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第六部分量子物理基础习题

第六部分 量子物理基础 习题:1.从普朗克公式推导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提示:15143π=-⎰∞dx e xx)解:λλπλλλd e hc d T M T M T k hc⎰⎰∞-∞-==52000112),()(令x Tk hc =λ,则dx kTxhc d 2-=λ,所以442545034234025252015212)(11)(2112)(TTch kdxexTc h k dxkTxhc e hckTx hc d e hc T M xxT k hcσπππλλπλ=⋅⋅=-=--=-=⎰⎰⎰∞∞∞-证毕。
2.实验测得太阳辐射波谱中峰值波长nm m 490=λ,试估算太阳的表面温度。
解:由维恩位移定律b T m =λ得到K bT m3931091.51049010897.2⨯⨯⨯==--=λ3.波长为450nm 的单色光射到纯钠的表面上(钠的逸出功A =2.29eV ),求: (1)这种光的光子能量和动量; (2)光电子逸出钠表面时的动能。
解:(1) 2.76eV J 1042.4104501031063.6199834==--⨯⨯⨯⨯⨯===-λhchv Es m /kg 1047.1104501063.6hp 27934⋅⨯⨯⨯---===λ(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初动能为eV A hv E k 47.029.276.2=-=-=4.铝的逸出功是4.2eV ,现用波长nm 200=λ的紫外光照射铝表面。
试求: (1)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2)截止电压; (3)铝的红限频率。
解:(1)由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J 102.3106.12.4102001031063.619199834----=⨯⨯⨯-⨯⨯⨯⨯=-=-=A hcA hv E k λ(2)截止电压V 0.2106.1102.319190=--⨯⨯==eE V k(3)红限频率Hz 1001.11063.6106.12.41534190⨯=⨯⨯⨯==--hA v5.在一次康普顿散射中,传递给电子的最大能量为MeV E 045.0=∆,试求入射光子的波长。
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第三轮通知

哈尔滨工业 碳碳不饱和键参与的光化学反应
大学
南昌航空大 Radical Functionalization of C-H Bonds using
学
Visible Light Photoredox CatalyΒιβλιοθήκη is理化技术研究所
利用蒽光二聚/解聚策略合成碳纳米环
浙江大学 可见光促进含氮自由基离子的反应研究
组织委员会 主 任 杨国强 副主任 王为 吴骊珠 委 员 吕功煊 陈彬 刘强 余彩兰 会务组 刘强 田秋苹 邵向锋 丁勇 舒兴中 王强
三、会议安排
1、本次会议将在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其中 8 月 21 日为
会议报到和注册日,会议将于 8 月 22 日 8 点 10 分开幕, 8 月 24 日 16 点 30 分闭幕。 2、本次会议收到会议论文 326 篇。由于会议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组委会认真讨
16:30-17:00
I-04 马昌期
苏州纳米技 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本征光诱导快速衰减过
术与纳米仿 生研究所 程机理研究
17:00 -17:20 O-03 费泓涵 同济大学
阳离子型卤化铅材料的基态宽带白光性能研 究
17:20 -17:40 O-04 王 强 兰州大学 二维材料激发态的时间分辨光谱研究
二、组织结构
学术委员会 主任 姚建年 副主任 李嫕 王雪松 委 员 成会明 陈彬 崔光磊 董宇平 傅文甫 付贤智 方维海 房喻 樊春海 高云华 黄春辉 黄维 江华 江云宝 李灿 李富友 李述汤 李嫕 林原 吕功煊 孟庆波 彭孝军 邱勇 任咏华 孙立成 田禾 唐 波 唐本忠 汪鹏飞 王鹏 王双青 王雪松 翁羽翔 吴骊 珠 肖文精 姚建年 杨清正 支志明 张宝文 张德清 张建 张丽萍 张希 张晓宏 张铁 锐 赵进才 赵新生
“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第一轮通知

“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第一轮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分析化学》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会议将于2015年8月13日至16日在长春召开。
会议将特邀国际著名电分析化学家报告最新的研究进展。
会议语言为英语,欢迎参加。
本次会议采取网上投稿和注册,如提出报告,请提交英文摘要一份。
【总页数】1页(P318-31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第一轮通知) [J],
2.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J],
3.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J],
4.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J],
5.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第18卷)总目次(第16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第18卷)总目次(第1~6期)───────────────────────────────第1期VK3水溶液脉冲辐解与激光光解的光谱学研究……………陈家富,姚思德,张志成,张曼维,汪世龙(1)环糊精胺衍生物-Cu2+-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园二色性研究………………胡靖,张宏伟,申宝剑(6) Ca3Al2M3O12(M=Si,Ge)石榴石中Ce3+离子的荧光光谱…………………………………袁剑辉,刘行仁(11)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光谱研究……汪世龙,姚思德,王玫,张志成,张曼维,李前荣,宋子台(15) 苯酚和邻苯二酚同步及导数-同步荧光光谱解析…………………………唐波,何锡文,沈含熙(21)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对阿斯匹林荧光增强作用的研究…………查建蓬,王云志,吉燕彤,王维庆(27) 醇引起酵母醇脱氢酶构象变化的光谱研究…………………………………………张强,袁静明(30) 消荧光现象与表面谐波产生……………………………李祥生,张孟,郇宜贤,王应宗,付克德(34) 心得宁的丹磺酰氯衍生-室温磷光分析……………………………………童爱军,吴应光,李隆弟(38) GC/FTIR与GC/MS法联合分析空气中有机污染物…………………刘密新,吴筑平,杨成对,毛丽哈(43)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酮的特征红外光谱……………胡皆汉,许永廷,朱再明,张俊杰(46) 