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实验讲稿
book 制药工程系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m

为了更好地进行文章撰写,我首先会全面评估被指定的主题“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我会从简到繁地探讨这个主题,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然后深入讨论在制药工程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验课程,它是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延伸。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深入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机理和实验技术。
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制药工程系中的有机化学实验**在制药工程系中,有机化学实验更是至关重要。
制药工程是一门通过有机化学知识来研究药物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的学科。
有机化学实验为制药工程系的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评台,使他们能够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他们对于药物结构和性质的认识,提高他们在制药工程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的重要性**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是学生学习和实验的重要指南。
它系统地整理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阅读和学习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是学习和研究制药工程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验操作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在这门课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全面了解了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的重要性和作用。
有机化学实验对于制药工程系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而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更是他们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实验技能、科研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制药工程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分子蒸馏实验(3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子蒸馏的原理、装置及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2、了解进料量、真空度、刮膜速度以及冷却水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1、采用分子蒸馏装置对某种物料进行分离或精致,并达到分离要求;2、确定在操作条件下的物料平衡和产品的得率。
三、实验原理分子蒸馏又叫短程蒸馏,是一种特殊的高真空蒸馏。
由于物料在分离过程中,处于高真空和相对低温(分离温度低于物料在高真空下的沸点)的环境中,且停留时间极短(一般为数秒到十几秒),分离过程对物料诸如氧化、聚合和分解等热损害极少,故分子蒸馏特别适合对高沸点、热敏性物质进行有效无损分离。
如多组分有机物的分离、油脂、增塑剂的精制;天然或合成维生素的浓缩;成品的脱色、脱臭等。
原理:分子蒸馏装置的操作原理与具有内部冷凝器的刮膜式蒸发器相同。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上逸出,而不同种类分子逸出后其平均自由程不同,液体混合物为达到分离的目的,首先进行加热,能量足够的分子逸出液面,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置一冷凝面,使得轻分子落在冷凝面上被冷凝,从而破坏了轻分子的动态平衡,使得轻分子继续不断逸出,而重分子因达不到冷凝面,很快趋于平衡,这样就将混合物分离了。
四、实验装置流程五、MD-S80分子蒸馏装置操作规程(一)开机步骤1.开启电源前,必须全面检查,以保证所有的真空阀门(V1~V9)处于关闭状态,进水阀打开。
并确定增压泵冷却系统出水口有水排出。
2.据工艺情况,蒸馏柱冷凝器可选择自来水、冷水或温水冷却。
根据物料特性,工艺管路可选择保温。
根据需要,调整好有关加热、冷却管路。
3.开机前,先将冷阱C中的余水排尽,根据处理物料的情况,加入适当的冰水混合物或液氮。
4.开启总电源,按下真空泵按钮,启动真空泵。
然后缓慢打开V5阀门和V9阀门。
这时机械真空表应很快走到尽头。
制药工程演讲稿范文模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是一门集化学、生物学、工程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关乎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福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制药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前景。
一、制药工程的重要性1. 保障人类健康药品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制药工程通过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研发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品,为人类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促进经济发展制药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制药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
制药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提高国家竞争力制药工程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
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高品质药品,提高我国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二、制药工程的发展现状1. 研发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制药工程在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创新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部分药品已获得批准上市。
