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阿昔洛韦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赖氨匹林与4种抗病毒药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赖氨匹林与4种抗病毒药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李春凤;黄桂红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06(019)004
【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赖氨匹林分别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穿琥宁、炎琥宁、利巴韦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各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15~25℃)配伍0~6h内吸收曲线、含量变化(%)、测定各配伍液的pH值并观察外观变化.结果:注射用赖氨匹林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分别与以上4种药物配伍,在0~6h内药物pH值、外观、紫外吸收光谱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赖氨匹林与上述4种抗病毒注射液配伍稳定.
【总页数】2页(P728-729)
【作者】李春凤;黄桂红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54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2
【相关文献】
1.注射用头孢替安与注射用氯诺昔康配伍稳定性考察 [J], 方宝霞;苏翔;陆连英;朱军;艾学勇
2.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配伍稳定性考察 [J], 朱雪松;钟基大;王启
斌;郑芳
3.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注射用卡络磺钠配伍稳定性考察 [J], 郑芳;李鹏;朱雪松;钟基大
4.注射用加替沙星与注射用头孢地嗪钠配伍稳定性考察 [J], 杨继章;刘瑞琴;张辰辰
5.注射用灯盏花素与注射用转化糖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J], 吴晖;钱斌;杨龙;李小军;李雪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多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的文献分析

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多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的文献分析张雪花,李艳娇,宋燕青,高欢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130021通信作者:高欢,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物相互作用,Email:*******************.c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9037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青年发展基金(JDYY92018014)摘要:目的总结注射用阿昔洛韦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安全性,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等)查找2009年1月至2019年7月临床上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存在配伍变化的常用药物,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注射用阿昔洛韦与0.9%氯化钠注射液可稳定配伍;不宜与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转化糖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热毒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长春西汀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注射用氨曲南、盐酸赖氨酸、果糖二磷酸钠、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C、复方氨基酸、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多巴胺、盐酸吡硫醇配伍使用。
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变化,临床中应尽量避免与以上药物联合应用,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阿昔洛韦;药物配伍禁忌;用药安全;合理用药Literature analysis on the compatibility stability of acyclovir for injection with several drugsZHANG Xuehua,LI Yanjiao,SONG Yanqing,GAO HuanAuthor Affiliation: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ompatibility safety of acyclovir for injection with commonly used drugs in clinic,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drug selection in clinic.Methods Data bases(CNKI,Wanfang,Vip,etc.)were used to search for com‑monly used drugs that had compatibility changes with acyclovir for injection during January2008-July2019,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Results Acyclovir for injection and0.9%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an be compatible stably;It should not be compatible with5%glucose injection,5%glucose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10%glucose injection,5%converted sugar injection,10%fructose injection,cefathiamidine for injection,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reduning injection,ginkgo biloba-damo injection,brom‑hex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ambroxol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amoxicillin clavulanate potassium for injection,cefoperazone sodi‑um tazobactam sodium,vinpocetine injection,ondansetro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aztreonam for injection,lysine hydrochloride,fruc‑tose sodium diphosphate,breviscapine for injection,shuanghuanglian for injection,Salvia miltiorrhiza polyphenolates for injection,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vitamin C for injection,compound amino acid,cefmethim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opamine,pyrithiol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dopamine andpyrithiol hydrochloride.Conclusion Acyclovir for injec‑tion is compatible with many drugs,so it should be avoided to use i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bove drug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Acyclovir;Drug incompatibility;Drug safety;Rational drug use注射用阿昔洛韦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以及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强和较低毒性的抗病毒药物[1-4]。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不同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不同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李维美;顾宗华
【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7(026)004
【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不同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不同温度(4、25、37℃)、不同时间(0、1、2,4、8 h)的含量及溶液澄清度与颜色、pH值变化.结果:不同条件下注射用头孢米诺钠与常用输液配伍后溶液澄清度与颜色、pH值、含量基本不变,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8 h内稳定.结论: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应用.