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氮)代缩酮的紫外光谱……………………………………胡皆汉,郑学仿,程国宝,朱再明,许永廷,张爱莲,王孝敏(49) 红外光谱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吴景贵,席时权,姜岩(52) 新疆托克逊膨润土胶体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刘彬(58) 高纯氧化镧中微量稀土杂质的化学光谱法测定…………………王淑英,李武帅,晏学晨,彭春林(63) 发射光谱法测定ITO透明导电膜的Sn/In…………………………………郭庆林,张金平,杨志平(6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钐中非稀土杂质铜、铁、钙和镍…………………………………………………………………………王家风,默丽萍,周正敏(70) 悬浮进样探针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铍的研究………………侯书恩,常诚(73) 食品中无机锗与锗-132的分别测定…………………………………………………陈青川,杨惠芬(77) 钼盐涂覆-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中微量铝的研究………………卜海富,孙昕(81) 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纯氧化钐中的铜和铅………………霍广进,闫俊英,王家风(85) 快速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痕量铅和镉…………………………………邬家祥(88) 男性型秃发患者与健康人发中微量元素锌、铜、铁和锰含量的测定………………………………………………………金伟,朱志国,邬淑杭,张显华,周勋念(91) 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头发样中铝…………赖家平,姚廷伸(94) Si(Li)谱仪测量X射线荧光谱中Cr Kβ谱线化学位移的探索………………………………………………………彭良强,魏成连,刘亚雯,张天保,吴强(98) 用通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铬的的形态分析……………………………………张香荣,谭秉和(101) 遗传算法在EXAFS谱图解析中的应用……………………………………邵学广,崔光磊,赵贵文(106) EDXRF外推回归法测定白色K金饰品中Ni和Pd的含量...............................................................郑荣华,张文芳,李叶农,黄近丹,杨德辉(110) 湿法消化荧光法测定蔬菜中的微量锗...................................................武兴德,苑秋妍(116) 单光栅等效双光栅型SISAM最佳仪器参量的确定...........................赵东晖,杨性愉,冯启元(11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新应用的探讨......................................................赵珍义,陈华(124)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 (109)第2期Ⅱ-Ⅵ族稀磁半导体Cd1-x Mn x Te/Cd1-y Mn y Te超晶格的光调制反射谱的研究………李海涛,李晓莅,陈唏,刘继周,陈辰嘉,王学忠,韩一龙,林春,凌震,王迅(129) 腔衰荡吸收多指数模型研究…………………马辉,董国轩,何秋荣,朱方强,姜开利,陈瓞延(135) 用光波导方法测量Ⅱ-Ⅵ族半导体的光学非线性和光学双稳…………郑著宏,关郑平,范希武(139) YAlO3∶(Nd3+,Lu3+)单晶的各向异性吸收光谱…………张兴宏,江炳熙,徐建成,林秀华,王占国(144) 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层柱相互作用的光电子能谱研究…………………………………李兴林(149) 时间分辨傅氏变换红外光谱方法中的定时直流成分……………………………李红志,孔繁敖(152) 红外光谱法研究仲辛醇氧化反应……………张国宝,赵根锁,王颖,张青枝,张深松,鲁富贵(158) 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羟自由基与红细胞膜脂和膜蛋白二级结构的作用机制……………………………………周群,孙素琴,张声俊,胡鑫尧,黄益民,赵辉,刘丹晶(162) FTIR和1H NMR法研究嵌段聚氨酯的结构………李春荣,杨永红,赵玉军,黄琴华,黄家贤,韩敏(167) 发粉红色荧光的含铽络合物光谱表征………赵莹,谢大弢,吴瑾光,姚光庆,宋增福,徐光宪(173) 掺Er凝胶玻璃中Er离子发光性质的研究…………………谢大弢,吴瑾光,徐端夫,胡天斗,周维金,徐光宪,王启明,杨沁清,雷宏兵(177) 磷酸根与磷酸基水化作用之比较——红外光谱研究………………………………………………………李泉,刘大春,翁诗甫,施鼐,吴瑾光(182) 胆红素-氟化钡体系固相研磨反应的红外光谱研究……………………杨展澜,翁诗甫,吴瑾光(187) LC-GC/FTIR联用方法分析丙二酸二乙酯中的污染物……………………………黄威东,陈吉平(191) 矩阵投影算法用于校正ICP-AES中的光谱干扰………孙大海,张志刚,庄峙厦,谷胜,王小如(194) 用Hα线研究Freon12(CF2CCl2)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电子密度的影响——ICP技术在危险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陈登云,孙大海,应海,杨芃原,王小如,Frank.S.C.Lee(199) 一种新型微波等离子体增强辉光放电光源基本特性的研究……………………………………………李一木,杜朝晖,段忆翔,张寒琦,金钦汉,刘鸿石(205) 辉光放电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陶世权,陈瓞延(209) 石墨探针技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人发中痕量锰…………………………周立群,葛伊莉(214) 大豆及豆制品中微量元素的光谱测定…………………彭珊珊,张霖霖,姚素楠,赵淑华,黄婷(217) 自制氢化物发生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样品中Bi的含量…………王孙准,刘满英,杨俊英(220) 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植物中的硫……………………………………何承顺,汪军,范晖(223) 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镉………………………………………………王淑俊(227) 自编数据处理程序与PW1404型X荧光光谱仪的接口软件LLLZ的研究与应用(Ⅱ) …………………………………………………………………………刘千钧,李兵,罗重庆(230) 钕与3-甲氧基苯甲酸和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表征……………………………………………………………………………李夏,杨永丽,王繁泓(234) 