2.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制药工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链日益完善,已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体系。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高度重视制药工程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制药工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制药工程的发展前景1. 创新驱动发展未来,制药工程将更加注重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高我国药品的国际竞争力。
2. 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制药工程将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国际化发展我国制药工程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制药产业走向世界。
四、结语制药工程作为一门关乎人类健康和发展的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国制药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讲义

黄山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讲义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2014-03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为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改革了原来各专业课单独开设实验课的方式,将基本操作实验技术、化学合成药物制备、生物药物制备、工业制剂等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巩固对工业制剂、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制备及质量控制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提高药物及中间体合成制备的实验技能。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及将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实验基础,成为掌握一定实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课程面对制药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总学时为48学时,2学分。
实验讲义内容主要参考了天津大学等编写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指导》、尤启冬编《药物化学实验与指导》、林宁编《药剂学实验》、刘文英编《药物分析实验与指导》,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编写而成,供校内2011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使用。
本讲义在张辉、柯仲成老师组织下,由制药工程教研室老师编写,参加编写的有史建俊、李伟伟、程子洋、王爱东、胡逢恺、张毅等老师。
初稿讨论修改后张辉、王爱东二位老师负责统稿,最后由陈国平处长和周权主任审定。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我们的水平有限,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斧正。
山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二零壹肆年三月目录实验1 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 (4)实验2 溶菌酶的制备 (7)实验3 芦丁的提取和鉴定 (8)实验4 大枣多糖的提取 (11)实验5 片剂的制备 (13)实验6 速效感冒胶囊的制备 (16)实验7 包衣片的制备 (18)实验8 微胶囊的制备 (21)实验9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24)实验10 软膏剂的制备 (28)实验11 栓剂的制备 (32)实验12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测定 (35)实验13、固体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速度测定 (38)实验14 苯妥英钠的制备 (40)实验15 阿司匹林的制备 (42)实验16农药增效剂N—正丁基己内酰胺的合成与工艺设计. 44实验17 微丸的制备 (46)实验1 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性质和用途。
制药工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制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制药过程中常用的实验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3. 学习固体分散技术、液体制剂制备和药物稳定性分析等基本实验技能。
4. 培养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是将药物分子均匀分散在高分子载体材料中,以提高药物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常用的载体材料有聚乙二醇(PEG)、聚维酮(PVP)等。
2. 液体制剂制备:液体制剂包括溶液、混悬液、乳剂等,制备方法有溶解法、乳化法、混悬法等。
3. 药物稳定性分析:药物稳定性分析是评价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药物:阿司匹林- 载体材料:聚乙二醇(PEG)- 辅助材料:滑石粉、硬脂酸镁2. 实验仪器:- 搅拌器- 超声波清洗器- 粉碎机- 精密天平- 滴定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真空干燥箱四、实验步骤1. 固体分散技术的实验步骤:(1)称取阿司匹林和PEG,按一定比例混合。
(2)将混合物放入搅拌器中,搅拌直至完全混合。
(3)将混合物超声处理,使药物分子均匀分散。
(4)将混合物放入模具中,压制成片。
(5)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干燥,得到固体分散制剂。
2. 液体制剂制备的实验步骤:(1)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溶液。
(2)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混悬液。
(3)将药物和乳化剂混合,制成乳剂。
3. 药物稳定性分析的实验步骤:(1)将药物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稳定性实验。
(2)测定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固体分散技术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固体分散制剂。
