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新一届领导成员.
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及职务分配

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及职务分配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决定成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并进行职务分配。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委员会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由以下成员组成:1. 委员会主席2. 副主席3. 心理咨询师4. 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职务分配根据成员的优势和能力,我们将进行如下职务分配:1. 委员会主席:负责组织和协调委员会的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并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副主席:协助主席处理委员会的日常事务,负责会议记录和文件管理等工作。
3. 心理咨询师:负责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4. 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协助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工作坊和宣传活动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工作计划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 了解学生需求: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咨询时间,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支持和指导。
3.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工作坊和宣传活动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4. 建立合作网络:与学校其他相关机构和社会资源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结论通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并进行职务分配,我们将能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将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与其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协会换届大会新闻稿

心理协会换届大会新闻稿【标题】心理协会换届大会成功举行,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位【导语】近日,心理协会换届大会在我校顺利召开,经过层层选拔和投票,新一届心理协会领导班子诞生,为未来心理服务及推广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正文】这次心理协会的换届大会是在校园里极具意义的一件事情。
由于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学校注重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协会也备受关注。
经过层层选拔和投票,新的心理协会领导班子成功产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新一届心理协会领导班子的产生,不仅意味着在心理服务和推广方面将有新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了校园里对心理教育的高度重视。
本次大会上,校内各院系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投出他们的宝贵一票,最终产生了一支兼具能力和责任心的新心理协会。
大会上,新一届心理协会的领导班子正式宣布就职。
他们表示,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高的服务水平,面对全校师生,积极推动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工作。
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引入社会专业人士,提高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对校园心理的关注和服务做到更为全面,更富针对性。
在大会上,新一届心理协会领导班子还公布了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安排,包括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定期发布心理辅导信息等。
同时,他们还强调了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在校内外寻求更多资源合作,积极推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共享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心理协会还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将心理知识普及到更多校园师生中,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同时,心理协会也承诺将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分享机会,搭建心理服务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家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心理协会换届大会圆满结束,新一届心理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心理教育和服务迈向了新的台阶。
相信在新一届心理协会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心理服务工作会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尾】此次心理协会换届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视,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心理服务保障。
第六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出席专家介绍

第六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出席专家专家姓名介绍特点张侃大会主席,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
张侃教授是中国心理学界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对国内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梅建本届大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
梅建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在心理学的普及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黄光国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主持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追求卓越计划。
台湾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行动的倡导者,曾在人民大学演讲,受到普遍欢迎。
黄教授认为,要从哲学层面来反思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
学术专长:心理谘商辅导类相关课程申荷永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 IAAP暨ISST中国发展组织负责人,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AAP)主要创办人,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主要发起人之一,国内将荣格心理学研究最深的一位教授,擅长荣格心理学及沙盘课程的讲授。
学术专长:荣格心理学、沙盘治疗张德聪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台湾空中大学教授、博导,台湾辅导与谘商学会前任理事长,从事后现代心理咨询研究,尤擅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张德聪教授能将心理学深入浅出的描述出来,他曾任台湾张老师基金会执行长,为各方竞相邀约的心理学辅导专家。
学术专长:焦点解决在生涯辅导中的应用陈一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及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老师72岁高龄,在国内婚姻家庭研究方面,陈一筠老师是毋庸置疑的权威,她经常在各地发表大型讲演,将自己的学术理论传播,得到学员的普遍好评。
陈老师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剖析婚姻家庭问题,能给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不同的、宏观的视角,对咨询师的技能成长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学术专长: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朱建军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创立了意象对话技术。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ch 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学会法定代表人的决议: y 同意按照《中国心理学会章程》规定, 变更学会法 s 定代表人为现任理事长韩布新。
P 全体代表还听取了学会开展关于“服务科技工 a 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 t 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四服务方向典型 Ac 案例的 5 项工作汇报, 包括: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
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圆满召开, 为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 合作机会, 推进了心理学学术研究与国家社会发展 之间密切联系, 凸显了心理学在助力国家战略实 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 位, 增强了心理学研究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服务能力, 对推动我国心理学科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两方 面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此次大会为 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 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 对 于促进浙江省心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 意义。
经过统计选票, 会员代表大会正式选举李红教
学报
第 52 卷
授为新一任候任理事长, 他表示对全体与会代表的 信任和支持表达了感谢, 同时表示将努力做好候任 理事长的相关工作。候任理事长韩布新讲话, 谈到 未来一年的主要工作设想和思路。
按照《中国心理学会监事会工作条例》, 在本 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 监事会选举了新监事长聂衍 刚, 增选了副监事长姚本先。
使命感。
பைடு நூலகம்
撑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
随后, 新当选的中国心理学会侯任理事长李红
a 教授宣读了“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优秀 ic 研究生论文奖”, 并请张厚粲教授、杨玉芳研究员、 in 傅小兰研究员、周晓林教授、韩布新研究员为获奖 S 的 15 位博士生和 30 位硕士生颁奖。作为下一届全
第四届心理学家大会(现场文字整理)—人民大会堂开幕式