血浆和组织中皮质酮的荧光测定法………………………………………………熊忠,索有瑞(237) 新试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NPT)与钯(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和应用………………………………………………………………马东兰,蒋玲,李建平,王玉炉(240) 聚酰胺富集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金和银…………………………………………………石威(244)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双波长标准加入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锗和钼…………………………………………………………………………郭忠先,黎明波,张淑云(247)三氟乙酰丙酮-Gd(Ⅲ)-CTMAB配合物体系荧光法研究及应用........................................................................倪其道,张银汉,宋子台,吕宇声(252) 第五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组委会通知 (14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科技期刊被引用频次及影响因子排行表 (176)《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连续五年入选《EI》 (186)江西省光谱学会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208)第3期三维立体显示——频率上转换研究的新进展……………………………………陈晓波,张光寅,李美仙,冯衍,侯延冰,郝昭,宋峰,王玉堂,付便翔,李明,胡仁元,孟广政,孙寅官,宋增福(257) 含磷杂环化合物的光电子能谱和质谱研究(Ⅰ)…………………………………李兴林,宋风瑞(261) 激光等离子体软X光源8~20 nm光谱辐射研究……………………………………………郭玉彬(265) 水、旱稻品种叶片光谱的初步研究………………………………………彭运生,王化琪,何道根(269) 类镓等电子序列ZrⅩ-RhⅩⅤ离子的4s24p-4s24d、4s24p-4s4p2、4s24p-4s25s、4p3-4s25s以及4s4p2-4p3跃迁谱线和振子强度的理论计算…………………………………蔡灵仓,李孝昌(273) CH3D分子3V2泛频态高分辨红外光谱的振动分析…………………………………周泽义,朱清时(279) 抗癌新药安吖啶的近红外拉曼光谱及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田惠军,刘炳玉,宋占军,沈世杰,韩纠缦,方炎(289) 香兰素对甲苯胺希夫碱稀土配合物的红外光声光谱………………………………………………………师同顺,刘国发,滕永富,于连香,徐春放(293) 六亚甲基桥连的希夫碱及其锰(Ⅲ)络合物催化剂的红外光谱研究………………………………………………………季生福,李树本,张如洲,张昕,张玉东(298) 鲱精DNA纤维水合状态的振动谱特征………………………………………………余多慰,柯惟中(303) 珍珠和贝壳珍珠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陶靖,徐怡庄,翁诗甫,吴瑾光,徐端夫(307) TBP对部分皂化的DMHPA-正庚烷体系及萃取稀土有机相的影响…………………沈玉华,谢安建(3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麻黄汤冲剂分析中的应用…………………………………张进治,汪瑗(315) 氟里昂(CF2Cl2)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放电特性的影响——ICP技术在危险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陈登云,王小如,陈薇,杨芃原,Lee Frank S.C.(319) ICP-AES分析中干扰及其校正方法的进展(Ⅰ)……………………………………李帆,范健(325) 相互干扰系数法校正ICP-AES多元素同时分析的光谱干扰………………………………………………………………金泽祥,陈柏林,江惠坚,汤志勇(329) 因子分析法校正ICP-AES中光谱干扰及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张卓勇,刘思东(334) 简易OMA系统在钢样成分快速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杨灿珠,林理忠,文小明,徐慧(334) 空气-氩气混合气冷却ICP中镁、铬、镉、锰四种元素的谱线强度和信背比的测定………………………………………………………李义久,曾新平,王玫,吴斌,倪亚明(343) 缝管捕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Pb、Cu和Cd………………………………………………………钱沙华,黄淦泉,杨海燕,康辉,文强(34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锗…………………………………………程听大,孙昕(351) 氢氧化铝共沉淀浮选石墨炉原子吸收测水中铬(Ⅲ)与铬(Ⅵ)…………李琳,冯易君,黄淦泉(354)动物骨中痕量元素铅和镉测定方法的研究……………卜海富,周健,刘玉萍,孙昕,张胜义(359)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毒害元素铅...................................................邹明强,王大宁,陈明岩,贾睿,曲忠文,郑衍生(36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基体效应的数学校正方法新探.....................谭秉和,龚武,孙伟莹(366) 多组分水溶液中的石油磺酸盐与OP-10的荧光发射光谱..................毕只初,叶建平,俞稼镛(372)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桐油掺混的研究........................朱炳辉,莫金垣,黄润心(376) Co(Ⅱ)、Ni(Ⅱ)非有机溶剂液-液萃取行为的研究........................