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中陕西
家乡的名片600字作文陕西汉中

家乡的名片600字作文陕西汉中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家乡的名片600字作文陕西汉中篇1沙”时光的沙漏摆弄着,一晃便是十四年。
依稀记得棋艺并不厉害的妈妈教我下棋:马走日,象走田,车直走,卒进一”。
当年的我,却连最普通的绊马锁,象眼也不知道。
这么多年,我也从那一名青涩的顽童,长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高穷帅。
”想来初一时,李志骏便先带起了棋奕风”,当时我因为赢了妈妈而洋洋自得,压根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失败后越大,现实是期待的,结果是残酷的.。
坐在我对面的仁兄祝嘉伟毫不留情的先白痴一般的炮打我双马,等我的车吃掉炮后,再分别出车牵住我的一炮一车。
我除卒外再无可走,而他尚有两马。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巨大的失败让我沉入了无穷的痛苦中,从此退出棋坛。
一年后,象棋大赛为班争光的事又到了,我重新振奋斗志,欲与祝嘉伟再大战八百回合。
于是,我重出棋坛,第一场与祝嘉伟之战便双炮完杀,但他明显不服,好,我就让你心服口服!随后,我又斗志昂扬的与他大战,却是被他一个炮干掉。
但我不气馁,这是一种磨炼,我愈战愈勇,愈败愈战!我一路过关斩将,拳打陈志成,脚踢胡志帆,因状态不好败于姜泽政,但依旧进了八强,却被林峰用一种我将你军,你保帅我就吃你别的子”的抽法干掉,实乃人生一大阴影。
但我没伤心,没绝望,重新振奋,两车一卒以攻为守战阮宸,以双炮将军灭二轩,以一胜一负平浩翔,以两胜一负征祖祁,以一车一马杀志成,两车齐攻震老祝。
虽然我没有杀入四强,成为祖祁那样的黑马,止步八强,但我不会就此熄灭我心中的热情,将下棋进行到底。
越战越勇,屡败屡战是我的名片!家乡的名片600字作文陕西汉中篇2家乡的名片- 陕西汉中你好!我叫小明,今年9岁,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
我的家乡是陕西省的汉中市。
汉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每当想起家乡,我就充满了自豪感。
汉中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中游,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陕西汉中旅游景点大全

陕西汉中旅游景点大全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游,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有“秦巴天府”之称。
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为汉中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被誉为世界交通史,文化史上“奇迹”与“瑰宝”的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刘邦的拜将台及其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古汉台、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墓地、祠堂等。
胜迹历历,史册煌煌,一九九四年汉中市被国务院命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最佳旅游时间:春季、夏季。
春季山野返绿,百花盛开,是观赏山水秀色的好时机。
汉中百万亩油菜花会在春季盛开,而“五一”前后还可到西乡的樱桃园参加西乡樱桃旅游节。
夏季去汉中则可游山玩水、避暑休闲。
但夏季时常有雨,出门最好携带雨具。
汉中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季候区,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穿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但冬季较为寒冷,秋天多阴雨,不是最理想的出游季节。
汉中旅游景点很多,主要有:古栈道简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广为人知:刘邦取汉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少数人修建栈道,以转移镇守关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而暗地里沿着西边艰险的陈仓((即秦栈)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进军咸阳。
故事中的古栈道,主体的90%是在汉中境内。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于蜀汉”。
川陕之间的栈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
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2000年的蚀毁,古栈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人感叹。
现在栈道故地修有仿古栈道,游人行走其上,即可领略山水秀色,还可感怀千年历史的沧桑。
主要栈道段——子午道,又叫子午谷。
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420公里。
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
陕西汉中家乡作文