第四届心理学家大会(现场文字整理)—人民大会堂开幕式张侃: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各位心理学界的朋友们、同事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早晨好!自从2007年我们也是在这里举办首次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暨应用心理学高峰论坛以来,在党和政府各界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心理学同仁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已经举办了四次,今天到了第四个年头。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各位在一线为中国人民从事心理服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各位代表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心理学长期植根于各种文化之中,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到今年也已经走过了130周年。
因为他研究问题的本源性和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学应用要求的具体的迫切性。
130年来,心理学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学科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我国情况也是一样,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没有任何心理学系,到今年我国已经有了270多个心理学系。
培养了有学历教育的心理学工作者5万多人。
我们国家同时也培训了并且给予了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士20多万人,这些同志都是为我国人民从事心理学服务的中坚力量。
无论是从汶川地震以及地震后的各种灾害还是在我国面临老龄化所需要从事的服务,以及在我们转型期青少年心理方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的这些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
你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和谐社会的贡献,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为一个从事40多年心理学研究的研究所成员,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致意和感谢!心理学不仅仅为弱势群体服务,还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
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第三次重要的转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使我国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的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强国,心理学的贡献至关重要。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发展心理资本,提升EIP服务,促进和谐进取的组织文化”。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为美国管理学会陈主席所提出,他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坚韧四个要素,心理资本更加关注的不是社会所发生的负面事件的本身,而是通过对组织成员进行心理资本的提升,防范与未来,通过提升心理资本可以获得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

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年(卷),期】2024(56)1
【摘要】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召开。
本次大会主题是“数字化时代下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旨在探索数字化时代下人类心理和行为普遍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心理学力量。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近28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网络直播热度超96万,线上参会访问量高达15万人次。
【总页数】2页(P139-1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2.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纪要
3.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杭州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4.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
5.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纪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50人 -回复

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50人-回复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50人是指在中国心理学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杰出贡献的学者和专家。
他们通过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深刻的见解,推动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这50位学者和专家的相关问题。
问题1: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50人都有哪些?中国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50人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学术背景和不同贡献的专家和学者。
他们包括:1. 杨维扬:他是中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心理学之父”。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理学方法论和心理测量。
2. 王明达:他是中国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方向是学习与记忆、心理语言学。
3. 李铁夫:他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理论、社会认知和心理测量。
4. 汪国梁:他是中国学习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方向是学习和发展心理学。
5. 朱笃庆:他是中国临床心理学的杰出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理治疗和儿童心理学。
6. 石晖:他是中国健康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健康、应激和心理治疗。
7. 邢增强:他是中国发展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
8. 孙明莉:她是中国人格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测量。
9. 张智成:他是中国心理测量学的代表人物,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
问题2: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都有哪些?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习与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等。
他们各自在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突破。
通过他们的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题3: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哪些重要的突破?这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很多重要的突破。
例如,杨维扬首次提出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推动了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和发展。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名单