张振新,邓凡政,石影(381) 黑龙江省光谱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292)黑龙江省光谱学会通知 (318)第五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组委会通知 (32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科技期刊被引用频次及影响因子排行表 (362)第4期PPV衍生物/C60薄膜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钱江,单福凯,钱士雄,蔡志岗,余英丰,崔峻,李善君(385) Tm3+和Yb3+共掺五磷酸盐非晶中的间接敏化上转换………冯衍,陈晓波,李昆,宋峰,毕诗章,李美仙,张光寅,宋增福,孟广政,孙寅官(390) 利用时域递归辅助变量法计算极光激发参数………………………………………………常鸿森(394) 芳香族共聚酯液晶的椭圆偏振光谱与光学性质的研究……………………………………………方鲲,许家瑞,麦堪成,王晓,李秋俊,莫党(399) 液体中R6G和R110分子的高灵敏探测…………………………马万云,熊京,蔚舰,张亮,刘岗,王树虎,文克玲,陈瓞延(404) 类氧离子能级的递推公式…………………………………………………………许宗荣,高艳玲(408) 不同气压背景下激光烧蚀Al靶产生等离子体特性分析………满宝元,王公堂,刘爱华,王象泰(411) CsCu2I3薄膜的制备及其吸收谱的研究……………………………………孙家林,孙海锋,李师群(416) 胶束形成前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罗丹明R6G相互作用的研究………………………黄传敬,陈立国(420) 9-甲氧基苯并氧杂蒽-3,4-二甲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红外光谱的研究………………………………………………………张华,赵同丰,王璧人,赵德丰,李继(425) 甲烷的拉曼光谱特征………………………………………………………………李维华,段玉然(429)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对不同激发波长和频移的拉曼带强度的影响………………………………………………………富光华,张春平,张光寅,张东梅,张仁江(432) 准分子激光激发的快速光谱分析…………………………………………杨灿珠,文小明,林理忠(437) ICP-AES测定Ta中杂质元素…………………………………………………………李帆,范健(440) 石墨探针直接收集和石墨探针炉原子吸收法测定APM中痕量镉………………………………………………………………葛伊莉,周立群,张必成,蔡火操(446) 原子吸收法测定饮料中总酸度…………………………王吉德,何梅,王丽,宋启军,彭秧(450) 悬浮液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铋的研究…………………………………………………………………………李光道,汤志勇,金泽祥(453) 循环富集-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痕量汞的研究……………………………………………邹明强,贾睿,曲忠文,王大宁,张锁秦,张燮(45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盐酸脱氧土霉素中的铁………………………………董银根,沈惠君(461) 6-磺酰香豆素-β-CD的合成及分子识别性质初探………………………赵瑜,李隆弟,童爱君(464)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用于有机反应动力学研究……………………………………………张卓勇,刘思东,李宝环,田尚衣,刘群,谢忠巍(468) 金属卟啉螯合体系偏最小二乘荧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锌镉铅………………………………………………………………丁亚平,吴庆生,程丽娅,王心伟(472) 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度术研究…………………………………………………钟建华(477) 高铁还原法测定沙棘果实中抗坏血酸及其稳定性………………………………吴丹,汪硕(481) 血清钙的甲基百里香酚蓝测定法………………………………杨彩琴,刘伟娜,赵志弘,吴海燕(485) 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甲硝唑和维生素B6的研究…………………张淑芳,李怀娜,张冬梅,周奇志(488) 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测定铂………………………………………刘保生,陈彩萍,左本成(492) 荷移反应用于对氨基水杨酸钠的测定…………………………李世芳,郑台,徐变珍,赵凤林(496) 三维荧光法在石油污染鉴别中的应用……………………………………周长征,李秀云,宋延博(500) 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Y1-x Ce x Ba2Cu3O y中的钇铈钡铜........................................................................毛振伟,陈树榆,石磊,周贵恩(503) 普适分光光度新方法研究.............................................刘国民,王黎,赵杉林,沈春玉(507) 《分析试验室》1999年征订启事 (431)欢迎订阅《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449)欢迎订阅《分析化学文摘》 (456)《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1999年征订启事 (460)欢迎订阅《岩矿测试》 (484)《地质实验室》1999年征订启事 (499)敬告读者著作者 (511)第5期利用激光激发原子荧光光谱方法分析海洋沉积物样品中的痕量钯…………………………薛猛,林琴如,马万云,张骏,衣嵘,文克玲,吉望西,陈瓞延(513) L-fucose的光谱研究………………………………………………………刘汉朋,邓希贤,方维海(516) La(Ⅲ)、Gd(Ⅲ)、Tb(Ⅲ)8-羟基喹啉固体配合物的光声光谱与弛豫过程………………………………………………………………苏庆德,杨跃涛,吕敬慈,赵贵文(519) 钌多氢化合物的低温FTIR光谱研究………………………………………刘省明,索全伶,殷元骐(523) 胃肠道正常组织与相应肿瘤组织结构的FTIR光谱研究………………………………………………………彭卿,徐怡庄,李维红,周孝思,吴瑾光(528) CH35Cl3和CH35Cl237Cl分子V=3的傅里叶变换光谱研究……………………………杨生福,朱清时(532)振动光谱法研究γ-球蛋白同银(I)离子的作用…………………………张朝平,胡宗超,罗玉萍(537) 吡唑啉类新型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红外光谱和荧光性能………………………………………………………………冼远芳,李东风,李海东,孙书菊(543) 海藻酸钠溶液溶胶-凝胶相转变过程的光谱学研究……………………………………………郑洪河,王利亚,张虎成,张庆芝,杨书廷,王键吉(547) 斯蒂酚酸铅制备反应的分子光谱研究…………………………张玉奇,郑泽根,郑怀礼,谢书诚(551) 2,5-二(甲基苯基)-1,3,4-噁二唑的红外光谱特性………………………………………吴甘霖(556) 稀土元素原子发射光谱及其谱线干扰的高分辨率ICP-AES研究——Ⅲ镝基体对其他稀土元素的光谱干扰………………………………………………应海,杨芃原,张志刚,谷胜,王小如,黄本立(559)发射光谱法研究微波增强微秒级脉冲辉光放电中样品原子的激发和扩散过程……………………………………………苏永选,杨芃原,陈登云,周振,王小如,黄本立(56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鲨鱼软骨中的微量元素………………邓必阳,张展霞(570) ICP-AES直接测定钨产品中杂质元素……………………………………杨秀环,汪丽,唐宝英,张展霞,贺柏龄,李劲枝,彭彤彤(576) ICP-AES法测定锌及其化合物中的杂质元素………………………………………邱红莲,刘继升(580) 