陕西汉中家乡作文篇一《我的家乡汉中——美食天堂》我的家乡是陕西汉中,那可是个好地方。
在汉中啊,最让人流连忘返的首先就是美食了。
就说热面皮吧,这可是汉中美食的招牌。
那制作热面皮的店铺遍布汉中的大街小巷。
有一次我去一家老店吃热面皮,一进店就能闻到浓浓的米香味。
老板的动作那叫一个熟练,他从大大的桶里舀出一勺已经蒸好的米浆,均匀地倒在蒸屉上,然后麻利地把蒸屉放进蒸锅里,盖上盖子,就开始掐表计时。
我站在那儿,眼睛都不敢眨,就盯着这蒸屉。
也就两三分钟的事儿,一揭盖,米浆就变成了一张透亮又富有弹性的面皮。
老板把面皮挑到碗里,放上豆芽、黄瓜丝,再浇上一勺由辣椒、醋、酱油等多种调料混合成的汁水,最后滴上几滴香喷喷的辣椒油。
那辣椒油可不得了,颜色红得透亮,看着就诱人。
拿到热面皮,我迫不及待地搅拌均匀,吃了一大口。
面皮软糯又劲道,豆芽和黄瓜丝脆脆的,调料的味道恰到好处,那香辣味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口腔,顺着喉咙滑到胃里,整个人都舒坦了。
除了热面皮,汉中还有菜豆腐呢。
白白嫩嫩的豆腐配上清爽的菜汤,别看样子不起眼,但吃起来味道非常独特。
要是来上一口豆腐,再喝一口带有淡淡酸香的菜汤,感觉像在嘴里演奏一场美妙的美食交响乐。
这就是我的家乡汉中的美食,在这儿啊,到处都能找到这些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舌尖上舞动,诱惑着每一个人的味蕾。
篇二《汉中的景——山水画卷》在我的家乡汉中,不只有好吃的,那景色也是相当不错的。
汉中的山,跟别的地方不大一样。
就像天台山,站在山脚下往上看,大山像是一个绿巨人坐在那儿,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像是巨人的毛发。
有一回我去爬天台山,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往上走,路边的野花野草像是在给我打招呼。
山上的空气特别新鲜,深吸一口就感觉像是喝了一口冰凉的山泉水似的。
我还听到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是在向我讲述着这座山的故事。
路途中间有小溪流,溪水清澈得很,可以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那些小鱼特别机灵,你刚想凑近去看它们,哧溜一下就游走了,找个石头缝儿躲起来了。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陕西汉中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陕西汉中★ 第1篇:哎呀,说起来家乡的味道,那可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老家在陕西汉中,那里的美食,就像是一张张请帖,邀请你去体验生活的美好。
每次回想起那些味道,心里就像是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舒服得很。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家里人都会聚在一起包饺子。
那时候的我,总是忍不住偷偷尝几口馅儿,鲜美的肉末混合着大葱和姜末,一咬下去,满嘴都是家的味道。
妈妈总说,这饺子皮得擀得薄薄的,煮出来才滑嫩可口。
现在想来,那一幕幕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温馨又美好。
除了饺子,汉中的面食也是一绝。
比如说热干面,那可是早餐的首选。
面条煮好后,拌上特制的芝麻酱,撒上一些小葱花,再来点酸豆角,那味道,简直了!每次吃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多加几勺酱料,因为那浓郁的香味,总能勾起我肚子里的小馋虫。
说到家乡的味道,怎能不提汉中的油茶呢?油茶可不是茶,而是一种用米面、黄豆、花生等原料磨成浆,再用猪油炒制而成的食物。
早晨来一碗,既能暖身又能饱腹,尤其是冬天,热乎乎的油茶下肚,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这些家乡的味道,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承载着我对故乡的记忆。
每一道菜背后,都有家人忙碌的身影,有朋友间的欢声笑语。
即使离开了家乡,这些味道也会像一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我,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有时候,我会自己试着做这些家乡菜,虽然味道总差那么一点点,但那份努力和心意,却是对家乡最深的思念。
我想,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吧,它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体验,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当我在外头想念家的时候,这些味道就会在我心中慢慢浮现,提醒着我,无论未来怎样,我的根,永远都在那个叫做汉中的地方。
★ 第2篇:说起来,咱汉中的味道,那真是让人念念不忘。
每到过年过节,或是平日里想家了,那些熟悉的家乡味儿就像一股温暖的力量,把人的心都给填满了。
就说说咱们汉中的热米皮吧,那可是出了名的。
早上起来,街边的小摊已经开始忙碌,热腾腾的蒸汽里藏着一天的好心情。
陕西汉中方言经典句子

陕西汉中方言经典句子
嘿,朋友!你知道不,陕西汉中那地界儿的方言,可有意思啦!比如说“瓜怂”,这可不是说真的瓜哦,要是有人对你说“你个瓜怂”,那可能是在嗔怪你有点傻愣愣的。
就好比你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你笑着说“你咋这么笨”,其实没啥恶意,就是逗个趣儿。
还有“咥饭”,意思就是吃饭。
想象一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咥饭”,那场面多温馨啊!这就像过年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样,充满了欢乐和温暖。
“日弄”这个词也常见,要是说“你别日弄人”,就是说别骗人、别忽悠。
就好像有人跟你说能带你中大奖,结果啥也没有,这不是日弄人是啥?
“么麻达”表示没问题、妥妥的。
比如说你拜托朋友帮忙办个事,朋友回你一句“么麻达”,你心里是不是一下子就踏实了?这就跟你考试前准备得特别充分,心里有底一样。
咱再来说说“谝闲传”,就是闲聊、唠嗑的意思。
几个老友聚在一块儿,“谝闲传”能谝一下午,啥家长里短、奇闻趣事都能拿出来说道说道。
这跟你们和闺蜜一起逛街,边走边聊各种八卦不是很像嘛?
我觉得啊,汉中方言真的是太有魅力啦,充满了生活的味道和人情味儿,让人一听就觉得亲切、有趣!。
陕西汉中兴汉胜境讲解

