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习题说课稿

合集下载

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以回忆录、传记为主,学习本组课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人生历程,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温情,《美丽的颜色》是居里夫妇的女儿艾芙·居里所写,记叙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学生1、了解有关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2、品味文章平淡朴实的写作语言,体会文章对此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3、激发学习兴趣,重视阅读积累。

学习居里夫人刻苦专研、献身科学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为了“师者根据古。

我将播放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视频,把学生带入居里夫妇研究镭的这样一个情境当中。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具体经过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美丽的颜色。

苏1、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居里夫妇是在哪里发现镭的?他们的工作环境怎样?3、居里妇人主要分工是什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首先我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随后和同桌交流,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随后请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明确居里夫妇工作环境艰苦、简陋的特点。

刘一方面我将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首先让学生找出体现居里夫人品质的段落或句子。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概括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板书)使学生对于居里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另一方面,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

我将引导学生体会引用的作用。

让学生反复诵读居里夫人的话。

如:我真想指导它会是什么样子,她的相貌如何。

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会是什么形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这里表现出了居里夫人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我会着眼于文章的标题——美丽的颜色,体会该词语的特殊含义。

首先我会让学生找到文章中的含有美丽颜色的话,不难发现它是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接着,让学生思考它指的是什么?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从人物本身出发,体会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说课教学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说课教学教学电子课件

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
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
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
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坚韧执着、以苦为乐 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淡泊名利……
不矛盾,这里的“不舒服”是指居里夫 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而“美好快乐”是 指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乐 此不疲,充满兴趣,所以二者不矛盾。运用 对比,突出了居里夫妇献身科学,乐于追求 的崇高精神世界。
细读文本,思考探究
第12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 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居里夫人
美丽的 颜色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 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了解传记体裁 的特点。 4. 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 索精神。
导与学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 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 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1937年 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 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影响。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 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
6、在这样艰苦的岁月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居里 夫妇是“快乐”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怎样的精 神?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一、概述《美丽的颜色》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属自读课文。

本课授课时间为一课时。

课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

学习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二、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文在内容理解上难度不大,八年级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精神品德基本能读懂,甚至对“美丽的颜色”这一标题的内涵也能做出较为准确的理解,所以说,再把文本教学引向故事内容和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其实也就是在教学生自己已经懂得或能够掌握的东西。

但如果把学生当作真正的“学习者”来对待,让学生自主质疑,解决问题,既能让学生重温文本内容,整体把握传主的主要事迹和品德精神,又能摸清学情,很巧妙地达到了一石二鸟之效。

《美丽的颜色》这篇文章,写的是居里夫妇提炼镭、发现镭的美丽颜色的过程,展示的是伟大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即品德精神上的美丽颜色,所以,“美丽的颜色”勾连了人物故事和人物思想境界。

这样,给出方法,做出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认真思考文本的美丽,教学简洁又突出重点。

四、教学策略与选择通过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传记文学作品的时候,都是直奔内容,少有思考语言风格和传记写法的。

自读课,也要从课程目标、文本特征、学生需要和教学需要等四个因素去确定教学内容,而不是做放任自流的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PPT课文电子课件说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PPT课文电子课件说课

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
(1904—2007),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小 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 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人物简介: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
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 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 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 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 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居里夫妇在简陋条件下研 究提取镭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家坚持不懈、 以苦为乐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赞扬了居里 夫妇乐观的科研情怀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当堂练习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每逢骤雨猝( )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 (2)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 jiǎo( )动一大堆 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 )疲力尽。
分段学习
5、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刻苦钻研、勇于实践 坚韧执着、以苦为乐 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品味语言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 极大的快乐了。
“极大”,突出这种快乐是达到顶点的快乐。
品味语言
2.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 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PPT课件说课复习教学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PPT课件说课复习教学

恶劣

冬天:“冻僵”