【总页数】3页(P307-309)
【作者】李维美;顾宗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2;R978.1
【相关文献】
1.注射用头孢米诺钠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滕红菊;陈亮;周丽君;罗艳
2.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和氯化钾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J], 高声传;沈
丽;何一闻;刘美彤
3.棓丙酯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J], 张敬一;刘阳;刘美彤;高声传
4.甘草酸二铵与两种药物配伍后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J], 熊汉申;李小石;燕兰英
5.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萧绮珊;林艳云;崔丹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四种头孢类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概述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四种头孢类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概述摘要】目的对奥硝唑氯化钠与四种头孢类药物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指导用药安全性。
方法学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奥硝唑氯化钠与四种头孢类药物配伍稳定。
【关键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头孢类药物配伍稳定性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OSCI)是继甲硝唑、替硝唑后的第3代硝基咪唑类广谱抗厌氧菌和原虫的新药,疗效高,疗程短,体内半期长,组织渗透性好[1]。
与甲硝唑和替硝唑相比有诸多优点,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抗厌氧菌和原虫感染的首选药物。
临床多与抗革兰阳性菌抗生素联合应用,因此对其配伍液进行稳定性考察极为重要。
笔者对几年来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奥硝哇氯化钠注射液与四种头孢类药物间的配伍文献进行总结,希望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提供参考。
1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2]谭荣等人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按临床使用习惯配伍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溶液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等三个因素考察了其配伍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配伍后,在20°C密闭放置0、0.5、1、2、4、6h后,此三个因素未发生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双波长法,在273、320.5和357.5nm波长处同时其中测定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的含量,结果表明: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的含量也未发生变化。
2 头孢吡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3]有文献报道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对头孢吡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吸收光谱的确定。
通过配伍实验对配伍液稳定性进行考察,称取头孢吡肟1000mg置200ml量瓶中,加入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用0.9%氯化钠溶液加至刻度,摇匀,得配伍液A(含头孢吡肟5mg/ml,奥硝唑2.5mg/ml),在室温25℃不避光条件下放置,分别在0、1、2、4、6h时各取配伍液0.1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含头孢吡肟20μg/ml,奥硝唑10μg/ml。
【头孢百科】头孢菌素类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头孢百科】头孢菌素类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是目前我国一类高效、低副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其结构中含有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有水存在条件下易水解,酸、碱和温度升高均能促进水解,因此临床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型多为固体剂型的粉针剂,在室温下可较长时间保存,临床应用前加入注射溶媒溶解后使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配伍输液主要有3类:电解质类、糖类和复合型注射液。
电解质类输液主要有: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也有少量使用。
有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易制备成碱金属盐或有机酸盐,溶解性差,因此有少量品种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以增加溶解度。
糖类注射液主要有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
近来,随着糖代谢患者的增多,果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的使用明显增加。
复合型注射液为糖类加电解质类型,主要有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氯化钠注射液等。
除了以上的注射液外,临床上也有因不同的医疗用途而使用的不同注射液,如为防止腹膜透析过程中的感染而在透析液中添加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增加患者营养使用不同浓度的注射用脂肪乳。
1、配伍稳定性1.1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开发较早,抗菌活性强但抗菌谱较窄,抗革兰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除外)等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活性,优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见表1。