微波溶样-ICP/MS法测定稻中15种痕量稀土元素………………刘明,刘虎生,王耐芬,王小燕(583) ICP-AES分析中干扰及其校正方法的进展(Ⅱ)……………………………………李帆,范健(587) 环境水中微量硫酸根离子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范世华,方肇伦(590) 萃取色谱在线预浓集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银…………袁园,郭小伟(593) 增感效应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金属铜中微量铅…………………孙汉文,陈兰菊,孙建民(597) MBM新型螯合纤维素富集原子吸收测定痕量铅、镉、铜和镍………………………………陈中兰(60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ET树脂及成型品中的锑……………………………王丽玲,白艳玲(606) 掠射技术与X射线荧光分析…………………………………………………………刘亚雯,肖辉(609) 石棉红花岗石与芝麻白花岗石的光谱的研究………………………………………………刘小珍(614) 超分子组合流体室温磷光现象(Ⅱ)——醇对环糊精/碘代乙基联苯/溴代环己烷体系室温磷光的影响…………………………………………………………………………朱渝萍,李隆弟,童爱军(617) 用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分析α-羰基烯酮环二硫代缩酮化合物...............................................................张卓勇,刘思东,李宝环,田尚衣,刘群(622) 一种双光路单探头吸收光谱同时测量方法....................................文小明,林理忠,吴映虹(626) Cu2+与胆固醇相互作用的光谱分析研究.......................................宋仲容,曹槐,刘世熙(629) 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苯酚和间苯二酚.....................胡敬田,杨景和,马文元,韩荣江(633) 活血逐瘀颗粒剂中芍药甙的含量测定...................................................白雁,李喜凤(637) 《分析试验室》1999年征订启事 (527)欢迎订阅《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36)欢迎订阅《分析化学文摘》 (546)敬告读者著作者 (555)《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1999年征订启事 (575)欢迎订阅《岩矿测试》 (579)《地质实验室》1999年征订启事 (582)欢迎订阅1999年《分析化学》 (613)学术会议资料.............................................................................................(616)(621)第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一轮) (632)第6期激光单分子探测的实验研究…………张亮,刘岗,马万云,文克玲,赵峰,王树虎,陈瓞延(641) Ca8Mg(SiO4)4Cl2中Ce3+和Eu2+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林海,林久令,刘行仁(645)差谱技术用于实时遥测化学蒸气微弱光谱………………………………………张骏,荀毓龙(649)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研究传能反应产物振动布居中的应用……………………………………………邹胜利,刘传朴,郭敬忠,顾月姝,李学初,徐大东(654) Hα线观测CT-6B托卡马克交流运行时的等离子体行为…………………………董丽芳,王龙(658)C42〈Al〉C32〈Si〉等混合物吸收光谱特性………………………………………………………陈万湘(663) 微分消卷积法提高重迭谱图的分辨率……………………………………方建兴,吴茂成,王定兴(666) 光谱法研究N-烃基吖啶满和10,10’-二烃基-9,9’-联二吖啶烯的氧化反应…………………………………………………………………………宋化灿,英柏宁,邹世春(669) 光热偏转光谱检测水中氟离子含量…………………………………………………………郑崇伟(673) 不同溶剂中钯电极上硝基苯游离基的现场检测…………………………朱先军,吴仲达,王红森(677)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有机环境污染物紫外光谱库检索…………张卓勇,刘思东,丁保军,丁蕴铮(680) ICP-AES初级专家系统中的谱线干扰校正的研究………………应海,杨芃原,王小如,黄本立(687) 二冲程气油机燃烧混合油时着火时刻的火焰光谱分析………………………………………………………盛凯夫,宁炜,张国军,陈小迅,王仲芝(693) 用于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机理研究的方法……………………姚金玉,戴青山,谢文兵,马戈(696) 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痕量硒………………………………谢文兵,姚金玉,马戈(70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麦芽粉中的锗和硒………………………………………舒永红,牟德海(703) 煤中硫化物硫的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孙贤祥(707) 聚合松香中锌含量的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试研究……………………………伍正清,孙彩云(711) 肿瘤患者血清中钴元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程听大,孙昕,张胜义(715)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钢铁中痕量硒和碲………………郭德济,黎柳升,王光明(719) 利用吸附有双硫腙的微晶萘萃取色层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铜.................................何海诚,巨振海(724)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鼠肺组织总钙....................................任建敏,杨明莉,魏泽英,向明章(727) 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高灵敏度燃烧器................................................冯秀文,杨玉琴(731) 用普通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铁价态的定量分析...........................