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在固体分散制剂中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所提高。
2. 液体制剂制备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溶液、混悬液和乳剂。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对药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3. 药物稳定性分析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对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评价。
book 制药工程系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m

book 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m
(原创版)
目录
1.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概述
2.实验讲义的内容和特点
3.实验讲义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1.制药工程系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概述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制药工程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药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而有机化学则是制药工程系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合格的制药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应运而生。
2.实验讲义的内容和特点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它以实验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的特点如下:
(1)系统性:实验讲义按照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安排了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实验技能。
(2)实用性:实验讲义中的实验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产和科研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科学性:实验讲义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3.实验讲义的价值和意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对于制药工程系的学生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通过实验讲义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术素养。
其次,实验讲义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实验讲义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对有机化学和制药工程领域的兴趣,为培养高素质的制药工程师奠定基础。
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实验讲义

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2学时)目的要求(1) 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2) 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基本原理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油镜物镜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 mm,95—100×)三种。
油镜通常标有黑圈或红圈,也有的以“OI字样表示,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根据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可使被检物体放大1000—2 000多倍。
油镜的焦距和工作距离(标本在焦点上看得最清晰时,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最短,光圈则开得最大,因此,在使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标本十分近,需特别小心。
使用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
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相同。
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就减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孔径,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是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
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为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α式中 NA=数值孔径;n=介质折射率;α=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即镜口角的半数。
因此,光线投射到物镜的角度愈大,显微镜的效能就愈大(图Ⅲ-5),该角度的大小决定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
同时,α的理论限度为90°,sin90°=1,故以空气为介质时(n=1),数值孔径不能超过1,如以香柏油为介质时,则n增大,其数值孔径也随之增大。
如光线入射角为120°,其半数的正弦为sin60°=0.87,则:以空气为介质时:NA=1×0.87=0.87以水为介质时:NA=1.33×0.87=1.15以香柏油为介质时:NA=1.52×0.87=1.32显微镜的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制药工程综合实验讲义

制药工程综合实验讲义实验一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各种剂型之间有何特点及制备方法。
3.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操作。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氯化钠、枸橼酸钠、葡萄糖、羟苯乙酯溶液(5%)、氯化钾、纯化水、薄荷油、精制滑石粉、碘、碘化钾、蔗糖、乙醇、樟脑。
器材:天平、乳钵、滤纸、投药瓶、量杯、量筒、漏斗、玻璃棒、烧杯、标签、蒸发皿、铁架台、温度计。
