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
干扰素

1、 发热:治疗第一针常出现高热现象。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2、感冒样综合征:多在注射后2~4个小时出现。有发热、寒战、乏力、肝区痛、背痛和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及呕吐。治疗2~3次后逐渐减轻。对感冒样综合征可于注射后2小时,给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剂,对症处理,不必停药;或将注射时间安排在晚上。
由灭活的或活的病毒作用于易感细胞后,由易感细胞基因组编码而产生的一组抗病毒物质。除病毒以外,细菌、真菌、原虫、立克次氏体、植物血凝素以及某些人工合成的核苷酸多聚物(如聚肌胞)等都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凡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的物质统称为干扰素诱生剂。干扰素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按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α、β和γ三种主要类型。其活性及抗原性皆取决于分子中的蛋白质,而与其糖基无关。脊椎动物细胞是产生干扰素的主要细胞,但无脊椎动物(甲壳类及昆虫)及植物细胞(如丁香等)亦发现有干扰素类似物。干扰素对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它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可激发细胞合成新的mRNA,产生多种效应蛋白,发挥抗病毒、抗种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即由一种病毒所诱发产生的干扰素,能抗御多种病毒甚至其他的胞内寄生的病原生物的能力。动物实验证明,干扰素能抑制多种致癌性DNA病毒和RNA病毒,从而抑制病毒诱发的肿瘤生长。干扰素制剂可用以治疗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慢性乙型肝炎、带状疱疹等),以及治疗多种肿瘤(如骨肉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初期用于病毒性疾病,继而扩大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目前所用的干扰素,不论是纯化的天然干扰素,还是以DNA重组技术产生的干扰素,均有许多毒性,临床使用时常可造成白细胞减少、贫血、头痛、发热、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等。临床应用的干扰素诱生剂,如聚肌胞,毒性较大,而且价格昂贵,此外,人血清中存在破坏聚肌胞的核糖核酸酶,故难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干扰素(IFN)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录1干扰素2干扰素简介3治疗有效率4干扰素多少钱5发现6什么叫干扰素(IFN)7品种及价位8作用机制1.8.1 ①间接性2.8.2 ②广谱性3.8.3 ③种属特异性4.8.4 ④发挥作用迅速1干扰素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药物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药物别名:序号中文别名英文别名一.α干扰素制剂/规格:序号制剂规格1.注射剂 5×10。
单位(1 ml);1×106。
单位(1 ml);2.冻干剂l×10。
单位成份/化学结构:序号成份化学结构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
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3.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4.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药动学: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
肌内注射后Tmax为5~8小时。
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
干扰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干扰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对于治疗病毒感染和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使用干扰素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干扰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干扰素。
首先,使用干扰素前需要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干扰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其次,使用干扰素时需要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在注射干扰素之前,患者需要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确保注射部位的清洁。
同时,使用干扰素的注射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来使用,注射时要确保注射器的针头是干净的,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另外,使用干扰素期间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的反应情况。
有些患者在使用干扰素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头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向医生反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期间需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最后,使用干扰素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跟踪观察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正确使用干扰素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时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用药。
同时,注意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患者能够通过正确的使用干扰素来提高治疗效果,早日康复。
干扰素

干扰素中文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IFN定义1:细胞因子中的一个家族,以干扰病毒复制而得名。
根据产生细胞不同可分为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三类。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系统(二级学科);免疫分子(三级学科)定义2:脊椎动物受多种因素(如微生物)诱导产生的一组抗病毒蛋白质。
可影响细胞的运动和免疫过程,也可干扰多种病毒的复制而得此名。
干扰素有Ⅰ型和Ⅱ型,以及干扰素样细胞因子,Ⅰ型干扰素有7种:IFN-α、IFN-β、IFN-ε、IFN-κ、IFN-ω、IFN-δ和IFN-τ,人类没有IFN-δ和IFN-τ;Ⅱ型仅有IFN-γ。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定义3: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一类活性蛋白质。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级学科)定义4:因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生物学活性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而得名。