设备极其简陋
工作设备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 简陋
出去的“通风罩”
这些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忱 和坚毅执著的品质。
2.快速阅读第2部分,用词语概括居里夫妇 的工作环境特点,并找出相关句子分析。
艰苦、漫长、枯燥
居里夫人负责的工作:
工作 强度 难度 巨大
“男子的职务”“反自然” 穿旧工作服,头发被吹,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离析极小的含量的物质,从大量混合杂质中分 离炼制……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年
课后作业
你觉得居里夫人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你从 中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环境艰苦 美丽的颜色 提取艰苦
收获喜悦
崇尚科学 献身科学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 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 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1)以真感人。作者没有过多地描写科研过程和方法——这是一般读者所不熟 悉的,也不做任何渲染、铺陈,只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推出一个 个自己非常熟悉的“镜头”,而语言有时富含诗意,有时又富有幽默感,而情感却 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2)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传主的话,既展现了传主的形象,又补充了历史的细 节。也容易感动读者。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7段主要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条 件;第8~19段主要写了居里夫妇在“实验室”工作的过程;第20~26 段主要写了居里夫妇成功提取出“镭”后的情景。
(二)问题探究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 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这段文字叙述了什么内容?对全文要 表达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配套习题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配套习题课件)

“我”对杨绛先生怀有敬佩、感激、怀念之情。
阅读与鉴赏·练能力
点拨 从杨绛给“我”的回信中可以看出,杨绛对后辈抱 有的感情是鼓励、体贴。 从第⑥段第一句可以看出“我”对杨绛先生充满了 敬佩和感激之情,从第⑨段可以看出“我”对杨绛 先生充满了怀念之情。
阅读与鉴取镭的过程。
D .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 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积累与运用·练基础
点拨 A项成分残缺,可删去“走过”;B项结构混乱,可 删去“让人瞠目结舌”;D项搭配不当,“推进”和 “效率”不搭配。
积累与运用·练基础
5.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例: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 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做批注:读到这一句,漫长的时间感油然而生。这种工作,似 乎没有尽头。时间能消泯无数雄心,磨平一切棱角,但居里夫妇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项“炽”应读chì ,B项“廓”应读kuò,C项“咽”应读yān。
积累与运用·练基础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
B.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 奇观。
C.这个物理学家和言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
阅读与鉴赏·练能力
6.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画线句子运用了外貌描写,通过对季康先生的 身材、举止,尤其是眼眉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 了季康先生坚毅刚强的性格。
阅读与鉴赏·练能力
7.从第⑥段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 什么感情?联系全文,说说“我”对杨先生怀有什 么感情? 杨绛先生对后辈抱有的感情是鼓励、体贴。
“并没有失掉勇气”。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学说课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颜色》教学说课课件

学习字词:
简陋(lòu) 炽热(c
dù(度过)
yān(咽喉)

duó(忖度) 咽
yàn(吞咽)
内容梳理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 概述段落大意。
一(1-7):介绍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环境。 二(8-18):居里夫妇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与快乐。 三(19-25):居里夫妇提炼出来的“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2、在叙述中不断插进居里夫人的记录,这些记录有 何作用?
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 章记事的可信度、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 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问题探究,析人物形象: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当时居里夫妇对镭的判断只是一种 (1)坚定的信念。 推断,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但居里夫人
分段学习
1、朗读1-7自然段,圈划出文中表现条件简陋艰苦的词句。 和居里夫人对此所持的看法。
棚屋的破旧
工作环境 夏天:“燥热”
恶劣
工 作
冬天:“冻僵”


设备极其简陋
工作设备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 简陋
去的“通风罩”
分段学习
2. 在这种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居里夫人负责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在 文中找出对这份工作的描写的语句。
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为之付出了巨大 而艰辛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推断。
(2)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
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极端艰苦的工作条件,帮度、长时间 的工作 …都不能阻挡居里夫人的科研热情,她着迷于这种 神秘的材料,眼一切办法找到它,再苦再累仍然觉得快乐。
(3)时刻保持专注。
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居里夫人几乎把全部的精力 放在上。不管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劳动,居里夫人都全 神贯注。就像她自己所写的那样1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 况中过日子"。

《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美丽的颜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

本文是一篇传记,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

《美丽的颜色》主要的学习目的不在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及其写法,而是感受人类历史上一颗为科学执着的探索之心。

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似乎还不够。

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

这种引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

因此,本篇文章重点是要把握传记也能刻画灵活生动上。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传记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阅读较复杂的传记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教学目标接下来谈谈我的教学处理想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的语句的品读和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概括人物形象。

2.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3.学习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教学重点、难点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如对残破的棚屋的描写。

从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和简陋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条件的艰苦,衬出人物热爱科学、沉醉痴迷科学,甚至献身科学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