2)。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销售额榜单上排名第二的耐信,由阿斯利康生产的这种紫色药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美元。
长期以来,耐信一直是仿创药的典型代表。
它在化学性质上与阿斯利康生产的抗溃疡老药洛赛克相类似,而与耐信处于同一类型的还有其它价格便宜的仿制药。
当人们谈论制药行业哪种药物深受价格竞争之害时,他们自然会认为是耐信。
不过,耐信仍然是一只畅销品。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发现,由日本大冢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的安律凡(Abilify)一举超越阿斯利康生产的思瑞康(Seroquel),成为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和抑郁症等疾病的最
畅销抗精神病药物。
长期以来,在安律凡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它一直被吹捧为比竞争对手有更好的临床表现。
阿斯利康生产的降胆固醇药物可定(Crestor)5年里销售增长率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190%。
很显然它在营销过程中紧紧抓住了病人的心理,而对这些病人来说,辉瑞生产的立普妥还不够强大。
去年可能是立普妥处于销售榜单第一位的最后一年,该药将于今年11月失去专利保护。
从表格中还可以知晓罗氏生产的安维汀销售是如何放缓的,以及Gilead和百时美施贵宝生产的HIV 复合药物Atripla取得的惊人的成功。
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疾病(即由免疫系统攻击人体所引发的那些疾病)的药物也成为了大赢家。
这些药物包括安进生产的恩利(Enbrel),雅培生产的修美乐(Humira),以及强生的类克(Remicade)。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收入并不等同于受欢迎程度。
在前25只最受欢迎的药物中,只有3只品牌药(立普妥、波立维和顺尔宁)跻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