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
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三类。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干扰素简介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在应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用外源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
干扰素常识

一、什么是干扰素1、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高科技、绿色抗病毒生物兽药。
2、是一类蛋白多肽,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
3、能诱导动物细胞产生多种广谱抗病毒蛋白。
4、抑制病毒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
5、在动物抵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6、是目前所知发挥作用最快的病毒防御体系,几分钟内使机体处于病毒状态。
7、使机体在1-3周时间内对病毒的重复感染有抵抗作用。
二、干扰素的分类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种类不同分为︱型和‖型︱型干扰素包括α、β 、δ、τ、ω 等亚型,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是a亚型,具有强烈的抗病毒功能,因此又称抗病毒干扰素(IFN-α)‖型干扰素目前只发现y亚型,具有强烈的免疫调节功能,因此又称免疫干扰素(IFN-y)︱型和‖型均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区别:抗病毒方面IFN-a﹥IFN-y免疫调节方面IFN-y﹥IFN-a三、干扰素的药理GTPase 阻断病毒穿入2΄,5΄-Aase 阻断病毒脱壳抗病毒蛋白表达———Pkas ——细胞呈现抗病毒状态——阻断病毒复制2΄-PDEas 阻断病毒合成活化NK细胞MO吞噬功能亢进激活免疫细胞——加强KT细胞功能——杀伤病毒感染细胞ADCC活性增强四、干扰素作用1、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干扰素进入机体后产生多种广谱抗病毒蛋白分解病毒RNA阻断病毒蛋白合成导致tRNA与氨基酸不能结合消除病毒感染。
2、免疫调理、免疫增强作用:激活T淋巴细胞,活化巨噬细胞,吸引淋巴细胞向炎性组织移动。
五、吉莱德系列干扰素具有的显著特点和优势:1、高浓缩型①每毫升的活性单位高达100多万,无须加量使用。
②特殊工艺浓缩而成,效果更强劲,疗效确切。
2、安全性①副作用小,干扰素能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繁殖,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
②干扰素应用后,机体内无残留,也不会污染环境,是真正的“绿色”药品。
③无毒性,安全剂量的10倍也不会出现毒性反应。
干扰素基础知识

干扰素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录:一、干扰素二、干扰素简介三、干扰素多少钱四、发现五、什么叫干扰素(IFN)六、品种及价位七、作用机制①间接性②广谱性③种属特异性④发挥作用迅速八、分类九、干扰素制剂如何分类十、临床上常用的干扰素有哪些制剂1自然干扰素2人体白细胞重组干扰素3复合干扰素十一、干扰素适应症十二、干扰素有哪些不良反应十三、如何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十四、干扰素研究、应用历程十五、病毒的克星——干扰素十六、哪些人不宜使用干扰素治疗十七、什么是长效干扰素十八、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的区别十九、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二十、用途及用法二十一、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一、干扰素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药物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药物别名:序号中文别名英文别名一.α干扰素制剂/规格:序号制剂规格1.注射剂5×10。
单位(1 ml);1×106。
单位(1 ml);2.冻干剂l×10。
单位成份/化学结构:序号成份化学结构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 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
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干扰素(IFN)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录1干扰素2干扰素简介3治疗有效率4干扰素多少钱5发现6什么叫干扰素(IFN)7品种及价位8作用机制1.8.1 ①间接性2.8.2 ②广谱性3.8.3 ③种属特异性4.8.4 ④发挥作用迅速1干扰素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药物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药物别名:序号中文别名英文别名一.α干扰素制剂/规格:序号制剂规格1.注射剂5×10。
单位(1 ml);1×106。
单位(1 ml);2.冻干剂l×10。
单位成份/化学结构:序号成份化学结构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
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3.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4.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药动学: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
肌内注射后Tmax为5~8小时。
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
细胞-干扰素(医学PPT课件)

目前,在中草药中发现广泛存在半抗原,如小檗碱、茶碱、丹参酮等,具有生化活性基因的化学成分都有可能成为半抗原,这些半抗原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造成一些过敏反应。
*
抗原的特异性既表现在免疫原性上,也表现在反应原性上。
沙门氏杆菌
大肠杆菌
抗大肠杆菌的抗体
抗沙门氏杆菌的抗体
结合
结合
抗体 是对其抗原有极强专一性 的 魔弹 或 巡弋飞弹
IFN作用特点:
产生的时间早; 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限制病毒扩散; IFN诱导的抗病毒蛋白,只对病毒起作用, 不影响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
专题二 抗体制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 第三节 基因工程抗体 第四节 噬菌体抗体工程 第五节 抗体诊断试剂和抗体药物
四 干扰素抗病毒机理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又具有细胞种属特征。即某一种动物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近缘种属动物细胞。 干扰素是一种活性很强的生物制剂,既能治疗病毒性疾病,又具有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机能的作用。
四 干扰素抗病毒机理
干扰素抗病毒作用
作用机理 不是直接杀灭病毒
IFN → 抗病毒蛋白基因 → 抗病毒蛋白 (蛋白激酶, 磷酸二脂酶)
Each hybridoma line can produce pure single antibody, called mon
oclonal antibody.