第3期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名单 361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名单(按姓名拼音排序)一、理事109人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蔡华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安涛西南大学陈楚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红西南大学陈璟四川师范大学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陈中永内蒙古师范大学邓赐平华东师范大学邓铸南京师范大学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樊富珉清华大学方方北京大学方平首都师范大学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傅宏南京师范大学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高定国中山大学高峰强山东师范大学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郭春彦首都师范大学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郭永玉南京师范大学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何晓丽宁夏大学洪炜北京大学医学部胡竹菁江西师范大学黄希庭西南大学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雷雳中国人民大学李红深圳大学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李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李永鑫河南大学连榕福建师范大学梁福成天津师范大学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刘电芝苏州大学刘嘉北京师范大学刘鸣华南师范大学刘文辽宁师范大学刘晓虹第二军医大学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刘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永芳华东师范大学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龙立荣华中科技大学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罗劲首都师范大学罗跃嘉深圳大学马皑中国政法大学马海林西藏大学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苗丹民第四军医大学莫雷华南师范大学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钱铭怡北京大学邱江西南大学桑标上海市教委沈模卫浙江大学石文典上海师范大学宋耀武河北大学苏彦捷北京大学362 心理学报第50卷隋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孙向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陶沙北京师范大学陶云云南师范大学田晓明苏州科技大学王洪礼贵州师范大学王垒北京大学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吴艳红北京大学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辛自强中央财经大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杨继平山西大学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杨玉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叶浩生广州大学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乐国安南开大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明苏州大学张奇辽宁师范大学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张卫华南师范大学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张智君浙江大学赵国祥河南师范大学赵俊峰河南大学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郑希付华南师范大学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周仁来南京大学周晓林北京大学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朱莉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佐斌华中师范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二、学会负责人8人理事长:傅小兰前任理事长:白学军候任理事长:周晓林副理事长:陈红郭秀艳李红卢家楣秘书长:罗劲三、常务理事33人白学军陈安涛陈红陈英和方方方平方晓义傅小兰郭秀艳郭永玉韩布新黄希庭乐国安李红李伟健连榕梁宁建刘嘉卢家楣罗跃嘉莫雷钱铭怡桑标沈模卫苏彦捷吴艳红许燕杨玉芳叶浩生游旭群赵国祥周晓林周宗奎四、司库1人刘勋五、监事会9人监事长:时勘副监事长:聂衍刚孙时进监事:侯玉波李玫瑾庞维国闫国利姚本先余嘉元上述人选将经中国科协批准、民政部备案后正式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务理事
王登峰(1965-),山东 安丘人,北京大学党 委副书记,心理学系 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 国人人格与社会心理 学研究 。
常务理事
车文博,1931年出生,吉 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 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中国心理学会第五、 六届副理事长、中国心理 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 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南 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史研究 中心兼职研究员、东北师 范大学教科院客座教授 。 研究方向: 理论心理学与 西方心理学。
照片暂缺
副理事长
莫雷,华南师大党委常委、副 校长,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国 家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的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 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大心理 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 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教 育科学十五规划评审组专家,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 划评审组专家,国家教委心理 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 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 导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 编委,于2000年被广东省特聘 为“珠江学者”。
副理事长
叶浩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55年8月 生,博士。南京师范 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心理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兼任中国心理 学会副理事长,理论 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 业委员会主任。
副理事长
沈模卫, 1961年生,博 士,博士生导师,浙江 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工 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 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 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 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人类 工效学会副理事长、中 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长、 《应用心理学》杂志主 编。
中国心理学会新一届领导机构 成员名单
理事长
张侃, Ph.D. in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SA, 1990), 中科院心理所研 究员、博士生导师。现 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 (IUPsyS)执委、国际 应用心理学会(IAAP) 执委、国际人因学会 (IEA)执委、国际科学 理事会(ICSU)科学自 由常务委员会委员、国 际科学理事会(ICSU) 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和中 科院心理所学术委员会 主任。
秘书长
杨玉芳,1950年出生,博 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中国 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秘书 长、中国声学学会理事、 语言与音乐专业委员会委 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 员,《心理科学进展》主 编、《心理学报》、《模 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八、 九届“神经科学与心理学” 学科评审专家。
常务理事
刘华山,教授、华中师 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 导师组组长,兼任教育 部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 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 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 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 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 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学 校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湖北省心理 学会理事长等职。主要 从事教育心理学、学校 心理辅导方面的教学与 科研工作。
常务理事
张厚粲,1927年出生,北 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 兼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 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 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 划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考试研究会副会长、 国际心理科学联盟 (IUPsyS)副主席等职。
副理事长(5名)
乐国安,南开大学心理学研 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心 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 事长、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 会主任、国际心理学家委员 会 (ICP)会员、美国心理学 会外籍会员、《心理学报》 杂志编委、《社会心理研究》 杂志副主编、《心理与行为 研究》杂志副主编、《心理 学探新》杂志编委。
常务理事
卢家楣,教授、博士生导 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 学学院长 ,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博士点带头人,中 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 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 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 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常务理事
申继亮,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党 委书记,心理学院发展心理 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 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 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 国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儿童心理、教 育心理分会常务理事、秘书 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心理学报》杂志编委, 《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副 主编。
副秘书长
李 扬 中国心理学会专职副秘书长
孙向红 中科院心理所
傅小兰 中科院心理所
韩布新 中科院心理所
常务理事(22人)
王重鸣,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 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力资源 管理研究所主任,人力资源与 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留学归 国工业心理学博士,浙江大学 企业管理和工业心理学博士生 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 成员(人力资源管理),全国 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 人类工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 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心理 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才 学会人才测评专业委员会副理 事长。
常务理事
朱滢,1939年出生,北京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现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 议组成员;1995-2000, 教 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 委员会主任;1993-1997,《心 理学报》副主编;1992-现在, 香港心理学会学报,华人心理 学报顾问编辑;1989-现在,中 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1988-现 在,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 员(理科);1986-现在,北京 大学心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专长认知神经科学。
副理事长
董奇,1961年9月出生,博 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 副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咨询委员会成员。兼任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 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 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 《心理发展与教育》学术 杂志副主编。国际行为发 展研究会执委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