三、实验内容(一)浓口服补液盐合剂处方氯化钠 1.75g枸椽酸钠 1.45g氯化钾 0.75g葡萄糖 10g羟苯乙酯溶液(5%) 0.5ml纯化水适量共制 50ml1、处方分析氯化钠 1.75g 主药枸椽酸钠 1.45g 主药氯化钾 0.75g 主药葡萄糖 10g 主药羟苯乙酯溶液(5%) 0.5ml 防腐剂纯化水适量溶剂共制 50ml2、操作步骤(1)取氯化钠、枸椽酸钠、氯化钾、葡萄糖溶于30ml-35ml纯化水中。
(2)滤过。
(3)缓缓加入羟苯乙酯溶液(5%) ,随加随搅拌。
(4)再加纯化水使成50ml,搅匀,分装,即得。
(二)复方碘口服溶液的制备处方:碘1g碘化钾2g纯化水适量加至50ml1、处方分析碘1g 主药碘化钾2g 助溶剂纯化水适量加至50ml 溶剂2、操作步骤(1)取碘化钾加适量纯化水溶解,制成饱和溶液(2)加入碘搅拌溶解(3)加适量的纯化水使成50ml,搅匀,即得。
实验二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学会四角包、五角包和长方包等的包折方法。
4、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1%)、乳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
器材:玻璃乳钵、瓷乳钵、天平、包药纸等。
(一)含小剂量药物散剂的制备:硫酸阿托品百倍散1、处方分析硫酸阿托品 1.0g 主药胭脂红乳糖(1%) 0.5g 着色剂乳糖加至 100.0g 填充剂2、操作步骤(A)胭脂红乳糖(1%)的制备:取胭脂红1g置研钵中,加90%乙醇15ml研磨使溶解,加少量乳糖吸收并研匀,再按等量递增法研磨至全部乳糖加完并颜色均匀为止,在60℃干燥,过100目筛,即得1%胭脂红乳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链霉素毒性、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2)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3)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1)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领会实验设计的原理。
(2)实验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思考,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关好水、电。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重复性(2)对照性(3)随机性三、药理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技术(一)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1、首先要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动物2、选用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实验动物3、选用容易获得、价格便宜、易于饲养与管理的实验动物4、必须注意实验动物种类、品系的质量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5、选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实验物物和传统应用的实验动物(二)实验动物的选择:常用的实验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狗。
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所选用的动物必须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蛙和蟾蜍:离体心肌,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
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
小白鼠:1.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动物。
2.成熟早,繁殖力强。
3.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
4.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5.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
6.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系动物。
7.喜居于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习于昼伏夜动,喜欢啃咬。
8.体小娇嫩,不耐饥饿,不耐冷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9.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
适用于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药物效价。
大白鼠:与小白鼠相似,一些在小白鼠身上不便进行的实验可用大白鼠。
豚鼠:易致敏,常用于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
家兔:观察药物对心脏、呼吸的影响及农药中毒和解救实验。
猫:血压稳定,常用于血压实验。
狗:观察药物对心脏泵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降压及抗休克药的研究(三)常用的药物给药途径1、经口给药(灌胃)2、皮下注射3、肌肉注射4、腹腔注射5、静脉注射(四)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小白鼠:捉拿法:右手提起尾部,放在鼠笼或其他糊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迅速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和手掌尺侧夹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给药法:(1)灌胃法:左手捉拿小鼠后,使口朝上,颈部轻轻拉直,右手持吸有药液的注射器,将灌胃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沿上腭向食道轻轻推进,如遇阻力应抽出灌胃针管重插。
当推进约2-3公分时,动物安静,呼吸无异常,即可将药液缓缓推入。
0.1-0.3ml/10g。
(2)腹腔注射法:左手捉拿小鼠后,使腹部朝上。
右手持盛有药液的注射器,自左腹下部插入,针头与腹壁的角度呈45度。
针头进入腹腔时可有抵抗力消失感。
先回抽一下无气泡或血后,轻轻推入药液。
0.1-0.2ml/10g。
(3)皮下注射法:左手捉拿小鼠固定头部,然后用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将小鼠左后肢及背部压在掌面,右手持注射器,自头侧背部插入皮肤,注入药液。
拔针时,轻捏针刺部位片刻,以防药液溢出。
注射量0.05-0.25ml/10g。
(4)肌肉注射法:将小鼠捉住,固定左后肢,将注射器插入大腿肌肉,在注射前,应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则可给药。
注射量一般为0.2ml/次。
(5)尾静脉注射法:将小鼠置入特别鼠筒中,尾巴露出。
用酒精棉球擦拭使尾血管扩张。
以无名指和小指夹持尾尖,用中指托起尾巴,使之固定。
选其一侧尾静脉穿刺。
如针头在血管内,推注药液无阻力。
否则皮肤隆起发白,阻力增大,此时应退回针头重新穿刺。
注射量0.05-0.2ml/10g。