If B cell is fused with myeloma, the fused cell might be culture
d and produce antibody.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
基因工程技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供了可能。 1984年:人-鼠嵌合抗体 1984年至今: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及分子过大的问题得以解决,可仅作为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试剂。 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改形抗体、单链抗体、单域抗体、最小识别单位等很多类型的抗体或抗体单位。基本消除了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相对分子质量只有完整抗体分子的1/80~1/3,而且消除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如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功能(免疫调理)、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只保留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人:周想、赵永芝
Catalog
A
What are interferons? Biological Activity
B
JAK-STAT Pathway
C
D
Clinical Application
What are interferons?
https:///wiki/Interferon
用于治疗成人多发性硬化 症(MS),其剂量为每两
周一次。
第二大重组蛋白
Biogen Idec公司:Avonex(IFN-β1a) Merck Serono公司:Rebif(IFN-β 1a)
长效rh-IFN
Bayer公司:Betaferon/Betaseron(IFN-β1b)
Novartis公司:Extavia(IFN-β1b)
Ⅰ型干扰素最显著的作用是
(1)抗病毒和抗细胞增殖; (2)调节天然免疫,增强NK细胞和T细胞的毒性;
(3)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
(4)在被感染了的细胞及其相邻细胞中诱导产生一种细胞内在的抗微生物状态,从 而限制病原体的扩散。
Ⅱ型干扰素几乎不表现抗病毒和抗细胞增殖作用,
(1)但是它可以增强Ⅰ型干扰素的作用; (2)增强巨噬细胞的生物作用如杀死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杀死胞内病原体、对肿瘤
干扰素
短效rh-IFN
Roche公司:Pegasys(PEG IFN-α 2a) 美国MSD公司:Peg-Intron(PEG IFN-α 2b)
近期获批:Plegridy(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
国内干扰素药物研发情况
在长效干扰素α 这一领域中,通化东宝的子公司厦 门特宝公司的产品进展速度最快,已于14年1月向 国家药监局申请生产;另外安科生物的长效干扰素 α 新药也于14年6月获批临床试验,双鹭药业于14 年4月申请临床试验。 在干扰素β 领域,目前还只有海正药业一家企业在 开展新药研发工作,并于13年6月申请临床试验。
甘乐能
一个重组干扰素的典型事例 A specific example of recombinant IFN
适应症: 本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肾 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常见为发热、疲乏、头痛和肌痛。 禁忌: 对重组干扰素 α -2b 及其所含组分有过敏史的 患者禁用。禁止使用本品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 注意事项: 本品含稳定剂间 - 苯甲酚,某些患者可对 此发生过敏反应。详见说明书。
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等。
Clinical Application
1976
干扰素用于临床
用纯化的人白细胞干扰素成功治疗2例慢性乙肝患者,但是由于人白细胞 干扰素原材料来源有限,未能大量应用于临床。
1986
甘乐能上市
世界上第一个重组人干扰素 IFN-2b—Intron A由美国Schering Plough公司上市,被FDA批准于治疗慢性乙肝。
InterMune公司上市了第 一个rh IFN-γ 产品
Actimmune
多亚型人天然干扰素混合物— —IFNα -N3 和IFNα -N1 获批上 市。
Bayer公司上市第 一个rh IFN-β1b产 品Betaseron
FDA批准Schering Plough公司的长效干扰 素——聚乙二醇IFN-α 2b
国内干扰素药物研发情况
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 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首个长效干扰素。
/WS01/CL0051/170838.html
References
[1]Wenshi, Wang, Lei, Xu, Maikel, P, Peppelenbosch. 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ofAntiviral-Interferon-Stimulated-Genes[J]. Cell Press, 2017, (7): 573-584 [2]Marieke, C, S, Boshuizen, Menno, P, J, de, Winther. Interferons as Essential Modulators of Atherosclerosis[J]. ResearchGate, 2015, 35(7): 1579-1588 [3]MR Capobianchi , E Uleri , C Caglioti , A Dolei.Type I IFN family members: Similarity, differences and interaction[J]. Cytokine & Growth Factor Reviews , 2015 , 26 (2) :103-111 [4]银晓.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2): 65-68 [5]吴梧桐.生物技术药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叶智钊,黎敏英,邓树轩.干扰素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9-10. [7]https:///s/zCW_60-mWubPMI3WnklPyw. [8]https:///s/nGVMOCyYUtXKoUjBLWu1ag. [9]/WS01/CL0051/172150.html. [10]/WS01/CL0051/170838.html.