陕西汉中兴汉胜境讲解
陕西汉中兴汉胜境是一处以西汉建都之地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它位于汉中市城区西北方向,距离市中心约12公里,总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兴汉胜境以展示西汉文化为核心,通过建筑、雕塑、园林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到汉朝的繁荣和辉煌。
景区内有多个主要景点,包括兴汉古城、兴汉宫、兴汉广场等。
兴汉古城是景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它是按照西汉时期建都的规模和布局重建而成的。
古城内有皇宫、官府、民居等建筑,再现了当时的风貌。
游客可以在古城内漫步,感受到古代都城的氛围。
兴汉宫是景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它是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结果修建而成的。
宫殿内有殿堂、祭祀场所、贵族住宅等,展示了西汉时期的宫廷生活和文化艺术。
游客可以参观宫殿内的展览,了解更多关于西汉的历史和文化。
兴汉广场是景区的中心地带,是游客休息和集会的场所。
广场上有大型雕塑和水景,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氛围。
晚上,广场会举行一系列文艺演出和灯光秀,给游客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除了这些主要景点,兴汉胜境还有其他一些景点和设施,如汉文化博物馆、艺术剧院、汉风街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表演,购买纪念品和特色商品。
总的来说,陕西汉中兴汉胜境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艺术表演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汉朝的历史魅力,
了解西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卡在陕西和四川南北之间的汉中地区...

卡在陕西和四川南北之间的汉中地区...中国疆域辽阔,从地区管理、自然气候等方面,把全国划分成了东北、西南、西北、华北等几个部分。
如果从自然气候来说,又被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有这么几个城市,卡在了南北之间,例如河南省最南部的信阳市。
其实,在陕西省也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不南不北的汉中地区。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汉中地区到底隶属于陕西省还是四川省?一、汉中地区在语言和文化上更接近四川省在纪实性刑侦电视剧《121大案》中,西安的刑警们在侦破案件的时候,询问了一个犯罪嫌疑人老婆的情况。
按照知情人的说法“她是陕南、四川一带的口音。
”陕南就是陕西省的南部,包括汉中、安康等地。
在这个知情人看来,陕南地区的口音接近于四川话。
其实,这个说法非常真实。
在年轻人中,对汉中人的评价是“吃米饭、说四川话的陕西人。
”在语言上,汉中地区的方言更接近于四川话。
大家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的陕西话,其实应该属于关中话。
汉中并不仅仅在语言上接近四川,在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也非常明显。
在陕西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秦岭一条线,南吃米饭北吃面。
过了秦岭以后,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降雨逐渐增多,汉中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在文化上,汉中地区的历史印记更接近巴渝文化。
这样的情况在河南省同样存在,豫南人用方言和豫北人交流,估计双方都感觉对方“在说外语。
”豫中各地人表示也听不懂,这就是方言和文化的差异。
在这一点上,陕西省更加明显。
有人形容从陕北到陕南的经历,如同从“内蒙古到四川。
”虽然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反映了陕西各地的差异。
我们主要聊一下汉中地区,按照行政区划来说,汉中市隶属于陕西省。
但从文化归属、自然气候划分等方面来说,汉中地区更接近于四川省。
那么,为何会出现行政区划和自然区划完全分离的情况呢?这需要从汉中和四川省的特殊关系讲起。
四川省的地形类似于一个大盆地,盆地的核心是著名的成都平原,由于气候适中、土地肥沃,四川省也被称为天府之国。
但由于是盆地的结构,按照古代的交通模式,无论是入川还是出川,都是非常困难的。
陕西汉中市旅游景点