家兔:捉拿法:以右手抓住头颈部皮肤,左手托起臀部,使兔在实验者手中呈自然匐状即可。
给药法:(1)腹腔注射法:同小鼠。
(2)静脉注射法:一般采用耳缘静脉给药。
先将家兔固定于兔箱内,拔去注射部位的兔毛,用酒精棉球涂擦耳缘静脉皮肤使血管扩张。
以左手食指放在耳下将兔耳垫起,并以拇指按住耳尖部。
右手持带有6号针头的注射器,尽量从血管远端刺入血管。
注射时针头先刺入皮下,向前推进少许,然后刺入血管。
针头刺入血管后再稍向前推进,轻轻推动针栓,若无阻力和局部皮肤发白隆起现象,即可注药。
否则应将针头退出,再重新刺入血管。
注射完毕,用棉球压住针眼,拔去针头。
(五)实验动物的取血方法(1)小白鼠、大白鼠的取血方法:颈动静脉和股动静脉取血:将动物麻醉,暴露相应的血管,用注射器从血管中抽血或剪断血管,从血管外吸血。
心脏取血:动物仰卧位固定,用连接有4-5号针头的注射器在左侧第3-4肋间于心搏最强处穿刺,当针刺入心脏时,血液由心脏收缩的力量自动压入注射器中。
也可开胸直接将注射器针刺入心脏抽取血液。
尾尖取血:即剪断尾尖,让其自行流血,依取血量的多少与次数处理方法不同。
量需要较多时采用麻醉动物并辅以尾部按摩或加温浴。
需多次采用时可分次剪尾。
眶动脉或眶静脉取血:先将动物倒挂压迫眼球,使眼球突出充血后,以止血钳迅速摘取眼球后,眼眶内很快流出血液,将血滴入预先加有抗凝剂的玻璃器皿内,直至不流为止。
一般可取动物体重的4%-5%血液量。
用毕动物死亡,只适于一次使用。
断头取血:用剪刀剪掉鼠头,立即将鼠颈向下,提取动物,并对准已准备好的盛血容器,则鼠血从颈部皮肤很快滴入容器内。
(2)兔取血法:心脏取血:在心搏最明显处取血。
部位是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旁约3mm处进针。
耳缘静脉取血:局部去毛,用酒精涂擦,使血管扩张,然后以粗大针头插入耳缘静脉取血。
颈动静脉和股动静脉取血:同在、小白鼠的方法。
(六)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实验结束后,常须将动物处死,常用方法如下:颈椎脱臼法:本法适用于小鼠,用手指压住小鼠的后头部,捏住鼠尾,用力向上牵拉,使之颈椎脱臼致死。
空气栓塞法:用注射器将空气急速注入静脉,可使动物死亡。
心脏取血法:用粗针头一次大量抽取心脏血液,可到动物立即死亡。
大量放血法:处死狗时常用此法。
操作用在股三角区横切约10cm长的切口,切断股动脉和股静脉。
血液立刻喷出。
此时可同时用自来水冲洗。
动物可在3-5分钟死亡。
其它方法:蛙类可断头处死,也可用探针经枕骨大孔破坏脑和脊髓处死动物。
肝脏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目的:观察肝功能损害时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
2、原理:四氯化碳是一种肝脏毒物,其中毒动物常被作为中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用于观察肝脏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材料:小鼠2只、鼠笼、天平、注射器、5%四氯化碳油溶液、0、25%戊巴比妥钠溶液。
4、方法与步骤:在实验前48小时先取小鼠2只,皮下注射5%四氯化碳油溶液0.1ml/10g,造成肝脏损害。
实验课中取注射过四氯化碳的小鼠和正常小鼠各1只,同样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即0.25%的溶液0.2 ml/10g)。
观察动物反应。
记录各鼠的翻正反射开始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
注射过四氯化碳的小鼠与正常小鼠的麻醉作用开始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有无显著差别。
5、结果动物给戊巴比妥时间麻醉开始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甲鼠乙鼠6、结论:7、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链霉素的毒性及氯化钙的对抗作用1、目的:观察链霉素对小白鼠的毒性反应及氯化钙的对抗作用。
2、器材:1ml注射器2副,鼠笼、天平、针头4号或5号。
3、药品:8%硫酸链霉素溶液,5%氯化钙溶液。
4、动物:小白鼠5、方法:取小白鼠两只,称重,编号。
观察小白鼠的正常活动情况,甲鼠皮下注射8%硫酸链霉素0.1 ml/10g,仔细观察给药后小鼠的反应(出现反应的时间与症状);乙鼠先腹腔注射5%氯化钙溶液0.2 ml/10g,接着皮下注射8%的硫酸链霉素0.1 ml/10g,观察该鼠有哪些反应,并与甲鼠比较。
观察项目鼠号处理方法呼吸(次/分)体位四肢肌张力甲乙6、结论:7、讨论: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目的:观察以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药物剂量,所引起药理作用的差别。
2、材料:小鼠4只、鼠笼、天平、注射器、小鼠灌胃针头、注射针头、0.25%硫喷妥钠溶液。
3、方法与步骤: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4只,以1、2、3、4编号,分别称重,观察各鼠的一般情况,依次给药。
1号鼠以灌胃法给予0.25%硫喷妥钠溶液(0.2ml/10g)。
2号鼠以皮下注射法给予0.25%硫喷妥钠溶液(0.1ml/10g)。
3号鼠以腹腔注射法给予0.25%硫喷妥钠溶液(0.2ml/10g)。
4号鼠4号鼠腹腔注射0.025 %氯丙嗪0.1 ml/10g,10分钟后腹腔注射硫贲妥钠0.2mg/10g(0.25%溶液0.2ml/10g)每次给药后立即记下当时时间,密切观察小鼠的反应。
动物首次出现惊厥时,也立即记下时间。
从给药到首次出现惊厥的一段时间为药物作用的潜伏期。
比较4只小白鼠结果的差别。
鼠号性别体重硫喷妥钠剂量给药途径作用潜伏期最后结果1234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剂型对药物吸收作用的影响目的:比较不同剂型乌拉坦液对小鼠作用之差别,认识胶浆剂的延缓药物扩散作用。
材料:小鼠2只、8%乌拉坦水溶液、8%乌拉担胶浆液(含2.5%羧甲基纤维素)方法与步聚:性别相同、体重接近的小鼠,称体重,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再分别给药。
1号:皮下注射8%乌拉坦水溶液0.2ml/10g;2号:皮下注射8%乌拉坦胶浆液0.2ml/10g。
观察小鼠对所注射药物的反应。
记录小鼠出现步态蹒跚,俯伏不动或卧倒,翻正反射消失等反应的时间。
结果:组别反应性质起效时间维持时间8%乌拉坦水溶液8%乌拉坦胶浆液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目的:观察新斯的明、阿托品对小鼠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材料:小鼠3只、量尺、0.05%硫酸阿托品溶液、0.002%新斯的明溶液、碳素墨水方法与步聚:小鼠3只实验前禁食12小时,称重1号:腹腔注射0.05%硫酸阿托品溶液0.1mg/10g2号:腹腔注射0.002%新斯的明溶液0.1mg/10g3号: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g/10g给药10分钟后,用碳素墨水0.2ml灌胃。
15分钟后,将动物处死,打开腹腔,轻轻剥离肠系膜并分离出小肠。
从幽门和回盲部剪断小肠,测量小肠全长和碳末运行距离,计算碳末在小肠的运行率。
综合全班的结果,计算平均值。
(标明自己小组的结果)碳末运行率=幽门至远端碳末处距离(cm)/小肠全长(cm)×100%结果组别小肠长度(cm)碳末运行距离(cm)碳末运行率% 0.05%阿托品溶液0.002%新斯的明溶液生理盐水抗心绞痛药的抗心肌缺氧作用目的:观察抗心绞痛药的抗心肌缺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