龚武,谭秉和,邵光玓(734) 催化剂原料高岭土的XRF分析...................................................包生祥,王志红,荣丽梅(739) 不除氧条件下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测定喹啉..............................陈小康,牟兰,李隆弟(742) 大亚湾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特征.................................俞天智,滕秀兰,杜金州,陶祖贻(746) meso-四(4-磺基苯基)卟啉(TPPS)在微乳液中的行为研究......吴星,袁诗海,施巧芳,郭荣(751) 碘-四氯化碳萃取光度法间接测定痕量草酸根...................................................沈友(756) 铁(Ⅱ)硫代巴比妥酸-NO2-显色反应............................................................黄选忠(759) 1998年总目次 (762)国内科技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物理学类 (653)国内科技期刊各学科按影响因子排序 (662)国内科技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化学类 (676)科技书讯 (686)敬告读者著作者 (718)。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几位任课教师在每届开始时都要集体讨论决定各章授课学时和授课内容,在授课期间都不断交流授课进度和授课补充内容,并对习题的批改和辅导答疑也经常交流一些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期中和期末考试则都是集体讨论决定出考卷和集体批改试卷,都采用统一标准给学生试卷成绩;而最后的学生总成绩一般都考虑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而给出的。
第三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5学时)1.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2.原子吸收仪器装置(光源特性、原子化器等);3.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对比及干扰消除等);4.原子荧光光谱法原理和仪器;5.原子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四章:紫外可见光谱法(3学时)1.分子光谱概述;2.化合物电子光谱的产生(跃迁类型、生色团和助色团等);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4.紫外可见光谱法及其应用(朗伯-比尔定律等);5.几类有机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推算。
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措施
1、质量控制标准
1)控制学生上课率:每次上课实行点名制或对院学生工作组规定的每次课由各班学习委员查报的实到人数和缺勤人员进行签名制度,以保证上课率在90%以上。
2)批改作业坚持不断,保证上交作业人数率:每次上课后给学生留一些课后的习题作业,待下次上课时收交,由教师或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学实习研究生批改后记入平时成绩,再上课时由教师进行评说并对疑难题进行集体讲授和释疑,以保证交作业人数在90%以上。
3)抓好期中和期末考试,保证及格率:每逢期中和期末考试,任课教师都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答疑,针对有共性的疑难问题,采用集中讲解的办法来解决,特别对平时成绩差的一些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办法和采用重点补习的办法,以保证及格率在90%以上。
4)后次复习前次的内容,巩固知识的持久性:每次上课时都强调复述一下前次所讲内容的要点,待考试前再集中总结归纳一下所学的内容要点,以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参加考试。特别是对本课程所涉及到其它课程内容,或后面章节要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时,也要反复不断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持久连续性。
微腔光子学探讨

理科学学院院长张国权教授致开幕辞,介绍了南开
由预应变的纳米薄膜自主装而形成的微管腔,在卷
大学和物理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对各位参会代表 起的介质纳米薄膜中同样支持WGM。由于微管腔
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超薄的腔壁,光学பைடு நூலகம்逝场从腔表面向外有很大的延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杨 伸,这使得腔模式与周围介质可有效地进行相互作
本次会议上,有来自美国、德国以及全国各地的 6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百余位
现象的发现和技术难题的突破提供了众多机会。她 还指出,奇异点(Exceptional Point,EP)是非厄米系统 中的特殊简并点,在该点处系统的本征值和相应的 本征态同时简并;在宇称-时间(Parity-Time, PT)对 称系统中,EP对应着PT对称性破缺的临界点。基于 WGM微腔在EP附近的独特物理性质,实现了许多 新奇的应用,例如由损耗诱导的激光、激光手性调 控、通过光学手段对声子激光器线宽进行调控以及 增强灵敏度传感等。
学术前沿
微腔光子学探讨
制糖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制糖工程论文参考文献一、制糖工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制糖工程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年6期.梁欣泉.陆登俊.杭方学.[2].指导制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7期.郭海蓉.任二芳.麻少莹.[3].制糖工程专业《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7期.郭海蓉.陆海勤.[4].制糖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刍议.《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1期.孙卫东.[5].制糖技术及装备的进展《食品工业科技》.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7期.马海乐.[7].制糖技术及装备的进展(三).《广西糖业》.2014年4期.刘长战.郭凯.唐云.