1.2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酰胺型头孢烯和头霉素类。
酰胺型头孢烯类包括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和肟型的头孢呋辛。
由于肟型在7-β位上有顺式构型的甲氧亚基的结构,阻碍了β-内酰胺酶分子接近β-内酰胺环,能耐受β-内酰胺酶水解,因此对葡萄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较头孢孟多稳定。
清开灵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清开灵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马俊玲;张先洲;刘环香;文为【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07(26)8【摘要】目的考察清开灵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清开灵注射液与上述6种药物分别配伍,观察配伍后溶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测定.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钠和头孢拉定配伍后产生沉淀,颜色加深;与阿昔洛韦配伍后含量显著下降;与阿昔洛韦配伍后2 h内性质稳定,24 h内含量显著下降;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更昔洛韦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以和更昔洛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使用;与青霉素钠、头孢拉定不能混合使用;与阿昔洛韦配伍应在2 h内滴完.【总页数】2页(P956-957)【作者】马俊玲;张先洲;刘环香;文为【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R969.3【相关文献】1.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刘凤琳;周建军2.加替沙星与清开灵注射液存在药物配伍禁忌 [J], 李炳谚;曹丽琴3.双黄连和清开灵注射液与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 [J], 张凤霞;柴爱军;侯艳宁;刘会臣4.五种头孢菌素与清开灵注射液在0.9%NS中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吴鹏修;梁建成;苏云淑5."即配即用"药物-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J], 邱博;杨浩天;安静;董占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9种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9种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高珊珊;贾秀玲;王巧云;胡晓燕;魏海田;李相成;范静;李静【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几种临床常用药物配伍之后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泮托拉唑钠等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在百级洁净区中按照说明书适宜浓度配制韦迪、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细辛脑、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长春西汀注射液、注射用还原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分别抽取10 mL配制后的韦迪溶液以及其他各溶液混匀后,在20℃的水平层流台中分别于0、1、2、4 h观察混合溶液的外观,测定其p H值以及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含量。
结果泮托拉唑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配伍后溶液颜色会发生改变;泮托拉唑与试验中9种药物配伍之后混合液的p H值均发生明显降低,不溶性微粒含量也显著增加,且随着时间增长增加越明显(P〈0.05)。
结论在临床滴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时宜单独使用,如因病情需要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在应用前后都要冲洗输液管路。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泮托拉唑钠;稳定性;药物配伍【作者】高珊珊;贾秀玲;王巧云;胡晓燕;魏海田;李相成;范静;李静【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2注射用泮托拉唑钠(Pantopr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商品名:韦迪)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其活性成分—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 -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一水合物与胃壁细胞的H+-K+ATP酶系统的两个位点发生共价结合从而抑制胃酸[1-2],临床中多种药物都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更有甚者会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胃酸反流等[3],因此质子泵抑制成为临床常用药物,这些药物经过同一根输液管时有时会出现药物色泽或者絮状沉淀等变化[4-5],因此,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其他几类药物混合之后的稳定性能够提高临床的用药安全。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用药安全评价的试验研究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用药安全评价的试验研究周艳艳;张俊明;郑国安【期刊名称】《科技广场》【年(卷),期】2011(000)011【摘要】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制剂用药的安全性。
方法:按照国家SFDA颁发的《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局部血管刺激性、肌肉刺激性、溶血性和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