THANK YOU
问答及补充
1.问:长效、短效干扰素的区别? 答:用下表来表示: 长效干扰素 分子量 大 短效干扰素 小
作用时间
给药次数 治疗丙肝或乙肝疗效 安全性
一周
一周一次 高 相似
一天
一周三次或隔日一次 低
补充:长效干扰素是在普通干扰素(短效干扰素)的基础上加上了聚乙二醇。而聚乙二 醇是一种惰性、易溶于水,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物质,普通干扰素经聚乙二醇修饰后分 子变大,便不易从体内排出。建议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长效干扰素进行治疗。
问答及补充
2.问:干扰素主要治疗什么类型疾病?
答:(1)干扰素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 。干扰素可用于治疗毛细胞白
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瘤为、急性白血病、膀胱癌、卵巢癌、晚期转移性肾
癌、黑色素瘤等。 (2)干扰素对多种病毒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其对乳头癌病毒引起的尖锐湿 疣、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鼻病毒引起的感冒以及带状疱疹等疾病的防 治效果明显。不过,总的来说,干扰素在丙肝、乙肝方面的药物居多,研究也 更多。
问答及补充
3.问:干扰素-α 与干扰素-β的区别?干扰素-γ 能不能单独发挥作用?
答:(1)干扰素-α 与干扰素-β的区别:
从结构上来说,干扰素-α 与干扰素-β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不同,各种干扰素-α 氨基酸序列同 源性达到70%,而干扰素-β与干扰素-α 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概只有30%;其次,成熟的干扰素-α 分子上有两个二硫键,而成熟的干扰素-β分子上有一个二硫键。 从细胞来源上来说,几乎所有白细胞均能产生干扰素-α ,而干扰素-β是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 从应用上来说,干扰素-α 可以明显抑制胸腺癌、某些淋巴肿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展。另外, 干扰素-α 制剂的临床研究证明它也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炎病人的症状;而干扰素-β制剂主要应用于复 发性多发性硬化症(MS)。 (2)干扰素-γ 虽然几乎不表现抗病毒和抗细胞增殖活性,但是它在健康人体内是一种巨噬细胞激 活剂,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如:杀死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杀死胞内病原体;增 强MHC抗原的表达,从而增强淋巴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 干扰素-γ 的最主要的临床应用是治疗慢 性肉芽瘤。
JAK-STAT Pathway
JAKs:Janus激酶,
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
酶。
STAT:转录信号转
导和激活因子。
From the article:Transcriptional-Regulation-of-Antiviral-Interferon-Stimulated-Genes
Biological Activity
What are interferons?
干扰素是人和动物的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刺激后产生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这 些蛋白可以干扰病毒进入细胞膜、脱壳、mRNA的形成等,能有效的降低体内病毒的浓度。 基于IFNs的结构特征、细胞来源、受体类型以m the article:Type I IFN family members: Similarity, differences and interaction.
Biogen Idec公司的长效 IFN-β 1a产品Plegridy (聚乙二醇干扰素β-1a) 获欧盟和FDA批准上市,
1990
19891999
2001 1993
资金来源多样化
使得给药频率减少为1 周1次。
2014.7 -8
后逐渐退出市场
用于慢性肉芽肿病,重度 恶性骨骼石化症等疾病的 治疗。
用于多发性硬化症(MS) 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