闵亚光.[8].制糖技术及装备的进展(二).《广西糖业》.2014年2期.郭建信.袁杰.李启.闵亚光.[9].制糖技术及装备的进展(一).《广西糖业》.2014年1期.李天毅.杨志宏.赵振文.闵亚光.[10].制糖工程《科技论文电脑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年4期.朱思明.朱良.于淑娟.扶雄.二、制糖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螺旋藻活性肽的制备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杨磊.工学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09(学位年度)[2].糖厂蒸发热力方案与加热、煮糖关联优化的研究.作者:卢隆飞.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4(学位年度)[3].右旋糖酐酶在制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岑成福.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4(学位年度)[4].葡聚糖对亚硫酸法制糖工艺过程影响的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莫柳珍.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2(学位年度)[5].细丽毛壳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酶的工艺条件优化及应用研究.作者:麻少莹.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4(学位年度)[6].蔗髓压缩脱水实验研究.作者:张建珍.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5(学位年度)[7].蔗汁中亚硫酸钙的吸附特性及吸附过程Zeta电位变化的研究.作者:牛德宝.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8].机械力化学提高石灰乳质量及其在制糖生产中的应用.被引次数:1作者:谢伟.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1(学位年度)[9].国产近红外仪快速分析甘蔗制糖中间制品的初步应用研究.作者:李震宇.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1(学位年度)[10].糖厂二压汁高pH混凝及强化澄清研究.作者:玉泉.制糖工程广西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制糖工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制糖与糖工程领域的发展及现代膜分离控制技术研究.李琳.傅晓琴.郭祀远.于淑娟,20122012工业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研讨会[2]实施蔗糖“4331”工程巩固发展“中国糖都”.黄克,20112011年中国崇左蔗糖业发展大会[3]α葡聚糖酶在甘蔗制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陆海勤.郭海蓉.麻少莹.莫佳琳,20112011年中国崇左蔗糖业发展大会[4]葡聚糖对制糖化学管理中纯度测定的影响研究.莫柳珍.谢彩锋.陆海勤,20112011年中国崇左蔗糖业发展大会[5]"杰成"牌耐高温α淀粉酶和高转化率糖化酶在淀粉制糖工业中的应用. 宜兴杰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012001年淀粉衍生物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生产及应用技术交流展示会[6]浅析工程技术类学会在地方自主创新体建设中的作用以广西制糖学会为例.李凯,2014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2届年会[7]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在白砂糖快速分析中的应用.潘涛.梁家杰.陈星旦.胡愉华.熊德先.林喜令,2008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8]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蔗初压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潘涛.胡愉华.陈星旦.陈华舟.梁家杰.廖辛炎.唐明珊,2008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9]纯蔗糖溶液中葡聚糖浓度及分子量对蔗糖结晶的影响.,20112011年中国崇左蔗糖业发展大会[10]基于补料分批发酵的纤维素酶生产工艺控制.刘凯.王方忠.方诩.曲音波,20122012工业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研讨会。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15_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发光学报》第14_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184发光学报第 45 卷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15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发光学报》第14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15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发光学报》第14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3年12月17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会议以线上线下混合形式进行,刘益春院士、江风益院士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南佐治亚大学等国内外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四十余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第15届委员会是新老交替、承上启下,肩负着守正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发光分会荣誉主任、《发光学报》名誉主编、我国著名发光学家范希武研究员在致辞中回顾了发光分会的发展历程,并对发光分会和《发光学报》的未来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发光分会荣誉主任、《发光学报》名誉主编申德振研究员强调发光分会要关注与发光学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希望大家凝炼科学和技术问题,发挥发光分会的作用,把学会和学报办好。