陕西汉中市旅游景点摘要:1.陕西汉中市简介2.汉中市的著名旅游景点3.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正文:【陕西汉中市简介】陕西汉中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汉中市是陕西省地级市之一,下辖2 个县、9 个市辖区,总面积2.7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 万。
汉中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西北与西南的交通要道。
汉中市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
尤其是在汉朝时期,汉中成为了汉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汉中市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汉中市的著名旅游景点】汉中市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包括:1.秦岭: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横跨陕西、甘肃、四川、湖北等省份,是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
秦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2.汉中古城:汉中古城是陕西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朴的古城风貌和精美的古建筑。
3.华阳景区:华阳景区位于汉中市洋县,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景区内有著名的华阳湖、华阳洞等景点,是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4.南郑县龙岗寺:龙岗寺位于汉中市南郑县,是一座有着1000 多年历史的古刹。
寺庙内的建筑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1.秦岭:秦岭是汉中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中国中央公园”。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山川景色,体验丰富的自然生态。
此外,秦岭还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汉中古城:汉中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汉中府、古汉台等,感受古城的历史风貌。
此外,古城内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民间艺术表演,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3.华阳景区:华阳景区位于汉中市洋县,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中陕西》
我的家乡在陕西,说到陕西,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陕西的悠久历史了,曾经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这里:从黄帝铸鼎,到西周定都沣镐,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灿烂辉煌的西汉与隋唐的盛世,这里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那么,这些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为什么屡次看中这里呢?原来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位置特别好:它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在国内,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之便。
而且这里江河、山脉众多,可以阻挡和延缓敌人的进攻,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可以有效的保护都城,为自己赢得优势。
另外,这里的美景也特别多: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陕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环境优美,你一定很羡慕吧!可是,历史上有许多灾害却频频“光临”这个脆弱的省份。
下面就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一种灾害——旱灾。
实例与情况:
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陕西、河南、直隶(今河北)、山东等。
这次大旱灾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
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年,中国陕西大旱。
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亡达250万人,逃难者40余万人,。
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
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原因与联系:
陕西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我们都知道,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就使得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造成此地区干燥少雨。
而且,越趋向内陆,降水量就越少,各月降水量分布就越不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也越大。
所以,我认为气候是导致陕西旱灾频频的主要原因。
其次地形因素也是旱灾频频的原因之一。
陕西地区周围有众多山脉,最为著名的就是秦岭山脉了,而从东南方向来的,携带有大量水汽的夏季风“光临”陕西地区时,刚好受到高耸延绵的秦岭山脉阻挡,使得水汽们在“攀爬”的过程中形成降水(即地形雨),而涉险过关的水汽们以及其他方向汇集来的水汽等也只能形成小范围的降水。
所以,这也是陕西地区降水量偏少的原因之一。
另外,还
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水利兴修不够,江河污染严重,不重视保护土壤肥力,绿化面积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大等等。
措施与效果:
出现干旱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那么,怎样在旱灾来临之后积极、有效地去应对,减少旱灾所造成的影响,就成了重中之重。
例如前不久,全国有12个省份受到了旱灾的影响,旱情为50年一遇年11月中旬以来,陕西已经100多天无降水,旱情十分严峻,全省作物受旱面积达114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面对严峻的旱情,陕西省应对十分及时、果断,各级水利部门十分重视,精心调配水利设施投入抗旱,全面开启可用的塘、库、井、站、窖等小型水利设施,尽力扩大灌溉面积,并且立即启动了二级抗旱应急预案了,采取了发射火箭弹人工降雨、普及抗旱知识、稳定市场价格等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把旱灾给人民所带来的损失与影响降到最低。
据统计,全省投入抗旱人数达117万人,开起水利设施6万多处,投入机动抗旱设施1.8万台。
发生饮水困难的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组织了2000多辆送水车,紧急解决了3.2万人、1.9万头大家畜的临时饮水困难。
建议与设想:
通过2009年的旱灾,我们看的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互助互爱的美好品质,但我们也能看见全国还有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较低,面对随时可能来临的灾害,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积极的防灾、减灾,这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足。
我认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的方法有以下9条: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
(4)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滴灌、地膜覆盖;
(5)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种草和树防止土地沙漠化;
(6)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
(7)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不同作物,保持土壤肥力;
(8)工厂尽量少排放有害气体,少排放工业废渣,使气候不要在进一步恶化;
(9)加大抗旱知识宣传力度,普及抗旱知识把抗灾基本知识编入中小学课本。
总结与期望:
其实,人永远无法战胜大自然,各种灾害是人们对大自然的伤害累积而成的,何不摒弃向大自然一味所要财富的态度,而去合理的开发大自然呢?再也不要让森林遭道砍伐,植被遭到破坏,水土遭到流失,河流遭到污染,让新的空气迎面吹拂,让延绵的山峦、清澈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勃勃生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