结果:①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耳缘静脉点滴给药浓度为0.04g/ml,给药容积为2ml/kg时,对试验兔血管无刺激性;②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肌肉注射给药浓度为0.25g/ml,给药容积为0.5ml/只时,对试验兔肌肉无刺激性;③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药物浓度为0.04g/ml,在体外试验条件下无溶血反应及红细胞凝聚反应;④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致敏剂量为0.067和0.133g/kg,激发剂量为0.067和0.133g/kg时,对豚鼠无主动全身过敏性反应。
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试验条件下无血管和肌肉刺激性、无溶血性及过敏性反应。
【总页数】4页(P28-31)【作者】周艳艳;张俊明;郑国安【作者单位】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相关文献】1.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局部用药安全评价试验研究 [J], 张俊明;丁琦;王丽华;李良;郑国安;徐丽瑛2.合理应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注射用头孢三嗪 [J], 王锋;袁瑞林;武冬花3.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配伍稳定性考察 [J], 朱雪松;钟基大;王启斌;郑芳4.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无菌检查验证方法研究 [J], 董超琪5.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娄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面广 ,数量较多 ,占卫生人员的 比例大 ( 如美军 19财 年有 卫生专 97
业兵7 8 8 ,占卫生人员总数 的7 . %) ,且担 负着平时 医疗 、护 3 1人 48 6
参考文 献 [ 崔激 , 1 】 张宇辉 , 国成 等 . 战区卫 生士 官 队伍 现状调 查 [ . 军 支 某 J海 ]
实验研究
注射用头孢 唑肟钠与阿昔洛 韦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陈 阳建
【 要】 目的 考 察注射 用头袍 唑肟 钠 与注射 用阿昔 洛 韦在 O % 氯化 钠注射 液 中的配伍稳 定性。方 法 于 2 ’ 摘 . 9 5c条件 下采 用紫外 分光光度 法
测定 注射 用 头孢 唑肟 钠 与 阿昔 洛 韦在 配伍 液 中的含 量 ,并观 察 配伍 液 的外观 、p 值、微 粒 数及 紫外 吸 收光谱 的 变化 。结果 两药 配伍 在 H 8 h内含量 稳 定 ,配伍 液外 观 、p 值 、微 柱数 及紫外吸 收 光谱 均无 明显 变化。结 论 注射 用头孢 唑肟钠 与 阿昔洛 韦在 0 % 氯化钠 注射 液 中 H . 9
队) . : 军 出版 社,081517 [ 北京 解放 M】 2 0: .6. 6
[] 中 国人 民解放 军总 后 勤部 卫生 部 . 队卫 生 战备 训练 教材 [ . 3 部 M】
北 京: 放军 出版社 , 0 . 解 2 0 0
[] Whto J wel J S i e q ie ns o ussdpo e 4 i mbJ, c Ne lK . klste urmet r re e lyd l r f n
医学 杂志,0 9 0 1: .8 2 0 , () 65 . 3 5
理 、防疫 、卫 勤等任务 ,战时又是战斗一 线救治 的主力军 ,因此 ,各
国军 队均非常重视卫生兵 的培 训。如美军从2 01提高 到9W 。但 由于 国情 不同,国外对 军队 1 和9C 1
业兵继续教 育缺乏有效支撑 。
到很好的组织与实施。卫生专业兵复训工作必须结合基层实际,摸索
出不 同模式。如再教育复训模 式:一 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 突破 口;二 是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 ,特 别是通过模拟实 战演 练,强
化卫生员的战备意识 ;三是着重培养业务 骨干 ;四是加大心理 卫生训
[ 】 L u e Ke 5 o g eD, mme M,y c . n o aieme ia ii rT L n hJ An in v t dc l vl v c —
mi a pr o a i rg m[ . l d 0 7 7 ( : 5 0 . l r o e t nW i n p r J MiMe , 0 , 2 ) 0 - 9 iy t a i n g o a ] 2 l 22 2
考核与动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
“ 换岗交流”措 施,做 好再 教育的延伸工作 。通 过对卫生员复训 的做 法进行 总结,认 为复 训可以加强卫生员责任 心,逐年提高卫生员文化
程度和业务能力 ,促进 了部 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的提高 ,而且保证 了
卫生员队伍建设 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2外 军卫 生专业兵 培训研 究现 状
卫生人员开展的教育培训方法 亦不尽相同 。如对 医生、护士 、军 队人 员的整体培训 ,特 别是对战场大量 伤员的救 治培 训 ,以及 掌握处理 】 伤病员所需的医疗设施与 资源培 训。以及采用军 民结合 模式培训军 队 应急救助卫生员的方式 。 】
[] 中 国人 民解放 军总 后 勤部 军事交 通运 输部 、卫 生部 . 2 中国人 民 解放 军陆 军军 事训 练与考 核 大纲( 车驾 驶员和 卫生 员训 练大 汽
练力度 ,五是认真落实考核评定制度 ;六 是制定一级士官和卫生员 的
为此 ,需要根 据军委 《 深化士官 制度改革方案》 ,对初 、中级卫
生士官复 训工作进行系统研究 。分析 军区、军兵种卫生专业兵 ( 包括
义务兵与初 、中、高级卫生士官 )复 训现状 ,总结 地方初级救护训练 相关经验 , 鉴外军同类培训方 案,对 任务 部队初 、中级卫生士官复 借 训课 目、复 训实施方案及效果评价开展研究 。藉 此 ,规范初、中级卫 生士官复训 内容 、时间、条件 、标准和考核 ,使初 、中级卫 生士 官通 过训练能真正发挥 “ 平时是部 队伤病 防治 的初诊 医生,战时是火 线抢 救的技术骨干” 的职 能,并为卫勤机关对师 以下部 队卫生专业兵静态
7 I O 实验研 究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8月第 8 第 2 期 G i f hn Mein ,u ut00V1 , o 2 00 卷 2 ue Ci do a d i A gs2 1,o. N . ce 8 2 教学设备 落后且 不足 ,卫生专业兵复 训工作 得不到有效落实 ,且在总 结性 评价过程 中没有形成 规范 、系统和统一 的评价体系 ,导致卫生 专
3 卫生 士官复训 研究 分析
综上所述 ,我军卫生 专业 兵教育培训研 究工作多数集 中在 卫生员 新训 、卫生士官学 历教育 、卫生士官继 续教 育等方面 。而师 以下部队 在卫生专业兵 ,尤其是 初、中级卫生士官复 训的实施过程 中,由于 缺 乏规范的实施方案及考核 评估 ,加之师资力量 薄弱、训练水平较低 、
w t ne p dt n r d a u ib sd o so s er e [ . i a x e io ayme i l nt ae nl sn a dJ h i c e l n ] C iC r us l ot A 2 0 r 01: ・2 r a N r C i N r m, 8 , () 32 . t e n h 0 Ma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