发挥学会“发光科学家”之家作用,做好学会的主要工作。
发光分会主任刘益春院士充分肯定了学会在发光学领域的巨大影响力,阐述了发光学领域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号召大家做到“守正”和“创新”,发扬老一代“发光人”的光荣传统。
扎实做好“发光学”的基础、前沿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国家重大需求任务中凝炼“发光学”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变革性科学和技术问题,承担振兴我国发光学事业的使命。
张家骅研究员介绍了2023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发光会议的情况,分析探讨了国际发光学界的研究动态。
参会委员们就发光分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认为,发光分会要继续做好主办的全国学术会议,及时恢复因疫情影响的学术会议,进一步明确常委会委员和委员的责任分工,与时俱进,凝炼发光学领域的基础和前沿问题,采用大型会议与小型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学术研讨会议的质量、参与度和效能。
同时,加强学术研究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大科普与优秀科技人才的宣传与表彰力度,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 ie a 0,2 0 ;ac p e g 2 Re ev d M y 1 0 7 c e tdAu . 0,2 0 ) 0 7
Hale Waihona Puke *Co r s o d n u h r re p n ig a t o
第1 5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 第一轮通知 )
由中国光学学会和 中国化学会 主办 , 清华 大学 、 北京大学 、 北京师 范大学 、 京理工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院联合承 办 北 的“ 1 第 5届全 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 将于 2 0 , 0 8年 1 0月 1  ̄2 7 0日在北京清 华大学召开 。 这次 会议恰值 中国分 子光谱会议走过三 十年的历程 ,会议将本着继 往开来 、与时俱进 的精 神 , 全力展 示我国在分子光谱 及相关领 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 ,增进广大分子光谱科学工作者 和支持分 子光谱事业 的人们之 间的交流 与合作 , 促 进我 国分 子光谱 事业的发展 。 时我们将邀请 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到会作学术报告 ,同时还邀 请在分 子光谱界 作出突 出贡 届 献的老前 辈共庆我 国分子光谱 3 0年来取得 的成 就 , 这次会议是 我国在分子光谱学 术领域层次最高 , 学术 信息容量最大 , 加 参
Ke wo d Two d me so a o r l t n a ay i ;F u i rt a s o m fa e p c r s o y y rs - i n i n l r e a i n l ss o r r n f r i r r d s e to c p ;Na u a a b o f e c o e n t r lb m o i r b
we ei c n p c o sd r g h a ig u r m 0 t 2 ℃ 。wh c h we h tt e e wa o x d to e c i n i a u a a o r n o s iu u u i e tn p f o 5 o 1 0 n ih s o d t a h r sn t i a in r a t n n t r 1b mb o o o fb rd rn h r c s .W i h ep o D o r l t n a ay i ,t e c a g s o i e e t g o p f n t r lb mb o f e n ie u i t ep o es g t t e h l f 2 c r ea i n l ss h h n e f df r n r u s o a u a a o i r a d h o f b b mb o d rn e t r c s r e e t & Th t o g s u o e k o h m s al a o s d a 6 m - i y c r n u a o u i h a i p o e swe e r f ce g g n l e sr n e t a t p a f t e wa l r u e t 1 6 5 c n s n h o o s s e tun p c r r .Th i e e c st a h r r e e a a u o p a s a d c o s p a s i h a u a a b o fb r u n t e e d f r n e wa h tt e e we e s v r lwe k a t - e k n r s e k n t e n t r lb m o i e ,b t i h f b mb o n t o g r5 5 g o p wa r u e n t e 8 3 1 2 0 C a o .o e s r n e × r u sa o s d i 3 - 3 m .Re in t er a o st ed fe e c h mity c m p — h g o h e s n wa h i r n e i c e s r o o n st n a d t e c a g e r ed r g h a i g p o e s n c n l so ii n h h n e d g e u i e tn r c s .I o cu in,t e 2 c r ea i n a a y i fFT氓 c n b e me h d t o n h D o r lt n l ss o o a e a n w t o o a ay e t em ir c s i d n mi h n ei h tu t r fn t r l a b o fb ra d b mb o d rn h i i e t g p o e sa n l z h c o o m c y a c c a g n t es r c u e o a u a m o ie n a o u i g t em n- a i r c s n b h n d a s fe sa lo o r n i o t n h o y g s o h t d fo ia in me h n s o h m. mp ra tt e r itf r t e su y o x d to c a im ft e
维普资讯
第6 期
光谱学 与光谱分 析
14 21
t a h s fb mb o Th h n e n a s r to e k fn t r 1b mb o f e n t eFTI s e ta a i e e ttmp r t rs h n t o eo a o . ec a g si b o pin p a so a u a a o i ri h b R p cr tdf r n e eau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